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美感再進化!「學美美學 2.0」計畫用設計力改造6所校園空間

學美美學 2.0

以設計思維翻轉教育、帶動校園美學改造運動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在第一屆的成功案例之後,如今跨度至第二屆「學美美學 2.0」,強調要以「兩倍的美感」進行改造,讓校園空間有著更不一樣的想像,也成為孩子讀書、生活潛移默化美感意識的基礎。進入學美美學計畫 2.0,在「改善收納」、「特色空間創造」、「閒置空間再造」、「視覺識別標示」等層面更上一層樓,學習好感度也跟著加倍,以下 6 間學校的改造,你最喜歡哪裡呢?


新竹縣-寶山國中

改造主題:抒壓樂讀所
設計:Studio WONDERWORKS

1_3110


寶山國中的學生相較其他學校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從事社團活動,無論是動態的搖滾樂,還是靜態的音樂彈奏、圖書閱覽,兩者氛圍相異卻都是寶山校園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原本使用的空間長年堆放雜物、鐵窗封閉、設備老舊及多功能用途所造成的混亂,導致學生失去對校園生活的想像。

1-2_25


設計團隊透過使用功能的定義、情境的釐清、色彩計畫及氛圍的營造,重新打造兩個空間:「樂音室」及「樂讀室」。「樂音室」作為學生社團及課後活動使用,以黃色為主色系,透過黃色的霓虹燈管及標示系統營造活潑的空間氛圍。「樂讀室」則採沉穩緩和的藍色為基調,營造放鬆與紓壓的環境特色。營造師生一個自然舒適的場域,可以揮灑精力、釋放壓力,同時滿足多元學習的需求。

2_2770



基隆市-基隆女中

改造主題:不迷航的山坡學校
設計:風泉設計有限公司

1_3111


基隆女中校地廣大,建築物依山坡而建,動線複雜。舊有的指標系統不易閱讀,讓訪客經常在校園內迷航。
2_2771


設計團隊從使用者角度出發,找出校園內應設立指標的位置,再依山坡地形將原本 2D 平面的校園總覽圖改造成易理解的 3D 相對位置圖。並結合學校建物使用的深紅色作為系統色,讓新的指標設計融入校園環境中。同時以減法設計整理校園中多餘的張貼物,打造對學生和訪客友善的美感校園。

3_2644


苗栗縣-藍田國小

改造主題:藍田悅讀
設計:深活生活設計有限公司

1_3112


藍田國小原有的圖書室位於 2 樓,距離教師辦公室及學生教室稍遠,不只造成管理不易,同時也讓小朋友在短短的下課時間內,無法有充分的時間去圖書室拿一本自己想看的書。
2_2772


於是,設計團隊選擇將位於1樓的2間閒置教室打通,來為孩子們打造一間全新的圖書室,用一道橫跨整個空間的半弧形書櫃牆貫穿。以具有環保、再生特性的樺木夾板製作書櫃,運用纖泥板牆面加強隔熱、除濕及吸音的效果。座椅則以學校的舊課椅改造;新的書櫃配合小學學生身高打造,方便孩子取書;並輔以容易辨識又美觀簡潔的圖書分類系統,打造真正適合學生使用的校園美感圖書室。

3_2645


新北市-新泰國中

改造主題:美感實驗室
設計:非常態空間製造所

2_2773


因應改造標的使用機能從原本的理化教室改為美術教室,空間與設備都需提出新的規劃與設計。設計師以「美感實驗室」為概念,以白色作為空間基底襯托學生在這裡的繽紛創作。並透過黃金比例的安排,彙整空間中的元素,並在地面上呈現相關比例的圖騰以作為示範體驗。
3_2646


教室核心的視覺焦點是美感實驗中島,具有洗滌、收納、教師講臺等多元功能。這樣的設計操作提供學校一種面對繁雜使用需求及其衍生雜亂問題時的解決辦法。另外,設計團隊將桌子透過組合式的設計,提供具有複合功能的課桌椅,可依照教學情境自行排列組合;同時採用輕鬆易取得的現成品做為組合式家具的基本材料,方便未來的維護與管理。
4_2447



台東縣-永安國小

改造主題:走進.森活
設計:大象設計

1_3114


走進永安國小的美術教室,會感覺時光似乎倒退了十幾年。這裡的桌椅設備都已經很老舊,用來收納的櫃體、晾曬作品的層架、清洗用具的洗手台…,大多都是拼拼湊湊、歷史久遠。
2_2774


設計團隊進場,首先更換可自由排列組合的桌子,拆開時是個人學習桌,組合時可讓學生進行集體的大型創作。老師教課的講台下方是隱型收納空間,放置少用的教具。教室一側的矮櫃,收納分門別類的美術用具,並外面標記美觀的識別圖案與字樣,引導學生取用。整面的黑板牆是學生除了畫紙以外可以自由塗鴉創作的地方。

