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點台北2015年1月上映電影

冬日甦醒 Winter Sleep

★ 2015 土耳其角逐奧斯卡外語片代表
★ 2014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 雪梨影展觀眾票選獎


退休演員亞汀與年輕太太妮荷、失婚的姊姊奈霞,三人在風光明媚的卡帕多奇亞經營一家旅店,日子過得富裕而悠閒。亞汀勤於寫作,常在報上評論社會時事,擁有不少粉絲。年輕貌美的妮荷,則以慈善事業打發無聊時光,她因工作結識了年輕的老師李文,讓亞汀心生妒忌,兩人關係日趨緊張。剛結束一段婚姻的奈霞,則一心期盼能與前夫復和,但說話尖酸的她,動不動就愛碎唸亞汀的為人處世,讓亞汀避之猶恐不及…。一天在回家途中,亞汀的車窗遭到一名頑童打破。火冒三丈的他,發現這名頑童,竟是他窮房客的孩子。外表優雅、內心孤傲的他,於是登門興師問罪,卻意外引發一連串效應…。

 

女朋友的女朋友The New Girlfriend

★繼《切膚慾謀》後,再創影壇性別越界驚悚奇情里程碑
★2014金馬影展、多倫多影展、倫敦電影節爭相邀約、勇奪聖彼得堡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八美圖》鬼才導演歐容X法國第一小生何曼杜立斯 雙帥首次驚豔合作 
★英國「犯罪小說女王」露絲.藍黛兒同名暢銷小說改編

 

克萊兒與蘿拉從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兩人也約定這一輩子無論在哪都要當彼此的依靠;蘿拉婚後不久生下一個孩子就因病過世,留下丈夫大衛獨自撫養剛出生不久的女兒。克萊兒答應過世的好友會好好照顧剛喪妻的大衛與失去母親的小孩,不料一場意外卻讓克萊兒發現了大衛隱瞞許久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徹底震撼了克萊兒與大衛往後的人生…


蜂蜜之夏The Wonders

★    2014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    2014 紐約影展

 

義大利中部一戶養蜂人家,十一歲的女孩卡索米娜和三位年幼的妹妹,與宣稱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的頑固父親、善解人意的溫柔母親,自給自足又遺世獨立地生活著。身為長姊的她雖想滿足嚴厲父親的期盼,卻又無法抹去心中那股明星夢,偷偷存錢報名參加實境選秀節目。某天父親突然領養一名謎樣少年回家,雖為一幫女眷之家添增男丁,卻也打破原本平靜又與世無爭的家庭生活。


全片以傳統十六釐米膠捲拍攝,顆粒粗糙卻色澤飽滿的影像,細細勾勒出傳統農家的生活細節,又略帶魔幻氣味。艾莉絲羅爾瓦雀編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初次入選坎城競賽單元,即以黑馬之姿,拿下評審團大獎。評審團之一的導演尼可拉溫丁黑芬也譽本片為「傑出到不可思議的心靈佳片」。導演的親姊姊、也是威尼斯新科影后艾芭羅爾瓦雀跨刀演出,還請來義大利傳奇美魔女莫妮卡貝露琪客串,一展性感魅力。

 


馬路生存法則Geronimo

★    坎城影展特別放映
法律不適用的地方,「她」才是唯一生存法則

 

在這條馬路上,孩子從小學的不是琴、棋、書、畫,而是偷、騙、賭、鬥,一群完全不會成為國家棟梁的小鬼佔據了街頭,霸地稱王!目中無人的他們唯一怕的只有她,潔荷妮茉。潔荷妮茉維持了法律與犯罪的恐怖平衡,切割出道德與正義的灰色地帶。她,就是這個街頭的生存法則。但她好不容易創造出的秩序卻開始逐漸崩解,少女妮爾逃離了家族安排的婚事,和男友魯奇相約私奔。妮爾的哥哥法西被冠上悔婚之名,難堪之下決定將兩人滅口以「光耀門楣」。整個街頭開始追捕妮爾和魯奇,潔荷妮茉眼見自己一手苦撐的和平將被破壞,她該為了秩序而交出這對情侶,還是為了正義而全力守護兩人的愛情?

