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子X葉忠宜親解雙封面設計!兩種風格各自表述

「每次都被網友猜到是我做的,真的很不爽。我做的東西一定會有我的影子,但還是想挑戰一下,可不可以不要讓大家認出來。」談起網友對作品的反應,葉忠宜不改叛逆玩心。廖小子倒有了自覺,「我已經放棄這件事了,我就是個好認的人。」葉忠宜接著說,「你放棄了喔?我還沒放棄。」說一個設計師有風格,最直接就表現在作品辨識度,這兩人的作品好像都寫了名字,廖小子汲取自身成長經驗,創作常見很街頭很台灣的圖像與配色;葉忠宜愛用笑臉、箭頭、幾何,組合出似有生命似有故事的怪奇版面。


但若拋出「你們的風格怎麼來?」這個問題實在太廣,不如直接請他們用本期各自出手的封面設計作為回答,在講解作品每一細節的同時,就能領略這兩位設計師的風格,也從中認識他們的性格與這個時代的變革。進入對談前和大家前情提要一下,對於對方的封面設計,葉忠宜的評語是:「噢,好帥。」廖小子則說:「葉忠宜真的是很好賺。」所謂個人風格的形成與展露,就是這樣無處不在。


Q:你們怎麼理解「設計風格怎麼來」這個題目?又如何將這樣的概念轉化成視覺?

葉忠宜 在講主題之前,我想先講一下,好像大家會把我定義為「創作型」的設計師,但我一直認為我不是創作型……

廖小子 你是偶像型。

葉忠宜 好!這個我喜歡哈哈哈,能靠偶像頭銜吃飯也是要做好設計啊!這是我未來的目標。但我一直都很清楚接收客戶想要什麼東西,或是這個案子的命題、面對的TA(Target Audience,目標受眾),再去想怎麼用設計,挑戰大家對於這件事情的想法。我很難做憑空想像的創作,在沒有固定命題的情況下,其實我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可是偏偏很多邀稿都是這樣。好啦,你剛剛說我很好賺,有時候我覺得我很投機(笑),我會把設計的初稿或槍稿(被打槍的稿),大雜燴地丟在一起,從裡面拼拼湊湊,拼完了之後再去想怎麼符合這個主題。


這次做封面也是一樣的作法,把過去沒有公開的稿件重新組合。因為這期講的是風格,裡面也提到一些流行元素,我就在思考:對於大家來說什麼是流行?什麼是風格?比如說在上個世代,大家會想到披頭四、再更早是貓王,他們的風格是全球流行,講到貓王的風格就會想到他的髮型,流行到日本變成暴走族髮型,最後演變成一個刻板的符號了。所以我就想到一個命題,因為我很喜歡河童,那如果河童配上貓王的髮型會怎麼樣?我都會為我的視覺創造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觀,因為我覺得現實太苦悶了。與其說是去脈絡,或許是在我知道脈絡的狀況下才可以去脈絡。因為我喜歡看大家不知所措的樣子,真的很好玩。我會一直思考,大家看到這個東西的互動會是什麼?回應風格的主題,我就用我最喜歡的東西,配上時代的流行icon。畢竟我覺得沒有什麼風不風格,你個性是什麼樣子,你東西出來就是什麼樣子,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


廖小子 人人都是食神(笑)。但我跟你不一樣的是,我平常就對於圖形、畫面、手法有自己想嘗試的東西,做作品的時候都會考量到客戶需要的方向,再思考可以放進多少想實驗的劑量。這次感覺沒有一定要的方向,就變成面對自己當下想要做的課題。對於風格這件事,我並沒有太擔心,因為如果要我表達風格的話,就是做自己最想要嘗試的東西。我一直都是這樣,在街頭看到什麼圖、有趣的東西,就會思考它怎麼用在創作。比如說我把La Vie做漸層,是因為我收信的時候抬頭一看,門口春聯恭賀新喜的「新」,特別畫一個圓圈裡面還上漸層。我搞不懂台灣為什麼會有這種字?例如鄉下農會廣告會寫珍貴食材,會把「食」這個字放特別大。這次我也讓字排在四周圍,因為之前走訪到一間金紙店,摺紙船、蓮花、鳳梨的金紙,文字編排都落在上下左右四邊,最近也都在嘗試這樣的構圖。因此這次我個人會覺得有點像遊戲或練習,真的要看待成作品,又少了一點跟社會的連結。但如果是創作,它可能會是很多種不同創作的起點或轉承點。


