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的延續如同一曲傳承與煥新的協奏,既得有歷久彌堅的經典,也少不了技術加成的創意。義大利百年珠寶品牌Buccellati同步2025秋冬巴黎高訂週發表「Bejewelled珠寶晚宴手袋系列」,沿襲品牌創辦人在1920、30年代結合精緻刺繡與瑰麗寶石的製作手法,以嶄新語彙再次發揚傳世工藝。本文帶你從3件被悉心修復並注入當代詮釋的古董包款,一探曾是米蘭名流標識的珠寶手袋,如何再立獨特時尚地位。
1919年於義大利米蘭以金工起家的Buccellati,創立超過一世紀以來憑藉純熟的手工技藝、精湛的圖騰繪製、大膽的彩寶運用,以及如蕾絲般的白金和黃金雕刻而負盛名。現與卡地亞(Cartier)、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等高級珠寶鐘錶品牌同屬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歷峯集團旗下,並由Buccellati家族成員共同參與管理。時至今日,品牌工坊仍堅持採用可追溯至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技術,且所有系列靈感均源於自家悠久歷史中留下的手繪圖稿及創辦人Mario Buccellati的典藏設計。

3款煥新手袋重現Buccellati美學
2025年,由品牌第三代傳人Andrea Buccellati推出的全新膠囊系列,便是對其祖父創作巧思的致敬:以Bejewelled珠寶晚宴手袋重現一款蘊含Mario Buccellati獨到美學,在珍稀布料上融會圖騰刺繡和寶石鑲嵌,所打造出如藝術品般精巧的口金手袋。且從包體和色選上注入各異風格,透過矩形、餃形、球形3種別具匠心的晚宴包款煥新演繹雋永風尚,再度印證Buccellati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深度連結。

首款「綠天鵝絨矩形手袋」包身採絎縫(Matelassé)手法製成,搭配嵌有凸圓形切割紅碧璽的扣環,雅緻含蓄;再者,「黑天鵝絨餃形手袋」加以鑽石與紅碧璽,並由扣環上一枚Opera吊墜於包口中心處帶來點睛之筆。第三款標誌之作「黑天鵝絨球形手袋」則通過流暢線條勾勒球形輪廓,鑲飾雙排三角與花環圖騰的滿鑽織帶,連綴黃金圓環手柄,展現品牌一貫大膽而不失沉著的設計風格。


回溯百年脈絡:珠寶手袋如何從社交象徵到時尚藝術品?
1920至1930年代,Mario Buccellati憑藉敏銳的時尚直覺,洞察晚宴手袋的市場潛力。他兼選柔軟天鵝絨與東方絲綢,委由工藝嫻熟的縫紉師傅手工打造,並在刺繡圖樣上綴飾黃金和珍稀寶石,使手袋從實用配件蛻變成藝術珍品,迅速躍為貴族名媛爭相擁有的風格標識。當時,每位前往米蘭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 Theatre)的仕女皆渴望擁有一只出眾的珠寶晚宴手袋,在華麗盛會中盡展風采。而Buccellati工坊,事實上就座落於這座既是藝術殿堂、又是社交象徵的劇院門前,見證了那個年代的璀璨風華。


邁進1950年代,Mario Buccellati再度精準掌握美國市場品味,在延續品牌優雅基調之餘,融入簡約線條與異材質詮釋,推出結構挺拔的長方形手袋;同時透過標誌性雕刻技術,賦予金屬表面細膩質感,與柔軟織物無違和銜接。隨後,其子Gianmaria Buccellati再沿襲此番精神,發展出更多幾何構圖,有些甚至摒棄布料,以精雕細琢的金銀質材創造的嶄新結構,進一步奠定Buccellati珠寶晚宴手袋獨一無二的存在地位。

歷史的保存是未來的無限的可能
去年Buccellati於威尼斯朱代卡運河(Giudecca Canal)舉辦的展覽《致敬金匠王子 重煥經典傑作》,才專設展廳揭示品牌悉心修復的多款古董手袋。這些作品既在此次煥新中扮演靈魂角色,也正因其背後所富對歷史的珍視與保存旨意,古董作品精髓得以延展,持續啟發工坊團隊融合經典語彙與時下創意,探索更多造型與裝飾的可能性。


Bejewelled珠寶晚宴手袋系列3款新作將百年底蘊化作豐盛奢華的當代表達,承Buccellati對匠藝的嚴謹態度,每件皆經純手工繁複製程的淬煉,從布料的自然垂墜、縫線的平整細密到整體廓形的精良比例,處處細節臻至完美,無不體現品牌的極致講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