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Local Local咖啡再地」登場!走進Local Remote全新成立的餐飲生活方式品牌空間

新店「Local Local咖啡再地」登場!走進Local Remote全新成立的餐飲生活方式品牌空間

坐落於新店大坪林站的「Local Local 咖啡再地」,緊鄰新店矽谷與新店裕隆城,是Local Remote 經過一年的籌備,全新成立的生活方式餐飲品牌。而在這與「十幸設計」攜手打造、接近50坪的空間,期待自身能成為具有城市環境感知與文化意識的靈感啟發地,並打造全新生活風格。

Local Local 創立於2022年,是一家以咖啡為特色的全時段生活方式餐飲品牌,以創意機構 Local Remote作為創意核心,探索商業與美感的邊界,旗下擁有的產品支線「A Moment Please」則是將品牌理念延伸至生活風格的呈現。

坐落於新店大坪林站的「Local Local 咖啡再地」,是Local Remote 經過一年的籌備,全新成立的生活方式餐飲品牌。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致力於為品牌打造出多維度體驗,並且繳出眾多亮眼成績單的設計創意機構「Local Remote」,在打造 Local Local 的過程中,不斷探詢商業設計的可能與邊界,是首次創意機構以直面消費者的方式與市場溝通。(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專門為「輕社交」所打造的空間

Local Remote 創意總監劉書堯(Brian Liu)說,「就像平面設計的最終檔沒有盡頭一樣,我們希望構築一個可編輯並具有強大適性的空間結構體系。」走進店內,寬敞的配置與原生材料的選擇,降低了空間的陌生感,一個專門為「輕社交」所打造的空間,圍繞著「適應性與鬆弛感」做出了許多突破與妥協。空間的「善意」來自於建構以人為本的互動引力場,透過裸露的原始結構,與精緻平整的材料,使空間在兩者的張力之間建構平衡感。新設立的牆面留停在批土的步驟,讓未完成的意向,退縮的門店入口與通透的空間成全了始於人性的「分享」特性。

Local Local透過裸露的原始結構,與精緻平整的材料,使空間在兩者的張力之間建構平衡感。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透過裸露的原始結構,與精緻平整的材料,使空間在兩者的張力之間建構平衡感。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賦予空間的可流動性

其中一大亮點,便是由工業設計師周信宏所打造的全訂製的傢俱,以物件改變空間動線,適應人的足跡與習慣,是這組客製桌椅的重要課題,概念圍繞著平面設計師最為熟悉的格線系統展開;以樺木板打造的桌椅,將空間劃分成了一個個的單位,隨著桌子展開,椅子升降,建構了一個完整多元的傢俱體系,成就了空間的可流動性,透過模組化的桌椅設計,給予人與人的互動「邏輯」,讓每一個停留都能留下印記,賦予空間無窮變化的可能。

由工業設計師周信宏所打造的全訂製的傢俱,以物件改變空間動線,適應人的足跡與習慣。(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由工業設計師周信宏所打造的全訂製的傢俱,以物件改變空間動線,適應人的足跡與習慣。(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打造全新的咖啡味覺體驗

Local Local更與曾擔任WBC世紀咖啡大師競賽感官評審、WBrC世界咖啡沖主競賽等多次主審經驗的Chacha合作,聯手打造全新的咖啡味覺體驗,透過風味碰撞與層次交疊,讓每一次的品嚐都像是一次未知的星球探索,做為店裡主打的系列品項,在設計過程中,透過口味的互相牽引與平衡,慢慢喝,感受酸,感受苦,尋找味蕾的甜蜜點,在品嚐當下便可在腦中構出一幅抽象卻真實的感官畫像。

Local Local與曾擔任WBC世紀咖啡大師競賽感官評審、WBrC世界咖啡沖主競賽等多次主審經驗的Chacha合作,聯手打造全新的咖啡味覺體驗。(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與曾擔任WBC世紀咖啡大師競賽感官評審、WBrC世界咖啡沖主競賽等多次主審經驗的Chacha合作,聯手打造全新的咖啡味覺體驗。(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而這一系列特調的Campaign更透過時髦的攝影手法展現風味與氛圍,在吸引年輕目光的同時,成為社群上的吸睛焦點。Local Local店長楊佑瑄分享,「特調系列雖然在企劃上處處展現用心,在價格策略上更加親民,我們希望透過刺激消費者體驗提升全民審美,這也是我們的一大願景,美學體驗不該受限於價格。」

