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才華還不夠,唯有勇氣才能改變人心。」
「我希望你知道,我一直對你沒有偏見。」這是電影《關鍵少數》裡白人女主管對著黑人下屬所說的話,看似平和溫順,然而背後卻隱藏著根深蒂固,一時難改的歧視情結,如此場面橋段在2019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的傳記電影《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中則更加被放大。美國向來被視為民族大熔爐,然而卻長期有著種族歧視問題,特別是白人與黑人間的關係多處於緊張狀態,而若回溯至1960年代的美國社會,那股瀰漫在整個社會的不平等與歧視氣息,更是你我無法想像的局面。
《幸福綠皮書》即以1960年代、當時黑白分化還極為鮮明的美國社會為背景,真實取材自一位舉止彬彬有禮、才華洋溢的黑人鋼琴家唐薛利(Don Shirley),遇上打嘴砲功夫了得,並有著種族歧的義裔美籍保鑣「大嘴東尼」的趣味卻動人故事為主軸。架構如同常見的公路電影,隨著旅程一路向前邁進,雙方間的芥蒂和隔閡也因為朝夕相處下,產生巧妙化學作用,進而成為莫逆之交。當然,過程中總得有些催化劑來加溫,只不過不是什麼讓人暖心的魔法藥方,而是令人驚嘆的種族歧視問題。
反轉過往白人雇主與黑人僕役角色,《幸福綠皮書》故事描述非裔美籍鋼琴家唐薛利為前往保守的美國南方巡演,而委託東尼出任兩個月的保鑣,除了擔任司機外,更得在必要時候能進行「危機處理」。畢竟黑人前往當時極端保守的南方城市,就有如羊入虎口般,等著遭受一連串無情的歧視。當然,電影中也並非一味聚焦於白人歧視黑人這一層面,神情總帶著寂寞之意的唐薛利,儘管身懷巨額財富,甚至能穿梭在上流社會中,但如同他那段令人心酸的自白,當他表演下台後,白人賓客依舊視他為低賤的黑人族群,「如果我既不夠白,也不夠黑,那我究竟算什麼?」淒涼卻又殘酷的心境,隨著劇情發展極具感染力,也讓人領會到無形歧視的傷害有多大。
把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來過,人生會更豁達快樂。
相較於唐的優雅與哀愁,講話粗俗又愛誇大其辭,卻待人真誠的東尼,則讓唐的世界漸漸有了溫暖,原本對黑人有著刻板印象(吃炸機)與歧視的他,當他看見唐所遇到的種種不公待遇,這才發現那份無以復加的難堪與無奈,加諸在另一個人身上是有多痛苦,而他手中拿著那本標榜對黑人友善的「綠皮書」(註1),在他眼裡也看來格外諷刺。
「世上有太多寂寞之人,是因為不敢踏出第一步」原先對不公不善對待顯得自適,甚至有些麻痺的唐,在這趟公路旅行後,因為東尼的熱情加上維護自身的尊嚴,他踏出了反抗的第一步,也打破了自身與東尼之間的藩籬圍牆。
神還原真實人物
至於這兩位真實人物角色由誰來詮釋最好,導演彼德法拉利(Peter Farrelly)找來了曾經二度叩關奧斯卡影帝的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與奧斯卡男配角得主馬赫夏拉阿里(Mahershala Ali)分別出演東尼與唐薛利。
一改《魔戒》中帥氣的亞拉岡形象,維果莫天森為了演出在紐約街頭求生存的「大嘴東尼」,不惜增重20公斤來詮釋本尊,問到他增重的訣竅,他笑著說:『要記得「二不」,不要對甜食說不,也不要對宵夜說不。』除此之外,維果莫天森也在答應演出後,對這個人物做了深度的研究,他說:『東尼其實是面惡心善的,乍看之下很粗俗暴力,那是因為他身為保鑣,必須讓人不敢招惹,但其實他非常正派又重承諾,某方面來說,也是位真正的紳士。』關於「大嘴東尼」,大到講話的口音小至抽菸的姿勢,維果均悉心揣摩,高還原度就連身為編劇的東尼之子都說「他根本就是我爸」。
被看好有望二度拿下奧斯卡獎座的馬赫夏拉阿里,談及電影中唐薛利那份渴望被認同卻又被隔絕在外的心境,「透過理解,彼此信任,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溫暖!」,他表示唐薛利不只為膚色掙扎,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得到認同」而困擾,「小時候,我也曾經因為「渴望得到認同」,刻意以一些表面的裝扮來試圖影響別人對我的觀感,但長大後,才發現其實要別人認同你,你必須要先認同自己,對別人才會有同理心,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都是從理解與關心對方開始,這也是這部電影想說的故事。」。
「我沒有見過像唐薛利這樣的人,他遵循著令他遭受屈辱對待的規則,接受著上流社會白人瞬間即逝的讚許,但卻能秉持著對自身的尊重而最終贏得他人的尊敬,能詮釋這位人物,是我畢生的榮幸。」他甚至認為,對比現在充滿暴戾的社會,就像電影中的那一句台詞「訴諸暴力是絕對贏不了的,只有尊嚴能夠戰勝一切。」。
註1:《綠皮書》指的是1936至1967年間,美國政府每年印製的「黑人旅遊手冊」,裡頭提供專位黑人服務之友善餐廳、旅館資訊。而電影中兩人在雨中誤闖的「日落鎮」(Sundown Town),則是郊區小鎮明訂禁止黑人在日落後在外遊蕩的政策,儘管名義上打著友善政策,但實際上卻是變相的合法種族歧視。
Text:Ian Liu
via Catch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