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景!范承宗讓傳統工藝技法得到新力量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8

宜蘭傳藝中心邀請藝術家范承宗,在園區內的魯班街,製作高達9公尺的大型戶外藝術裝置「魯班塔」,范承宗團隊巧妙利用千年前的魯班鎖結構,結合現代Grasshopper數位建築繪圖軟體,做出這座白天夜晚都美得各有姿態的巨型互動裝置。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8
宜蘭傳藝中心內魯班街的新裝置藝術「魯班塔」

宜蘭傳藝中心裡,有一條以春秋末年工匠家魯班為名的「魯班街」,范承宗說:「我們團隊一直嘗試師法古代人的工藝技法,也一直想用魯班鎖創作,魯班鎖在建築領域、甚至很多國外藝術家都曾用過。」就是這個地點、技法和他們的想法合拍,讓范承宗受邀創作時,便決定要用魯班鎖來做點什麼。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0

傳統與數位科技結合的力量

魯班鎖是一種(掌上型)三軸組合積木,後來還演變出六根以上的複雜組合,是坊間很容易買到的玩具組合,「魯班鎖很尋常,我們想透過設計、讓它變成大型戶外裝置,同時能感受到它強大的力量。」他們使用建築與工業設計領域常用的Grasshopper軟體,規劃魯班塔結構「它能讓參數視覺化,設定好之後,能拉動數值、改變造型、馬上看到變化。」比以前用3D繪圖軟體,在設定上要簡單很多,最有意思的是,他們讓千年前就被發明的魯班鎖結構,和千年後的新繪圖技術兜在一起,讓掌上型積木,具象化成9公尺高的巨大結構。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7
使用Grasshopper軟體,做出初步的塔型結構

挑戰木作師傅的痛苦極限

完成電腦繪圖後,做出實體縮小1/10、90公分高的模型,近一步思考,如何用長木頭把高塔組合成形?這次同樣找來合作默契很好的與木製研,但即使如此,製作過程中,與木還是忍不住哭訴「太痛苦了!」魯班鎖最簡單的結構也必須三軸互相榫接,挖洞是必要之痛,更痛苦的是,因為他們使用台灣原產柳杉實木,還沒上漆前就有木型的自然差異,接榫工作又是一大挑戰。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2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2



結構技師的安全保證

魯班塔預計將成為宜蘭傳藝中心的(固定裝置)新地景,也因為它的高達九米,特別請知名結構工程團隊原型結構進行分析評估,確保颱風、地震、強風、豪雨的自然狀態下都能非常穩固,在結構上也為了「安全」而略有調整,「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魯班塔用了三種尺寸不同的木材。」下層木材較粗、排列較緊密;愈往上空隙愈大、木材也愈細,原本想使用同樣粗細的木材,為了讓結構穩固而做調整後,反而讓他們想向上模擬「透明漸變」的效果變得更好。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4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4



大家一起來找魯班塔最美的角度

范承宗最喜歡魯班塔安靜、自帶儀式感的狀態,他們還為了加強這個形象,找來經常合作作品燈光設計的知名燈光設計團隊偶得設計,加入燈光設計,讓白天與夜晚呈現兩種視覺不同的效果,「白天的光是外面進來,抬頭往上看,每個格子都會混入天空的藍,看到結構與自然融合的特殊漸層;夜晚是裡面出去的光,很像一道火焰,是另一個受到燈光照射產生的漸層。」但最有意思的還是參觀者,靠近作品後,自己發現的新角度「我們做過很多戶外作品,常會看到大家會拍出各種、我們都沒有發現過的有趣視角,這讓我們更驚喜。」

03_31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6

魯班塔底,有一個人可行走的小通道,通道內有12處塗上金漆、可以動手解構魯班塔結構的12道鎖,大家可以試著從這裡,窺探他們如何用最簡單、最基礎的三軸魯班鎖、建構出這座強有力的巨大結構體。

02_40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1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5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7

圖片提供|考工記工作室

主辦單位|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實木構築|與木製研

結構工程|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偶得設計

攝影|定影影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有何魅力?樹火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這款永續材質的3大潛力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坐落於台北長安東路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數十年來致力於「紙材」的推廣和研究,透過展覽和工作坊等形式,展現紙的實用性、藝術性、工藝價值及文化內蘊。

