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晚年的傑作拉托瑞特修道院(Couvent Sainte-Marie dela Tourette),與廊香教堂屬於同一個時期,就整體格局而言,因為是個讓修道士靈修與生活的場域,柯比意在設計上採取了相對靜態的合院式構成,並以十字形廊道連結內部空間。這個修道院裡的禮拜堂祭壇之處,將光壓抑到最低限,因此光線只能從細長的狹縫微微透進室內。不少人來到這裡會發現,這個空間就是安藤忠雄「光之教會」的原型,但仔細觀察,仍可以發現兩者在光的處理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有趣的是,位於建築側面獨立出來的祈禱室,透過覆土植草屋頂的三管圓筒,將光以大面積的方式引導而入,使得禱告空間呈現一種被和煦之光籠罩的狀態,與禮拜堂中的細微光線有著很大不同。
廊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不僅展現了柯比意晚年創作的爆發能量,也呈現了其顛覆自身建築風格的一面。有別於早期蛻變自純粹主義的白色住宅,或者類似風格派注重垂直水平構成的設計,這座建築運用具有可塑性的混凝土材料,形塑極具流線的造型,有人覺得看起來像鴨子,有的人則因為船底造型的屋頂而將其視作一艘方舟。造訪廊香教堂時,令我感到最震撼的,莫過於身處昏暗的室內,卻在一轉身便發現整個人被小窗透入的光所籠罩。這些光就像嬉戲的天使們,想盡辦法從建築的各個角落、縫隙湧進來:有的從厚牆上的小窗鑽進來,宛如繁星閃爍的光;有的從來自高塔煙囪般的開口進入,呈現由上而下的光束;還有一些是從縫隙中透射進來,而漫射浮現在建築表層上。
今年迎來第5屆舉辦的首爾城市建築雙年展(Seoul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簡稱SBAU)由英國建築鬼才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出任總監,以「讓城市更加人性化(Radically More Human)」為念,在松峴綠色廣場、首爾城市建築展覽館及周邊地區打造為期54天的盛大展覽,廣納市民與世界訪客一同參與這樁揭露於人稠城市之中、聚焦且突顯人本建築重要性的公共議題。
Moon Hoon持續繪畫,圖紙讓他能恣意揮灑狂想,而他的畫作也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機構收藏。不少客戶被他的繪畫與風格吸引,委託他設計房屋,奇幻色彩的中小型住宅也成了人們對他的印象。他為業餘搖滾樂團打造同名住宅「Rock It Suda」(2009),屋主在西班牙深受鬥牛精神啟發,異想天開的牛角造型便由此而來。
為業餘搖滾樂團「Rock It Suda」貝斯手設計的6棟主題鮮明的週末屋,包括法拉利紅、芭比粉等色彩,中央建築頂著如西班牙鬥牛般的長角。(圖片提供:Moonbals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