4_2448


教室取名走進.森活,意味著學生在這裡不只是上美術課,更是將台東永安的珍貴的自然生態與景觀當作學習的對象。

5_2222



花蓮縣-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

改造主題:山海石小學堂
設計:無有設計

1_3115


東華大附小的班級教室很特別,每間都有一個突出的小角落,但卻都沒有被妥善地好好利用,其他還有像是收納空間不足、缺乏個別輔導學生的座位、因桌面高矮不一而不適合進行團體作業等問題。
2_2775


設計團隊以花蓮山、海、石之造型與顏色為意象進行設計,重新打造一個以師生需求為本的教室。將原本閒置的角落改造成學習角,提供學生自習與休憩的小角落;導入個人書包櫃及可依學生身高調整的課桌椅,解決空間不足與團體作業不便的問題。大面積的黑板牆與可伸縮的教師桌則對應到新式的教學型態,讓教室的使用方式更靈活。

3_2648

本文由大人物授權,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esop南西誠品店換新裝!MLKK發想自「日星鑄字行」,將金屬鉛字意象融入店中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Aesop一向擅長觀察店鋪周圍環境,並轉譯其特色融入門市空間設計,此番再與長期合作設計夥伴MLKK Studio攜手,為台北南西誠品店換上新裝,設計靈感取自鄰近街區的老字號「日星鑄字行」,鑄字行內工作檯的情景、金屬散發的光澤、整齊陳列於架上的鉛字等,都被轉化為店中獨特的設計語彙。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提供:Aesop)

日星鑄字行,靜謐的職人工作現場

構思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時,MLKK Studio於附近街廓展開探索,某次漫步偶遇創辦於1969年的「日星鑄字行」,鑄字行張老闆為台灣唯一僅存的鑄字匠人,現仍致力守護與傳承正體中文的鑄字工藝,店鋪內檯燈的光線照映在桌面,映著師傅精心操控金屬的每一瞬間;傾斜的字架上,陳列著手工鑄造完成的鉛字,到處可見鋅、銻、錫的質樸光澤,營造出一片靜謐沉思的氛圍。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來源: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在Aesop店中重現鑄字行情景

MLKK Studio轉譯,鑄字行內的金屬意象化為一款訂製燈罩,以方正格狀搭配復古金屬色澤呼應鉛字的樣貌;傾斜設計的產品層架,及整齊排列的Aesop琥珀瓶罐,則模擬了鑄字行內鉛字成行排列於字架的情景。另外,為平衡金屬材質的冰冷感,設計團隊特別選用木材質打造層架,為空間注入溫潤氛圍。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提供:Aesop)

店內深處還藏有Aesop香氛衣櫃及柔軟舒適的沙發區,提供訪客一個寧謐角落,舒張感官探索迷人的香水、蠟燭、線香等香氛系列,或與專業顧問一對一深入諮詢,獲得量身訂製的保養建議。

Aesop南西誠品店空間換裝!MLKK Studio以日星鑄字行為靈感設計
(圖片提供:Aesop)

Aesop 南西誠品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4號1樓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小吃老店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2025年台灣設計展將落腳彰化,也順勢為彰化火車站週邊最熱鬧的「小西商圈」帶來嶄新面貌,巷口的公園廣場、馬路上的標線、經整理後的小吃老店面,都為街區注入了不同以往的活力。

位於彰化車站週邊的小西街,在清朝時期曾是連接舊城西門與北門的捷徑,隨著火車站的興建,鐵路運輸便利更讓這裡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當時,小西街一帶聚集了成衣、布料、旅社和酒樓等商家,形成熱鬧非凡的市集景象。

隨著時代變遷與交通改變,這些產業逐漸式微,現在穿梭於小西巷弄間,傳承數十年的老字號小吃攤位和復古風情的建築仍隨處可見,同時也有不少青年進駐開設個性小店,為街區注入新的活力,讓小西商圈逐漸成為融合懷舊與年輕風格的慢遊之地。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漫步小西商圈,有不少青年進駐開設個性小店,為街區注入新的活力。(圖片來源:彰化旅遊資訊網)

小西商圈與一般招牌林立的商業街有很大的不同,光是進入街區的方式就充滿探險樂趣。從彰化火車站前三角公園(中正路口摩斯漢堡旁)隔壁不起眼的巷弄鑽進進入小西街巷(長安街100巷),並一路來到長安街、永興街、陳陵路範圍,行經綠意盎然的生活感巷弄、有歷史故事的屋舍、轉角的藝術裝置,每個角落都有驚喜。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小西商圈一帶有許多乘載歷史故事的屋舍。(圖片來源:彰化旅遊資訊網)