 


黑澤明經典數位修復

戰國英豪 The Hidden Fortress

★ 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影片、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柏林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戰國亂世之中,秋月家被鄰國的山名家打敗,秋月家大將真壁六郎保護秋月家族的傳人雪姬公主,帶著一批黃金逃出敵人的搜捕,投靠盟國。一路上遇到貧民、少女和危機四伏的敵軍,但一行人總是能在千鈞一發之際得以轉危為安,情節跌宕起伏,同時充滿許多機智奇巧,讓人大呼過癮。片中人物更是各具特色,大將忠心耿耿有勇有謀,公主端莊美麗心地善良,還有兩個貪財的平民屢屢出笑料,這些光彩奪目的人物讓這趟危險之旅顯得妙趣橫生絕富魅力。最後,大將真壁六郎將如何帶領這群人突破重圍,順利拯救秋月家族呢?

 

黑澤明影響無數全球影人,喬治盧卡斯也深愛《戰國英豪》,是他的經典作《星際大戰》靈感來源,因此創造了影響美國科幻電影深遠的大作。

 

紅鬍子 Red Beard

★日本每日映畫賞最佳影片獎、威尼斯影展OCIC Award、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影片以及電影旬報年度最佳導演;藍絲帶賞最佳影片

 

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保本,在父親的介紹下,來到窮鄉僻壤的小石川診所實習。他的老師是一位被稱作紅鬍子的古怪醫師。涉世未深且自負的保本,不甘於埋沒在小診所裡並遷怒於紅鬍子,覺得自己受騙上當,所學無用武之地。 但紅鬍子其實是當地遠近馳名的杏林高手,他沒有對保本要求太多,只是不斷默默行醫,不畏權貴,不計酬勞,手下治癒的病人不計其數。在協助紅鬍子救死扶傷的過程中,保本逐漸體認到醫生真正的仁心仁術精神。

 

《紅鬍子》改編自山本周五郎長篇小說《紅鬍子診療譚》,是黑澤明唯一一部有露點鏡頭的電影,也是他最後一部黑白電影。電影主角紅鬍子嚴肅正直、口惡心善、有正義感並為低下層人民挺身而出的好漢子形象,深得人心,此片位居當年〈電影旬報〉年度十大佳片第一名,更引起觀影熱潮,東京曾造成萬人空巷的盛況。

 

 

蜘蛛巢城 The Throne of Blood

★ 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大、最佳女主角;藍絲帶賞最佳美術、里斯本電影節特別獎、日本每日映畫賞最佳男主角、美術獎、倫敦電影節最具獨創電影獎

 

戰國時期,處於密林圍抱的蜘蛛城,地形複雜,敵軍攻來此地,必然迷路,因此城主穩坐城樓。大將鷲津武時和副將三木因為平叛有功,準備回城領賞。途中,二人誤入了密林深處,遇到一白髮婦人彈琴吟唱,預言鷲津將奪城主之位,三木之子也將繼承大統,正當兩人半信半疑之際,老婦就銷聲匿跡。回到城中後,鷲津做了北城城主,但妻子淺茅從旁慫恿,設計殺了主公,自立為蜘蛛巢城城主。鷲津如預言般一步步登上了城主的地位。然而,究竟是巫婆先看到了預兆?還是鷲津索性在聽從了巫婆的預言而去應驗預言?總之,犯上之罪令鷲津無法安穩,慫恿不法行惡的妻子淺茅心智逐步瘋癲,鷲津已經步上了無法回頭的路… 

 

《蜘蛛巢成》改編自英國莎士比亞的經典四大悲劇名作之一《馬克白》,黑澤明將莎士比亞名劇日本化,被譽?改編莎劇電影中最成功的一部傑作,除了充分發揮原劇的強烈戲劇矛盾和人性刻劃之外,濃霧森林的場景更成功發揮迷宮般的象徵作用,是一部用西方的戲劇結構和東方的舞台設計、角色、配樂融匯而成的成功之作。

