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景!范承宗讓傳統工藝技法得到新力量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8

宜蘭傳藝中心邀請藝術家范承宗,在園區內的魯班街,製作高達9公尺的大型戶外藝術裝置「魯班塔」,范承宗團隊巧妙利用千年前的魯班鎖結構,結合現代Grasshopper數位建築繪圖軟體,做出這座白天夜晚都美得各有姿態的巨型互動裝置。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8
宜蘭傳藝中心內魯班街的新裝置藝術「魯班塔」

宜蘭傳藝中心裡,有一條以春秋末年工匠家魯班為名的「魯班街」,范承宗說:「我們團隊一直嘗試師法古代人的工藝技法,也一直想用魯班鎖創作,魯班鎖在建築領域、甚至很多國外藝術家都曾用過。」就是這個地點、技法和他們的想法合拍,讓范承宗受邀創作時,便決定要用魯班鎖來做點什麼。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0

傳統與數位科技結合的力量

魯班鎖是一種(掌上型)三軸組合積木,後來還演變出六根以上的複雜組合,是坊間很容易買到的玩具組合,「魯班鎖很尋常,我們想透過設計、讓它變成大型戶外裝置,同時能感受到它強大的力量。」他們使用建築與工業設計領域常用的Grasshopper軟體,規劃魯班塔結構「它能讓參數視覺化,設定好之後,能拉動數值、改變造型、馬上看到變化。」比以前用3D繪圖軟體,在設定上要簡單很多,最有意思的是,他們讓千年前就被發明的魯班鎖結構,和千年後的新繪圖技術兜在一起,讓掌上型積木,具象化成9公尺高的巨大結構。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7
使用Grasshopper軟體,做出初步的塔型結構

挑戰木作師傅的痛苦極限

完成電腦繪圖後,做出實體縮小1/10、90公分高的模型,近一步思考,如何用長木頭把高塔組合成形?這次同樣找來合作默契很好的與木製研,但即使如此,製作過程中,與木還是忍不住哭訴「太痛苦了!」魯班鎖最簡單的結構也必須三軸互相榫接,挖洞是必要之痛,更痛苦的是,因為他們使用台灣原產柳杉實木,還沒上漆前就有木型的自然差異,接榫工作又是一大挑戰。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2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2



結構技師的安全保證

魯班塔預計將成為宜蘭傳藝中心的(固定裝置)新地景,也因為它的高達九米,特別請知名結構工程團隊原型結構進行分析評估,確保颱風、地震、強風、豪雨的自然狀態下都能非常穩固,在結構上也為了「安全」而略有調整,「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魯班塔用了三種尺寸不同的木材。」下層木材較粗、排列較緊密;愈往上空隙愈大、木材也愈細,原本想使用同樣粗細的木材,為了讓結構穩固而做調整後,反而讓他們想向上模擬「透明漸變」的效果變得更好。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4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4



大家一起來找魯班塔最美的角度

范承宗最喜歡魯班塔安靜、自帶儀式感的狀態,他們還為了加強這個形象,找來經常合作作品燈光設計的知名燈光設計團隊偶得設計,加入燈光設計,讓白天與夜晚呈現兩種視覺不同的效果,「白天的光是外面進來,抬頭往上看,每個格子都會混入天空的藍,看到結構與自然融合的特殊漸層;夜晚是裡面出去的光,很像一道火焰,是另一個受到燈光照射產生的漸層。」但最有意思的還是參觀者,靠近作品後,自己發現的新角度「我們做過很多戶外作品,常會看到大家會拍出各種、我們都沒有發現過的有趣視角,這讓我們更驚喜。」

03_31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6

魯班塔底,有一個人可行走的小通道,通道內有12處塗上金漆、可以動手解構魯班塔結構的12道鎖,大家可以試著從這裡,窺探他們如何用最簡單、最基礎的三軸魯班鎖、建構出這座強有力的巨大結構體。

02_40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1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15

「魯班塔」宜蘭傳藝中心新地標!范承宗操刀以傳統工藝技法的數位演繹7

圖片提供|考工記工作室

主辦單位|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實木構築|與木製研

結構工程|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照明設計|偶得設計

攝影|定影影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隈研吾設計監修SHARP空氣清淨機:以日本傳統建築為靈感,打造如家具般優雅的家電

隈研吾設計監修SHARP空氣清淨機:以日本傳統建築為靈感,打造如家具般優雅的家電

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KKAA)設計監修的SHARP空氣清淨機「FU-90KK」,以日本傳統建築中的「簾虫籠」與「障子」為靈感,外殼使用真正的木材,展現出精緻的工藝,也打造出如家具般優雅的家電產品。

不單單是建築,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近年來也有許多精彩的跨界合作案例,比如與ASICS聯名的跑鞋、與安縵室內設計品牌Aman Interiors合作的家具、與FENDI攜手打造的時尚配件等。而此次隈研吾操刀的SHARP空氣清淨機產品,從建築設計的角度出發,採用了真正的橡木為材料,並以日本傳統建築中常用的「障子」與「簾虫籠」為發想,展現出「建築 × 家電」的全新可能性。