重塑商圈品牌「小西伴線」

小西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策劃、嶼人設計工作室設計統籌,期望打造出非典型的商圈品牌。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嶼人設計工作室團隊。(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前面提到,小西商圈自古就是彰化市的核心地帶,而如何強化地方與彰化市連結的記憶點,就是嶼人設計工作室最著重的目標。團隊將「小西」加上彰化老地名「半線」,並變化為「伴線」、「拌線」,表達小西不僅是商業街,更是以人情味為本、還有美食好手藝的地方。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全新品牌識別導入街邊旗幟。(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除了源自在地文化脈絡的品牌概念「小西伴線」外,設計團隊也運用地方商家常有的吉祥物「錢鼠」,轉化原先象徵富裕繁榮的意象,將布業的代表物件「線」畫成一隻「錢鼠」Logo,長長的尾巴捲成圓圓的錢幣,帶領旅人進入小西街巷內尋寶。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設計團隊運用地方商家常有的吉祥物「錢鼠」,將布業的代表物件「線」畫成一隻「錢鼠」Logo。(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線」為核心概念,貫穿平面意象

「小西伴線」計畫期望強調鄰里生活與商業街共構的環境氛圍,用「線」這個元素,將原本小西商圈裡無形且分散的點,串聯為「有形」且「連續」的生活空間。「線」的概念簡單、好應用,可以勾勒出小西當地知名歷史建物「高賓閣」、代表美食的叉子湯匙、小吃攤等形象,還可以繪製成地面上的標線,在空間中穿針引「線」,邀請旅人隨著指引遊逛街巷。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小西伴線」計畫期望強調鄰里生活與商業街共構的環境氛圍,用「線」這個元素串聯起有形且連續的生活空間。(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前後對比圖。「線」的概念簡單、好應用,可以化為地面上的標線。(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馬路標線不僅呼應全新商圈品牌視覺,更提醒行經車輛注意行人安全。(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3處街角特色空間,兼具遊客與居民需求

「線」甚至還可以3D化,從地面上飄浮起來,在城市空間轉變為實體街道家具,成為街角的多處特色空間,包含火車站出來就能看見的「車站前公園廣場」、小西特色街巷中酒樓遺址與醫生巷交界處的「小西巷微廣場」,以及鄰近歷史建物「高賓閣」的「空地口袋公園」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車站前公園廣場改裝前後對比圖。(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小西巷微廣場。(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空地口袋公園改裝前後對比圖。(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在這三處街道家具的設計概念是「線」從地面上漂浮了起來,變成高高低低的椅子、地圖和指標,並延伸品牌視覺形象,增設拒馬、花台和交通錐等街道設施,提供遊客蒐集地方資訊、居民日常休憩聚集。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線」從地面上漂浮了起來,變成高高低低的椅子、地圖和指標。(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這些公共空間提供遊客蒐集地方資訊、居民日常休憩聚集的場所。(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在材料選擇上,嶼人設計工作室選用了多項環保材,盡可能以新技術達到環境友善,如地面標線使用冷塑型止滑塗料,不含溶劑,施作時不產生額外的碳排放,且抗滑性高、耐磨耗、耐紫外線;而隨著座椅線條一路延伸至天際線的燈具,則採用太陽能板照明。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嶼人設計工作室選用多項環保材,盡可能以新技術達到環境友善。(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7商圈店家重塑空間,老字號小吃視覺更跳脫

除了商圈公共空間的重整外,許多地方商家也響應本次計畫,與設計團隊合作品牌形象與空間規劃。像是彰化限定的古早味老字號「堂記糯米炸」,保留原有的復古的攤車意象加入年輕化的視覺設計,讓街口轉角的小吃更加吸睛;專售手工蛋捲的「⾃然捲⼿感烘焙所」透過視覺阻隔打造「前店後廠」,並優化原本商品陳設空間。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堂記糯米炸。(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堂記糯米炸。(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然捲⼿感烘焙所。(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阿樹擔仔麵」以店內招牌餐點做為新的視覺形象,也規劃新的菜單組合;主打手沖精品咖啡的「桔萬咖啡」選入新的室內家具、改變陳設,讓店面更加簡潔俐落。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桔萬咖啡。(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老店「阿璋肉圓」運用店面對外形象(招牌橫招及帆布等),統一原本分離兩側的店面視覺,也以減法設計重新整理菜單與牆面資訊;建於1937年的「高賓閣」則從建築外立面品牌旗幟強化視覺辨識度,並對一樓場域進行功能重新分配,打造具有整體感的消費環境。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阿璋肉圓。(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新面貌!以「線」串連昔日布業榮景,改造公共空間、老店小吃建立非典型商圈品牌
阿璋肉圓。(圖片來源:台灣設計研究院)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