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內容大揭密!丁春誠展覽與「Art and Only特展」等精彩看點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一月的台灣藝術迷很忙,除了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登場外,聚焦新銳藝術家的第二屆「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也在2020年1月17日至19日於台北西華飯店再度回歸,帶著2019上萬參觀人次的熱烈支持與企盼,本屆除邀請67間國內外知名畫廊、邀請跨界時尚潮人丁春誠規劃「MY WORLD/ MY WORLD」展覽外,也規劃「Art and Only」特展。

「MY WORD/ MY WORLD」互動新世界

丁春誠與其友人凱特雷(Daniel Rea Ketter)於本次1614號展房「特別呈現」(Special Present)共同規劃「MY WORLD/ MY WORLD」。演員丁春誠,切換各種身份自如,投身並跨界時尚、設計、藝術等各領域,積極協助父親經營「丁丁藝術空間」,其父丁三光一手打造享譽國際的壁紙品牌,帶著過去的成功經驗,轉化成嚴謹細膩的藝術底蘊,融入他新世代的鑑賞眼光,長期擔任藝術家顧問,負責內容以及創意發想。

拉法.馬卡龍Rafa Macarron

而收藏資歷超過三十年的凱特雷,同時也在台經營古董選物店「Vintage Americana 。復古事」。一次登門拜訪的過程中結識丁春誠,兩人相談甚歡,彼此都欣賞各自對於生活的態度而展開合作,在各地尋找淘選,並以手作改裝、復原這些具有時代意義的老物。兩人對於藝術的熱愛,積極奔走於各類藝術場所與展會,持續將與自己產生共鳴的藝術作品慷慨予以大眾分享。

張凱ZhangKai 雲知道


經典、潮流、攝影一把抓,「Art and Only特展」獻各領域精彩作品

OAT本次也規劃「Art and Only特展」,展覽分為「當代攝影」(Photography)、「潮流塗鴉」(Trendy Graffiti)、「經典大師」(Classics)、等三大主題,分別在台北西華飯店五樓R509、R510、R511三個房間內,集結藝術新銳、經典大師、與知名攝影家,其中包含長年旅居紐約市且頗受歐美矚目的華裔攝影藝術家李小鏡、環境藝術之父克里斯多.耶拉瑟夫(Christo Javacheff)、英國藝術教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日本女性藝術家塩田千春(鹽田千春) (Chiharu Shiota)等;「潮流塗鴉(Trendy Graffiti)」則展出奧地利才子亞力山卓.翩西(Alessandro Painsi)與美國炙手可熱新星凱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的多件作品。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當代攝影(Photography)」展區中,李小鏡的《Sequence》由東之畫廊提供,以四幅豬身漸變為具人類臉孔的合成半人半獸照片,帶觀者踏入充滿長著人類器官的動物的未來世界,闡述現今人類利用科技使動物成為人類器官的提供者來延長生命,用最樸實輕巧的藝術色彩,反映出人類對生命的汲汲欲求,更對萬物在科技因貪婪而過度發展下造成的憂慮提出犀利的詰問。環境藝術之父克里斯多.耶拉瑟夫(Christo Javacheff)曾獲日本皇室代表日本藝術協會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等領域頒發的世界文化獎–〈Praemium Imperiale〉,本次由晴山藝術中心則帶來其《Wrapped Fountain(Project for La Fountain  De Jujol Plaza De Espana Barcelona)》,讓大家大飽眼福!絕版影像館呈現俄羅斯攝影家丹尼拉.特卡辰科(Danila Takchenko)的第三國際紀念碑(塔特林塔)模型 攝影,將紀念碑包覆於黑色方形之中,別有一番隔世獨立的高冷氣氛。爵士藝廊的黃楚涵的《糾纏(Haunting)》則巧妙描繪出自身受過去記憶纏綿而揮之不去的憂苦。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除了攝影名家雲集外,「經典大師(Classics)」房更成功召集了更多聞名世界的大師作品,錯過可惜!Hiro Hiro Art Space首次參與OAT展會,盛情帶來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兩件作品–《State of being, Puppey House》與《Drawing #12》,皆呈現鹽田經典的交纏的絲線,承載人與人之間情感,同時細膩地揉合女性的哀柔與愛切,意味著既是「掌握」與「安定」、或甚至「束縛」與「抑制」,留給觀者依當下心境譜出不同的理解和故事。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自畫像版畫《Henry at table》由晴山藝術中心加碼提供,以黑白色調靜靜呈現英國當代藝術指標大師的合掌沉思畫面。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高士畫廊帶來中國名家薛松的《梅花竹石圖(Plum, Bamboo & Rocks)》,一如其著名的經典手法,在畫作背景中拼貼重組多個經典女人名畫,加上前景用多元媒材繪製的山水景象,構成既經典、矛盾、且幽默的新形態的山水畫作,令人玩味。敦煌藝術中心則提供洪江波大師的《春(Spring)》,看著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靜止的湖水與細細嬋娟溪流,與當今忙碌過勞的人心成為強烈的對比,呈現人心響往的家園。雅逸藝術中心帶來的吳昊作品《牡丹(Peonies)》,描繪花朵盛開時的絢爛豔麗,洋溢著喜悅與熱情的氛圍。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飽覽各家經典作品後,別忘到「潮流塗鴉」房欣賞凱薩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與亞力山卓.翩西(Alessandro Painsi)的潮流作品。由the COLLECTORS帶來三件美國女性藝術家凱薩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的作品《Merengue》、《Crazy Doritos》、和《Pink》,以大型版型繪畫(Pattern Painting)形式,用明豔奔放、對比強烈的色彩描繪大家熟知的卡通角色如加菲貓、頑皮豹、甚至動物如大嘴鳥等,加上充滿童趣的物件當作陪襯背景,彷彿將兒童腦海中的幻想世界投射於畫布上,色彩的安排與呈現大智若愚。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ONE ART Taipei 2020藝術台北」特展

