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奉獻給漆工藝的台灣國寶漆藝大師!看見南投「美研漆藝」王清霜老先生的職人時光

台灣漆工藝時光載體─美研漆藝

踏進位於南投草屯的王家,像個小藝廊,幸運的遇見高齡九十六歲仍容光煥發、面色紅潤的王清霜老先生,熱切和他握了握手,他的這雙手,可是為台灣帶來不同光景的手。

 

師承日本國寶級漆藝大師
漆藝世家大家長王清霜老先生從民國二十六年便考進台灣第一所工藝學校──私立台中工藝專修學校的漆工科,從台中工藝專修學校畢業成績優異的他,被推薦至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進修,師事和田三造、羽野禎三及河面冬山,其中河面冬山為日本漆藝界國寶級人物,民國三十三年結束在日本四年的進修,帶著學習到的藝術與漆工藝回台灣,王清霜受這些日本重量級老師影響深遠,所以回國便回到母校台中工藝專修學校任教,王清霜對漆藝的使命感,從他年少時期便注定他成為影響台灣藝界深遠的人。

 

使命感能使一個人不同,王清霜老先生當時歷經戰亂,一路從漆工科老師、新竹玻璃工廠附設漆器廠擔任課長、離開工廠後在新竹和台中神岡設漆器工廠……一直都持守著對漆工藝的熱情。這份熱情讓他覺得不僅僅想靠著漆器或漆藝賺錢,更想以漆藝回饋台灣,於是民國四十一年受到顏水龍老師邀請,定居南投草屯,開始台灣工藝人才培育、創新研發與產業輔導的公共服務工作,為台灣工藝產業奠下基礎,一直到民國四十八年期間,還曾回日本進修,再將所學帶回台灣,貢獻專業輔導與開發台灣手工業的設計。

 

以台灣為靈感的蓬萊塗
民國四十八年,王清霜先生決定辭去公職,為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想,在草屯創設美研工藝公司,生產木胎漆器生活用品。王清霜老先生對於漆藝的熱情,除了讓當代民藝增色,也深深影響兒子們,所以王家兩個兒子王賢志與王賢民也投身漆工藝創作,王清霜先生最初希望靠教學達成培育漆工藝出色人才的願望,因著藝術生活化做得確實,培育漆工藝人才這件事王家自家落實了,所以即便十五年前美研漆藝暫時停止營運和販售漆器商品,一家父子全心投入創作互相砥礪支持,無後顧之憂。

 

談到創作,不曉得大家對漆藝有什麼樣的生活記憶?採訪之前,編輯調閱腦內對漆藝粗淺印象,不管早期用的茶盤、珠寶盒、禮籃等,腦內想得起的民間漆器都屬日式風格,比較台灣的紋樣大概就牡丹吧?不過當天採訪時踏進王家,端詳每一幅作品都令人大感驚奇,漆工藝的精巧大師手藝不需贅言,蛋殼鑲嵌、高時繪、蒔繪、貝殼鑲嵌……各種漆藝技巧絕對精湛,但更讓人訝異的是王家創作靈感竟不像刻板印象中的漆藝日式,畫面幾乎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台灣,比如稻田、檳榔樹、鷺鷥……,不論旅行或生活都能帶給他們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作品可以感受旺盛生命力。

 

家傳三代的熱血漆藝
和王賢志老師訪談過程中,老師說王清霜老先生並沒有因為日漸老邁而停止創作,他不管去哪眼前的畫面若令他有靈感,他會用素描的方式繪下,作為創作的題材,數十年來從未間斷創作,可說用生命創作的王清霜老先生,兩個兒子也承襲王清霜老先生的職人精神、對漆工藝的使命感與熱情,這份使命感與熱情也感動、傳承給孫子。

 

在這個家,不管跟誰聊漆藝,都感受得到即使漆藝是台灣已漸式微的傳統工藝,但王家對於漆藝的火仍熱烈燃燒著,這些年來,他們用教學、展覽、跨界合作商品推廣漆工藝,希望這個用「時間、各種取與捨、極大的耐性」成就的工藝能夠繼續發光發熱,並期待這把火再有蔓延的一天。

 

