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ka Fika Cafe 創辦人陳志煌的烘豆魔法!挑選屬於自己的命定風味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1

居家防疫的日子裡,人們對於咖啡的依賴有增無減,向熟悉的店家購買咖啡豆回家自磨自煮,也成為咖啡癮者的生活新常態。然而,購買咖啡豆時,面對琳瑯滿目的豆種,我們該如何挑出自己的命定風味?包裝上常見的淺焙、中焙、深焙,又會如何影響咖啡的香氣與味覺?

關於咖啡烘焙的千百種問題,對於咖啡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去找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James Chen)準沒錯。這麼說可不只是因為他有著北歐盃咖啡烘焙大賽(Nordic Roaster Competition)冠軍的響亮頭銜,更是因為他10年來埋首烘豆廠打磨出的硬底子。置身在彷彿實驗室般的烘豆場中、度過上千個浸淫咖啡香裡的日子,陳志煌一步步成為當之無愧的「梅納反應大師」。對於許多人而言,烘豆是釋放咖啡風味的重要環節,陳志煌卻娓娓道來,其實烘焙對於咖啡的影響,可遠遠不止如此。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5
陳志煌擅長操控梅納反應,透過烘焙,演繹咖啡的風味、厚度與口感。

咖啡烘焙的魔力,不只是香氣

「烘焙對於咖啡的影響,包含香氣(Aroma)、口感厚度(Body)、觸感(Texture)三個層面。」陳志煌開宗明義說道。從香氣來看,其實咖啡風味可以分為「產區風味」跟「烘焙風味」。其中產區風味包括果香、花香、香料味;烘焙風味則包含巧克力味、焦糖味、煙燻味。「通常烘焙程度越淺,產區風味佔比越高;烘焙程度越深,產區風味佔比越低。然而,即便是產區風味,也需要靠烘焙來釋放。對於偏好花香、果香的人來說,挑選豆子時,產區便是重要考量,像是非洲豆多帶有強烈花果香氣,包含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的咖啡豆都有很棒的果香。花香則比果香更為難得,一般而言,費用也會比較高。」

而所謂口感厚度,指的則是液體在口腔裡的重量,像是檸檬水比白開水厚、牛奶比檸檬水厚、鮮奶油又比牛奶厚。「從淺焙開始,烘得越深,口感厚度越厚,到了中深焙時達到最高厚度,再烘焙下去口感厚度就又變薄了。如果口感厚度比較薄、烘焙度淺,喝起來就會像是茶;如果口感厚度偏厚、烘焙度淺,喝起來就會帶有熱帶水果味或是酒香。」而至於觸感,指的則是咖啡滑過舌頭,吞嚥下去時的感覺,究竟是如絲綢般的滑順,或像是喝一杯沙子般粗糙,便可見烘豆師的功力。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2
Fika Fika Cafe 的咖啡烘豆場,設備齊具,彷彿風味實驗室。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常說「烘焙度越淺,咖啡喝起來越酸;烘焙度越深,咖啡喝起來越苦。」然而,對於陳志煌而言,這種說法其實只能說是「部分正確」。「如果遇到烘焙技術好的烘豆師,能夠平衡酸味跟香氣,將咖啡豆烘得淺而不酸,入口時就不會有尖銳的酸味;同樣地,厲害的烘豆師也能將咖啡豆烘得深而不苦,既帶有煙燻香氣、嚐起來厚重低沉,卻不會產生焦苦味。所以說,『越淺越酸、越深越苦』雖然是個通則,技巧高超的烘豆師,卻可以透過技藝來克服這種限制。」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3
陳志煌擅長操控梅納反應,透過烘焙,演繹咖啡的風味、厚度與口感。

