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A首家書店登陸首爾!精選藝術、設計、建築領域書籍,販售特色設計商品

MoMA首家書店登陸首爾,精選藝術、設計、建築領域書籍,販售特色設計商品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書店正式進駐首爾,並收藏超過200種不同的書目、總共1,100本以上的出版品。除了書籍,書店也販售MoMA Design Store的精選商品,邀請人們走進這座首爾新文化地標。

首爾新文化地標誕生

首爾狎鷗亭的島山公園一帶,聚集了不少國際精品、時尚潮流店、人氣餐廳與特色咖啡廳,為許多在地居民、遊客購物和聚會的熱門去處;而在今(2025)年9月,這裡又迎來了一處全新的指標性文化場域——MoMA Bookstore。由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信用卡公司Hyundai Card攜手長年合作的MoMA共同開設的首家MoMA書店,同時臨近Hyundai Card其他的品牌空間,像是Cooking Library烹飪圖書館、Red11特色酒吧等,為這片區域再添藝術與人文魅力。

2025年9月開幕的MoMA Bookstore,展現了Hyundai Card與MoMA近 20 年來富有成果的合作關係。(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2025年9月開幕的MoMA Bookstore,展現了Hyundai Card與MoMA近20年來富有成果的合作關係,也是全球唯一一間專門以MoMA出版品為核心的書店。(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純白立面、鮮明室內空間

從熱鬧的街道望去,MoMA書店純白簡約的立面,與亮眼的室內空間形成鮮明對比,大面透明玻璃的設計,可見店內迷人的氛圍,勾起人們的好奇心,也營造出如同漫步紐約般自在親近藝術的氛圍。由Hyundai Card操刀的空間設計,使這裡不僅成為藝術與設計愛好者的必訪之地,也讓書店本身成為一種不凡的藝術體驗。

隨著MoMA首間書店正式進駐首爾,這裡也勢必成為藝術與設計愛好者的必訪之地。(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隨著MoMA首間書店正式進駐首爾,這裡也勢必成為藝術與設計愛好者的必訪之地。(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收藏超過1,100本的出版品

MoMA書店主要分成兩大區域,淺灰色調的書籍大廳搭配金屬書架,營造出沉穩的氣息。店內精選超過200種書目、共1,100本以上的出版品,包含MoMA出版的展覽圖錄,以及藝術、設計與建築的相關書籍,繽紛且具設計感的書封既是視覺焦點,也為空間增添別緻亮點。

店內也設有介紹紐約MoMA展覽內容的數位展示螢幕,以及呈現雙方合作歷程的「Partnership Wall」,讓訪客能夠以視覺感受兩座城市的藝術脈動,以及Hyundai Card與MoMA的合作歷史。

MoMA書店淺灰色調的書籍大廳搭配金屬書架,營造出沉穩的氣息。(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MoMA書店淺灰色調的書籍大廳搭配金屬書架,營造出沉穩的氣息。(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IG)
MoMA書店店內一景(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MoMA書店店內一景(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精選藝術、設計相關書籍

人們也能透過MoMA團隊精心挑選的經典藝術書籍合集,一窺現代藝術與設計不斷演進的脈絡。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提姆·波頓(Tim Burton)到希爾瑪·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與栗田穰崇(Shigetaka Kurita)等不同時代與流派的藝術家書籍,引領讀者在翻閱書籍的同時,感受藝術與生活的交融。

書店內精選超過200種書目、共 1,100 本以上的出版品,包含MoMA出版的展覽圖錄,以及關於藝術、設計與建築的書籍。(攝影:Adela Cheng)
書店內精選超過200種書目、共 1,100 本以上的出版品,包含MoMA出版的展覽圖錄,以及關於藝術、設計與建築的書籍。(攝影:Adela Cheng)
(攝影:Adela Cheng)
MoMA書店內展售各式書籍(攝影:Adela Cheng)

