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坂猛設計自宅LOVE2 HOUSE!6坪清水模迷你小屋成理想生活天地

保坂猛_LOVE2 HOUSE_01

日本建築師保坂猛親自設計的東京單層自宅LOVE2 HOUSE,只有18平方公尺大,空間比過去的自宅更小,卻能放入更多夫妻倆喜愛的生活物件,就連落地窗前還可以造出一個小花圃。在旁人看起來極為限縮的居家空間, 因為兩人培養出小空間內的生活敏銳度,而創造出更不受限的理想生活!

這不是保坂猛第一次將自宅設計為小宅空間,2005年他在橫濱打造的LOVE HOUSE,是一座約33平方公尺大的兩層樓住宅。後來為了縮短往返事務所和早稻田大學任教的距離,他在2016年於東京蓋起第二座單層小宅LOVE2 HOUSE,「作家鴨長明的住宅只有約 9.18平方公尺大,柯比意的海邊小屋只有16.85平方公尺。」保坂猛說,受到大師們的迷你自宅啟發,他將LOVE2 HOUSE打造為更小的18平方公尺大住宅,並以古羅馬人理想生活的五大元素:學習、沐浴、戲劇、音樂、美食為靈感,賦予自宅更豐富的生活型態。

保坂猛_LOVE2 HOUSE_03
清水模矮牆區分出客廳、廚房和 臥室三個區域,讓空間保持通透。

如今,生活空間更壓縮了,卻能置入300張唱片、300本書以及太太夢寐以求的大冰箱,甚至還能讓空間以開放的姿態與戶外連結。這樣充滿生活極限值的小宅,可說是再次顛覆眾人想像!這 次我們特地專訪保坂猛與保坂惠夫妻, 與我們分享LOVE2 HOUSE裡的微型家居生活和設計理念。

La Vie:請跟我們分享LOVE2 HOUSE的設計靈感吧!

保坂惠:他在著手設計時,我正在讀漫畫家杉浦日向子的書《一日江戸人》。裡面提到在江戶時期,庶民階級一家四口的住居空間為9尺2間(2.7公尺×3.6公尺)。也就是說我們夫妻二人有約18平方公尺是非常綽綽有餘的!

保坂猛:我就將兩層樓的設定改為單層平房。規畫生活基本的三個空間:客餐廳、廚房、臥室,其交界處設有清水模的矮牆,並將廚房地面抬高17公分做出高低差,除了達到區域分隔的作用,也保持空間的開放通透。

La Vie:LOVE2 HOUSE是您的第二棟自建住宅。居住空間縮小對生活型態有什麼改變呢?

保坂猛:雖然空間變小,但增加了生活物件如床、桌子、音響,冰箱的尺寸也更大了。過去住在LOVE HOUSE時,理所當然地認為小空間就要過極簡的生活。但十多年的小宅生活經驗, 我們培養了對空間使用的精確度,對尺寸的感受更加敏銳。開始懂得不用因為空間小就小心翼翼,應該放膽並準確地將生活所需的東西帶進空間。

保坂猛_LOVE2 HOUSE_04
屋子由鋼筋混凝土作為骨架, 自然光灑落屋內時,還可以看到有趣的材質紋理和光影變化。

保坂惠:之前的冰箱是那種商務旅館使用的小冰箱,如果要招待客人都要當天採買食材、立刻 料理。連想吃個冰淇淋也必須出門去買。和街區緊密生活的模式雖然有趣,但隨著年紀增長, 我也漸漸想改變這樣機動性的生活形態。現在有了大冰箱,料理前不需要匆忙出門,生活的節 奏變得從容。或許大冰箱佔了空間,但也為自己騰出了時間。與其因為空間窄小而妥協,不如 思索為生活置入從容的可能性。

La Vie:自宅位於東京的文京區,除了地理位置便於往返事務所和學校,這個基地還有什麼特質吸引您?

保坂猛:這個基地是在預算條件下所決定的。釋出門前約2公尺寬的土地作為私人道路後,室內空間大約和一個停車位差不多。房子緊鄰巷道,起初我很擔心在隱私或安全上的問題。但當坐在家裡被路過的鄰居搭話、看著蝴蝶翩翩飛進屋內時,我意識到這裡雖然位於大都會東京, 卻可以如鄉間生活般與街坊鄰居和環境輕鬆交流。我非常喜歡這樣愜意自在的生活距離,令人感到富足寬心。

保坂猛_LOVE2 HOUSE_01
LOVE2 HOUSE唸作「LOVE LOVE HOUSE 」,是保坂猛夫妻的幸福家屋。屋子外面就是一條道路,路人時常會好奇地停下來討論這個房子,甚至還會直接與屋內的他們聊天。

保坂惠:今早鄰居的小孩才將臉貼著窗偷看,很可愛。我之前還被路人撞見自己趴在落地窗前逗弄街貓的模樣,很糗但也為生活增添趣味感。一開始的擔心一下就轉變成開心的事。

La Vie:您的設計案中,相當注重自然光和空氣的流通。在設計LOVE2 HOUSE時,也是特別注重這個元素嗎?