多道工序,完美演繹咖啡風味

除了「淺焙酸、深焙苦」的刻板印象並非定論,過去人們常以烘焙溫度來判斷烘焙程度的方式,也慢慢被更為科學化的方法取代。「最傳統的烘焙程度判斷,其實是看溫度跟色澤,但這種方式極不精準。畢竟,觀察的環境不同,色溫便會有所差異,而不同烘焙機在相同溫度下,烘焙出的效果也會有出入。也因此,現在烘焙業界共通的烘焙度標準其實是艾格壯數值(Agtron Number)。艾格壯數值是由一台名為Agtron的近紅外線焦糖化光譜分析儀測試出的二位數值,數值越高烘焙度越淺,數值越低烘焙度越深,這個數值放諸全球皆準。」陳志煌解釋。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4
Fika Fika Cafe 的咖啡烘豆場,設備齊具,彷彿風味實驗室。

而就Fika Fika Cafe的烘豆流程來說,當陳志煌收到一批生豆,確認與當初拿到的樣品品質一致後,便會分裝、冷藏,以免香氣散逸。直到準備烘豆時,才會量測咖啡生豆重量、放進熱好機的烘焙機裡烘焙。「烘焙機俗稱滾轉爐,可以想像成一台會轉的烤箱,從外形來看彷彿是個火車頭,咖啡豆就在裡面烘焙,我也會隨時拿取樣棒,監測裡頭的咖啡豆香氣與顏色,並依此調整火力、氣流大小。」

而當烘焙完成後,爐門一開,咖啡豆就會掉到冷卻爐裡,待冷卻後再放入去石機,去除混入的碎石。接著透過色選機,以氣流去除因為含水量不均,顏色差異最多的豆子,再量測咖啡豆表皮與咖啡豆磨成粉後的艾格狀數值,而在完成重重檢驗後,最後便是實際試喝品嚐,確保成品風味。

多道工序,完美演繹咖啡風味

乍聽之下,烘豆彷彿生產線的SOP;但咖啡豆畢竟是天然農作物,每一顆豆子的狀況都有所不同,也因此每一批咖啡豆的烘焙手法也會有所差異,而烘豆師也會依據不同豆種,搭配不同的烘焙曲線(指不同時間下的烘焙溫度變化)、氣流強弱,藉此讓每批咖啡豆釋放出最好的風味。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6
Fika Fika Cafe 的咖啡烘豆場,設備齊具,彷彿風味實驗室。

「每種咖啡豆都有對應的烘焙方式,可以強化偏好的風味、壓過厭惡的風味。舉例而言,蘇門答臘豆(也稱曼特寧)常有暗沉的酸味,過去大家都會用深焙來壓制這股酸味,但品質很好的蘇門答臘豆其實帶有深邃的木質香氣,我捨不得因為深焙犧牲掉木質香,就會改用特殊烘法,讓它『淺而不酸』;又或者是非洲豆往往有很棒的花果香,與之對應,我也有強化花果香的做法。」陳志煌說道。

這樣神奇的烘焙魔法,霎那間竟讓人想起古代的煉金術。然而,煉金術在現代化學理論誕生後,被確認是無稽之談,烘豆術這點「實」成金的魔法,卻在21世紀科學助攻下,成為烘豆師理性與感性的華麗演繹,讓一顆顆毫不起眼的綠色咖啡生豆,釋放出無比迷人的香氣,也讓成千上萬的人們,從過去到現今,都對這小小的褐色果實抱持著無限熱情,日復一日地著迷不已。

FikaFikacafe陳志煌烘豆_01
陳志煌擅長操控梅納反應,透過烘焙,演繹咖啡的風味、厚度與口感。

烘豆時,我在想的是......

溫度| 烘焙時的火力大小,不只影響咖啡豆的香氣,也會決定咖啡豆的口感厚度與觸感。

氣流| 氣流強烈時,咖啡香氣容易散逸,口感厚度較薄,喝起來觸感較利,容易刮嘴;然而,氣流微弱時,咖啡香氣卻會顯得混濁不堪。因此,如何平衡兩者,就是烘豆師的一大考驗。

