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奧斯卡最浮誇主題!2019 Met Gala《敢曝:時尚筆記》揭17世紀至今怪美的Camp絢麗美學

2019 Met Gala主題《Camp: Notes on Fashion》

繼2017年《川久保玲》特展(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çons: Art of the In-Between)、2018年《神聖之軀:時尚與天主教想像》(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每年都會舉辦時尚展覽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服飾典藏館(Costume Institute),日前正式揭曉2019年、Met Gala大都會博物館晚宴年度主題《敢曝:時尚筆記》(Camp: Notes on Fashion),展覽以性別研究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著作《敢曝札記》(Notes on Camp)為基礎,探討自17世紀至現代充滿浮誇的「敢曝美學」對時尚文化的啟發及影響。(註:展覽名稱無官方中譯,或坎普:時尚筆記、浮誇:時尚筆記 。)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Camp)一詞,依據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Dictionary)的定義,是指「男性的外貌或舉止過於女性化。」而蘇珊桑塔格於1964年發表的《敢曝札記》,則是她對男同志族群時尚品味的觀察心得,在這部著作中,她將敢曝形容為,「一種對非自然、人工、誇張風格的喜愛,為了造型而造型……也是雙性風的成熟面貌。」換句話說,「敢曝是屬於小圈子的風格,它是一種私密的語言,一種都會小群體中象徵身份的標誌。」

 

▶2019 Met Gala時尚奧斯卡男星「敢曝美學」!

 

   

 

正是因為這種非主流、挑戰視覺經驗極限的特色,歷來人們對這種風格的態度總是相當曖昧,過於顛覆性的特質,也使它在歷史上的重要性經常被刻意忽略。「我深深受敢曝風格吸引,但同時它嚴重地冒犯了我。」蘇珊桑塔格說,「敢曝可以說是對某種特色的藝術風格擁有強烈的偏好,例如服裝、家具,以及所有視覺性的裝飾。」

 

 

 

這種對特定「人工、非自然」裝飾的偏好,體現在許多藝術作品、流派、大眾娛樂,以及個人品味中,例如文藝復興藝術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作品、芭蕾舞劇天鵝湖、18世紀歐洲流行的中國風(chinoiserie)裝飾藝術,以及20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作品,均可視為敢曝的展現。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近年來,隨著社會變得越來越多元開放,敢曝風格也逐漸躋身主流美學,「政治、酷兒、流行敢曝……它們是高級與平凡的結合,而且其中沒有太多原創性的元素。」服飾典藏館策展人Andrew Bolton表示,「不過,我認為一個人必須要有相當的見識,才可以完全理解敢曝風格。」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時尚筆記》特展,將敢曝的歷史追溯到17世紀,帶領參觀者從被稱為「坎普伊甸園」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開始,回顧「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宮廷中絢麗的時尚風格,當時敢曝(se camper)一詞指的是以大膽在衣著及舉止上表現得誇張且與眾不同;路易十四生前熱愛華麗、誇大的宮廷禮儀,他命令法國的貴族離開自己的城堡與領地,群聚居住在凡爾賽宮內鎮日參加舞會與各種娛樂活動,為此宮廷制定了非常繁複的儀式,貴族們為了吸引國王及同儕的注意,也開始在服裝上大作文章。 

 

為了讓觀眾理解當時法國宮廷禮儀的樣貌,Andrew Bolton特別在展覽中加入一尊羅馬時代的海克力斯(Hercules)雕塑,藉此展示17世紀貴族所模仿美學形象,這座採用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塑造的雕像,海克力斯將一隻手倚在腰上,正是法國上層階級效仿的典範,路易十四在肖象畫中也是採用這種姿態。

 

 
 
 
 
 
 
 
 
 
 
 
 
 
 
 

Israel Fernando Moreno(@israfermoren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到了19世紀,敢曝開始逐漸被用來形容男性舉止與外貌過於陰柔,1869年英國貴族亞瑟柯林頓(Arthur Clinton)在寫給同性戀人的書信中曾說,「我敢曝式的打扮無法得到它們應得的讚賞,不論我怎麼做,似乎都會惹上麻煩。」亞瑟柯林頓的情人佛雷由帕克(Frederick Park)綽號叫作芬妮(Fanny),是當時知名的變裝人士,曾與另一位情人因為在公開場合穿女裝而遭送法辦。