Q:除了大方向的概念,在構圖、排版、用色、字型等細節又有什麼考量?

葉忠宜 其實我應該更早交稿,只是最後又打掉重練,因為覺得太合理了,不是我要的。我希望大家在咀嚼這個封面的時候,慢慢理解為什麼是這樣子,甚至不理解也沒有關係,第一時間有感覺就好了。所以我用了手指,一定會有很多人問為什麼要比中指?看、清、楚!他只有4根手指頭,有5根手指頭才有中指,這其實也是某種程度自己在設計上的耍嘴皮吧(笑)。我還埋了一個梗,因為貓王的形象就是很叛逆,但我不能畫一支菸出來,所以條碼就好像他在抽菸。

1J6A2859

河童的螢光綠是我很常用的,我對螢光綠有莫名的偏執,它有一種很奇妙的世界觀,就好像科幻電影異星生物流的血最常是螢光綠。粉紅色塊則是一個區隔,可以把它想像成立體派會把局部拆解成平面色塊,作品會藏有一些物件的分隔線;稍微遮住logo是因為我把它連結成髮型的一部分,但又要能辨識出La Vie。這個粉色我很少用,因為我想到La Vie有一部分讀者是貴婦,就去設想那個族群喜歡的顏色是什麼,再搭配他們覺得很莫名其妙的貓王河童,才可以去挑戰你們讀者的不知所措。這個東西出現在我自己的創作很理所當然,大家一定都會說這很葉忠宜,但在葉忠宜之外,我覺得它在La Vie讀者的效應才是好玩的。


廖小子 真的是很心機,不愧是偶像型設計師,我完全沒有想這些。假如客戶跟我說請考慮他們,我就會稍微考慮一下,沒有說的話就不管他(笑)。我一直都會用紅跟綠,這是我很著迷的顏色,坐高鐵會看到田裡矗立一些房子,鐵皮屋都會用豬肝紅,或是水泥房子但磁磚貼豬肝紅,搭配綠色田地或綠色鐵皮,台灣深層好像藏有一種奇妙的紅配綠喜好,這個景象在其他國家幾乎看不到。但紅配綠太久也會想變化,這次底色是我一直很想嘗試的普魯士藍,其實也是偏綠,再多一點點就變Tiffany綠。


這幾年我一直思考要怎麼減東西,或是說加到什麼地步就夠了。畢竟是自己一個人做稿,下手的時間假如能完整轉換成金錢,那是最好的經濟效益。我本身是比較打直拳的人,這次決定不要有圖像,就用Typography(字體設計)的方式在做。「設計」是自己做字體,仿造疊圓體。「怎麼來」我不希望它被強調,因為我覺得設計風格這4個字,或是風格這2個字,就可以代表這句slogan的意義,我其實沒有要讓大家很順暢、很直覺式地讀完「設計風格怎麼來」這7個字。這隱藏了自己對這句slogan的批判,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好slogan,也並不覺得它唸起來很有趣。視線一開始會被「風格」抓住,次明顯的是「設計」,再來才是「怎麼來」。「怎麼來」我就用3個點,把字變成很小很小很小,卻又可以在第一眼就看到,很像「風格⋯」,好像是一種風格的提問。「怎麼來」跟書法字的某些筆畫重疊,我覺得那種重疊、曖昧性、拼貼感是很有趣的。這幾年大家喜歡做3D字體,或是比較有空間感的拼貼,我就在想,如果可以讓筆畫之間重疊、裡面充滿空間的話,那就是屬於我自己的立體字體。