比劃比畫呈現多件奧地利新銳才子亞力山卓.翩西(Alessandro Painsi)作品,包含多件彩繪夾克、和平面畫作《Hype Generation》、《 Hope》,作品突破傳統畫布或紙張表現,透過各種媒材的混留下文字或日期等圖符,彷彿爵士樂手即興而果決的譜出創作,作品充滿動態率性的奔放節奏。在兩位的作品中誠見最純粹的直白語彙,於藝術圈掀起熱潮、屢獲得與潮流品牌合作,毫無保留的構圖,忠實展現時下追隨「真我」的時尚態度。

ONE ART Taipei 2020 藝術台北

博覽會地點:台北西華飯店14-16樓(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1號)

時間:2020年01月18日(六)- 01月19日(日)12:00-20:00

「MY WORD/ MY WORLD」展間

展間:台北西華飯店 16樓 1617房

Art and Only 特展

費用:免費參觀

地點:台北西華飯店 五樓 R509、R510、R511房

時間:2020年01月03日(五) 至01月19日(日)12:00-20:00

via ONE ART Taipe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小豬撲滿、藍白拖、發粿變身印章!臺中國家歌劇院期間限定展覽,用印章收藏屬於台灣人的日常風景

小豬撲滿、藍白拖、發粿變身印章!臺中國家歌劇院期間限定展覽,用印章收藏屬於台灣人的日常風景

「臺灣印事」攜手花藝品牌「無意製所」於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推出「日用」主題展,以「印章」作為媒介,邀請觀眾透過蓋印與收藏,重新看見日常物件背後的文化溫度。

重新發現習以為常的日常

花藝品牌「無意製所 WE creation」擅長創造各種體感,透過體驗細細品味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喚起人們對日常的感知;而「臺灣印事 TAIWAN IMPRESS」則以插畫與圖像保存臺灣的文化記憶。這次在國家歌劇院這個藝術與生活的舞台,他們選擇合作,以一場「日用」策展,挖掘並重新發現習以為常的日常,帶領觀眾品味背後的故事脈絡。讓人意識到,生活小物不只是小物,而是時代與情感的延續。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 展覽常見問題可至無意製所IG查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臺灣文化最真實的時代印記