Local Local特調系列——浪花椰子山 Coco Hill:以東南亞國家著名的摩摩渣渣為發想,用鳳梨以及椰奶做出基底。以SOE濃縮萃取的方式,咖啡的酸甜、莓果以及香料調性放大帶入飲品中。(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浪花椰子山 Coco Hill:以東南亞國家著名的摩摩渣渣為發想,用鳳梨以及椰奶做出基底。以SOE濃縮萃取的方式,咖啡的酸甜、莓果以及香料調性放大帶入飲品中。(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脆梅麻花 Twisted Plum:將芭樂予以咖啡獨特的奶油堅果風味融合,將口味層次提升,在入口時碰撞出無限的想像與趣味。最後用海苔麻花捲的酥脆口感交替,搭配著調飲,玩意十足。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脆梅麻花 Twisted Plum:將芭樂予以咖啡獨特的奶油堅果風味融合,將口味層次提升,在入口時碰撞出無限的想像與趣味。最後用海苔麻花捲的酥脆口感交替,搭配著調飲,玩意十足。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乒乓黑森林 Dark Forest:坐下來,靜下來,讓自己回到五歲的年代,大口貪婪的將古早味紅葉黑森林蛋糕吞下肚。(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乒乓黑森林 Dark Forest:坐下來,靜下來,讓自己回到五歲的年代,大口貪婪的將古早味紅葉黑森林蛋糕吞下肚。(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粉色與琥珀 Pink Amber:使用風味乾淨但卻天然的仙人掌,加入熱帶水果中最讓人無法抗拒的荔枝。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粉色與琥珀 Pink Amber:使用風味乾淨但卻天然的仙人掌,加入熱帶水果中最讓人無法抗拒的荔枝。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盛開的洛神花 Hibiscus Blossoms:液體三大王,酒精、咖啡、茶,將其三種元素作結合,基底以洛神、Rum搭配咖啡,做出烏梅山楂的風味結構。就像在喝一杯酸酸甜甜的山楂烏梅汁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特調系列——盛開的洛神花 Hibiscus Blossoms:以液體三大王,酒精、咖啡、茶,將其三種元素作結合,基底以洛神、Rum搭配咖啡,做出烏梅山楂的風味結構。就像在喝一杯酸酸甜甜的山楂烏梅汁 (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在常規品項以及餐食上,Local Local精挑細選的金獎配方豆「奇觀」,展現了綿長而豐富的熟果、榛果、太妃糖濃郁香氣,而為了挑剔的咖啡客們另外獻上的單一產地咖啡豆「果丁丁」淺中度烘培,曼妙杏桃香氣,酸甜柑橘風味,呈現更加醇厚多變的韻味。而15口內能完食的小食,也專門為了輕社交場景打造。

Local Local甄選阿拉比卡咖啡豆,呈現最忠於內心的精品風味。(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甄選阿拉比卡咖啡豆,呈現最忠於內心的精品風味;15口內能完食的小食,也專門為了輕社交場景打造。(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Find your moment, Make it local

「Find your moment, Make it local」即興生活,隨時再地。從店面到周邊,再到咖啡杯上,這句話經常出現在Local Local的每個角落,是其自創立以來一直所提倡的生活方式。生活本就是由無數個「moment」所組成,無可避免地出現規律與循環性,而Local Local所扮演的角色,正是那個啟發你找到正確時刻跳脫框架的彈射器。

Local Local聯合創辦人徐子奇分享,「當你跟著我們掌握了生活的節奏,便能隨時隨地享受鬆弛的生活方式,出奇不意,適時跳拍,生活的每一處都能有local精神!」而這樣的生活方式更是吸引了一群深具都市氣質,時髦、真摯、熱烈,充滿好奇心的年輕群體聚集,為空間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Local Local是一家以咖啡為特色的全時段生活方式餐飲品牌。(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是一家以咖啡為特色的全時段生活方式餐飲品牌。(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另外,走進店內,商品區可以看見 Local Local 風格周邊產品線——A Moment Please,其將品牌理念透過不同物件像是老帽、隨行杯、陶瓷杯等等融入日常生活,體現品牌自身的內容與審美水平,也進一步展現其獨有的生活態度。

Local Local風格周邊產品線—A Moment Please 體現品牌內容與審美。(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風格周邊產品線—A Moment Please體現品牌內容與審美。(圖片提供:Local Remote)

Local Local 咖啡再地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42巷18號

資料提供|Local Remote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編輯探店】京都咖啡廳「超隱藏版」3選:深夜昭和山屋、藏身公寓小店、狗派必訪木造庭院,在地人私密散策踩點公開