濕度|濕度會影響生豆裡的含水量。濕度高時,咖啡豆的水分均值與水分下降速度,跟平時差異頗大,烘出來的香氣便會與平時不同。

氣壓|氣壓指的是空氣壓在物體上的重量,氣壓越大,香氣越不容易散逸。也因此,颱風天時絕不能烘焙帶有花香等小分子香氣的豆種,以免低氣壓造成香氣散逸。

陳志煌

Fika Fika Cafe主理人、2013年北歐盃咖啡烘焙大賽冠軍。陳志煌擅長操控梅納反應,不只將北歐風淺焙咖啡文化引進台灣,也自創「陽光烘焙法」。同時,他也深信咖啡是美食的一種,咖啡文化更是美食文化的一環,持續為咖啡文化開創出更多元的可能性。

文|郭慧  攝影|張國耀、張藝霖

想深入咖啡的迷人風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1/8月號《咖啡理想生活》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東京人氣烘焙坊「Bread, Espresso &」回歸登台!西門町首店6大亮點開箱:抹茶綠點綴木調空間,招牌Mou鐵板吐司必吃

東京人氣烘焙坊「Bread, Espresso &」回歸登台!西門町首店6大亮點開箱:抹茶綠點綴木調空間,招牌Mou鐵板吐司必吃

西門町一處轉角隨即於2025年10月1日揭幕來自東京的全新咖啡廳——表參道上高人氣、名列麵包控收藏清單的Bread, Espresso &將以「全感官移植」方式為台北輸入東京日常。隨本文搶先潛入這座簡約清爽的玻璃小木屋,待麵包香盈溢空間,來一場初秋早午餐約會。

2009年在東京表參道創立、現已坐擁逾45間日本當地分店的烘焙品牌Bread, Espresso &於2025年9月宣布開設首間台灣分店,選址常被比作澀谷的台北西門町,延續品牌「讓日常多一點幸福」理念,提供麵包、咖啡及早午餐等多樣化輕食,並引進獨特服務流程,全方位營造細膩卻不過度的日本日常體驗。

Bread, Espresso &東京表參道創始店。(圖片來源: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motesando)
Bread, Espresso &東京表參道創始店。(圖片來源: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motesando)

預計10月1日正式對外營業的全新店鋪,不僅是Bread, Espresso &繼插旗洛杉磯後,再於亞洲區擴張佈局,展現品牌在口味甚或風格文化上對全球不同市場更高的適應度,亦為其重返台灣的重要一步。回首2015年首次登島雖不能算成功,然過去10年間憑藉國際經驗的積累,加上疫後生活無疑更向「把握平凡每一刻」風氣靠攏,Bread, Espresso &這回可謂大勢歸來,滿懷信心地將日本烘焙新體驗帶入北台灣。由下揭曉好拍好吃的6大亮點,入秋時節不妨約上好友同訪。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1

抹茶綠點綴木調空間,日系木屋現身都市叢林

沿襲日本每家店鋪皆保有獨立特色的品牌作風,台灣首店落腳的寶慶路69號正是昔日臺北府城西城門「寶成門」所在。建物外觀首先由花崗岩基座和上樑構築樸實的視覺主體,其間鋪展近乎落地的通透玻璃,再畫龍點睛地嵌飾抹茶綠窗框和門框,既續存舊時風情、亦帶出現代質感;一眼望進室內,簡約櫃台和座席以深淺不一的木料打造,和諧溫潤,猶如都市叢林轉角忽而現身的日系木屋。

Bread, Espresso &重返台灣的首間店鋪坐落昔日臺北府城西城門「寶成門」所在轉角。(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Bread, Espresso &重返台灣的首間店鋪坐落昔日臺北府城西城門「寶成門」所在轉角。(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抹茶綠窗框和門框點綴木色為主的室內裝修,並有大面玻璃使天光自然穿透。(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抹茶綠窗框和門框點綴木色為主的室內裝修,並有大面玻璃使天光自然穿透。(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櫃台和座席維持Bread, Espresso &一貫的簡約風格,並藉深淺有別的桌椅等陳設突顯設計感。(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櫃台和座席維持Bread, Espresso &一貫的簡約風格,並藉深淺有別的桌椅等陳設突顯設計感。(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2