現在由王家第三代,王清霜先生的孫子王峻偉用年輕世代的角度創作,除了繼續向父親、阿公學習,精進漆藝各種細節,開始試圖以不同以往的道路和思維為漆藝找尋新的立足點,看他熱切談論著父親、伯父、阿公未完的夢,也打從心底因這個家族感動,也期待他們聯手為台灣帶來嶄新的漆工藝時代。

 

 

Text、Photo/陳頌欣

Via/美研漆藝

【更多完整專訪內容請見《LaVie》2016年6月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張紘齊的藝術養成很奇妙,小時候被畫家外公拎著到各地速寫,培養出對繪畫的興趣;長大後以模特兒身份旅美,走伸展台、拍時尚大片之餘也不忘創作。東方和西方的、傳統和新潮的、藝術和時尚的各種養分,都被他細膩提煉,化為畫中「手指人」奔走的奇異景觀。

歡迎走進張紘齊最新個展《HAND IN HAND - REALM OF PURE LOVE》,與「手指人」共同在場,遊走夕陽海岸、歐風小鎮、水泥叢林……各種現實也超現實的平行世界風景,感受其中的愛與詩意。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藝術啟蒙自畫家外公

張紘齊對藝術的興趣源自家庭,他的外公金藩是東方畫會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影響他接觸藝術的重要人物。回憶起自己的藝術養成之路,張紘齊說:「小時候經常和外公到動物園速寫,在家也常在他的腳邊畫畫。最早是受到外公後期的作品影響,接著接觸他早期在東方畫會的作品;後來進到傳統藝術教育系統,才開始受西方藝術家影響。」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走上國際時尚伸展台,不忘畫家夢

不只台灣的成長過程,國外生活經歷也感染了張紘齊的創作。大學讀服裝設計的他,因緣際會下當起模特兒,更走上紐約、米蘭與倫敦時裝周伸展台,成為國際模特兒圈出名的台灣臉孔。

只是,張紘齊心中仍然有畫家夢。這十年以來,他走秀、拍照也持續作畫,這次《HAND IN HAND - REALM OF PURE LOVE》個展中部分作品便是在紐約完成。工作、生活加追夢,聽起來就累人,張紘齊卻說浪漫,還覺得自己像現代版的格列佛,穿梭在不同的國家、文化之間冒險。

創造「手指人」做情緒的載體、觀眾的導遊

壓克力顏料和亞麻布,是張紘齊最常用的創作媒材,他用畫筆、調色刀作畫,偶爾也靠手指,用與材料近距離、甚至是零距離的方式,畫出自己遊走於多元文化的探險,傳達被遺忘的情感和觀點。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2022年夏天,張紘齊為畫作帶入了靈魂角色「手指人」,他性別流動,擁有指尖般的容顏,長了三隻手指和腳趾,總是穿梭於不同的場景,承載著創作者的情緒和感受。而畫中以紅、黃、藍及二次色描繪的場景,多半源自張紘齊的日常生活,可能是一次有意義的邂逅、可能是一場難忘的夢。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不過話說回來,張紘齊口中「被遺忘」的情感和觀點,指的到底是什麼?在旅行的過程中,張紘齊發現,「繪畫的觸覺體驗,常常被文化教育、流行趨勢掩蓋,限制了最純粹的感受。」面對這些被掩蓋、遺忘的感知,他不斷調整心態,也試驗直接以手指作畫的方式,試圖讓繪畫回歸最純粹的狀態,也讓作畫的「體感」極致真實。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張紘齊個展登陸奇想會

張紘齊將於台北藝廊奇想會舉辦個展HAND IN HAND - REALM OF PURE LOVE》,透過畫作、捲軸、短篇動畫等不同媒材,詮釋「手指人」的內心情景,及自身的生活故事。

現場作品分為3大系列:「人生的七味粉」匯聚了張紘齊過去十幾年來的生活回憶,以乘載不同觀點的7種畫面表現;「17個階段」透過色彩彰顯遇到各種人、事、物所產生的心情變換;「起源」則聚集了我們身在現實世界,或不曾在意、或錯過的愛和感知。

跟著「手指人」遊歷超現實世界!張紘齊紀錄模特兒、畫家雙重身份的十年浪漫冒險
(圖片提供:奇想會、張紘齊)

張紘齊個展《HAND IN HAND - REALM OF PURE LOVE

展覽期間|2024.06.28 07.14

時間|13:0020:00(週二公休)

地點|奇想會(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7號)

門票|入場費為低消飲品一杯

50歲拋下25年廣告生涯,決定當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如果你看展不愛高深的論述、謎般的作品理念,只想純粹跟著色彩、線條、空間氛圍感受心緒的流動,那François Bonnel(弗朗索瓦・邦內爾)就是你在找的藝術家!

