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米蘭冬奧火炬亮相大阪世博!三登《時代》發明榜CRA工作室操刀,可重複填充燃料、天空與山脈兩色映現永續之光

2026米蘭冬奧火炬亮相大阪世博!三登《時代》發明榜CRA工作室操刀,可重複填充燃料、天空與山脈兩色映現永續之光

2026米蘭科爾蒂納冬季奧運與帕運火炬於大阪世博義大利館、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同步亮相,取「Essential」為名表彰極簡理念,並由曾三度登榜《時代》雜誌的Carlo Ratti Associati工作室開發設計。這款以回收材料打造的火炬可重複使用10次之多,僅1,060克輕量握把亦讓傳接不成負擔;天空色奧運款、山脈色帕運款各富巧思,更將主角重新聚焦「火焰」本身而非火炬硬體,充分體現永續意涵。

2025大阪世博如火如荼進行中,早前更與米蘭三年展設計博物館(Triennale di Milano)一同揭曉2026米蘭科爾蒂納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帕拉林匹克運動會(Milano Cortina 2026 Olympic and Paralympic)火炬,預告著全球盛事隨後將轉向下一舞台。

第25屆冬季奧運將在2026年2月6日至22日舉行,14屆帕運則緊接於3月6日至15日登場。尤具精神象徵性的火炬由義大利能源集團Eni聯合其子公司、賽事官方贊助商Versalis共同推出,並授權國際創新工作室Carlo Ratti Associati(以下簡稱CRA)設計開發、全球氣體傳輸領域龍頭Cavagna Group進行相關組件製造。

於大阪世博正式亮相的2026米蘭冬奧火炬,無疑引領全球觀眾向下一場國際盛事投以關注。(攝影:Adela Cheng)
於大阪世博正式亮相的2026米蘭冬奧火炬,無疑引領全球觀眾向下一場國際盛事投以關注。(攝影:Adela Cheng)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值得一提的是,曾三度登上《時代》雜誌年度最佳發明榜單的CRA,近期代表作即為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的「自然劇場(Theatrum Naturae)」構想。至於此次火炬設計,CRA創始人、建築師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Carlo Ratti則表示,「當人們提及義大利,通常會聯想到過去的創新。但我們想通過這支火炬傳達的是:當下的義大利和未來的義大利,同樣富有創新活力。

(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
(圖片來源:Carlo Ratti Associati)

點此進入《2025大阪世博「法國館」建築師Thomas Coldefy專訪:結合建築與感官,引領觀眾踏上沉浸旅程》看更多精彩內容。

簡化,讓火焰自己說話

兩款火炬以其名「Essential(必要)」承載深遠永續意涵,Carlo Ratti特別解釋道,「我們希望透過火炬設計傳達一個訊息:簡化一切不必要的元素。永續發展的核心也正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東西——我們將火焰放在中心,其餘部分則盡可能簡化。」同時他亦認為,此次與Eni、Versalis、Cavagna團隊的協作開發,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然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體現。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總體設計概念:創新與永續的平衡

火炬於主辦國義大利打造,不含燃料罐每支重約1,060克;其輕量化結構主要以鋁和黃銅合金的回收材料製成,內部搭載的可重複填充系統最多得加注燃料10次,旨在減少接力賽中所需火炬數量(總生產數量僅1,500支),並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浪費。以下由材質、色彩、填充燃料3方面分析精巧設計。

▍材質

握把採用的XL EXTRALIGHT®超輕聚合材料,為義大利製造公司Finproject運用Versalis提供的高生物含量聚合物所開發,蘊含60%生物石腦油。表面的幻光耐熱塗層則經「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技術」處理,可隨傳遞路徑映照沿途風景、隨光線變化呈現不同色澤,如日間反射潔白雪色、黃昏映現深藍天色,帶來動感十足的視覺體驗。且有別於過去慣用的隱藏機件設計,把上垂直開口清晰可見「火焰的誕生」,供觀眾進一步理解其環保技術與能源系統。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Carlo Ratti Associati)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Carlo Ratti Associati)

▍色彩

CRA分別為奧運會和帕運會設計色彩獨特的兩款火炬,奧運火炬用色靈感源於義大利自然景觀,綻放「天空色調」(Shades of Sky);帕運火炬則選以「光之山脈」(Mountains of Light)色彩象徵運動員的堅韌與力量。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圖片來源:Instagram @milanocortina2026)

▍填充燃料

「火焰必須是主角。」Carlo Ratti引領本次設計從根本性問題出發:如果「火炬」幾乎消失了會怎樣?如果它退居幕後,讓「火焰」真正躍然而出呢?因此,整具火炬形體圍繞著一個高效燃燒器而生,並且只保留最必要的結構來支撐——極簡主義在這裡不只是美學風格,而是對抗多餘的聲明和實現永續的基礎。