 


天國與地獄 High and Low

★ 日本每日映畫最佳影片

鞋業公司經理權藤今吾召開公司董事會議,討論關於新鞋的質量問題。權藤發表的意見慷慨激昂,他覺得不應該只顧降低成本提高利潤,而忽視了鞋子本身的質量。此番言論與其他急功近利的董事理念大相逕庭,因此其他人密謀罷黜他的董事會職位,由某個聽話的傀儡頂替。當晚,權藤司機的兒子突然遭到綁架,綁匪以為他是權藤的兒子,因此向權藤勒索3000萬。面對妻子的勸解,深陷困境的權藤只得被迫就範,結果犯人用障眼法,避開了警察耳目,成功取走現金,絲毫不留痕跡。破財的權藤還要面臨公司和債主的雙重威逼。而此時,警方在綁架事發現場發現了一對因吸食毒品死亡的戀人,冒出了更多疑點。然而,這還只是罪犯陰謀的開始……

 

《天國與地獄》改編自美國著名偵探小說家愛德華麥克伯恩小說《金格的贖金》(King's Ransom),探討了貧富階層之間的對立與衝突問題,堪稱黑澤明的人道主義電影代表作之

 

電車狂Dodes’ka-den

有智能障礙的小六,以為自己是電車司機,模仿電車聲音「Dodes'ka-den」是他的口頭禪,每天在平民窟的垃圾場邊開著虛無的電車。小六的家母吟誦著經文,一旁的小六也合十拜佛,祈禱佛佑其母。這就是母子兩人每天的生活,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電車狂》描述貧民窟裡的點點滴滴生活,沒有出路、沒有未來,過一天算一天,只有智能不足的孩子最快樂。黑澤明用主角小六家那堵色彩艷麗畫滿電車的牆,表現心中對美好世界的希望,那些天真的蠟筆繪畫是生命在灰暗中對光明的期待,也承載著黑澤明滿腹的熱忱和理想。《電車狂》改編自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小墟〉,是黑澤明第一部彩色片,此片由日本電影四大導演黑澤明,木下惠介,市川昆和小林正樹聯合策劃,而劇本出自小國英雄、橋本忍和黑澤明,音樂則由日本音樂界的大師武滿徹打造。

 

資料圖片提供 光點台北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由坂本龍一之子空音央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於3月21日全台上映。本片從近未來觀照日本當代議題,兼具膽識與遠見,以地震創傷、移民隔閡、體制亂象等切面,刻畫青春成長的軌跡,被譽為既批判極權亦吟詠青春的話題之作。

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

空音央(Neo Sora)1991年生於美國,自小穿梭紐約及東京兩地生活,大學時期主修哲學與電影,活躍於影像及藝術創作領域,作品橫跨劇情、紀錄、MV、廣告等。2020年首部劇情短片《The Chicken》入選盧卡諾及紐約影展;2023年執導紀錄片《坂本龍一:OPUS》,記錄父親坂本龍一臨終前的告別演奏而備受矚目;爾後於2024年交出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以一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獻給世上所有奮力反叛的靈魂。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多元的成長環境下,空音央持續經歷東西方的思潮碰撞,《青春末世物語》設定於近未來的東京,描述的卻是極端民族主義抬頭、監控加劇、排外等當下社會急需正視的問題。以極具膽識的議題切入、當代簡潔的影像基調、細膩脫俗的編導功力等一鳴驚人,不僅一舉入選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更陸續榮獲國內外影展提名及獎項肯定,於金馬影展首映後口碑延燒。

(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海報(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