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KKAA)設計監修的SHARP空氣清淨機「FU-90KK」,以日本傳統中的「簾虫籠」與「障子」為靈感。(圖片來源:SHARP)
由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KKAA)設計監修的SHARP空氣清淨機「FU-90KK」,以日本傳統的「簾虫籠」與「障子」為靈感。(圖片來源:SHARP)

以日本傳統建築為靈感

所謂的障子(しょうじ),即是在日式房屋中做為隔間使用的橫拉門,通常由木框與和紙所組成;簾虫籠(すむしこ)則是在日本傳統建築中,以細長竹子編織而成的簾子般窗戶,兩者的設計不僅簡潔優雅,且能巧妙地將自然光線與風引入室內。因此,隈研吾透過空氣清淨機側面覆蓋的垂直格柵設計,營造出猶如自然風輕拂過格柵細縫的自然清新感。

這款空氣清淨機外殼使用真正的木材,側面覆蓋的垂直格柵設計,營造出猶如自然風輕拂過格柵細縫的自然清新感。(圖片來源:SHARP)
這款空氣清淨機外殼使用真正的木材,側面覆蓋的垂直格柵設計,營造出猶如自然風輕拂過格柵細縫的自然清新感。(圖片來源:SHARP)

自然與空間的和諧

關於這次的合作,隈研吾提到,「我們利用木材的特性,創造了一款將自然與空間完美融合的空氣清淨機,且不只是提升日式和風空間的魅力,也能增添其他空間的美感。」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空氣清淨機外殼是由木工匠人手工打造,每件作品都擁有獨特的表情,木材表面也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更顯深邃。

隈研吾利用木材的特性,創造了一款將自然與空間完美融合的空氣清淨機(圖片來源:SHARP)
隈研吾利用木材的特性,創造了一款將自然與空間完美融合的空氣清淨機(圖片來源:SHARP)

售價高達55萬日圓

也因為這款空氣清淨機追求「如家具般」的美感,在設計上,從任何角度看都呈現出平衡的姿態,使其能夠和諧地融入空間之中。此外,由於這款空氣清淨機的外殼為手工打造,每台售價高達55萬日圓,且每月限量生產50台,欲購買者需提前預約。

不僅是日式空間,這款空氣清淨機也能增添其他空間的美感。(圖片來源:SHARP)
不僅是日式空間,這款空氣清淨機也能增添其他空間的美感。(圖片來源:SHARP)

資料來源|SHARP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內外近30位重量級評審齊聚一堂,2024 「臺北設計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秉持著「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的初心,「臺北設計獎」今年正式邁入第17屆!作為全臺灣唯一獲得「世界設計組織」(WDO)、「國際設計社團組織」(ICoD)、「國際室內建築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三大國際設計組織認證的設計競賽,「臺北設計獎」延續獎項的國際化基因,邀請國內外重磅評審齊聚一堂,在激烈討論後,從全球精彩設計中,評選出令人驚豔的入圍作品!

評審團橫跨三大洲,以多元視角精選創意靈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評審團由跨越3洲際,逾10國別的28位重量級評審組成。其中「公共空間設計」類評審包括日本建築大師丹下憲孝、世界最大建築事務所Gensler紐約辦公室設計總監Vivian Lee、前臺灣建築學會理事吳光庭等設計大師,共同找出具有啟發性的公共建築靈感;「視覺傳達設計」則由前國際設計社團組織理事長Johnathon Strebly、土耳其平面設計師協會(GMK)董事會成員兼秘書長Melike Taşcıoğlu Vaughan、角白設計創辦人莊濟寰等設計領域專家共同評選,從多種數位創作、識別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及印刷設計中,找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意;「工業設計」評審更有墨西哥官方設計專業機構 El Colegio de Profesionistas en Diseño de México A.C./COLDI.MX 主席Laura Cristina Figueroa Alcocer、前世界設計組織董事會成員Martin Darbyshire、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楊宙航等設計巨擘,從具市場性的工業產品設計作品中,評選出能解決人類問題的最佳方法。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至於去年首度開辦的「臺北城市設計選拔」則以「永續.共融」為最高準則,邀請世界設計組織區域顧問張光民、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張清華、REnato lab共同創辦人歐陽藹寧、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等跨領域設計名家,評選出屬於這座城市的美好設計。期待從從多元視角出發,在眾多報名作品中,選出最符合時代與城市需求的作品!

首度舉辦走讀活動,感受城市如何因設計而提升

而在激烈的入圍評選後,最終評審從來自台灣、港澳、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波蘭、荷蘭、德國、美國、法國、丹麥、比利時等多國共4529件優秀作品中,精選出工業設計類33件、視覺傳達設計類37件、公共空間設計類31件作品,並從147件臺北城市設計選拔參賽作品中精挑10組入圍之作,此後更將進入下一階段評選,讓人看見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創意靈光!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與此同時,為了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到設計力量,「臺北設計獎」今年也特意舉辦「臺北城市設計選拔作品走讀活動」,透過線上、線下串聯手法,鼓勵民眾漫步街角巷弄,從臺北城市設計選拔入圍及獲獎作品中,體驗生活周遭的設計美學,創造生活與設計文化的連結。畢竟,設計本就是一門解決問題的技藝,「臺北設計獎」也歡迎更多人直面所在城市的生活解方,感受到一座城市不斷提升的方法論!

文字 | 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