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北門、西門午茶提案!紅磚咖啡館、設計青旅等5家老城風格店家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一個世紀以前,風光建成的它被賦予巖疆鎖鑰的重責大任,然而隨著時光荏苒,本該是威風凜凜的它卻抵不住歷史洪流,成了默默承載川流不息車陣與喧囂人聲的孤立古建築,如今隨著糾纏已久的忠孝橋引道拆除,加上桃園機場捷運的開通,百年來堅守崗位矗立在交通要道的臺北城北門「承恩門」,似乎有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潛力等著被旅人們挖掘。


同時有著清朝、日治、民國三代古蹟建物環繞的北門,不僅深刻紀錄了臺北昔日與當今的城市歷史印記,更可望藉由「西區門戶」計畫重返往日榮耀風光。為此,本篇將帶你一同漫遊北門周邊景點, 一起探索這顆等著耀眼光芒再現的潛力古城區,好好享受一趟結合復古舊時代與現代潮流的文化城市洗禮!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延伸閱讀▶ 漫遊台北北門古城區!來北門享受一場穿梭古今的文化之旅


京町8號咖啡館

座落台北郵局與撫臺街洋樓之間的街廓,日治時代的博愛路被稱為京町通,而京町8號這間咖啡館的老地址便是京町四番目8号,也是店名的由來。起始於年輕夫妻Ken和Vickie對日治時期建築的熱愛因而創立。店內除了提供義式咖啡、手沖咖啡之外,還有來自英國F&M茶品,以及傳統法國鹹派等輕食,也會不定期地提供講座以及手作課程。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老闆表示,來到京町8號的主要客人都是對這塊區域有所留戀的老台北人,有人非到台北郵局辦事不可;有人一定要吃這代的上海菜;有人還是習慣來這裡訂製西服,久而久之,便能從這些「資深」顧客的言談中發掘出許多有趣的台北佚事。老闆也說道,喜歡認識老台北的旅人,不妨找個時間到北門走走,你會發現台北的天際線因忠孝橋便道拆除而完整地打開,而這一開,也開啟了大家對臺北城的無限遐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8號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周日:12pm-6pm;周二至周四:11am-6pm

周六:12pm-8pm

https://www.facebook.com/KyomachiNo8/

 

Heritage Bakery & Café 美式烘培坊

Heritage Bakery & Café自外觀看去便能一眼捉住所有人的目光,建築如同隱身花綠招牌的深藍色禮物盒,打開就獲得驚喜!以現代簡約工業風與裸露磚牆交錯的挑高店頭迎接來客,裡頭滿是承襲著50年代以來的家族老故事。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看著極富復古設計感的招牌上寫著EST. 1951,其實Heritage Bakery & Café僅開幕7個月,建築為老闆娘Sally的曾祖父母輩留下的老屋,自幼在美國舊金山生長的Sally回國後因想念美式烘焙與甜點,因此重新改造這幢建於1951年的老屋,並將烘焙坊取名Heritage,帶有傳承、延續的意味。店內更運用屋中祖母原有的衣櫥、老式音響、行李箱等古董級家飾點綴,也重新再利用檜木門框窗框,將之變身為擺設甜點的托盤及2樓牆面的藝術裝置,緊扣品牌精神。

 



令人驚豔的不只是空間設計,品嚐Heritage Bakery & Café的甜點更可說是一場味蕾奇遇,獨具特色創造出台灣當季水果系列蛋糕派塔,如台灣牛奶棗及紅心芭樂都能入甜點,搭配獨家引進的歐美精釀啤酒,你一定得試試!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漢口街一段73號之2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1am-7pm

網站:https://www.heritage.com.tw/ 

 

CAFE!N 硬咖啡

由台灣咖啡原料供應龍頭「源友企業」創立的咖啡品牌「CAFE!N硬咖啡」,在2019年底接連開設2間新門市,承襲品牌一貫風格,依舊維持簡約時尚設計。鄰近台北西門、衡陽街上的「CAFE!N 台北衡陽店」,亦成為首間跨足台北西區的街邊店。

CAFE!N 衡陽店-1_1

進駐台北舊城老建築,衡陽店外觀建築保存、維護良好,別緻空間遇上通透天井,最讓人印象深刻;為呼應老街區風情,搭配店的客群與特性,推出沉穩韻味的鐵觀音鴛鴦及拿鐵共 2 款限定飲品。創辦人Henry表示:「衡陽店讓消費者除了能享受好咖啡,更沉浸於美好的老城底蘊中,期許 CAFE!N 融入城西的文化和景裡。」 