《青春末世物語》劇情闡述在近未來的東京,地震頻繁的壓抑日常裡,高中生摯友悠多和小幸盡情揮霍反叛的年少輕狂。從夜店臨檢中逃脫、潛入教室放送電音節奏,瞧不起體制歧視的勢利造作。一次惡作劇,使得校長執意在校園安裝電子監控系統,而掀起抗爭風波。悠多只想活在當下追逐音樂夢,小幸則因身分認同覺醒走上街頭,眼看青春就要分歧而告終,他們的友誼也在畢業前夕逐漸失控。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關於本片,空音央說明,《青春末世物語》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將現今日本已然存在的社會及政治氛圍加以放大。儘管右翼勢力和民族主義仇外情緒造成高壓,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移民到日本定居,不同種族和背景的孩子們一起成長。《青春末世物語》的青少年主角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迎來了成長的洗禮。兩名主角各代表著面對政治壓迫時,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個為了徹底變革而抗爭,另一個則信仰活在當下。迥異的傾向讓好友之間產生分歧,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我成長期間,其實也沒有認真關注社會和政治議題,我也想坦誠面對這一點,當時的我還是享受著和朋友玩樂、惡作劇、揮霍青春。從最直觀的層面來看,《青春末世物語》講述的是朋友之間自然而然地各奔東西,但電影也探討了整個大環境是如何默默塑造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青春末世物語》裡的少年們在憂患中成長,都在各自尋求方法應付他們對未來的集體焦慮。我希望透過窺探這個想像中的未來,辨識它反映出的不安情緒,或許我們才能坦然面對現今的所有迷惘和恐懼。」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演員介紹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

生於2003年,拍攝《青春末世物語》時才剛高中畢業,曾是田徑運動員爾後轉職模特兒,隨即就被導演空音央相中而首次參與電影演出。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尚未歸化的在日韓裔高中生,雖然自幼即於日本生活,但在排外的社會風氣下仍然備受歧視。就在他面對日漸高漲的反政府思潮時,因而萌生參與社會運動的想法,也對好友的沉迷享樂和母親的百般忍讓感到不解。日高由起刀因拍攝《青春末世物語》的契機,除了體驗到高中生無拘無束的一面外,他也在成年後從父母口中得知祖母來自韓國,因而如同電影中的角色設定,戲裡戲外都有著切身的啟蒙與感受。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

生於1999年,受到導演空音央的挖掘,而從模特兒新秀跨足電影演出,外型與菅田將暉神似,卻多了幾分古靈精怪的氣質。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熱愛電子樂的高中生,更深信人生要把握當下、盡情狂歡,雖不受摯友認同,卻又何嘗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這個世界?栗原颯人坦言,悠多這個角色和他自己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來自單親家庭、熱愛音樂、任性不羈。或許是因為與角色背景和性格極為相似,看著悠多放肆玩樂時的歡笑下,總覺得深邃的雙眼背後藏著隱隱的憂愁,那難以言喻流淌而出的氣息尤其動人。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資料提供|好威映象、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奉俊昊新作《米奇17號》上映!精準分鏡且同步剪接,10大重點解密奉俊昊獨特的電影工作方法

奉俊昊新作《米奇17號》上映!精準分鏡且同步剪接,10大重點解密奉俊昊獨特的電影工作方法

繼《寄生上流》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等4大獎後,奉俊昊睽違6年以《米奇17號》回歸。羅伯派汀森飾演的米奇,被唆使做盡有害生命的苦差,死後身體卻會被重新「列印」,陷入無限重生的悲劇輪迴。這是奉俊昊的第3部英語長片,他獨特的導演風格如何為好萊塢帶來衝擊?總是能把類型片拍成作者電影的他,這回又是怎麼創作出這部「奉俊昊式」的科幻喜劇?