保坂猛:一般的住宅窗戶都安排在側邊,但自然界的光多半是從上而下。所以我在房子的上方 開口,只要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見日月星辰。另外我也在居住空間中安排水平與垂直兩個方向的採光,讓身體在無意識間感受到自然天光的變化和地球天體的運轉。

保坂猛_LOVE2 HOUSE_07
兩個不同高度的屋頂形成兩個天窗,也讓迷你的屋子裡感受的到四季的光影變化。 

保坂惠:以1月的季節來說,5點時天還未明、 7點時天光泛白、8點才會染上藍天。在這個家的好處是,只要睜眼就能知道現在幾點。

保坂猛:雖然屋頂高度很高(約7.2公尺),但因為面積小,加上採混凝結構外部斷熱處理, 空調只需使用最小容量的機型即可。房子前後有大面落地窗很通風,隔間矮牆也沒有完全阻隔空間,所以不用像一般家庭需在每個空間各別安排空調,設計上對環境的負擔非常小。

La Vie:如何將兩人的喜好與興趣規畫進這次的住居?

保坂猛:我們喜歡逛園藝店,就將私人道路對面剩下的小空間當作我們的小庭地。種了一株滿少見的蜜花(Melianthus),艷紅的花有著熱帶物種特有的奇特形狀,鄰居行人都會好奇地佇足觀察。它的生命力旺盛、結實累累,吸引不少野鳥前來覓食。這種在日常生活中與鄰里、自然的連結,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保坂猛_LOVE2 HOUSE_02
設計LOVE2 HOUSE前,保坂猛知道這裡在冬季的3個月裡無法獲得直接日照,原本很失望的他轉念一想,就當作自己在北歐的環境生活,並打造天窗引進間接的柔和自然光。

保坂惠:我喜歡料理,常會從小庭地中摘些羅勒或迷迭香入菜。也會將吃完的酪梨、葡萄種子或是山椒等埋進土裡等待發芽。這類可食用的植物很直接地為生活增添了微甜的趣味與期待。吸引來的蝶鳥、偶爾來討食的街貓,也都像是自然收編成功的寵物,豐富我們的生活。

La Vie:平均待在家裡的時間大概有多長?在宅工作或從事不同活動時是否會互相影響呢?

保坂惠:原本工作和居家生活是分開的。但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關係,有3 個月幾乎整天待在家工作。這一段期間我發現,LOVE2 HOUSE面積遠比很多飯店的房間小,但空間感受卻更加寬裕。例如從廚房沏了一壺茶拿到客餐廳只要走兩步,但因為有一個17公分的段差,明顯產生了從一個空間過渡到另一個空間的感受。

保坂猛:雖然客餐廳到寢室只有2.2公尺,但矮牆和地面的高低差讓客餐廳的燈光不會透到寢室。即便是通透的空間也不太有互相干擾的問題。

保坂惠:唯一會有影響的是半夜的咖啡香吧!有一次我已經躺進被窩睡意朦朧,他卻煮起咖啡。陣陣的咖啡香讓我夢到自己在森林裡劈木頭……。

保坂猛_LOVE2 HOUSE_06
別看LOVE2 HOUSE只有 18平方公尺,對小空間培養出生活敏銳度的保坂猛夫妻,可是收納了300本書。

La Vie:兩位最喜歡家裡的什麼部分或區域?入住至今,這個空間有什麼變化嗎?

保坂猛:正好在前天,我挪動了唱片的位置,騰出約20公分的空間給太太擺放食器。僅僅是這樣些微的改變,就可以讓她感到很開心、滿意。因為是小空間,只要有一點變化就能達到很大的快樂,是在這個家才能體會到的。

保坂惠:我很重視季節感的營造,會主動為空間帶來應景的點綴與變化。接下來會想加入多一點展示藝術畫作或古董的空間。不過也不急,總會有辦法的。

保坂猛:最喜歡的區域應該是那塊小庭地。因為那是讓我們自己、動物、街坊鄰居都很開心的地方,增進我們生活與自然及街區的連結。

La Vie:兩位認為理想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模樣?LOVE2 HOUSE完全實現了理想嗎?