接著我又再想,那有沒有可能用我的方式做出拼貼?所以我就用墨汁加上噴漆。以前有練習把噴漆噴得像毛筆字,後來覺得這根本太無聊,我應該要噴出一開始著迷噴漆的感覺。以前路邊會有汽車借款、「你要工人?」字樣,或是精神比較有狀況的人在路邊噴「青少年純潔騙殺全國」,有點像是香港的「九龍皇帝」,我很著迷這樣的筆觸,有點頹廢但又充滿野性。可是那種筆觸做久了,又會有侷限,我想嘗試用另外一種維度的筆觸來完美所有構造。噴漆是相對扁平的視覺,只有邊緣有一些漸層,配上比較有層次的毛筆筆畫,也許就可以創造出有趣的拼貼感。之前看到日本書法家井上有一,他有一系列毛筆字都是自己調配墨汁,讓我興起自己調配墨汁的念頭。墨汁配方我試過很多,墨汁加油、墨汁加洗筆水再加油,或是墨汁加炭粉再加油、珍珠粉加墨汁再加油再加洗筆水⋯⋯後來發現可以用炭粉加透明壓克力,但炭粉又太細了,寫起來不一定有豐富的層次,所以得從炭筆或炭精筆開始研磨,變成粗細顆粒不同的炭粉,寫下去才會呈現筆觸肌理,也可以記錄下自己的筆法。



下篇請見>>廖小子X葉忠宜的設計師真心話!設計風格究竟是什麼?〉

廖小子

一名靠著藝術力過活的設計師,辦過一本雜誌,也是兩家獨立書店的老闆,以及酒商,兼任樂團槍枝改造技師,a.k.a.稿子的冒險王,草稿與成品完全是兩回事的男人。1981年生,自大學便靠著創作努力求生。作品範圍橫跨藝術創作、書籍唱片封面、展場設計、視覺識別。現擔任小子製作的肝臟。座右銘是「打不過他就加入他」。

葉忠宜

日本京都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舊稱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卵形oval-raphic平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藝文空間森³ sunsun museum共同創辦人。華文圈首本字體設計專業雜誌《Typography字誌》創刊統籌,並策劃設計教育書系《Zeitgeist》,引進國外平面設計經典著作。近期計畫:正與友人共同籌備以Typography為主軸的設計書店中。

採訪整理|張以潔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廖小子、葉忠宜

更多設計風格解析與精彩內容,皆在La Vie 2021/4月號《設計風格怎麼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亮相!方序中 × 董十行再度攜手,打造細膩且多層次的隱形飛機群彩蛋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亮相!方序中 × 董十行再度攜手,打造細膩且多層次的隱形飛機群彩蛋

宮﨑駿經典鉅作《紅豬》即將於9月4日在台磅礡上映。在吉卜力迷熱烈敲碗下,繼上半年《風之谷》掀起現象級「王蟲熱潮」之後,片商甲上娛樂今隆重公開設計師方序中與藝術家董十行再度聯手為《紅豬》打造的台灣限定海報。

吉卜力工作室經典鉅作《紅豬》透過自由壯闊的飛行空戰場面以及感動人心的冒險劇情,在日本以54億日圓的亮眼佳績榮登年度票房冠軍,特別的是,全片充滿著宮﨑駿最熱愛的戰鬥機、反戰等自傳色彩以及浪漫、愛情、夢想等吸睛元素,被影迷視為不可錯過的絕佳經典。

宮﨑駿經典鉅作《紅豬》被譽為吉卜力工作室「最熱血神作」。(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鉅作《紅豬》被譽為吉卜力工作室「最熱血神作」。(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亮相