《米奇17號》的故事發生於近未來世界,羅伯派汀森飾演的米奇在地球遭逢絕境,前往外星球避難卻成為了「消耗工」,被指派做盡各種危害生命的工作,死後其身體會被重新「列印」出來且保有記憶。片名的「17號」即表示,觀眾看到的「這個米奇」已死過了16次。當人類列印的「高概念」故事,遇上「能把類型片拍成作者電影」的奉俊昊,交織出擁有人類意義、死亡本質、階級對立等深層議題的娛樂爽片,片中不說教但嘲笑著人類,又緊緊擁抱了人性的可貴與可悲。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這是繼《末日列車》、《玉子》後,奉俊昊的第3部英語長片,也是他第1部在英國拍攝的作品。全片於20228月開拍,歷時87天拍攝,共搭建超過40座布景,分布於4座攝影棚、1座大型戶外棚、1座飛機機庫,還有無數個風格迥異的外景地點。這部製作龐大的電影,在劇本、攝影、美術、剪接、特效等面向都是一門極其精緻的工藝。以下盤整《米奇17號》的幕後創作細節,走進奉俊昊獨特的電影世界觀與工作方法!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①改編幕後:不斷被列印的人是什麼感覺?

電影改編自小說《米奇7號》,奉俊昊表示,光是看到原著小說的簡介,就立刻被深深吸引。其中最吸引他的概念為「人類列印」,奉俊昊認為,人類列印不同於人類複製,更像是把人類當作紙張或是文件一樣不斷列印出來,光是「人類列印」的說法,就足以感受到這種生存狀態和職業本質的悲劇性。於是他開始思考,「如果真的有一個被不斷列印出來的人,他的感受會是什麼?這些想法一下子就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讓我馬上進入這個世界。」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除了人類列印,主角米奇巴恩斯也是奉俊昊著迷的點,「他並不是一個超級英雄,而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經歷了這場瘋狂的冒險旅程。」原著裡的米奇是一個普通人,但奉俊昊讓電影裡的米奇「更普通」,設定成為來自社會底層階級、甚至「魯蛇」的人。此外,小說原名《米奇7號》,電影增加為《米奇17號》,看來電影版的米奇更為艱困,足足多死了10次。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②劇本創作:與世隔絕會寫出更好的故事

談到劇本創作過程,身為奧斯卡得主的奉俊昊也坦言,「真的非常孤獨和非常痛苦。」甚至會有完全不想寫的時候。一向都是身兼編劇和導演的他,將寫劇本看作自己的宿命,「不過我一直都知道這個過程大概在68個月之後就會結束,所以我就會抱著這種想法努力創作。我也會盡量讓自己變得愈孤立愈好,因為當我與世隔絕的時候,通常都能寫出更好的劇本。」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③分鏡的執著:現場99%按照分鏡拍攝

熟悉奉俊昊的影迷,必會知道「分鏡」在其電影扮演的重要角色。奉俊昊對親手繪製分鏡圖有一種執著,甚至到了「沒有分鏡圖,我就無法拍電影」、「對我個人來說,當我完成了分鏡圖的繪製之後,我就覺得電影已經完成了」的地步。他的分鏡圖非常精確,無論是鏡頭構圖或運鏡方式都會詳細標註,且會嚴格遵循這些設計,99%按照分鏡圖拍攝。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米奇17號》特技動作指導保羅洛威也分享,他認為奉俊昊早在電影開拍前幾個月,就已經想好每一個鏡頭。他提到彼此第一次見面時,奉俊昊就直接說明「我希望這看起來會是這樣⋯⋯」等非常具體的要求。保羅洛威說,他為其他電影設計動作的時候,通常得設計出10種不同版本,但《米奇17號》並非如此,而是先按照奉俊昊的構想拍攝一次,再拍攝另一個不同的嘗試版本。「但是他(奉俊昊)總是會說:『這兩個版本都很棒,但是我們要保留我原本想要的那個版本。』這是因為他完全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④演員表演:在精準要求的框架下給予發揮空間