CAFE!N 衡陽店-2_1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 35 號
營業時間:07:30~19:30(平日)、08:00~20:00(假日) 

https://www.facebook.com/cafeinTW 

延伸閱讀▶  台北北門「鬧咖啡」傳統磨石子建材遇上極簡設計複合空間

龍蝦先生的秘密巢穴青年旅館

早在北市府西區門戶計畫尚未開始時,龍蝦先生的秘密巢穴青年旅館(後簡稱龍蝦青旅)便已進駐北門地區,特殊的名字靈感源於烏拉圭華僑老闆經營的「海鮮餐廳」本業,曾經每天處理龍蝦的生活記憶便融入創立青旅時的趣味發想,也藉由品牌LOGO將藍色龍蝦化身背包客,承載老闆個人的經歷故事,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由於旅店建築較為老舊,因而在空間設計上相當適合工業風格,也最為方便就地取材,避免過於冰冷的重工業風裝潢,龍蝦青旅選擇以輕工業風的空間設計概念打造。顛覆一般青年旅店全為上下舖的配置,龍蝦青旅擁有13種房型之多,符合各種自助旅行的被包客、團體、家庭以及情侶等,成立5年來,接待的旅客50%來自國外,並以日本、韓國及泰國為最大宗,靠近台北車站的便利位置讓背包們免去舟車勞頓,讓旅人從老台北開始探索,體驗與眾不同的台北小旅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22號9樓

https://www.mrlobstersecret.com/index.php 

 

北門臥客青年旅舍

讓來訪的旅人讚不絕口,北門臥客青年旅舍WE COME Hostel座落於北門舊城區與人文薈萃的「大稻埕」之間,由機場捷運步行花費僅需10分鐘,外觀不起眼的它,悄悄隱身靜巷內,不說你可能不知道這別有洞天的青年旅社!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La Vie TOP 10】內行老靈魂帶路台北北門!你所不知的5家北門特色文青店鋪!


以簡約明亮為空間主調,俐落大方的交誼廳讓復古摩登繃皮沙發搶盡視覺焦點,工業風參雜著生活感,以貼近在地的人情味讓旅人卸下一天的疲勞,能夠放鬆相互交流,進而更加了解來往旅途的趣聞,為旅人搭建友誼的橋樑,值得一提的是,北門臥客備受稱讚的櫃台人員,不僅態度親切和藹,更擅長多國語言,對於國外的背包客來說可是一大福音呢!配備迷你廚房、洗烘衣機及公用電腦,打造應有盡有的溫馨旅宿,讓旅人們就像回家一般自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甘谷街26號2樓

https://www.wecomehostel.com/blank-um0mh

 

Text / Ian Lui、湯侑宸

Photo via / 京町8號咖啡館、Heritage Bakery & Café 美式烘培坊、龍蝦先生的秘密巢穴秘密巢穴青年旅館、、北門臥客青年旅舍、Eva Hung、CAFE!N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從森林到漁港、炮仔到龍眼乾,《嘉義18巡:氣味》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阿里山林鐵、雞肉飯、成群的木房子,都是提及嘉義時會閃過腦袋的印象,它們乘載了城市日常和發展軌跡。現在暫讓視覺退居次位,打開「嗅覺」尋訪這座小而美的台灣南部城鎮——嘉義地方誌《嘉義18巡:氣味  Ka-gī Tsa̍p-peh-sûn: Khì-bī》以「氣味」為索引,走訪嘉義縣18個鄉鎮,紀錄土地上的日常氣息,邀讀者用鼻子與舌頭引路,探索嘉義的氣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

《嘉義18巡:氣味》由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攜手創意團隊「平凡製作」推出。書中的氣味,有些來自廟埕的炮仔聲、柴火裡慢烘的龍眼乾,也有的來自森林、鹽田、漁港、碾米廠,或是一鍋滾沸的鴨肉羹......它們不一定濃烈,卻往往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突然被喚起。那是一種生活的印記,也是一個地方仍然有人深愛看顧著、用心生活著的紋理。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嘉義18巡:氣味》從氣味出發,想紀錄嘉義這塊土地,如何透過18個不同鄉鎮的日常,活出各自的風格。這本書寫下的,不只是嗅覺的記憶,更是一個地方在變動中,如何守住自己風格的證明。」——嘉義縣長翁章梁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探索18鄉鎮的生活紋理

這場紙上的嘉義之旅,循著4條氣味路徑依次展開:「印象:好氣味」(Ìn-siōng: Hó-khì-bī)、「種塗:大豐收」(Tsìng-thôo: Tuā-hong-siu)、「煮食:芳貢貢」(Tsú-tsia̍h: Phang-kòng-kòng)與「走跳:好鼻獅」(Tsáu-thiàu: Hó-phīnn-sai)。在書中,你會遇見屬於18鄉鎮的獨特氣味,例如涵融海味的「鹹臊氣」、物產經烈火烤灼產生的「火燒氣」,或是時間所催化的「發酵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你也能跟著在地人的引領,透過氣味探索嘉義各個角落——隨民雄七星藥局第二代藥師吳嘉文、吳至鎧父子,在散發薄荷雞香氣的餐桌旁感受清涼氣息;隨著台文作家鄭順聰回望民雄的氣味鄉愁;或在旅行作家下港女子的帶路下,走進海潮瀰漫的東石,嗅聞那片土地獨有的鮮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嘉義香