販售MoMA Design Store特色商品

而另一側的設計商店,則以充滿活力的亮黃、亮橘色的牆面與地板,帶來截然不同的氛圍,也讓每件MoMA Design Store的商品更加引人注目,同時營造出沉浸式的購物體驗。未來,來到首爾,也不妨抽空造訪MoMA書店,探索這處融合藝術文化與美學設計的新地標。

書店另一側的設計商店牆面與地板覆上亮黃色與橘色,帶來截然不同的氛圍。(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書店另一側的設計商店牆面與地板覆上亮黃色與橘色,帶來截然不同的氛圍。(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IG)
MoMA書店設計商店一景(圖片來源:Hyundai Card)
MoMA書店設計商店一景(圖片提供:Hyundai Card)
店內販售MoMA Design Store的各式精選設計商品。(攝影:Adela Cheng)
店內販售MoMA Design Store的各式精選設計商品。(攝影:Adela Cheng)

MoMA Bookstore at Hyundai Card
地址:18-10 Dosan-daero 45-gil, Gangnam District, Seoul, South Korea(서울시 강남구 도산대로45길 18-10)
營業時間:週一~六 12:00-21:00;週日12:00-18:00
更多資訊請點此

資料來源|MoM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今年是英國國家美術館成立200週年,除了眾多展覽計畫與慶祝活動外,館方也宣布開放會員與贊助者限定的「美術館好友之家」,兼具頂級餐飲體驗、社交空間與文化沙龍,希望為藝術愛好者打造休憩和交流的優雅空間。

一座真正的「博物館好友之家」

許多博物館都設有會員專屬空間,提供休憩與餐飲服務等,但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Supporters' House)的企圖不止於此。館方表示:「我們很幸運地擁有足夠的空間,能夠正大光明地稱它為一座『House』。」這座「好友之家」由原本的策展辦公室改建而成,並設有專屬出入口,透過高窗還能眺望倫敦天際線與一片綠意風景,彷彿與館藏中的風景畫相互呼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英國國家美術館(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擁有獨立的出入口(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以四季為靈感的色彩配置

「好友之家」的室內設計由荷蘭團隊Studio Linse擔綱,整體設計主軸圍繞北歐風景畫常見的「四季」主題展開,位於中央位置的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春日的繽紛花朵色彩點亮了休憩區;沙龍區域呼應1850年代風格的夏日氣息;酒吧充滿著琥珀色的秋季氛圍;另一間餐廳區域則以藍色系帶出溫暖冬景。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餐廳以透納筆下的夕陽為靈感,呈現古銅色調(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帶著春日繽紛色彩的休憩區(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另一間餐廳則為藍色系(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這些色彩不僅表現在牆面,也延伸至窗框、窗簾與挑高的天花板。Studio Linse創辦人Paul Linse表示:「我想從美術館本身汲取靈感。這些畫作中反映了生活與真實世界,而我們也將這些元素帶進空間設計中,讓造訪者有如置身於美術館的中心。」為呼應展間,「好友之家」選用高光油漆保留原始紋理,呈現如油畫般的筆觸;而織品如絲綢壁紙、大馬士革窗簾則與館藏形成獨特的紋理對話。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運用空間中的紋理與材質來呼應美術館展間(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昔日館內家具重製再生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他們從國家美術館的檔案庫中,尋找過去曾用於辦公室與展廳的家具,並加以重製、改造。其中包括一張布面沙發椅、餐廳裡的木質圓桌、深色矮櫃,以及沙發區的一座古董落地鐘。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Studio Linse團隊也透過家具選用,賦予空間濃厚的經典英倫氣質(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也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例如吧台前的皮革長椅等。除此之外,家具的配置擺放上也別具巧思,例如餐廳採用標準座椅高度,而沙龍與休憩區則以較低的椅子營造出放鬆的環境氣氛。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空間中的訂製家具皆以館內設施為靈感(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成為倫敦最新潮的文化沙龍

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還致力於成為倫敦新興文化社交沙龍。自開幕起,一系列活動將輪番登場,包含策展人對談、作家講座與創意大師課等,期望建立起美術館會員間的交流。沒有舉行活動的日子,會員也能在此享用由義大利星級主廚Giorgio Locatelli設計的菜單,享受沉靜、奢華的城市生活時光。

英國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現已開放!結合奢華餐飲的時髦藝文沙龍,打造會員限定俱樂部
「好友之家」將舉辦豐富的交流活動,致力於成為時髦的文化沙龍(圖片來源:National Gallery)

如何進入國家美術館好友之家?