來自臺南的圖像設計團隊,曾製作「踩印系列展」的創作團隊,於 2023 年正式成立「臺灣印事 」,用身體去感受台灣,探索美的所在。團隊自 2019 年起便開始探索台灣獨特的造型,透過物件採集與插畫轉譯進行數位化保存,至今已累積超過 800 件圖像。這些看似微小的物件——小豬撲滿、鑽石椅、藍白拖、發粿等,都是臺灣文化最真實的印記。當社會快速更迭,我們更需要一種方式將它們保存下來。透過數位化保存與現代設計轉譯,串連在地文化,展現多元、包容且充滿生命力的台灣,讓文化得以永續。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以印章組合出自己的台灣日常

本次在臺中首次展出的「日用」個展,以印章作為互動設計。圖像設計上特別採用等距視角,讓圖像在重組時保有視覺平衡感。觀眾能自由堆疊、蓋印,組合出屬於自己的台灣日常。逛展就像走進百貨一樣輕鬆,適合親子同樂,並能帶走屬於自己的日常印記,讓文化自然融入生活。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從柑仔店到五金百貨的集體記憶

「日用」展覽分為三個子題:「好懷念媽媽十塊」、「台灣感性百貨」、「今天要拜拜」。從童年柑仔店裡花十元就能換來的快樂,到現代生活百貨的默默陪伴,再到臺灣人拜拜的習慣與心意,這些日用物件雖然平凡,卻承載了時代的痕跡與生活的溫度,深深烙印在臺灣人的集體記憶中。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帶走屬於你的臺灣味

除了體驗,展場也推出「限定海報」與一系列承載台灣故事的周邊商品:從熱蘭遮城城牆上的「壁鎖」書籤、到臺南市定民俗活動「賽鴿笭」徽章、再到臺南特有習俗糕餅「九豬十六羊」的凸毛繡鑰匙圈,堅持臺灣在地工藝製作,打造純正臺灣味。另外,展覽期間,於 Instagram 分享印章作品,還可獲得神秘臺味小禮。邀請大家與來自台灣各地的文化符碼相遇,透過蓋印與收藏,細細感受那些習以為常的物件。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圖片提供:臺灣印事)

臺灣印事 TAIWAN IMPRESS ——「日用」主題展

展覽日期|2025.09.23-2025.11.30

展覽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5F

資料提供|臺灣印事、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田中登場!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7座產業聚落的真實節奏

Made in Changhua 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在 2025 台灣設計展《彰化行》架構下,彰南展區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深入梳理在地產業脈絡,展開一場設計對地方製造文化的再詮釋行動。

彰化的力量,不是硬碰硬的對抗,也不是被動的追隨,而是一種能在進退之間找到節奏的巧勁——「游刃有餘」。

這樣的力量,來自於三個支撐彰化製造的核心精神:韌性(Resilience)、協作(Collaboration)、創新(Innovation)。韌性是生存的基因,使地方產業能在市場與時代變遷中持續轉動;協作是運作的模式,串起村落工廠間緊密而高效的分工網絡;創新是前進的動能,讓傳統工藝不斷跨域升級,開展出新世代的製造想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為題,重新理解這片土地的製造能量。(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產業考古為起點 ,解鎖彰化製造力

由財團法人嶺東科技大學、 樸實創意策劃,策展團隊實地走訪超過 60 家工廠,細緻梳理在地產業的脈絡與故事,以7個切角深入剖析 Made in Changhua 的核心產業與重要精神,展覽打造七座產業聚落,帶大家看見無所不在的「彰化力」。

以七座產業聚落為敘事節點,涵蓋「紡織」、「科技農業」、「車輛與零組件」、「水五金」、「生活」、「循環永續」與「隱形冠軍」等主題。觀眾在穿梭與探訪之間,將看見設計如何轉譯產業精神,讓「Made in Changhua」不僅是一個地理標籤,更是一種以柔制剛、游刃有餘的文化力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力》不僅是一場展覽策劃,更是一場對地方產業精神的凝視。(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鋼管加工、焊接、零件製造到組裝,車輛與零組件展示彰化完整與完美的產業鍊協作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式走入製造現場,感受產業的真實節奏