此次電影重返大銀幕,片商再度邀請「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為台灣限定海報操刀,獻給每個熱愛《紅豬》與飛行的愛好者。視覺以湛藍海面作為襯底,動畫中最經典的象徵——「紅豬」波魯克與他的紅色戰鬥機停泊其上,透過局部打凸的印刷工藝營造立體感十足的飛行艇輪廓,而看似波光粼粼的海面,隨著光線與視角的變化,驚喜發現竟是一架架局部上光不上色的飛機群,翱翔於上空相伴左右,細膩且多層次的視覺彩蛋層出不窮,完美復刻《紅豬》作品中所傳達「翱翔的浪漫」精神,全球限量僅5萬份的A2尺寸首週重磅特典,極具收藏價值。

「紅豬」波魯克與他的紅色戰鬥機為《紅豬》動畫中最經典的象徵。(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波魯克與他的紅色戰鬥機為《紅豬》動畫中最經典的象徵。(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採用局部打凸印刷工藝營造紅色戰鬥機立體感,輔以局部上光與不上色的隱形飛機群彩蛋,細節控必收!(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採用局部打凸印刷工藝營造紅色戰鬥機立體感,輔以局部上光與不上色的隱形飛機群彩蛋,細節控必收!(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將對外公的思念融入海報設計

談及設計概念,方序中感性表示:「那份關於飛翔的熱血與感動,原來一直深藏在心底,從未真正遠離。」並提及他的外公正是一位空軍飛行員,對他而言,外公不僅是偶像,是影響他最重要的人,更是創作的靈感來源,而《紅豬》其中一幕描寫昔日已逝的飛行夥伴們在天空集結而成像銀河般的飛機群,令他深感震撼,因此在海報構圖上,方序中想傳遞出空戰英雄就算回歸嚮往的平靜生活,內心的夢想始終沒有消失的設計概念,並且將對外公的思念與愛自然融入到《紅豬》海報設計中,也是送給天上外公的一份特別禮物。

《紅豬》其中一幕描寫昔日已逝的飛行夥伴們在天空集結而成像銀河般的飛機群,令方序中深感震撼。(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其中一幕描寫昔日已逝的飛行夥伴們在天空集結而成像銀河般的飛機群,令方序中深感震撼。(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方序中與董十行再度攜手

方序中與藝術家好友董十行陸續為吉卜力經典作品《神隱少女》、《魔法公主》、《霍爾的移動城堡》共同創造出令人驚豔的絕美話題海報,更以《風之谷》的「限量版王蟲圖鑑」掀起全台現象級搶購熱潮,每每出手都別出心裁、追求極致的兩人,此次第5度為吉卜力工作室攜手合作,創作核心深刻進入《紅豬》主角波魯克的內心,方序中與董十行將《紅豬》反覆觀看後獲得更多新觀點及反思,方序中進一步說明海報設計理念:「走入人生的中段,雖已不再奔波於夢想的前線,卻彷彿在一片蔚藍海洋中,悠然地躺臥於機翼之上。陽光灑落,穿過波光粼粼的海面,映照出內心深處,那份仍依戀著與夥伴們翱翔天際的渴望。畫面俐落而簡約,看似飛翔,實則來自海洋的視角切換,巧妙表現現實生活與內心世界之間的張力與矛盾。」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採用局部打凸印刷工藝營造紅色戰鬥機立體感,輔以局部上光與不上色的隱形飛機群彩蛋,作為電影上映首週重磅特典。(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採用局部打凸印刷工藝營造紅色戰鬥機立體感,輔以局部上光與不上色的隱形飛機群彩蛋,作為電影上映首週重磅特典。(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董十行在繪畫表現上,以精簡的形狀與色彩展現出悠閒的心境,並透過寫實手法,使廣闊的海面呈現出堅實而沉穩的焦點。董十行表示:「紅豬與飛機的關係如同夥伴,我在繪製時,用柔和的筆觸和質感賦予紅豬與飛機之間和諧的氛圍。將蔚藍海面微微照映在機身邊緣,與大片留白的海域相互呼應,使畫面更顯融洽。」而紅豬身旁隱約浮現的透明飛機,董十行則以俐落而潔淨的筆觸去勾勒,暗示紅豬的戰友們靜靜陪伴在他左右,傳遞出含蓄卻深刻的情感。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主視覺(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主視覺(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展現出細膩的視覺感受