該燃燒器由Cavagna Group開發,使用Enilive(Eni子公司)西西里生質煉油廠中生產的生物液化石油氣(Bio-GPL)作為燃料,100%來自可再生來源,包括廢棄食用油和農工業殘渣。特別之處尤在於,這種燃料產生的火焰為暖黃色、非傳統化石燃料常見的冷藍色,靈動自然地呼應著希臘奧林匹亞原始聖火的精神。賽事結束後亦將收藏在位於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中。

「最大的挑戰不只是設計一個物件,而是設計一種現象。這不只是雕磨金屬,更是塑造火焰。火焰不是靜止的,它隨著動作、風、海拔與溫度而變化。我們必須從這種不穩定性出發,反向設計。」——Carlo Ratti

資料來源:Olympics.comCarlo Ratti AssociatiDesignboom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新北製造:打開城市工廠!從城市走進工廠,讓製造走出產線。

新北市,是台灣傳統製造的重要重鎮。新北市擁有一萬八千多家製造業工廠,其中將近40%的印刷與紙業職人集中在中和區,形成密集的產業聚落。新北市設計中心2025年以紙及印刷業為主題,策劃「新北製造:打開城市工廠」系列活動,透過捷運雙展覽、六大見學路線、三家工廠改造及三場系列講座,讓產業的多元樣貌被更多人看見。

走進中和區的巷弄,機器規律的運作聲、裁切紙張的刷刷聲、工人們操作堆高機的引擎聲——交織成這座城市最真實的背景音。儘管這些印刷品如此貼近生活,大多數人卻從未踏進過工廠一步。新北市設計中心策劃「2025新北製造:打開城市工廠」,串連15家印刷及紙業工廠,為的是讓大眾重新認識城市與產業之間密切的關係,看見屬於新北的製造力。

工廠改造 | 導入設計思維進行改造優化。

長久以來,工廠是一個專注於技術與品質的場所,空間美學從不是首要任務。如今,新北市設計中心媒合優.視覺溝通與Jhenying Design,攜手為金漾印刷、金緻印刷、千記紙器三間工廠進行改造。

新的指標系統讓工廠動線、場域分工更為清楚,而品牌識別的導入,則賦予了嶄新的對外形象。透過設計的導入,讓整體空間體驗提升,員工也對此更有歸屬感。當工廠開始思考「希望被看見的樣子」,設計力便成為了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工廠見學 | 走訪新北市的製造聚落,感受產業最真實的脈動。

六條見學路線,集結了十五家印刷與紙業工廠,帶領實際走訪製造聚落,透過職人的解說與觀摩,感受產業最真實的一面。

在統文科技印刷、祥和印刷、泳鑫紙品與台鼎鐳射刀模中,體驗從設計到成品的完整工序;而卡騰印刷、千記紙器與同一裝訂,展現印刷、包裝與裝訂緊密連結的分工。富綱印刷、瀧漢印刷、莫卡企業、金漾印刷、金緻印刷則呈現出印刷技術的多元應用,令人耳目一新。此外,東煦色研所專注於色彩的精準管理、信記紙器展示瓦楞紙的數位印刷加工、采憶紙業則傳達紙張對設計的關鍵影響,這一場場深入產業的學習體驗,每一站都展現不同的可能性。

印刷業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但走進這些工廠,你會發現這裡的故事還在持續進行。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捷運雙展覽 | 讓產業故事走進日常通勤的風景。

如果你搭捷運環狀線,可能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列車變得不太一樣了。將印刷產業化為移動式展覽,隨列車穿梭於城市間,由吉祥物「工點點」作為領航員,引領大家重新想像城市與製造的關係。

「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去工廠參觀,那就讓展覽走進他們的日常吧。」捷運中原站的特展,從印刷知識淺顯易懂的解說到職人工具、印刷成品的近距離呈現,讓產業知識變得輕鬆有趣。「新北製造」的故事,也就真正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新北製造,不只是產地標示,更是一種產業精神的象徵。代表著新北在地生產的實力與品質,也是面對時代變化仍能持續創新的產業韌性與堅持。更多活動資訊請關注新北市設計中心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axk0bD),邀請大家一同感受新北製造的魅力!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有何魅力?樹火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這款永續材質的3大潛力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坐落於台北長安東路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數十年來致力於「紙材」的推廣和研究,透過展覽和工作坊等形式,展現紙的實用性、藝術性、工藝價值及文化內蘊。