此空間僅對國家美術館會員、George Beaumont Group與Circle贊助人、Young Ambassadors、捐款人與企業支持者開放。國家美術館會員制度雖成立僅僅十年,卻已成為館方經濟來源的重要一環。為了強化這層連結,國家美術館也於近期同步更新舊有會員制度,讓更多人能依照自身偏好與能力支持藝術機構。

資料來源|National GalleryDesign Week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坎城影展】主視覺《男歡女愛》何以成為不衰經典?大滿貫影后出任評審團主席,魏斯安德森、達頓兄弟角逐金棕櫚

【2025坎城影展】主視覺《男歡女愛》何以成不衰經典?大滿貫影后出任評審團主席,魏斯安德森、達頓兄弟角逐金棕櫚

每年5月,全球電影迷無不將精神匯聚法國坎城。四面八方投向影壇最高殿堂的期待目光,包括卻不限於「獎落誰家」這回事——從每每致敬經典電影的主視覺、世界影人們的紅毯高光時刻,到隨著一場場首映會出爐的好評片單,12天的年度盛事可謂完全墊於藝術之上,串連著古往今來不同面向的設計語彙。是不是電影迷不要緊,La Vie帶你多角度逛影展。

坎城影展每年於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行。(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坎城影展每年於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行。(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第78屆坎城影展2025年5月13日至5月24日於法國坎城節慶宮登場,評審團主席由影史上首位大滿貫影后、法國傳奇演員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出任,開幕片為法國女性導演Amélie Bonnin長片首作《Leave One Day》(原文片名《Partir un jour》)。展期如火如荼邁入首週週末,以下分兩部分為大家劃5重點。

▍坎城影展到底分哪些單元?由誰來評選?

(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2025坎城影展劃重點 #01:「主競賽」爭奪最佳影片,「一種注目」顧名思義要注目

坎城影展分官方單元和平行單元,官方單元中以主競賽和一種注目最受關注;平行單元中有導演雙週、國際影評人週為大眾熟知。而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相當於其他電影節的最佳影片)便是從當年度21、22部不等的主競賽片單中選出;一種注目片單則給予風格多元、題材大膽的新進導演作品亮相機會,亦從1998起頒發最佳影片獎,並贊助該片於法國上映。

左為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於開幕典禮;右為本屆開幕片《Leave One Day》。(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左為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於開幕典禮;右為本屆開幕片《Leave One Day》。(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評審團每年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導演、演員、編劇、製片人等電影從業者擔任,並通常有一名德高望重的主席帶出該年度電影圈的潛在熱題,如2024年由《淑女鳥》《芭比》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率隊,無疑是《芭比》狂潮下再一次女權抬頭的象徵。

▼ 本屆正式競賽評審團成員,中央為主席茱麗葉畢諾許。

2025坎城影展劃重點 #02:「主競賽單元」魏斯安德森、達頓兄弟、《愛在》三部曲導演強勢問鼎

而本屆22部將角逐金棕櫚奬正式競賽片中,包括美國名導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黑色喜劇新作《腓尼基計劃(The Phoenician Scheme)》、第52屆金棕櫚獎得主達頓兄弟的《年輕母親之家(Jeunes Mères)》、第74屆金棕櫚獎得主茱莉亞迪古何諾(Julia Ducournau)的《阿爾法(Alpha)》、《愛在黎明破曉時》系列三部曲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新浪潮(Nouvelle Vague)》、烏克蘭導演瑟蓋洛茲尼察(Сергій Володимирович Лозниця)的《國家公訴人(Два прокурора)》,以及日本導演早川千繪的《雷諾瓦(ルノワール)》、中國導演畢贛的《狂野時代》都相當值得矚目。

