我們都是未來的原住民——長尾洋個展《Amalgam》:拼貼古老祭儀與自然世界,留住正消逝的事物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Nagao Yoh)台灣個展《Amalgam》,即日起至32日於台北藝廊奇想會登場。長尾洋對哲學、人類學、民族學深感興趣,創作以拼貼技術為核心,結合繪畫、壁畫等形式,藉藝術展現人類文化與文明的延續,同時反映出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藉此傳達「我們是未來的原住民」理念。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於奇想會展出。(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Amnolishman I》、《Oni Demon Sku》。(圖片提供:奇想會)

拼貼古老祭儀、自然世界,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的創作媒材,經常是日常生活中尋常的事物,他將來自哲學、人類學、民間故事、傳統裝飾等的靈感,融合古老祭典與習俗中的象徵性圖案,藉拼貼轉譯為當代藝術作品,當中不僅蘊含對傳統、自然與生物的再詮釋,也企圖引導觀者反思傳承、消失及未來將遺留下的事物,進而重新審視這些被忽視的價值與意義。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個展《Amalgam》現場。(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個展《Amalgam》現場。(圖片提供:奇想會)

創作理念與手法上,長尾洋受到普普藝術大家Andy WarholRoy Lichtenstein、田名網敬一,及野獸派創始人之一馬諦斯(Henri Matisse)等人影響。若延伸至作品的精神層面,長尾洋提到自己在研究世界各地歷史與文化時,特別關注那些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傳統元素,這點深受「現代人類學之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啟發。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個展《Amalgam》現場。(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Sneaky Calling》、《Wing Span》。(圖片提供:奇想會)

拼貼是「原始又現代的創作技法」

為何以拼貼為主要創作手法?長尾洋這麼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希望用一種既原始又現代的創作技法來表達我們的生活。」創作時,他特別重視拼貼素材的精確剪裁,並在創造視覺焦點的同時,保持結構及色彩的整體平衡,力求作品在被遠、近距離觀賞時能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Silent Friction》系列。(圖片提供:奇想會)

《Amalgam》收束藝術家十年創作軌跡

長尾洋本次在台個展《Amalgam》,傳達了多種元素混合的意象,除了展出最新的拼貼作品,也網羅過去十年來的代表作:

Snake》以寓意破壞與重生的蛇為主體,反映當今世界所處的轉折時代;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Snake》。(圖片提供:奇想會)

Birdman》將人類擬態為鳥或半獸人的形象,靈感來自全球各地對生物能力的崇拜與儀式;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Birdman》。(圖片提供:奇想會)

Flame》以亞洲風格的火焰為主題,融合佛教美學與現代素材,探討傳統價值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地位;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Flame II》。(圖片提供:奇想會)

Compound 1, 2》則展示了藝術家擴展表現範圍的努力,其不再局限於單一圖案,而是以整個畫面布局多重元素,呈現出新的創作挑戰。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個展《Amalgam》在奇想會!用拼貼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Compound 1, 2》。(圖片提供:奇想會)

長尾洋個展《Amalgam

展期|2025.02.0703.02

地點|奇想會(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7號)

時間|13:0020:00,每週二公休

門票|低消一杯飲品

菲董策劃巴黎群展《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向顛覆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致敬

菲董策劃巴黎群展《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向顛覆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致敬

菲董(Pharrell Williams)從音樂人跨界LV男裝創意總監、2024年擔任巴黎奧運開幕式火炬手、年底宣布成為2025 Met Gala聯合主席,近期還為巴黎貝浩登畫廊(Galerie Perrotin)策劃以非裔女性為題的展覽《Femmes》,將於2025年3月20日登場。

巴黎貝浩登畫廊攜手菲董策展

菲董與貝浩登畫廊創辦人Emmanuel Perrotin早在多年前便已相識,兩人因對於村上隆的喜愛而成為好友,促成後續多次展覽合作。2014年,巴黎貝浩登畫廊舉辦《GIRL》群展,以菲董當時推出新專輯為策展靈感。如今兩人再度攜手策劃《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與詮釋,共將展出40位藝術家的作品。

挑戰「什麼是女性特質?」

在《Femmes》展覽中,菲董以藝術呈現為自己帶來深遠影響的女性,包含其妻子、母親、姐妹、女兒、好友等人,並藉此凸顯女性特質的多樣性。參展藝術家橫跨不同世代,包含美國藝術家Betye SaarMickalene Thomas、南非藝術家Esther Mahlangu、迦納藝術家Prince Gyasi,以及新銳創作者如肯亞攝影師Thandiwe Muriu、英國-迦納-聖文森畫家Emma Prempeh等人。

菲董策劃巴黎群展《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向顛覆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致敬
Betye Saar、Mickalene Thomas(圖片來源:MoMA、New York Academy of Art)
菲董策劃巴黎群展《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向顛覆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致敬
Esther Mahlangu、Emma Prempeh(圖片來源:藝術家)

展出作品媒材涵蓋繪畫、攝影、裝置等不同形式,其中許多作品為首次展出;探討主題廣泛,從身體、時尚、母職、社會運動、酷兒身份到靈性等,期望挑戰社會對於「女性特質」的刻板印象。

Wallpaper的專訪中,Emmanuel Perrotin形容《Femmes》的每件作品都是對於「Black Joy」的讚頌,並強調藝術的創造力、韌性與力量。他也提及,菲董的開放思維不受到藝術界傳統標準束縛,為展覽帶來與眾不同的自由調性:「他提出的藝術家名單令我十分驚喜,這就是策展的價值——開拓人們的視野。」

菲董策劃巴黎群展《Femmes》:聚焦非裔藝術家的多元視角,向顛覆刻板印象的女性特質致敬
2014《GIRL》展覽現場(圖片來源:Perrotin)

資料來源|Galerie PerrotinWallpapaer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27年休館!預計展開近1年的大規模整修

金澤21世紀美術館2027年休館!預計展開近1年的大規模整修

日本石川縣「金澤21世紀美術館」預計於2027年5月至2028年3月休館,以進行大規模整修工程。

2004年開館的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一直是廣受歡迎的觀光景點,曾在2018年度、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擴大之前,全年參觀人數達到258萬人次。其建築由SANAA建築事務所操刀,採用無正面、無背面之分的環形結構設計,讓參觀者能從城市的各個方向到訪;大量運用的透明玻璃,也營造出通透明亮的開放感。

金澤21世紀美術館館內收藏多件知名永久展示作品,包含:冰島-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的〈Colour activity house〉、阿根廷藝術家Leandro ERLICH的〈The Swimming Pool〉、德國藝術家Florian CLAAR的〈Klangfeld Nr.3 für Alina〉等,也因此吸引許多來自海外的觀光客造訪。

而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金澤21世紀美術館曾在2024年元旦發生的能登半島地震中受損,短暫閉館,後來也於同年6月重新開放。然而,因美術館建築老化日益明顯,加上地震對天花板等設施造成損害,金澤市政府決定進行大規模修繕工程,並計劃於2027年5月至2028年3月期間全面休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預計於2027年5月至2028年3月長期休館。(圖片來源:金澤21世紀美術館臉書)
金澤21世紀美術館預計於2027年5月至2028年3月長期休館。(圖片來源:金澤21世紀美術館臉書)

資料來源|NH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