不過在演員表演上,奉俊昊會保持開放態度,樂於接受演員的即興發揮。他自陳:「這其實是一種矛盾,我在攝影機的位置和整體構圖上,非常嚴格地按照我的分鏡圖拍攝,但是同時我也告訴演員要在這些框架之中感到自在,也能夠自由發揮。這真的很矛盾,但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飾演米奇好友的史蒂芬元也提到了這點,奉俊昊對演員的精準要求,反而帶來了另一種自由。「他可能會說:『你要精準地走位,走到這個畫面中的這個位置。』但他並不會嚴格地指導:『我需要你做出這種特定的表演。』我認為他的執導風格更像是:『這是這場戲份的要求,這是你的表演空間,你可以在這個框架內自由發揮。』我覺得這種執導風格其實更自由,因為這樣一來,我身為演員就不需要去想一大堆其他的事情。」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⑤拍攝節奏:不做額外補拍

羅伯派汀森表示,奉俊昊在最一開始就警告他,他的拍攝方式對演員來說可能會是一種衝擊,因為他不會做任何額外的補拍,而且從第一天開始就會這麼做。他分享《米奇17號》的拍攝方式,通常會「拍完一句台詞的鏡頭就直接換到下一個鏡頭」,有時甚至會「從一場戲份的中間挑出一句台詞來拍」,所以演員得必須立刻進入狀態。雖然是非常緊張、緊湊的拍攝,但演員也得以更精確地調整自己的節奏,不會因為要不斷重複拍攝整場戲而感到精疲力盡。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⑥拍攝時同步剪接:電影製作就像反覆修剪的過程

奉俊昊在拍攝的同時也在同步進行剪接,並樂意讓演員看到剪接好的片段,確認自己的表演是否符合整場戲份的氛圍。羅伯派汀森認為,「這是一個大家都要同心協力一起合作的創作過程,你完全不會覺得自己和整個拍攝過程感到脫節。」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製片崔斗浩分享,剪接師楊勁莫不只每天都在拍片現場坐鎮,還全程負責後製作業期間的剪接工作。針對比較晚進組的演員,會直接提供已經剪接好的片段給演員看,讓演員快速掌握這部片的調性。在拍攝期間,奉俊昊會定期拿到剪接好的片段,通常會儲存在隨身碟裡,並在週末觀看。整個電影製就像是一個反覆修剪的過程,而這也是奉俊昊製作電影的一套方法,會不斷回頭檢視影片,一遍又一遍微調,所以到了正式的後製階段,主要進行的是視覺特效,以及確保一切都看起來準確無誤,但是整部電影基本上已經剪接得非常完整了。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⑦美術設計:未來世界必須建立在現實世界上

奉俊昊一開始就和創意團隊說明,他的創作理念是「未來世界必須建立在現實世界的基礎上」,希望觀眾能看到熟悉的視覺元素,而且不會有任何疏離感。當觀眾能在畫面中辨認某些地方時,故事才會有說服力。因此重點並非「一場前往外太空的探險任務」,而是「建構一個充滿人性的環境」,只是對於《米奇17號》來說,這個故事「剛好」發生在外太空而已。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美術指導費歐娜克倫比表示,電影裡的星艦內部空間,靈感來自早期的工業用設施和載具,像是鑽油平台、貨輪和潛艇。她觀察,這些地方的人類居住空間受到壓縮,放置引擎和幫浦等機械設備的機房占據了最大空間,而工作人員的居住空間則被壓縮到兩側(這代表這些空間總是以機械為優先)。這些空間呈現一種奇怪的不對稱感,牆面充滿意想不到的角度,而且地板上有坡道。她是這樣向奉俊昊闡述理念:「星艦上所有的空間都應該受到擠壓,人們活動的空間應該都是剩下來的空間。」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美術指導、攝影指導和服裝設計師在幕後的合作非常密切,甚至研發出一種色彩分層系統,所有的色調都經過精確校準,因此戲服的顏色和布景的色調通常都很類似,並且會透過打光來強調這種一致性。電影中的布景、陳設以及道具,則在「復古感和未來感」、「低科技和高科技」之間取得平衡。例如片中角色使用的每一台相機和錄音器材,都是由工作團隊打造或改裝而成;但星艦內部到處可見的指示類型標誌,則是採用復古的字體呈現。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團隊內部也曾爭論「是否需要更未來感或科技感?」但美術指導費歐娜克倫比認為,「如果既有的杯子可以使用,為什麼要重新發明另一種杯子?我們不需要重新發明一個杯子。就像是一支筆,只要可以用就夠了。」這也成為了他們的設計邏輯,讓原先就存在的功能性物品維持原樣,椅子就是椅子、垃圾桶就是垃圾桶,但像是「人體列印機」等原創設備,就會花心思打造,最後人類列印機被設計成了一個違反重力、只靠兩個支點支撐的機器。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⑧伏蟲設計:結合視覺特效與操偶技術