關於海報上的片名標準字也設計獨家巧思,方序中使用老字體的圖像變化,結合與眾飛機集結的畫面,表達在新舊時代中的存在與消逝。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實體海報的印刷設計上,方序中以線條勾勒飛行艇的完整輪廓,並透過局部打凸印刷工藝營造立體感,不只是在視覺,在觸覺上也能有細膩感受。除了亮眼的紅色飛行艇以外,畫面中規劃許多隱藏的戰鬥機彩蛋,大小及型號皆考究地查閱相關資料繪製,輔以局部上光與不上色的印刷技法,隨著光線的變化,展現出細膩且多層次的視覺感受。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印刷工藝示意圖可以看見細膩且多層次的視覺彩蛋(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紅豬》台灣限定海報印刷工藝示意圖可以看見細膩且多層次的視覺彩蛋(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球限量僅5萬份

此版《紅豬》台灣限定海報皆手工打上專屬銀色流水編碼,杜絕盜版,全球限量僅5萬份,凡於電影《紅豬》上映首周(9/4至9/11)至全台戲院購買兩張《紅豬》電影票,就有機會獲得A2尺寸限量特典海報1張。另外,全球唯一復古票卡收藏套票也於Pinkoi預購中,目前還剩少量票券,敬請把握最後收藏機會。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設計大師佐藤卓的創作心法:從五件代表性設計,看見背後的故事與巧思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在佐藤卓的設計世界裡,品牌不只是視覺的裝飾,更是一種與人溝通的語言。他擅長從日常細節中挖掘靈感,無論是一隻舉起翅膀的企鵝,還是一個只留下「點」的酒標,背後都蘊藏著引人思索的訊息。本篇文章聚焦佐藤卓五件代表性設計,從觀察出發,談他如何透過設計傳達思想,將無聲的圖像變成有力的對話。

欸,你發現了嗎?樂天口香糖薄荷系列

在噴水的鯨魚旁,有一隻企鵝仰望著夜空,畫面令人聯想到南極。長年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樂天薄荷口香糖,舊包裝插畫傳達出優美的氣氛。當產品包裝將從七片裝改為九片裝時,我受委託負責重新設計。我發現當口香糖改為九片裝時,側面跟正面的厚度幾乎一致,而且在店面陳列時,會同時看到這兩面,也就是有COOLMINT字樣與有插畫的一面。於是再試著讓五隻姿勢相同的企鵝並排,但發現少了舊包裝插畫的意境,因此我試著安排只有仔細看才會發現的變化。這樣的趣味性,正因為是零食類產品才能自由發揮。在這裡靈光一現的構想是:在五隻企鵝中,只有一隻舉起翅膀。我想像著如果有人察覺到,一定會問身旁的人:「你發現了嗎?」原來右邊第二隻企鵝悄悄地舉起了翅膀。如果以人類社會來譬喻,或許就像位居領頭的社長之後,排在第二順位的人必須鼓起勇氣向後方的社員傳達訊息。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溢出的表現:岡本太郎紀念館