樹火博物館新推出的《歸根-樹火參拾,回自根源》特展,以古老的天然纖維「蕉麻」為核心,展示台灣如何透過先進技術,成功將其轉化為可穿、可洗的機能性紙紗與織品。蕉麻紙紗不僅具備快速排濕、高透氣性等效能,且能經生物分解後融入土壤、化為有機肥料,其兼具機能和永續思維的特質,受國際時尚品牌Balenciaga(巴黎世家)、COS及義大利經典家具品牌Gervasoni青睞應用於產品,揭示循環經濟的新可能。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從紙博物館到實驗室,樹火不懈研究「紙材」

《歸根》為樹火博物館30週年大作,由「FENKO鳳嬌催化室」擔綱策展。FENKO為樹火鑽研紙材的重點實踐之一,不僅具備藝術紙、修復紙等專業知識供諮詢,提供客製化製紙服務,更藉豐厚的紙張實驗室資源,推動各種跨界實驗空間策展,近年代表作包含2022年於北美館展出的《崎》,展覽透過紙張再造、重塑技藝搭配燈光設計,建構一處可隨意穿繞、漫步的奇山異域,展演紙材的萬千姿態。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2022年於北美館揭幕的《崎》特展。(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2022年於北美館揭幕的《崎》特展。(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蕉麻」演繹從紙到衣服的突破性轉化

《歸根》顧名思義乘載著樹火「重回根源」的意圖,藉展覽重新梳理構成紙張的脈絡、技藝和精神,讓存於歷史檔案中的文化資產不只被收藏,更被「生活化」,得以再次被看見、轉化甚至使用,這也成了古老天然纖維「蕉麻」作為敘事主角的脈絡。這場展覽要讓觀者看見,蕉麻如何透過台灣精湛的紙工藝和獨步技術,實現從「一張紙」到「一件衣服」的突破性轉化。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蕉麻紙紗」3大潛力點!兼具機能和永續思維

蕉麻被譽為「纖維中的黃金」,自16世紀起便廣泛應用於航海與貿易,常被用來製造船帆、繩索與漁網等;如今依然隱身於紙幣、茶包與工業濾紙中,默默影響著全球經濟與生活。FENKO創辦人兼《歸根》策展人李依耘表示,蕉麻纖維更進一步在台灣特有的和紙工藝脈絡下,被應用於「紙紗」領域,是目前亞洲規模化應用蕉麻紙紗的極少案例之一。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韌性佳,適合加工為高強度紙紗

蕉麻纖維無需化學或石化添加物,憑藉自身韌性,經製紙過程即可撚製成高強度的紙紗,這項技術讓紙不再是平面的書寫載體,而是可觸摸、可水洗、可穿著的衣物與生活用品,顛覆了人們對紙材的想像。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機能性高,滿足當代生活需求

讓我們再進一步了解蕉麻紙紗的特性:它所織成的布料,質地柔軟卻強韌,經測試具備持續性天然抗菌、除臭、抗紫外線等效能,符合當代生活對舒適和機能的需求。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可生物分解成有機肥料

更重要的是,蕉麻紙紗符合當代對循環經濟的追求:蕉麻可以在無農藥的環境中快速生長,且蕉麻纖維使用後可生物分解,它所製成的織品得以在生命週期結束後,於50天至6個月內達到96%的分解率,最終完全融入土壤,化為有機肥料。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巴黎世家、COS都將「蕉麻紙紗」融入製程

蕉麻紙紗的優異性能吸引國際品牌投入開發,並將其應用於產品當中,如Balenciaga(巴黎世家)利用100%蕉麻紙紗製作「Triple S」老爹鞋鞋面;以極簡風格著稱的時裝品牌COS,使用73%蕉麻紙紗為簡約單品注入材質新意;義大利百年家具品牌Gervasoni經典的「Ghost 05」沙發,則採用超過40%蕉麻紙紗布料製作椅套,呈現這項永續新材質融入生活的多樣可能。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此外,展覽現場也同步展出以紙紗開發的日常服飾,包含日本太空人山崎直子曾帶上太空的紙紗襪、嬰兒友善的各式織品、貼身衣物等,邀請觀眾親身感受紙紗源自自然的純粹魅力。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前人智慧與當代技術的結晶

