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至多算到90後這一代,還會聽父輩憶起每年夏季和村裡朋友們在田間玩得不亦樂乎的兒時記趣。可現代生活相去於自然的速度卻快得難以計算,人類一步步將自己「隔離」在所謂安全、乾淨、便利的水泥盅內,日漸遺忘與山林的共處之道。人何以棲居於大地?位於浙江雲和梯田的「歸野營火露營地」用設計策略回應此一提問,循原有地景捏塑出26朵帳篷。
歸野,來自對「遠方」的嚮往?
生活條件飛速現代化之下,氣派酒店自旅遊勝地拔高而起,物質上的華麗堆疊卻不再能夠滿足你我從複雜都市情緒中「出走」的渴望,旅行的意義和需求不斷在改變。然而,要一夕之間回返自然、野地求生,對現代人而言倒也並非易事。於是,露營成為再次走入山林的捷徑,在距離都市「夠近又夠遠」的地方,造就一處無憂無煩的暫時歸所,可以說完美承接並實現了人類潛意識中對理想化「遠方」的想像與嚮往。

選址5A景區,沿等高線搭帳
由杭州大開建築設計團隊操刀的歸野營火露營地,座落於浙江省麗水市5A級旅遊景區「雲和梯田」海拔800公尺的南坡上,承襲一座原有建築並依循山形地貌額外搭起26朵獨立帳篷。區內不僅收攬層巒疊嶂、雲起雲湧的絕佳景致,亦毗鄰兼富自然風光與文化底蘊的「九曲雲環」景點,供旅客若到此地,便能一併走訪。

以「無痕、輕量、視野極大化」為念,讓建築與土地共眠
帶著對「人與自然之間該是什麼關係」的深入思索,大開團隊為歸野營火露營地提出了「無痕」設計理念。首先,其「露營地」的旅宿類型已然決定了所有建物當以一種輕盈姿態介入自然之境,再者因山坡本身施工難度較大,從結構、平台乃至室內裝飾等組成都需往輕量化考量。

而為保地景不受破壞,全營區秉持4大原則開發:第一,不進行土地硬化處理,設計前期團隊便詳盡踏勘場地,確保每頂帳篷得以最小干預環境的方式「架空」置放,並輕巧撐開於坡面;第二,提供帳篷出入使用的棧道皆「懸浮」灌木頂上,盡可能保留原始植被;第三,透過克制夜間照明,致力維護當地生態,同時也使在此停留的旅客真正、徹底地融入這片大山,無拘無束躺臥林間,與土地上的生物共眠;最後,帳篷自由錯落的總體規劃不對彼此造成遮擋、盡收梯田景觀,且在帳篷本體設計上亦進行優化改造,增加了景觀面和休閒露台。


打造100種與自然親密的方式
當然,在基本的遮風避雨功能齊備之餘,帳篷內部的必要生活設施也絕對「懶人無虞」;木質暖調空間以柔軟的帳幔點綴,更與窗外綠植形成無聲對話。


公共區域則延承原有木構古建築,除了將其風化門窗拆除、改用通透的大面玻璃打破室內外界限,也同步整平前場並以礫石鋪地,搭配不同形態的帳篷、挑台(類似古代比武的平台)和火塘,滿足各樣休閒需求。



想進一步親近自然,可穿行古道、漫步雲海之間,可在篝火升起時與同行者圍坐火塘邊談笑,亦可於山谷旁俯瞰梯田、品嚐山野滋味,甚或於亭下看一場露天電影、仰望遼闊星空。


森林呼吸,營火劈啪,鳥語蟲鳴,群星翩躚,腳下湧動的雲海時而淹沒層疊的梯田。一夜安睡後,當朝陽升起染紅了天,梯田被鍍上金光,晨色耀入帳篷之內輕柔喚醒旅客,暫被拋諸腦後的煩囂似也歸於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