京都咖啡廳推薦:深夜昭和山屋、藏身公寓小店、狗派必訪木造庭院,在地人私密散策踩點公開

獨旅夥伴請查收!本篇挖掘在地人私藏名單、搭配實地走訪,精選京都市左京區3間別具老屋情調的咖啡廳,為各位策劃一趟適合午後到深夜隨意踩點的療癒系散策路線——除和家人朋友同訪,這些地方也非常獨旅友善。

10月的京都,涼而不冷,含蘊在城市空氣裡的靜謐柔和,絲毫不像一座已經人滿為患的觀光重地。然對居民而言,觀光帶來的無形壓力恐怕仍超過負荷,尤其部分原來只是「好好過生活,做做小生意」的在地店家。此次探路取材的過程裡,編輯遇到一位店家老闆,邊不斷抱歉、邊真誠請求不要對他們的店進行報導,「這裡承接不了那麼多人的到來。」他比劃著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說道。環顧四周,有客人倚牆閱讀、有客人對坐談天,這幅安適景象確實不該被打破。答應了老闆,氛圍絕佳的「祕境」影像於是沉沒相簿深處。雖不免感到可惜,但想想既然是祕境,大家哪天也許就在各自的旅途中意外尋得了也說不定。相信吸引力法則:)

為何將這段故事寫在開頭——「越多人去,生意越好,難道不好嗎?」停留該店半小時便深受其療癒,那份現代生活最為匱乏的「不多不少,這樣就好」之感,讓人深刻領略,有些歲月靜好,是再多的人潮、生意、金錢都換不回來的。

\本輯La Vie探店帶大家搭乘叡山電車,前往一乘寺、京都藝術大學站附近3間咖啡廳!/(圖片提供:Ning Chi)
\本輯La Vie探店帶大家搭乘叡山電車,前往一乘寺、京都藝術大學站附近3間咖啡廳!/(圖片提供:Ning Chi)

——— 降低分貝分隔線 ———

 

午後到深夜,在歲月靜好的京都喝茶散步

相比台灣城市夜間燈火通明的生活風格,開放至深夜的咖啡廳在日本就沒這麼隨處皆是了。因此本輯收錄的3間咖啡廳特別列入兩個「太陽下山後另有風情」的選項,讓你從午茶到宵夜,不愁沒有好去處。※京都小店較常不定時公休,建議外地旅客提前電洽以保不撲空

京都咖啡廳推薦#01

Wood Note,和《深夜咖啡廳》老闆熱聊?!

《深夜食堂》隨顧客來去而短暫匯聚的人生故事,是作品從漫畫立體化為電視電影始終不變的看點。如果這部作品平凡卻充滿溫度的「陌生交流」令你時常回味,那麼你也一定會著迷於Wood Note和Wood Note老闆的熱情可愛。

自叡山電車一乘寺站步行約5分鐘即能抵達的街邊轉角,頗具年代感的木質外觀、森林綠色勾勒的方格窗,乃至從中流淌而出的暖黃燈光,一瞬間彷彿具象化了歐洲童話裡的山間木屋,為深夜未歸之人沖碗熱茶、來份烤得正酥脆的塗餡吐司,聊上幾句鄉野趣事。

Wood Note座落街邊轉角,作為該區少數的深夜咖啡廳點亮夜路。(圖片提供:Ning Chi)
Wood Note座落街邊轉角,作為該區少數的深夜咖啡廳點亮夜路。(圖片提供:Ning Chi)
門前立起標誌性昭和燈箱,森林綠色勾勒的方格窗流瀉暖意。(圖片提供:Ning Chi)
門前立起標誌性昭和燈箱,森林綠色勾勒的方格窗流瀉暖意。(圖片提供:Ning Chi)

這間由老闆一手經營20多年的喫茶店,裡外巧妙交融和洋風情。門口以標誌性昭和燈箱引人目光,屋裡卻襯墊愛爾蘭音樂;桌上供隨意塗鴉、留言的交流手帳什麼語言都有,親切又健談的老闆面對(即使會說日文的)外地訪客仍不忘切換英文增進溝通、也會指著本子上認得的漢字問中文涵意。在西式的幽默不羈之間,Wood Note保有濃郁的日式古典氣息,用「老闆手作」的溫度,包裹著每位入店的「朋友」,度過悠閒自洽的漫漫時光。

整體店裝交融和洋風情,猶如歐洲童話裡的山間木屋。(圖片提供:Ning Chi)
整體店裝交融和洋風情,猶如歐洲童話裡的山間木屋。(圖片提供:Ning Chi)
包含吧台及座位區僅約20席。(圖片提供:Ning Chi)
包含吧台及座位區僅約20席。(圖片提供:Ning Chi)