保坂猛:我的理想生活就是以太太為主。她喜歡溫泉,旅行時會特別挑有附露天浴池的房間。既然無法天天旅行,就在自宅設計一個。

保坂猛_LOVE2 HOUSE_05
保坂猛在臥室外設計了一個露天溫泉池,滿足太太想在家中泡湯的夢想。

保坂惠:當初只是隨口說說,空間這麼小乾脆把浴室蓋在外面好了,沒想到居然真的實現。有時候我會用不同溫泉鄉的入浴劑改變氣氛,運氣好時還能在滿月的夜空下泡澡,非常愜意滿足。

保坂猛:天天在東京都內的自宅裡享受露天泡湯的療癒,沒有比這個更令人滿意的生活了。

保坂猛 Takeshi Hosaka

現任保坂猛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早稻田大學藝術學校副教授。畢業於橫濱國立大學建築碩士班,研究所期間創立設計事務所 SPEED STUDIO,2004年設立保坂猛建築都市設計事 務所。曾獲第24 屆 JIA 新人賞、東京建築士會住宅建築賞、香港 DFA Award、英國 AR House Award 等。

採訪|高綺韓 文|陳岱華 

攝影|KOJI FUJII / Nacasa&Pertners Inc. 

圖片提供|保坂猛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完整內容以及欲知更多設計新知,請見La Vie2021/3月號《走進設計人的家》

延伸閱讀

RECOMMEND

Aesop用「花磚」重現老台北城市記憶!攜手台灣在地團隊「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花磚」常見於台灣老屋,這些瓷磚不只是裝飾,更裝載著職人手藝和城市記憶。儘管傳統工藝逐漸凋零,仍有職人傾心守護這些屬於台灣的故事。

最近,Aesop與瓷磚工作室「爿爿花」攜手,以上千片手工花磚打造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將老台北的記憶嵌入當代日常,讓傳統工藝在青瓷綠的溫柔光澤中,折射出嶄新的生命力。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延續花磚工藝,守護城市記憶

漫步台北舊街區,多處可見老屋外牆上傳統花磚的身影,這些瓷磚或重現動物花紋意象、或描繪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每一塊都是時光與記憶的切片。數十年來,儘管台北歷經多次都更,城市樣貌劇烈變動,仍有職人細心保存花磚,及其所乘載關於家與回憶的故事——台灣在地瓷磚工作室「爿爿花」就是這樣的「記憶守護者」。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台北復興SOGO店,以手工花磚濃縮老台北光景

1950年代老磚廠陸續歇業,傳統製磚工藝幾近失傳。為了將珍貴的老花磚帶入當代生活,爿爿花走進台北街頭巷弄,拍攝記錄各式老瓷磚圖騰,嘗試拼湊其歷史脈絡;同時延續傳統工藝,採手工製作花磚,以延續在地美學。此次爿爿花與Aesop合作台北復興SOGO店空間設計,正是對花磚所乘載的文化記憶,所提出的溫柔回應。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整間店鋪被青瓷綠籠罩,色彩靈感源自亞洲陶藝的經典色系,溫潤、沈穩且耐人尋味。爿爿花為Aesop手工打造約1,700片花磚,覆蓋店鋪的天花板、牆壁及地面,瓷磚紋樣發想自台北老宅騎樓柱子常見的花紋,將城市記憶濃縮於店內。空間中也融入錘紋與霧面玻璃材質,平衡瓷磚的堅實質感,為店內注入些許輕透感;邊角則採圓角設計,讓空間輪廓更加柔和。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以全新工法呈現經典花磚

值得一提的是,爿爿花打造瓷磚時,有別於早期乾式機械化的量產方式,改採濕式成形製法——真空加壓原土,壓入3D列印模具,再由手工切割、800°C素燒、上釉,並以1230°C高溫完成釉燒。在延續傳統工藝的同時,亦融入當代技術帶來有別以往的詮釋。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作品妝點空間

店內的家具選品也值得一看,尤其是點綴水槽上方的銀色圓形壁燈,這盞鋁製燈具為20世紀現代主義設計大師Charlotte Perriand之作,約誕生於1960年代,採用實心鋁金屬製成,以簡潔線條構成扁平圓盤造型,打破傳統燈具印象,至今看來仍相當前衛。如果是Aesop忠實粉絲,應該對Charlotte Perriand一名不陌生——Aesop超人氣的木質玫瑰調「Rōzu 馥香水」,正是以她為繆思!