*後續將再推出好評片單,有興趣的讀者可持續關注本站;或點此至坎城影展官網了解更多。

2025坎城影展劃重點 #03:「一種注目單元」美國女星演而優則導,《愚行錄》日本導演也參戰

「暮光女」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憑藉《史賓賽》等藝術電影不僅演技漸受肯定,近幾年更積極投入個人創作,2025年首部執導作品《水之年代(The Chronology of Water)》即入選一種注目單元;「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也帶著處女作《了不起的埃莉諾(Eleanor the Great)》角逐獎項。兩位流量影星過去螢幕形象深植人心,始終難以完全私下標籤,如今用作品說話,不免讓人更加期待其導演新身分的未來發展。《愚行錄》《那個男人》導演石川慶則以《群山淡影(遠い山なみの光)》參戰,為本屆一種注目單元日本代表。

▍主視覺《男歡女愛》越陳越有韻?

從色調、場景到浪漫情懷,南北兩城跨越時空如影相疊

是激情,是狂戀,是屬於我們青春的藍,一切我所寄託都將留影心中。

2025坎城影展劃重點 #04:首推雙海報致敬經典法片《男歡女愛》,重現屬於我們青春的藍

由已故演員Anouk Aimée和Jean-Louis Trintignant主演、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導演的1966年法國電影《男歡女愛(Un homme et une femme)》,不僅為第19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更橫掃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女主角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等世界電影大獎。2025坎城影展首次呈現「雙視角」主視覺,以Aimée版、Trintignant版兩款海報設計成就兩人眼裡的彼此。

© Les Films 13 – A Man and a Woman, Claude Lelouch (1966) / Graphic design © Hartland Villa(圖片來源:Festival de Cannes官方網站)
© Les Films 13 – A Man and a Woman, Claude Lelouch (1966) / Graphic design © Hartland Villa(圖片來源:Festival de Cannes官方網站)

電影內容講述喪偶的一男一女,在接送各自孩子往返寄宿學校的過程中偶然相識,並墜入一段真而美的愛情。取景於濱海小城杜維埃(Deauville),並透過黑白、棕褐、全彩3種影像色調的切換,表難以言傳、細微變化的情感氛圍。杜維埃與坎城同屬海邊城鎮,一個在北,一個在南,電影中那歷久彌堅的木棧道卻如有連起兩者的魔力,跨過了地理距離與時空距離,將這段70年代的愛戀重現於現代觀眾面前;35mm底片的霧柔慵懶質地,冥冥之中似也呼應著坎城的天然風候;更別論其60年不衰的極致浪漫,時至今日仍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愛情電影標誌性地位屹立不搖。

Anouk Aimée和Jean-Louis Trintignant飾演的兩個受傷的靈魂相遇了,他們互相吸引、掙扎,最終在克勞德雷路許熾熱的鏡頭下旋轉共舞。坎城金棕櫚、兩座奧斯卡,乃至世界各地的無數獎項,都無法與那一刻壯麗的溫柔、純粹和美麗相比。——2025坎城影展官方

2025坎城影展劃重點 #05:影展官方感性聲明「永遠照亮我們」,那一抱便是永恆

以第七藝術(電影藝術)中最著名的擁抱為主視覺,影展官方亦寫下感性引言,「這兩張海報同時也是對他們兩人的致敬——Anouk Aimée和Jean-Louis Trintignant這對優雅和誘惑的非凡象徵,永遠照亮著我們的生命電影,就像這兩張海報一樣,其色彩所承載的熱烈之愛得以戰勝絕望。柔化生命的光不再來自如今烏雲密布的天空,而是綻現於兩個個體的靈光交會之時。」

註:法語中「étreinte(擁抱)」是「éternité(永恆)」的變位詞。
(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圖片來源:Instagram @festivaldecannes)

男人:當一件事不嚴肅時,我們會說它「像電影一樣」。你覺得為什麼電影不被當回事?

女人:也許是因為我們只有在一切都好的時候才去看電影?

男人: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在一切不好的時候去?

女人:為什麼不呢?

——《男歡女愛》,2025坎城影展主視覺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