曾從事廣告業25年,50歲的François Bonnel毅然決然拋開熟悉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轉作一名藝術家。他把熱愛的音樂、藝術結合,作畫時讓耳邊的靈魂樂、藍調搖滾、民謠……貼合著畫中一切元素的脈動,用單純而直率的曲線、不對稱圖形、明亮色彩創造質樸畫面。看著Bonnel的畫,眼睛像是吃了冰淇淋,心情也不自覺跟著好了起來。想要感受這股魔力,不妨走進他在台灣的第一場個展《會唱歌的畫》領會。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50歲拋開穩定的廣告工作,當一名藝術家

出身法國的François Bonnel,有位擔任繪畫老師的藝術家媽媽,從小帶著他用手指沾著顏料隨意畫出線條、形狀,培養對藝術的喜好。聽到這裡,你或許會以為Bonnel順應著家庭環境的薰陶,讀美術專科,20幾歲就決定踏上藝術家之路。故事不是這樣發展的。正是因為媽媽從事藝術,Bonnel更懂得成為一名藝術家所需的天賦、機運和過程中的難處,於是他輕輕放下藝術之路,大學畢業後從事廣告業將近25年。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沒想到,2020年一場席捲全球的大疫,成了Bonnel生命的轉捩點。他本就厭倦日復一日的生活,又正好遇上疫情作為改變的契機,在50歲那年他決定揮別廣告生涯,嘗試做一名藝術家。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毫無包袱,自由實驗媒材、技巧的可能

現居於法國圖魯茲(Toulouse)的Bonnel,日日沈浸於這座玫瑰色古城的藝術氛圍,以即興的方式、融合音樂性發展創作,過程中也不斷探索數位媒體、攝影、拼貼等技巧與媒材。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成為藝術家對Bonnel來說像是一場解放。多虧人生上半場的辛勤努力,50代的他沒什麼現實包袱、更有餘裕全心投入藝術。正是這份餘裕,為Bonnel的繪畫注入純真、活潑、令人毫無負擔的生命力;光是看著,就不自覺被感染。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將音樂轉化為畫作,各個方向看都和諧

Bonnel來說,音樂是日常的必需品、繪畫的養分,他說:「一幅畫作必須與周圍的環境和諧,就像香水或音樂。」於是他聽著各個年代、各種曲風的音樂作畫,用色彩、線條、形狀和構圖,呼應著音符、和弦、旋律與編曲架構;並在構圖時反覆轉動畫布,讓畫作不管從各個角度、方向看,比例都是和諧的,且能看出不同趣味。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以下面這幅〈A Love International〉為例子,它正看像是一顆顆乒乓球在碗中跳躍;側看像是大大小小的香草冰淇淋灑落一地;倒過來看又像是忘了關的蓮蓬頭,水滴滴答答地落下。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幫畫作取名的巧思

說到把音樂融入畫中,Bonnel還有個習慣——用作畫當下正在聽的音樂曲目,為畫作命名,讓畫成為生活的有聲切片。這習慣也被帶到《會唱歌的畫》現場,看展時歡迎到臨窗小桌點播歌曲、為展場變換音樂,從François Bonnel專屬歌單找到與畫共鳴的聲音,跨越時空重回藝術家創作的時刻。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自私的藝術家

François Bonnel笑說自己是位「自私的藝術家」,創作只為了開心,沒有要講什麼大道理,「繪畫是一種純粹的樂趣,並非為了傳達訊息或哲學,而是簡單沉浸於其中。」這份單純的起心動念,正是讓他的畫作如南法陽光烘乾枕頭般愜意、舒適的秘方。

法國藝術家François Bonnel將音樂轉化為畫,以質樸風格渲染快樂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弗朗索瓦・邦內爾 François Bonnel 在台首個展《會唱歌的畫》

展期|-2024.06.30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01巷10號1F)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