招牌「Mou吐司」6口味必吃,可任搭3入吐司禮盒

為再度登台做足準備的Bread, Espresso &,尤注重優良原料與經典製程,力求為台灣顧客原汁原味呈獻日式烘焙文化。其中,Mou吐司作為長年熱銷的核心商品,以品牌專用日本麵粉搭配訂製模具製成,口感外酥內軟,愈咀嚼愈迸發濃郁奶香。

Bread, Espresso &商品尤注重優良原料與經典製程。(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Bread, Espresso &商品尤注重優良原料與經典製程。(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其中招牌Mou吐司從麵粉到模具可謂原汁原味復刻。(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其中招牌Mou吐司從麵粉到模具可謂原汁原味復刻。(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且為滿足外帶及伴手需求,台灣首店亦推出三入裝的Mou吐司禮盒,首波主打肉桂捲水滴巧克力抹茶紅豆奶油百香果優格奶油日式蟳肉奶油柴魚高湯6種鹹甜平衡的口味,每日限量供應;任選3顆即可免費獲得精美包裝,適合日常分享或節慶贈禮。

任選3顆Mou吐司即贈精美禮盒。(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任選3顆Mou吐司即贈精美禮盒。(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甜麵包類原料為日清製粉的山茶花強力粉,其高穩定性和本身擁有的純淨麥味,自然造就麵體的柔軟拉絲與柔和香氣——帶蓋吐司與奶油麵包的最佳基底非它莫屬。歐式麵包類則採100%北海道橫山製粉的強力粉揉製,並透過長時間低溫發酵,同樣使外皮酥脆、內裡Q彈,風味甘甜而層次豐富。另也選用德國裸麥粉與北美DNS全粒粉,推出健康營養、穀香四溢的酸種與巧巴達等品項。

各類麵包使用不同原料製作,講究獨特口感和香氣。(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各類麵包使用不同原料製作,講究獨特口感和香氣。(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3

融入台灣風土,攜手職人開發獨家配方

除將日本原料搬來台灣外,Bread, Espresso &亦與本地養蜂職人「阿文老爹」合作,開發出專為烘焙設計的蜂蜜配方,在大崗山龍眼蜜基調中加綴花東百卉氣息,花果香、木質甜感與清爽尾韻皆備。

品牌亦攜手台灣在地職人,專為烘焙設計蜂蜜配方。(圖片來源: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fficial.tw)
品牌亦攜手台灣在地職人,專為烘焙設計蜂蜜配方。(圖片來源: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fficial.tw)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4

混豆咖啡貼近當地偏好,3款創意特調同步登場

無論是與早午餐悠閒共進,抑或只是配著吐司順手來杯,搭餐的咖啡都不能馬虎。Bread, Espresso &精選並混合瓜地馬拉、哥倫比亞與坦尚尼亞咖啡豆,打造厚實飽滿、滑順香濃,能加成自家麵包風味的品飲體驗。帶可可、木質與微果酸的新鮮烘焙咖啡,和招牌Mou吐司、各式甜麵包都是絕佳組合。晨光檸檬冷萃、青森蘋果冷萃、焦糖奶油美式3款同步登場的創意特調,則為日常餐飲注入更多驚喜。

含豐富油脂的混豆咖啡和招牌Mou吐司等多款麵包相得益彰。(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含豐富油脂的混豆咖啡和招牌Mou吐司等多款麵包相得益彰。(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創意特調同步登場,左為冰卡布奇諾和青森蘋果冷萃、右為熱拿鐵。(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創意特調同步登場,左為冰卡布奇諾和青森蘋果冷萃、右為熱拿鐵。(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5

經典早午餐、鐵板法式吐司不容錯過,昭和風蘇打一秒到日本

最後,Bread, Espresso &憑早午餐聞名,包括明太子奶油絲吐司餐、紅豆鹹奶油吐司餐等日式經典早午餐將隨新店開幕亮相;從Mou吐司延伸出的鐵板法式吐司系列在日本各地分店也是必點招牌,以鑄鐵鍋直接加熱烘烤上桌,讓融化奶油與糖霜充盈嗅覺和味覺。昭和風奶油蘇打、抹茶紅豆冰沙等具代表性的飲品選擇,更完整傳遞日本輕餐飲文化。