看過片的人絕對會對「伏蟲」印象深刻。奉俊昊過去在《玉子》時已有創造視覺特效生物的經驗,但這次《米奇17號》不只是異星生物,更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奉俊昊在電影開拍前好幾個月,就和概念設計師張熙喆一起研發伏蟲的造型,牠沒有脊椎,所以有一部分算是昆蟲;但又是溫血動物,所以有一部分是哺乳動物。片中的伏蟲有3種主要的大小分類:伏蟲寶寶的大小大約跟一隻無尾熊差不多;伏蟲少年的大小接近一隻大型豬,牠們站立時高度和人類差不多;伏蟲媽媽平躺的高度超過270公分,站立的高度則超過600公分。

現場拍攝時,由3名操偶師操控伏蟲媽媽;伏蟲少年的戲偶是一個靜態比例的參考模型,不需要任何操偶師操作;伏蟲寶寶則是一個傳統的填充玩偶。所有伏蟲的戲偶都按照真實尺寸製作,確保能夠呈現電影中伏蟲準確的大小比例。此外,奉俊昊在前置作業期間和韓國的Live Tone音效公司合作,為伏蟲設計了一些音效,拍攝現場會直接使用這些音效,讓演員做出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音效」也是奉俊昊很重要的敘事工具,他對音效要求的精準度和他對拍攝風格的要求一樣嚴謹。

⑨演員眼中的奉俊昊是?

羅伯派汀森說奉俊昊非常體貼、風趣幽默、非常專注,而且很會自嘲,「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不過他的氣場強大,會逐漸散布到整個電影製作過程的每個層面。飾演米奇女友的娜歐蜜艾基則說,他有超瘋狂的幽默感,而且完全不會把自己看得太嚴肅。史蒂芬元提及奉俊昊的領導方式,不是那種「跟隨著我,大家都要照我的話做」的風格,而是讓所有人都能夠參與拍片過程,並且理解他做的決定。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⑩創作信念:致力拍出娛樂性十足的電影

奉俊昊的電影經常會被評論為「混合了多種類型」,以《米奇17號》來說,可以在片中看到科幻、喜劇、諷刺、政治、社會、愛情等多種類型。對於這個經常被問及的問題,他表示在創作時並沒有這麼想,也不會刻意去做這些決定,「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憑靠直覺,一旦寫完以後,就連我自己也會回過頭來思考,這個故事到底可以被拍成什麼樣的電影類型。」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米奇17號》探討的議題非常多且龐大,人類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死亡不存在,那什麼才是死亡?人類該如何面對與對待非人類的其他生命?但電影裡的角色並不知道自己正面對著這些哲學議題,造就了故事的喜劇感。奉俊昊表示,「我並不會只為了政治諷刺而拍電影。我從來都不希望電影淪為單純的宣傳工具,所以我總是很努力拍出風格優美和娛樂性十足的電影。」他認為,米奇遭遇的一切、他的處境,以及他在電影中被其他人對待的方式,本身就帶有政治性。這涉及人類如何對待和尊重一個人,但這並不代表電影中有某種刻意設計的宏大政治層面。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圖片提供:華納兄弟)

奉俊昊希望觀眾能夠單純地享受電影的樂趣,但他也希望觀眾可以在看完這部片後,「稍微」思考一下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以及人類該如何保持自己的人性。不過他說,「只要稍微花一點時間思考就好,也許花個3分鐘就夠了(笑)。」

文、資料整理|張以潔
圖、資料來源|華納兄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