一本以「氣味」為主角的書,視覺和裝幀該如何傳達才適切?本書由設計師黃耀霆操刀,封面以大面積留白開展想像,邀請讀者在翻開書頁之前,便先停下腳步、靜心感受,讓無形的氣味觸動感官。此外,本書不只能閱讀,更能實際「嗅聞」嘉義,書籍設計特別融入了氣味,從封面到特別製作的香氛書籤,讀者只要輕輕摩擦紙面,就能嗅見屬於嘉義山林的野薑花香,那是許多人童年的氣味記憶。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值得一提的是,《嘉義18巡:氣味》主創「平凡製作」是實際在嘉義生活、成長的編輯團隊,本書從發想到創作歷程,也讓創意總監黃銘彰深有感觸,他分享:「18巡,一方面是實地走訪18個鄉鎮的記錄;另一方面,在台語裡,『巡 Sûn』也有紋路、線條的意思。我們想留下的,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如何在時間裡留下自己的紋理。作為在嘉義生活的編輯團隊,我們盡量不去概括、不去命名,而是讓地方自己說話、讓每個人用自己的語氣與節奏說出:他們如何記憶,如何過日子。那些嗅覺與感官的線索,編織起來,也就成了一張獨屬於嘉義的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即日起,本書將陳列於嘉義縣內及全台各地的咖啡廳、藝文空間與圖書館,詳細地點資訊請見此,歡迎前去閱讀、嗅聞並感受嘉義的日常氣息。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中山 X 大稻埕老屋巡禮:誠品生活南西「風格老屋地圖」沿赤峰街、迪化街圈選必訪百年建築,帶你穿梭今昔風景

中山 X 大稻埕老屋巡禮:誠品生活南西「風格老屋地圖」沿赤峰街、迪化街圈選必訪百年建築,帶你穿梭今昔風景

入選英國旅遊雜誌《Time Out》全球最酷40個街區的台北市中山區,終於迎來「心中山線形公園」南段、一號出口所在地帶落成揭幕,無疑使得原已人潮不斷的南京西路周邊巷弄更引市民與旅客聚集。不妨趁此煥然一新之際,跟隨誠品生活南西推出的《台灣老屋。新浪潮》風格老屋地圖來趟城市小旅行,探索區內今昔共演的百年風華。

以「跨文化生活聚場」為定位的誠品生活南西近日推出《台灣老屋。新浪潮》中英雙語觀光地圖,邀來英國插畫家Tom Parker繪製、深耕老屋研究10年的老屋顏工作室攝影,並共同推薦北市西區多處被賦予新生命的老宅。

精選內容好比日本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亦造訪過的「AKA Café」,藉咖啡香氣還原街區獨有格調之餘,其綠蔭庭院更曾獲頒2024台北老屋新生大獎;又如百年焙茶工廠有記名茶延伸打造的非典型茶飲空間「Wangtea Lab」,以融合花果蜜香氣的Draft系列促成香檳般的優雅口感和品飲體驗。另當然也包括前身為今日戲院的誠品生活南西5F書店和夾層,除保留影廳圓弧穹頂意象搭配素面繃布設計外,原來挑高的觀影空間現被改造為閱讀書區、放映室則化身餐廳Waku Waku Burger客席,一切巧妙交織新舊氛圍⋯⋯

誠品生活南西推出《台灣老屋。新浪潮》中英雙語觀光地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誠品生活南西推出《台灣老屋。新浪潮》中英雙語觀光地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完整地圖和遊逛路線盡收《台灣老屋。新浪潮》,且除提供線上閱覽外,紙本刊物亦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捷運台北車站、台北101/世貿站、西門站機場捷運A1遊客中心限量贈閱。以下展開介紹迪化街、赤峰街兩行程詳細路線,本週末就能約上三五好友四處走走看看。

迪化街、赤峰街兩行程分別探訪大稻埕、中山區別具風格的百年建築。(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迪化街、赤峰街兩行程分別探訪大稻埕、中山區別具風格的百年建築。(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 點此隨即線上閱覽。

▶ 行程#01:大稻埕,迪化街「風格洋樓」散策

順著時光軌跡窺探百年建築——迪化街散策路線首推2016年被登錄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歷史建築的古蹟碾米廠「大稻埕葉晋發商號」,一幢紅磚砌成的洋式立面街屋,維持閩南式二進空間規劃,如今更以博物館之姿發揚大稻埕米穀文化。