Mou鐵板法式吐司為必點之一;京都嵐山店廣受歡迎的抹茶口味,台灣也吃得到。(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Mou鐵板法式吐司為必點之一;京都嵐山店廣受歡迎的抹茶口味,台灣也吃得到。(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日式經典早午餐搭配昭和風奶油蘇打,一秒到日本;右為青蘋果冰淇淋蘇打和葡萄柚青茶。(圖片來源:Bread, Espresso &、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fficial.tw)
日式經典早午餐搭配昭和風奶油蘇打,一秒到日本;右為青蘋果冰淇淋蘇打和葡萄柚青茶。(圖片來源:Bread, Espresso &、Instagram @bread.espresso.and.official.tw)

西門町早午餐Bread, Espresso &亮點開箱#06

「管家式」取用流程延伸日系服務,編織人情味與烘焙香

台灣首店一併導入品牌特有「管家式服務」,由服務人員協助挑選和取用麵包,確保動線流暢及商品狀態完好,同時創造舒適細緻的消費觀感。Bread, Espresso &將人情味織於烘焙香氣之間,讓每位進店的顧客不花大錢、不跑太遠,一塊吐司、一杯咖啡,便是確幸。

初秋來份早午餐,圖為原味法式吐司餐(左)、明太子奶油絲吐司餐(上)、紅豆鹹奶油吐司餐(下)。(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初秋來份早午餐,圖為原味法式吐司餐(左)、明太子奶油絲吐司餐(上)、紅豆鹹奶油吐司餐(下)。(圖片提供:Bread, Espresso &)

Bread, Espresso &

台北市中正區寶慶路69號

  • 開幕時間:2025年10月1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上班咖啡廳絕選!昭和建築化身goodcoffee東京新橋店:供應「至福」飲品、加設休憩空間,會員無限使用還享桑拿

上班咖啡廳絕選!昭和建築化身goodcoffee東京新橋店:供應「至福」飲品、加設休憩空間,會員無限使用還享桑拿

歷史建築所蘊藏的時光痕跡,無需多加綴飾,不經意間便為飛速前奔的生活敲出一聲慢節奏。東京新橋辦公街區轉角,屹立近百年的昭和特色建物以「孕育交流」的咖啡廳之姿重新啟用——「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無疑是自由工作者福音,亦標記出一處疫後遠距工作風氣漸盛下,工作與生活休憩「共構」的新型態場域。

現為日本文化遺產的堀大廈,位於東京都港區新橋,自昭和年代之始起算已有100年歷史、以建築確切竣工時間計亦存在93年。2021年通過原所在公司堀商店,與大型建設公司竹中工務店、生活提案公司gooddays旗下企業goodroom三方聯手進行改造,搖身成為後者最新直營門市「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於2025年7月份向大眾敞開,嶄露新舊交融、意蘊尤深的空間面貌。

「堀大廈」於1932年(昭和7年)竣工,最早由專營建築五金製造銷售的合資公司「堀商店」為自家辦公需求而建,從建材到裝飾結構都相當富有昭和初期代表性。建物座落外堀通的路面交叉口角地,地下1層、地上5層,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所造,外牆則貼飾帶凹凸質感的刮面磚,同時汲取昭和風韻並融入其標誌性的現代主義元素「橫向連續窗」,裡裡外外延續豐富細節——時至今日固然不只是一幢商業建築,更是了解近代東京都市住宅發展脈絡的重要遺產;因具備充足歷史價值而於1989年列為「東京都選定歷史建築」,1998年再度載入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

「堀大廈」於1932年竣工,建材本身和外觀裝飾皆體現昭和初期建築風格。(圖片來源:gooddays)
「堀大廈」於1932年竣工,建材本身和外觀裝飾皆體現昭和初期建築風格。(圖片來源:gooddays)
2021年由原所在公司「堀商店」與竹中工務店、goodroom聯手改建。(圖片來源:竹中工務店)
2021年由原所在公司「堀商店」與竹中工務店、goodroom聯手改建。(圖片來源:竹中工務店)