這是位於東京南青山的岡本太郎紀念館的館徽。黃色的正方形是將受到既定概念束縛、僵硬的現代社會抽象化,從這塊正方形中,溢出由岡本太郎描繪的眼睛。由於是溢出的狀態,仍保持與正方形的關聯。考量到岡本太郎的作品大膽且強烈、總是試圖傳達某些訊息,就像藝術在這個社會上的角色,因此我採用這樣的表現方式。他的名言「藝術就是爆炸!」、參加設計師雲集的日本設計委員會活動,都可以做為佐證。製作了「拒絕被坐的椅子」的岡本太郎,與世界級建築師丹下健三及室內設計師劍持勇一起參加為設計啟蒙而創立的組織,這件事可說是耐人尋味。做為標記的正方形,採用易喚起注意力的黃色。黃色是明亮的色彩,雖然正方形的框架並不明顯,不過固定概念往往看不出清晰的輪廓,在館徽中也蘊含了這樣的訊息。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利用錯覺:文化廳媒體藝術祭

這是由文化廳主辦的藝術祭LOGO,宗旨是向全世界募集媒體藝術作品,評鑑並介紹國內外優秀創作。提到媒體藝術,在想像中可能是運用數位技術,或是影像與機械性運動的物體、體驗型的作品等,但是象徵藝術祭的記號卻必須是平面的,這令我深感煩惱。因此我想到利用錯覺的圖形。以一條直線穿過多層的同心圓,受到曲線的影響,看起來可能會略顯彎曲?歷史上也有許多例子,是利用視覺效果或錯覺構成畫作與圖樣。我想像著這類圖形,一邊描繪著草圖。考量到做為LOGO需要一定的辨識度,也必須夠明瞭,因此我腦海浮現出圓與線的簡單構成。此外想到或許可以將穿過圓的直線位置中稍加移動,比較圓與線的幾種排列位置,最後終於製作出彷彿可動式的LOGO。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只留下點,讓人自在小酌:百默

百默是菊正宗酒造開發的日本酒品牌。我提供諮詢協助品牌推廣,從企畫開始參與並擔任藝術指導,命名與文案則由日暮真三先生擔任。這款酒的名字隱含「百默一言」的寓意(沉默寡言的人會說出真正有份量的一句話)。我請書法家用毛筆直寫「百默」,這或許是日本酒常見的手法,但的確成為別具風格的酒標。與過去口感嗆辣的傳統酒相比,這款日本酒適合搭配現代的餐點,帶有摩登的品味,因此避免添加裝飾,只搭配簡單的酒標與包裝設計。我向客戶提議為這款酒製作專屬的酒瓶,設計出造型後,如果不搭配適合這款酒的字跡,顯不出獨特之處。我曾考慮採用「百默」的書法做為標誌,進一步又想到只取筆劃中「點」的部分貼在玻璃瓶上。當大家喝酒時,或許不希望酒瓶上如同廣告宣傳的標誌映入眼簾吧,這是我的考量。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無性別時代的課題:洗手間的標示

這是為2022年春天竣工的SIGMA公司(參照第74篇)製作的廁所標誌。隨著社會進入無性別時代,廁所的標誌應該是什麼樣子呢?過去的標誌通常以紅色呈現女性穿著裙子,藍色呈現男性穿著長褲,現在成為必須重新思考的重要課題。因此我所思考的,除了盡可能排除既有的性別表現,仍必須能讓人看出這是廁所標示。無性別廁所已逐漸增加,在SIGMA總公司將廁所分為女廁、男廁、其他共三種,除了門上有文字標記,走廊通往廁所方向的轉角也有設置這組標示,並採用公司的象徵色彩黑色。畢竟這不是我原創的標示,而是將既有的廁所標示加以改良,世界上說不定還有相同的設計,因此我將這個標誌的著作權釋出,讓大家自由使用。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圖片來源:《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記號:佐藤卓的120個標誌設計思考》

出版日期|2024/12/07

作者|佐藤卓

本書收錄日本平面設計大師佐藤卓從數十年設計工作中精選出的120個記號、標誌、logo作品及其核心思考,可從中一窺他將品牌的關鍵價值以視覺化語言呈現背後的設計思考脈絡。從熱賣十數年的明治牛乳包裝設計、21_21 DESIGN SIGHT的視覺識別到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標誌,都有讓人驚嘆而多變的創意視角。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