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拍機意外拍到真相!《悲慘世界》交織巴黎狂歡與暴動 直指社會複雜黑暗面

當空拍機意外拍到真相!《悲慘世界》交織巴黎狂歡與暴動 直指社會複雜黑暗面

法國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被譽為2019法國電影年度最大驚喜,它原先僅是提名法國凱撒獎的一支短片,導演拉德利(Ladj Ly)將其擴展為第一部電影,更一腳踩進「巴黎危險禁區」蒙費梅伊(Montfermeil)拍攝,牽動法國社會最敏感神經。該片以截然不同的兩場「街頭運動」作為開場與結束:開場的「舉國歡騰」,法國首度贏得世界盃冠軍,人人不分彼此、街頭瘋狂擁抱。結束則落在「巴黎暴動」,一夜狂歡後,膚色與階級終究還是這個社會難以迴避的問題,全片劇情猶如走鋼索般,高潮迭起、出人意外,獲金棕櫚獎名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力讚是「黑暗時代的良心之作」,更代表法國出征2020奧斯卡角逐最佳國際電影。

《悲慘世界》是法國新生代導演拉德利的首部電影,拍攝地點正是法國大文豪雨果寫出名作《悲慘世界》的地方。劇情以一架空拍機意外拍到不可說的真相展開,重現小說魔咒般的殘酷寓言,場面驚心動魄,事件環環相扣。拍攝靈感來自法國2005年10月長達三週的巴黎暴動。2名男孩當時為躲避警察緝捕遭到電死,引爆巴黎民眾怒火燎原,時任總統席哈克為平息暴動,甚至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慘烈可見一斑。

《悲慘世界》劇情以一架空拍機意外拍到不可說的真相展開,場面驚心動魄

2005年的「巴黎暴亂」就發生在拉德利住家樓下,他拿起攝影機不停拍攝,竟拍出多達100小時、最貼近暴動真實的第一手素材,造成當時國際媒體重金搶購。但拉德利最後都沒出售,反而將之剪輯成影片,更早於現今YouTube影音平台的風行,在網路上讓觀眾免費欣賞造成轟動。受到該事件「2名年輕人喪生」影響,拉德利開始將攝影機鎖定自己的家園,拍成紀錄電影《蒙費梅伊的365天》。2014年,他更以同樣概念,前往「世上最危險地方」西非的馬利共和國,並完成《馬利共和國的365天》。拉德利原本寄望這些珍貴素材能賣給法國電視台,卻沒人感到興趣,他索性將所有影片放到網路上,從此卻更奠定他獨特的風格。

悲慘世界Les-Miserable(2)

2018年,拉德利同時以紀錄片《說出來》(Speak Up)及劇情短片《悲慘世界》雙雙提名凱薩獎。前者雖描述貧民區問題,卻意外在戲院上映,並給了許多觀眾對人生的一線希望。他於是決定將後者《悲慘世界》短片,改拍成同名的劇情長片,加入他的生活經驗,以及周遭親友發生的事,成為他的長片處女作。至於拍攝過程中又有哪些巧思帶入其中,且看拉德利親自解析!

《悲慘世界》是你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其實你投身電影工作已經有十五年了。你當初是怎麼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的?

我在八、九歲時,認識了金沙比榮(Kim Chapiron,法國電影導演),他當時來參加蒙費梅伊市的一些活動,我們就在活動上認識。他十五歲時,就跟荷曼加夫拉斯(Romain Gavras)以及圖曼尼桑蓋瑞(Toumani Sangare)合組「Kourtrajme」藝術團體。當年我才十七歲,正是數位崛起的年代,我買了第一台數位攝影機,然後就開始不斷地拍。我什麼都拍。我們自行摸索、一同成長,我們都很年輕、也都很瘋狂。現在我們可能沒那麼瘋狂了,但還是必須時刻保持著一顆狂熱的心。我們不想故步自封,但很遺憾地,如今的電影產業卻有點這樣的趨勢。

《悲慘世界》是你第一部所謂的「劇情長片」,能說是過去經驗的總結嗎?

我不確定算不算總結,我倒希望這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但確實在這部電影裡,我展現了一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經驗,以及周遭親友發生的事。片中一切都有真實的原型,例如世界盃勝利後的狂歡慶祝、新官上任的警察、無人空拍機,甚至被偷的獅子,以及吉普賽人...。過去五年,我都在拍攝周遭的一切,特別是警察。只要他們一出現,我就會拿起攝影機錄下他們,直到哪天他們犯了個錯誤。我想展現這個地方的多樣性,我現在還是居住在那裡,這是我的生活,我喜歡在那裡拍攝,這就是我的人生。

你似乎傾向不評價電影裡的人物,或是不給予先入為主的判斷?

當然,因為現實是非常複雜的,正、反通常互為一體兩面。我盡力不帶偏見地呈現我的人物,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是如此複雜,根本不可能做迅速又正確的判斷。貧民區幫派就像一顆顆不定時炸藥,但即便如此,我們總盡力相處,避免失控的爆炸。而我在片中也呈現了這部分:每天大家都會做出一些和解,讓生活能夠繼續下去。

看來所有衝突的發生,都源自失業與貧窮,這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嗎?

當你有錢的時候,跟其他人相處並不難。當你沒錢的時候,事情就變得複雜許多:你必須學會妥協、必須安排許多事情、必須付出點代價⋯⋯這是生存的規律。對警察來說也一樣,他們也是在求生存,而他們的處境也一樣嚴峻。電影《悲慘世界》並沒有偏向底層人民,也沒有偏向警察,我盡量讓自己處於一個客觀的位置。我十歲的時候,第一次被警察攔下來搜身,這麼多年來的相處經驗,可以說對警察很了解。大多數的警察都沒受過高等教育,他們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難。

我們可以說《悲慘世界》是一部帶有人性色彩的政治電影嗎?因為你並沒有武斷地評價個體,而是含蓄地指控了一個讓所有人,不論居民或警察,都成為受害者的體制。

就是如此,而且這個責任應該由政客來承擔。你可以說這些地區的處境是由壞變到更壞,但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努力學著在一個有三十多種國籍移民的地區,跟大家生活在一起。

相較於媒體的報導,貧民區的生活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沈重。倘若一個政客不了解我們、或是不了解我們如何生活,那他又怎麼能提出解決方案呢?


電影裡另一個跟大家印象有出入的,是對各種不同種族的描寫。可以談談這個部分嗎?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這樣。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群聚集在一起,從帶有種族歧視的白人警察,到黑人小混混,這裡面情況非常複雜,他們相互厭惡彼此,但又因為需要彼此,因此得做一些妥協。警察們常常不得不向居民們做出妥協,否則衝突會永無止境。

導演的表現遠超出大家的預期,因為這次你避開了MV式的剪輯手法以及Hip-hop音樂。讓故事以及鏡頭自己說話,對你來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希望電影的前四十分鐘,觀眾能夠安靜地沈浸到這個環境當中。在任何大事發生之前,我想先將觀眾帶進來我的世界,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裡就像在散步一樣,自在地認識那些角色、以及整個社區形形色色的人們。音樂的部分,對,可能更偏向電子樂一點。就連他們說話的方式,我也想避免呈現出傳統這類電影的印象。

via 海鵬影業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