蕉麻紙紗體現了職人如何援引前人的智慧,並透過先進技術實踐當代對零廢棄和循環經濟的追求。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瑞惠進一步分享:「環保永續不只是回收,應從製造端就開始思考材料,蕉麻紙紗在台灣已有成熟技術可推廣發展,也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之中。」她深信,唯有循著自然的原生規律,與其節奏同頻,人類才能找到與自然共存之道。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歸根-樹火參拾,回自根源》

展期|2025.10.182026.05.09

開放時間|09:3016:30 (週日、一休館)

地點|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6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海蛞壽司等8款新作亮相

投幾枚硬幣,轉到什麼不知道,等不及要拆開驚喜——扭蛋就是趣味和創意的集合體!《GLASS GACHA!生命孵化所》將登陸新竹春室,7/5~7/26限期開張,今年盛夏就讓澄澈的「玻璃扭蛋」為你視覺降溫。

春池玻璃延續「透明扭蛋店」熱潮,再度推出一系列玻璃扭蛋,於2025大阪世博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特別打造台灣人氣原創角色「a-We」玻璃版本,另集結7位工藝師以「生命力」為題的創作,透過玻璃展現生命的多元樣貌。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透明扭蛋店」為玻璃工藝注入滿滿樂趣

置玻璃工藝為核心,融合設計及循環經濟理念,春池玻璃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透過展覽及空間策劃、跨界合作等,創造嶄新的商業型態。從新竹、南美館、成功大學皆設據點,融合玻璃工藝、藝文策展及餐飲的「春室」,到擴散全台各地、兩年一度的《透明祭》等,春池讓玻璃工藝不再只是存於窯爐旁、職人手中的秘密,而能融入日常生活。「透明扭蛋店」亦是其中一項行動,巧妙將工藝與遊戲結合,讓工藝師天馬行空的創作想法得以落地,2024年秋天初登場便引發話題。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必收新作!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玻璃扭蛋

適逢2025大阪世博,春池受邀參與文化部策劃的「We TAIWAN」系列活動,將台灣人氣原創角色「a-We」做成玻璃扭蛋,透明扭蛋店2.0《生命孵化所》也將於7/6開張!跟「a-We」還不太熟嗎?聽聽設計師方序中怎麼說:「a-We」是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熱愛變形,總是不畏挑戰,靈活找尋最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如同壓力中誕生的希望泡泡,呼應著台灣面對各種挑戰的應變韌性。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文化部)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每一顆「a-We」玻璃扭蛋所使用的原料,皆含循環玻璃,透過回收、熔融再製,將本會被丟棄的物件轉化為創作媒材,既延續了春池一貫的循環理念,也呼應著「a-We」充滿彈性的生命潛能。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金魚剉冰、海蛞壽司等7件趣味扭蛋

這次春室工藝師也回應2025大阪世博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帶來7件詮釋「生命」的新創作。每款玻璃扭蛋都是對動物、植物、幻想物種等「生命」的刻畫,也蘊藏一道對生命的假設和提問,並透過燈炬拉絲、實心熱塑、窯口吹製等多元的玻璃工藝展現。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展場限定特調:以椰子呼應台灣生命力

每有新展覽登場,春室都會貼合主題設計限定餐飲,這次的「島嶼青椰瓜瓜美式」以椰子為主角,取其外殼堅硬、內在白淨柔軟,及離開母樹仍能堅韌生存的特性,呼應台灣及「a-We」包容且富韌性的特質。飲品交織火烤椰子水及濃縮咖啡,溫潤香氣中帶點苦韻,搭配糖漬小黃瓜注入一絲酸甜。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等8款新作亮相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

《GLASS GACHA!|BEFORE TRANSPARENCY:生命孵化所》

展期|2025.07.05-07.27

開放時間|10:00-17:30(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