 

到了1909年,一本紀錄英國俚語的書籍中,敢曝被定義為「想要引起注意的人刻意採取的行為或姿態。」由於當時同性戀被視為刑事犯罪,英國的男同志為了躲避處罰,經常會使用秘密符號及語言來彼此溝通,並且在穿著打扮上加入各種暗示自己是同志的元素,例如,在外套鈕釦孔裡插上康乃馨、穿上棕色麂皮鞋、過緊的服裝,或是繫上紅色領帶,均是彰顯自己同性戀者身份的穿搭。

 

 

到了一九六〇年代,隨著社會漸漸開放,敢曝一詞逐漸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更依據蘇珊桑塔格的著作,於1965年拍攝了電影《敢曝》;1969年同志反抗政府迫害的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s)爆發後,敢曝風格在時尚及文化界的能見度再度大增。

 

 

Andrew Bolton認為,敢曝的關鍵要素,是一種不經意的特質,也就是並沒有刻意要標新立異,只是為了表現自己而創造出與常規不同的風格,例如Cristóbal Balenciaga於1957年發表的娃娃裝(Baby Doll dress),或是法國設計師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於1988年秋冬系列中發表的泰迪熊外套。

 

 
 
 
 
 
 
 
 
 
 
 
 
 
 
 

The Costume Institute(@metcostumeinstitu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敢曝具破壞性的特質,使得主流社會經常忽略它對現代美學的顛覆性,這次的展覽將揭露它在精緻藝術及流行文化中深遠的影響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執行長Max Hollein表示,「透過追溯它的演變歷程、展示具重要性的美學元素,這次展出將這種大膽風格的諷刺性的具體呈現,挑戰傳統對美與品味的認知,並且確立這個獨特的風格類型,在藝術史及時尚界的關鍵地位。」 《敢曝:時尚筆記》特展於2019年5月9日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第五大道(Fifth Avenue)館址的Iris & B. Gerald Cantor展廳亮相,展出日期至2019年9月8日為止。

 

※本文由 BeautiMode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RDAI以台灣茶園景觀為靈感,結合流線輪廓、綠色調打造自然感空間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專門店」換新裝,整體設計由愛馬仕長期合作的巴黎建築事務所RDAI操刀,以台灣茶園連綿的丘陵景觀為靈感,結合流線輪廓、富自然氣息的柔和色調,點綴天然材質、編織紋理,為愛馬仕皮件、絲巾、時裝、鞋履、馬具、居家、香氛等16大工藝領域之作,打造嶄新的展售空間。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曲線外牆邀日光嬉戲

專門店外牆內斂卻氣派,整體以水磨石混凝土包覆,定下質樸、極簡的風格基調,輪廓融入蜿蜒曲線,一來柔化材質剛硬、略微冷冽的特質,二來透過曲線在立面上創造更豐富的空間感——當陽光照射,將在牆上舞出多變、迷人的光影效果。周邊的櫥窗則選用拉絲金屬打造,搭配陶瓷圓桿裝飾,與外牆材質在視覺上形成柔和對比。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大地及綠色系交織,呼應台灣茶園景觀

室內以溫煦的大地色系、彩度不同的綠色系為主調,形成優雅、清新且富自然氣息的氛圍。RDAI也配合各區產品的特質,選用不同色系點綴,如皮件、馬術用品區融入呼應皮革的鏽紅色調;珠寶與腕錶沐浴在明亮琥珀色調中,自成閃爍光芒的私人沙龍。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天然材質、編織紋理注入自然氣息

RDAI在「質地」及「觸覺體驗」的處理上也別出心裁,如樓梯包裹上編織立面,波浪般起伏的藤條呼應著彎弧扶手;遠看如迷你磁磚排列而成的牆面,其實是利用類礦石的粉飾灰泥、編織與綁繩圖騰、大片染色材料,層層堆疊出3D立體畫作般的視覺效果。地板上也有藏設計細節!仔細觀察象徵愛馬仕巴黎總店的「福寶大道」(Faubourg)馬賽克圖紋周邊,會發覺斑紋地板帶有細閃的珠光碎片。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超現實主題櫥窗邀台灣藝術家設計