佇立當今辦公街區,溫潤木質空間正式揭幕

在持續變遷的東京都內,goodroom選址這座乘載歷史、續存自身姿態長達93年的名建築,煥新開設goodcoffee店鋪,不僅提供到訪者美味咖啡,更將跨越悠長歲月傳承至今的建築魅力與現代工作型態、生活方式相結合,進而開創全新價值。因此,空間設計發揮了goodroom多年來操刀大量翻新租賃項目所積累的專業經驗,在保留歷史建築沉著氛圍的同時,構作出漫溢木質溫潤感的自然空間。

「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將百年建築魅力帶進現代生活。(圖片來源:gooddays)
「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將百年建築魅力帶進現代生活。(圖片來源:gooddays)
木質內裝保留歷史建築沉著氛圍。(圖片來源:gooddays)
木質內裝保留歷史建築沉著氛圍。(圖片來源:gooddays)

「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供應菜單

「至福一杯」為生活來杯好咖啡,限定甜點同步登場

goodcoffee的招牌手沖咖啡以濃郁厚實的口感、爽朗俐落的酸味與可可餘韻為特色,打起「至福」(日語「無上的幸褔」之意)名號主推即使每天來一杯也不感到厭倦的品飲體驗;另亦準備以咖啡製作的甜品如阿法奇朵、咖啡凍,以及使用檸檬草、綠薄荷等特調而成的綜合花草茶。

除飲品外亦同步供應多種甜點,更推出新橋店限定菜單,內含來自其他甜點鋪的軟餅乾、布朗尼、香蕉磅蛋糕等。(如上圖組合)。(圖片來源:gooddays、Instagram @goodcoffee_by_goodroom)
除飲品外亦同步供應多種甜點,更推出新橋店限定菜單,內含來自其他甜點鋪的軟餅乾、布朗尼、香蕉磅蛋糕等。(如上圖組合)。(圖片來源:gooddays、Instagram @goodcoffee_by_goodroom)

「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額外設施

就地開工、隨時休憩,會員無限暢享多座城市據點

咖啡廳同樓層設有工作休憩空間「goodroom lounge」,會員再享飲品7折優惠。無論早晨上班前偷閒小歇,抑或辦公途中會議所需,任何時候都能輕鬆利用。此外,若申辦月費18,800日圓(含稅)的工作休憩方案,即可不限次數使用東京、大阪、福岡共18處據點,其中部分據點還配備桑拿設施。

可作休憩或商談空間的「goodroom lounge」;圖為新橋店。(圖片來源:gooddays)
可作休憩或商談空間的「goodroom lounge」;圖為新橋店。(圖片來源:gooddays)
「goodroom lounge」澀谷站前店。(圖片來源:gooddays)
「goodroom lounge」澀谷站前店。(圖片來源:gooddays)

goodcoffee新橋 by goodroom

東京都港區新橋2丁目5-2 堀大樓1樓

  • 營業時間:8:00-18:00
  • 交通方式:JR「新橋站」步行2分鐘/東京地下鐵「內幸町站」步行7分鐘

>> 更多訊息可至goodcoffee官方網站官方社群了解。

gooddays控股株式會社

秉持「持續創造別處沒有的平凡」之企業理念,藉由生活和IT的結合,祭出前所未有的居住與工作方式。並透過從翻新工程、媒體集客到營運的一體化服務,在為業主與客戶提供最佳解方之外,也為社會問題中的空屋問題貢獻力量。子公司包括翻新品牌TOMOS、共享辦公室goodoffice、從一般租屋到訂閱式酒店短居都有服務的找房平台goodroom,以及附設於辦公與住宅的桑拿グッドサウナ(goodsauna)和本文介紹的咖啡廳goodcoffee。

資料來源|gooddays控股株式會社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