本次展覽位於彰化今年全新落成的「國際展覽中心」,佔地約 800 坪,如同一座開放式廠房,為策展提供寬闊而純粹的空間基底。策展團隊以「工廠地景」作為場域隱喻,運用在地製造的管材構築出象徵「工廠屋頂」的聚落結構。觀眾步入展區,如同走入彰化的製造場域,在鋼構與光線之間穿梭,體驗地方產業的日常節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象徵產業聚落的斜屋頂,就像在彰化的工廠地景中漫遊。(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彰化農牧業結合AI灌溉、智慧感測、無人機與自動化牧場,導入科技精準力,實踐高效永續的產業效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為了重現製造現場的真實感受,策展團隊導入真人等高的沉浸式投影裝置,以平視視角拍攝工廠影像,搭配機械運作的節奏聲響,營造出一場以聲影交織的沉浸體驗。每一次金屬敲擊、每一段機械律動,都是產業文化的脈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製造的力量。讓「Made in Changhua」從靜態的名詞,轉化為動態的生命現場。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人等高的投影、機械生產的聲響,營造身歷其境的沉浸體驗。(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沉浸體驗打造展區,展現彰化離岸風電完整循環系統,風起順勢的永續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透過影像讓觀眾不僅看見,更能聽見每個製造的背後的故事。(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線性展開探索,打造一場來自彰化的產業劇場

展覽以「紡織」開場,象徵彰化產業的源起與精神。以來自彰化在地的織帶打造中央藝術裝置,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每一絲線、每一縷張力,同時展望著無形的柔韌力與永續張力。裝置中央可見歷史半自動織襪機與現代全自動織襪機並列運轉,透過一場跨越時空的演進,具象化了彰化紡織產業在時代變遷與技術創新中的柔韌實力。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藝術裝置的織帶來自彰化在地,象徵著地方產業的連結與延續。(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紡紗、織布、染織到成衣,彰化擁有完整的紡織聚落。(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個別工序到整體系統,產業協作力的具象化

彰化產業的力量不在於單一品牌的壯大,而在於緊密串連的協作網絡。從鄉鎮到鄉鎮,無數中小工廠形成上下游分工的生產鏈,構築出一種高度協作的製造生態。這股「協作力」也在展場中被具象化。直觀呈現產業聚落間的細密關聯。觀眾不僅能看見零件如何被組構成形,更能理解每一環節背後的合作關係——這正是彰化製造的核心能量所在。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不僅看見產品如何被組構,更能感受一個地方如何因協作而運作。(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涵蓋鑄造、加工、組裝到出口,彰化展現剛柔並濟的水五金工藝力。(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覽現場以設計之力,讓隱形冠軍不再隱形

展覽以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動態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觀眾能以最直覺的方式理解產業運作邏輯,並透過精煉的圖像與互動內容,將專業知識「打包帶走」: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被理解與收藏的產業記憶。策展團隊以設計之力,讓那些長久隱身於供應鏈背後的冠軍產業,真正被看見。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真實運作的機台與影像,還原工廠現場的節奏與智慧,讓製造不再遙遠。(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從食品加工到保養生技,彰化製造支撐日常所需,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打包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日常

展覽以「體驗」作為收尾,邀請觀眾親身參與彰化製造的現場。由在地企業飛絡力提供的具科技互動的夾娃娃機,融合機械手臂的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觀眾不僅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更能「親手帶走」一份彰化製造的紀念物,作為參與這場產業旅程的具體記憶。在這裡,製造不只是技術,而是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平日入場更有限量的彰化製造來賓禮 !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融合機械手臂精準控制與娛樂互動,象徵製造技術從工業走入日常生活。(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展場內有多處體驗空間,觀眾能操作機具、觀察系統運作,讓製造成為一種可被觸摸、被體驗、被帶回家的地方智慧。(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在這場展覽中,「彰化力」被轉譯為品牌價值;Made in Changhua,不只是製造的標籤,更是一種品質的承諾、一種持續向世界延展的地方力量;它根植土地,卻以柔韌與節奏支撐著台灣的今日與未來。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力 Made in Changhua」展區

展覽地點|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展覽日期|10.10 Fri. - 10.26 Sun. 週日~週四 10:00 - 18:00、週五~週六 10:00 - 20:00

資料提供|樸實創意、文字整理|Sunni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