樹火博物館新推出的《歸根-樹火參拾,回自根源》特展,以古老的天然纖維「蕉麻」為核心,展示台灣如何透過先進技術,成功將其轉化為可穿、可洗的機能性紙紗與織品。蕉麻紙紗不僅具備快速排濕、高透氣性等效能,且能經生物分解後融入土壤、化為有機肥料,其兼具機能和永續思維的特質,受國際時尚品牌Balenciaga(巴黎世家)、COS及義大利經典家具品牌Gervasoni青睞應用於產品,揭示循環經濟的新可能。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從紙博物館到實驗室,樹火不懈研究「紙材」

《歸根》為樹火博物館30週年大作,由「FENKO鳳嬌催化室」擔綱策展。FENKO為樹火鑽研紙材的重點實踐之一,不僅具備藝術紙、修復紙等專業知識供諮詢,提供客製化製紙服務,更藉豐厚的紙張實驗室資源,推動各種跨界實驗空間策展,近年代表作包含2022年於北美館展出的《崎》,展覽透過紙張再造、重塑技藝搭配燈光設計,建構一處可隨意穿繞、漫步的奇山異域,展演紙材的萬千姿態。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2022年於北美館揭幕的《崎》特展。(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2022年於北美館揭幕的《崎》特展。(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蕉麻」演繹從紙到衣服的突破性轉化

《歸根》顧名思義乘載著樹火「重回根源」的意圖,藉展覽重新梳理構成紙張的脈絡、技藝和精神,讓存於歷史檔案中的文化資產不只被收藏,更被「生活化」,得以再次被看見、轉化甚至使用,這也成了古老天然纖維「蕉麻」作為敘事主角的脈絡。這場展覽要讓觀者看見,蕉麻如何透過台灣精湛的紙工藝和獨步技術,實現從「一張紙」到「一件衣服」的突破性轉化。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蕉麻紙紗」3大潛力點!兼具機能和永續思維

蕉麻被譽為「纖維中的黃金」,自16世紀起便廣泛應用於航海與貿易,常被用來製造船帆、繩索與漁網等;如今依然隱身於紙幣、茶包與工業濾紙中,默默影響著全球經濟與生活。FENKO創辦人兼《歸根》策展人李依耘表示,蕉麻纖維更進一步在台灣特有的和紙工藝脈絡下,被應用於「紙紗」領域,是目前亞洲規模化應用蕉麻紙紗的極少案例之一。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韌性佳,適合加工為高強度紙紗

蕉麻纖維無需化學或石化添加物,憑藉自身韌性,經製紙過程即可撚製成高強度的紙紗,這項技術讓紙不再是平面的書寫載體,而是可觸摸、可水洗、可穿著的衣物與生活用品,顛覆了人們對紙材的想像。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機能性高,滿足當代生活需求

讓我們再進一步了解蕉麻紙紗的特性:它所織成的布料,質地柔軟卻強韌,經測試具備持續性天然抗菌、除臭、抗紫外線等效能,符合當代生活對舒適和機能的需求。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可生物分解成有機肥料

更重要的是,蕉麻紙紗符合當代對循環經濟的追求:蕉麻可以在無農藥的環境中快速生長,且蕉麻纖維使用後可生物分解,它所製成的織品得以在生命週期結束後,於50天至6個月內達到96%的分解率,最終完全融入土壤,化為有機肥料。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巴黎世家、COS都將「蕉麻紙紗」融入製程

蕉麻紙紗的優異性能吸引國際品牌投入開發,並將其應用於產品當中,如Balenciaga(巴黎世家)利用100%蕉麻紙紗製作「Triple S」老爹鞋鞋面;以極簡風格著稱的時裝品牌COS,使用73%蕉麻紙紗為簡約單品注入材質新意;義大利百年家具品牌Gervasoni經典的「Ghost 05」沙發,則採用超過40%蕉麻紙紗布料製作椅套,呈現這項永續新材質融入生活的多樣可能。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此外,展覽現場也同步展出以紙紗開發的日常服飾,包含日本太空人山崎直子曾帶上太空的紙紗襪、嬰兒友善的各式織品、貼身衣物等,邀請觀眾親身感受紙紗源自自然的純粹魅力。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前人智慧與當代技術的結晶

蕉麻紙紗體現了職人如何援引前人的智慧,並透過先進技術實踐當代對零廢棄和循環經濟的追求。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瑞惠進一步分享:「環保永續不只是回收,應從製造端就開始思考材料,蕉麻紙紗在台灣已有成熟技術可推廣發展,也能實際運用於生活之中。」她深信,唯有循著自然的原生規律,與其節奏同頻,人類才能找到與自然共存之道。

巴黎世家、COS都選用的「蕉麻紙紗」永續材質有何魅力?樹火紙博物館《歸根》特展揭秘
(圖片提供:樹火紀念紙博物館)

《歸根-樹火參拾,回自根源》

展期|2025.10.182026.05.09

開放時間|09:3016:30 (週日、一休館)

地點|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68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