Aesop復興SOGO店用「花磚」重現老台北記憶!「爿爿花」以上千片手工瓷磚打造店鋪
(圖片提供:Aesop)

Aesop向來擅長透過店鋪空間轉譯街區故事,此次以花磚為引,將老台北城市記憶揉入店中,靜靜訴說台北建築的前世今生。下回造訪店鋪,不妨悉心感受藏於瓷磚中的職人手工與細膩故事。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春池玻璃新場域「春場」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揭開「透明孵育地」的工藝秘密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你可曾好奇這抹「透明」如何誕生?

春池玻璃將於12月打開擁有半世紀歷史的玻璃工廠,啟動全新場域「春場 SPRINGPOOL ORIGINAL FACTORY」,一處以60年玻璃實業經驗為基礎、置循環設計於核心,介於生產與展示、工業與工藝之間的開放平台。串連8大展區,集結材料、製造現場及上百件玻璃工藝品,春場領你走上從「透明之前」、「透明之間」一路行至「透明之後」的工藝之旅,窺見傳統製造業於當代發展出的嶄新樣態與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打開玻璃工廠,導入設計思維領民眾一探「透明孵育地」

繼以玻璃為核心,集結展演、選物、餐飲、零售等功能於一地的「春室」品牌版圖底定後,春池玻璃再推全新實體場域「春場」。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以玻璃工廠為基地,貫徹「一半開放,一半生產」概念的場域,由彡苗空間實驗及無氏製作合作空間設計。團隊打破製造現場及展示空間之間的界線,兩者之間僅以一面玻璃相隔——觀者一面看展,一面能隔著玻璃望見窯爐中燒紅的玻璃膏,觀察老師父們熟練俐落的工作姿態。在此,玻璃串連了產業與生活,實業與文創和諧共存一地,共築一個兼具技藝傳承、設計交流、循環教育等功能的空間。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延續工業符號,創造新舊混融的空間

舊與新在春場中無縫銜接,設計團隊一方面保留工廠原有的鋼構、管線與混凝土地坪,揉歲月痕跡於場域;另一方面則透過新介入的玻璃、金屬與木材結構,輕盈地回應空間本身的工業語彙。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展示道具也滿載設計巧思,玻璃製程中的耗材不再隱形,而是成為反映場域特質的展場質地,比如玻璃吹製管化為展架結構,耐火磚與平板玻璃被重新整理、堆疊,構築可調整的層架與平台。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考量到春場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活動,舉凡設計講座、品牌活動、實驗劇場等等,設計團隊在其中融入許多彈性、可變的設計,便於日後根據需求營造不同情境。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透明之前」到「透明之後」:揭開玻璃工藝秘密

春場也透過「玻璃鵝卵石」串起導覽體驗。每年,春池會回收超過15萬噸的廢棄玻璃,品牌將每100公克視為一「春池單位」,將被丟棄的材料重新塑形,轉化為一顆顆玻璃鵝卵石,成為春場訪客的參觀嚮導。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玻璃鵝卵石」以回收玻璃製成。(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導覽旅程以「透明之前」為始,聚焦於玻璃材質的潛能,接著推演至「透明之間」及「透明之後」,從樣品室的色料實驗、模具室的金屬肌理,到展示廳的光影折射,揭開玻璃從原料搖身一變為工藝品的歷程。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從春池玻璃轉型,看傳統製造業的當代轉機

春池玻璃是傳統產業轉型值得參考的案例,創辦人吳春池於1981年成立公司,以廢棄玻璃回收處理為核心,執行代工、回收材料應用等業務,奠定注重「永續」的企業文化;而後於2011年邁入轉型,成立「春池綠能玻璃觀光工廠」,打開民眾認識循環玻璃產業的新窗口,同時透過「W春池計畫」與設計師、藝術家跨界合作,為產業注入更多創意動能及文化價值。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的誕生,不只是延續玻璃產業輝煌時代的光輝,也是一次對傳統製造業的重新檢視——以「開放工廠」為本質,持開放思維迎接未來每一個合作、再造的可能,讓曾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玻璃製造業,在當代綻放新貌。

新竹「春場」春池玻璃全新場域誕生!半世紀玻璃工廠華麗轉身
(圖片提供:春池玻璃|春場/攝影:林祐任 Youren Lin)

春場

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牛埔南路372號

試營運營業時間|2025.12.01起,週一至週六 09:30-17:30

導覽票價|自助語音導覽 現場購票$200/專人導覽 預約制$250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