「大稻埕葉晋發商號」如今以博物館之姿發揚大稻埕米穀文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大稻埕葉晋發商號」如今以博物館之姿發揚大稻埕米穀文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其洋式立面街屋仍維持閩南式二進空間規劃。(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其洋式立面街屋仍維持閩南式二進空間規劃。(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漫步後的小憩之地則可來到曾被《紐約時報》旅遊專欄〈36 Hours〉報導的台北首間歷史建物改建旅宿「OrigInn Space」。在洗浴空間重現台式磨石子浴缸的同時,北歐老件家具愈發彰顯中西合璧的巧思;房內皆配置一台彷彿來自1960年代的Philips 200老黑膠唱盤,裝上外殼即可如隨身聽般攜至戶外,其餘多樣勾起復古情懷的藏品亦值得細細玩味。

台北首間歷史建物改建旅宿「OrigInn Space」。(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台北首間歷史建物改建旅宿「OrigInn Space」。(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每間房皆配置一台黑膠唱盤。(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每間房皆配置一台黑膠唱盤。(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整體內裝和陳設直勾復古情懷。(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整體內裝和陳設直勾復古情懷。(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悉心傳承文化的「有記名茶 x Wangtea Lab」,由百年焙茶工廠有記名茶延伸打造,其內將傳統製茶焙籠骨架轉化為燈座,裹上布幔,呼應著過往洗衣店將焙籠間借作烘衣使用的空間脈絡。

有記名茶延伸打造非典型茶飲空間「有記名茶 x Wangtea Lab」。(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有記名茶延伸打造非典型茶飲空間「有記名茶 x Wangtea Lab」。(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其內將傳統製茶焙籠骨架轉化為燈座。(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其內將傳統製茶焙籠骨架轉化為燈座。(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並裹上布幔呼應過往空間脈絡,悉心傳承文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並裹上布幔呼應過往空間脈絡,悉心傳承文化。(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獨特Draft系列於茶飲中注入氮氣與二氧化碳,製造出細緻氣泡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獨特Draft系列於茶飲中注入氮氣與二氧化碳,製造出細緻氣泡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最後,藏於紅磚洋房內的「AKA Café」,運用挑高設計與實木家具的鋪排,勾勒日治時期富貴人家生活樣貌,滿屋幽靜氣息令人流連忘返。

「AKA Café」藏於紅磚洋房內,入內備覺幽靜。(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AKA Café」藏於紅磚洋房內,入內備覺幽靜。(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供應各樣甜點及飲品。(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供應各樣甜點及飲品。(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挑高設計與實木家具的鋪排,還原百年前富貴人家生活樣貌。(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挑高設計與實木家具的鋪排,還原百年前富貴人家生活樣貌。(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 行程#02:中山,赤峰街「文創空間」尋訪

走進赤峰街巷弄間的文創藝術空間「志文裝訂行・赤空間」,能一併欣賞近百年歷史的精美洋樓花瓶柱、歷經50年晴雨的樸實台式老宅鐵窗花,裡頭乘載數萬文字的鉛字牆面,更足足見證了台灣書籍與印刷品手工排版裝訂的鼎盛時期。

「志文裝訂行・赤空間」從昔日的裝訂行轉型為文創藝術空間。(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志文裝訂行・赤空間」從昔日的裝訂行轉型為文創藝術空間。(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一整面鉛字牆見證台灣手工排版裝訂的鼎盛時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一整面鉛字牆見證台灣手工排版裝訂的鼎盛時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並能同時欣賞洋樓花瓶柱和台式老宅鐵窗花。(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並能同時欣賞洋樓花瓶柱和台式老宅鐵窗花。(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作為老屋一員,續寫城市記憶

至於座落幹道、同樣延續城市記憶的誠品生活南西,不僅外觀保有1977年今日百貨的圓柱轉角、尖型窗戶,4樓樓面特別注入磨石子、木窗格與百葉窗等老屋元素;內裝化為館內餐廳Waku Waku Burger的今日戲院放映室亦可見未拆除的舊馬賽克磁磚,使懷舊感和現代感未來仍並存且相成。

誠品生活南西外觀保有1977年今日百貨的圓柱轉角、尖型窗戶。(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誠品生活南西外觀保有1977年今日百貨的圓柱轉角、尖型窗戶。(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館內5F夾層所對應的原戲院放映室則化身餐廳Waku Waku Burger客席;頂部未拆除的舊馬賽克磁磚使空間存有懷舊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館內5F夾層所對應的原戲院放映室則化身餐廳Waku Waku Burger客席;頂部未拆除的舊馬賽克磁磚使空間存有懷舊感。(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影廳圓弧穹頂意象搭配素面繃布設計亦被保留下來,成為書店天花板。(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影廳圓弧穹頂意象搭配素面繃布設計亦被保留下來,成為書店天花板。(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