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Nagao Yoh)台灣個展《Amalgam》,即日起至3月2日於台北藝廊奇想會登場。長尾洋對哲學、人類學、民族學深感興趣,創作以拼貼技術為核心,結合繪畫、壁畫等形式,藉藝術展現人類文化與文明的延續,同時反映出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藉此傳達「我們是未來的原住民」理念。


拼貼古老祭儀、自然世界,留住正在消失的事物
長尾洋的創作媒材,經常是日常生活中尋常的事物,他將來自哲學、人類學、民間故事、傳統裝飾等的靈感,融合古老祭典與習俗中的象徵性圖案,藉拼貼轉譯為當代藝術作品,當中不僅蘊含對傳統、自然與生物的再詮釋,也企圖引導觀者反思傳承、消失及未來將遺留下的事物,進而重新審視這些被忽視的價值與意義。


創作理念與手法上,長尾洋受到普普藝術大家Andy Warhol、Roy Lichtenstein、田名網敬一,及野獸派創始人之一馬諦斯(Henri Matisse)等人影響。若延伸至作品的精神層面,長尾洋提到自己在研究世界各地歷史與文化時,特別關注那些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傳統元素,這點深受「現代人類學之父」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啟發。


拼貼是「原始又現代的創作技法」
為何以拼貼為主要創作手法?長尾洋這麼說:「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希望用一種既原始又現代的創作技法來表達我們的生活。」創作時,他特別重視拼貼素材的精確剪裁,並在創造視覺焦點的同時,保持結構及色彩的整體平衡,力求作品在被遠、近距離觀賞時能帶來不同的感官體驗。

《Amalgam》收束藝術家十年創作軌跡
長尾洋本次在台個展《Amalgam》,傳達了多種元素混合的意象,除了展出最新的拼貼作品,也網羅過去十年來的代表作:
《Snake》以寓意破壞與重生的蛇為主體,反映當今世界所處的轉折時代;

《Birdman》將人類擬態為鳥或半獸人的形象,靈感來自全球各地對生物能力的崇拜與儀式;

《Flame》以亞洲風格的火焰為主題,融合佛教美學與現代素材,探討傳統價值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的地位;

《Compound 1, 2》則展示了藝術家擴展表現範圍的努力,其不再局限於單一圖案,而是以整個畫面布局多重元素,呈現出新的創作挑戰。

長尾洋個展《Amalgam》
展期|2025.02.07-03.02
地點|奇想會(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時間|13:00-20:00,每週二公休
門票|低消一杯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