內行的時尚迷會知道,愛馬仕的櫥窗也值得駐足欣賞。愛馬仕認為櫥窗不只是產品陳列空間,更是奇思妙想的載體,尤其在街邊店中,櫥窗是面向城市的藝術作品,因此每季邀請藝術、設計、時尚、工藝等領域的創作者,為店面設計主題櫥窗。這次愛馬仕與台中在地藝術家陳聖文合作,以「謎境之地」(Land of Mysteries)為主題設計兩件作品,包含長毛象、鳥類、植物共生的〈未知之日〉,及鯨魚、磁磚與變形工具共組的〈未知棲地〉,以詼諧風格創造出超現實場景。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Émile Hermès藝術收藏妝點空間

除了街邊櫥窗,妝點店內的藝術品也值得一看。這回愛馬仕挑選品牌第三代傳人Émile Hermès的收藏及一系列當代攝影集,呼應愛馬仕的馬術根源及對大自然的熱愛——法國攝影師Laurent Gueneau鏡頭下繁茂枝葉纏繞在單色樹幹上的景象;英國植物學藝術家Katie Scott在方巾上將熱帶野生動物,轉化為鮮豔的幾何燈籠圖形;德國藝術家Johann Elias Ridinger以水彩細膩描繪馬匹充滿活力的動感姿態。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店」換新裝!以台灣丘陵為靈感打造,藝術家陳聖文設計櫥窗
(圖片提供:愛馬仕)

愛馬仕台中大遠百專門店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 251 號 1 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美好的一天就從「穿」上儀式感開始!

(左)GOOD DAY EVERYDAY高領長袖上衣(右)GOOD DAY EVERYDAY PRINT CAULIFLOWER圓領短袖上衣

穿衣服的儀式感是一種細膩的情感體驗,讓日常穿搭成為一種對自己、對生活的尊重與享受!

設計團隊將腦海想像中「美好一天」的元素繪出印花,可愛的太陽、鳥兒、愛心、星星等圖案帶來童趣活潑的意象,成為GOOD DAY EVERYDAY系列上的獨有印花。

君梵
(左)CHECKER高領短袖上衣 DOT PLEATS造型褲(右)CHECKER圓領短袖上衣 DOT PLEATS翻領開釦外套

盤點實搭度滿分的印花,非棋盤格CHECKER系列莫屬。說到穿衣服的儀式感,若是在穿搭中點綴豐富的色彩或印花,就能馬上轉變當下的心情,而經典的棋盤格印花,絕對是百搭不出錯的常備單品。

君梵
(左)REmeTEX SHEER MERINGUE圓領包袖上衣(右)REmeTEX WASHI KNIT圓領包袖上衣 REmeTEX CHECK STOLE圍巾

REmeTEX系列是me ISSEY MIAYAKE2023春夏以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的系列,該系列將剩餘的彈力密褶布料與再生聚酯纖維混合製造成新的紗線,創造出輕盈、舒適且具彈性的面料。REmeTEX 的設計理念注重環境保護,並致力於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REmeTEX WASHI KNIT運用無縫的技法於網眼布料上,與日本和紙、聚酯紗線一同編織,創造出涼爽、輕盈的穿著體驗。

君梵
(左)SHRINK STRIPE圓領短袖洋裝 (右)SQUARE STRETCH PLEATS圓領抽繩上衣

各式技法、各種風格的縐褶都可以在me ISSEY MIYAKE找到。輕棉針織衍伸出的SHRINK STRIPE系列,在製品染色時利用其收縮的特性,將橫紗結合會收縮的紗線與不會收縮的紗線,以創造條紋圖案,單穿一件就造型感十足。輪廓乾淨俐落的SQUARE STRETCH PLEATS有著方形剪裁設計,帶來更日常率性的搭配感受。

品牌官網 https://issey-qr.com/4fiEz7F

品牌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eisseymiyake_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