別看小店不甚起眼,一面受好評相報、在地人推薦、旅遊書介紹等途徑廣傳,同時又作為相對少數的深夜咖啡廳點亮夜路,他們的觀光客源其實並不少,台灣、韓國尤占多數。老闆自嘲地擺擺手說自己的店不時髦(おしゃれ),然老闆不知道的是,這樣渾然天成的老屋氛圍感,相比四處可見的華麗裝修,那可太值得被標上京都散策地圖了。最後,除了前面提到的塗餡吐司有多樣口味外,編輯更推薦大家一律加點和菓子套餐,內含一顆當日例菓、一杯飲品(數種可選)——和菓子配上舊書報,即刻重溫昭和浪漫。

左起冰拿鐵+和菓子(和菓子套餐)、馬鈴薯烤土司。(圖片提供:Ning Chi)
左起冰拿鐵+和菓子(和菓子套餐)、馬鈴薯烤土司。(圖片提供:Ning Chi)
不僅交流手帳(中、右)承載各地旅客的筆跡,Wood Note的菜單(左)本身也是手寫。(圖片提供:Ning Chi)
不僅交流手帳(中、右)承載各地旅客的筆跡,Wood Note的菜單(左)本身也是手寫。(圖片提供:Ning Chi)
牆面同樣貼滿手繪風格文宣。(圖片提供:Ning Chi)
牆面同樣貼滿手繪風格文宣。(圖片提供:Ning Chi)

Wood Note / ウッドノート

京都市左京區一乘寺大原田町23-3

  • 營業時間:12:30-23:00,週二公休
  • 特別活動:表定每週一和每月第一個週五舉辦音樂會

京都咖啡廳推薦#02

Naya Cafe,推開吉卜力大門

看Google Map找這間店,需要花點時間。它不在路面,甚至不只藏身小巷,更直接嵌入一棟極其素雅的公寓中庭——彎了又拐,終於發現掛飾著乾燥植物的「隧道」裡別有洞天。

Naya Cafe隧道般的入口,如帶訪客穿越到吉卜力世界。(圖片提供:Ning Chi)
Naya Cafe隧道般的入口,如帶訪客穿越到吉卜力世界。(圖片提供:Ning Chi)

內部空間較想像中所謂的「小店」更精巧些,卻毫不顯得狹窄壓迫。反倒是縈繞周身的異世界氣氛忽而觸發《貓的報恩》的奇幻聯想,(感覺貓男爵等會兒就來XD);開放式廚房由手刷感牆面、方形磁磚流理台,和一系列家家酒道具般自帶童趣感的鍋碗瓢盆所構成,且能直接看到老闆料理食物的全過程,又彷彿帶著我們穿越到《霍爾的移動城堡》的世界⋯⋯。也或許正因一次能招待的客人就那麼幾位,無論送餐時與熟客的搭話、對新客恰到好處的關照,都讓人倍覺溫馨。

內部空間精巧、座位也不多,莫名有種娃娃屋的童趣感。(圖片提供:Ning Chi)
內部空間精巧、座位也不多,莫名有種娃娃屋的童趣感。(圖片提供:Ning Chi)
開放式廚房可見料理過程,「難道是霍爾在煎蛋?!」的奇想油然而生。(圖片提供:Ning Chi)
開放式廚房可見料理過程,「難道是霍爾在煎蛋?!」的奇想油然而生。(圖片提供:Ning Chi)

而當空間率先拿下超乎預期的高分,飲品、餐食再不踩雷,這間店基本上就「二訪確定」了。飲品方面,在咖啡廳常備款應有盡有之餘,Naya Cafe同步供應自家特色款,尤推薦大家嘗試風味牛奶系列;甜點方面,人氣起司蛋糕想吃還得碰碰運氣(編輯自己這次沒吃到),不過據當地友人轉述口感偏濕軟,喜歡扎實型蛋糕的人另行斟酌;若欲來份稍有飽足感的輕食,現做三明治相當不錯。店內亦設一處擺放左京區藝文展演DM(形式與台灣部分咖啡廳類似),集結包括書展、畫展、音樂會等活動,享用午茶的同時隨手便可汲取相關資訊。

推薦風味牛奶系列飲品(圖左);起司蛋糕(圖右)為口感濕軟的類型,可斟酌個人喜好點用。(圖片提供:Ning Chi)
推薦風味牛奶系列飲品(圖左);起司蛋糕(圖右)為口感濕軟的類型,可斟酌個人喜好點用。(圖片提供:Ning Chi)

縱使不比Wood Note一路到深夜,Naya Cafe到晚上8點的營業時間在京都已經頗晚,突然想喝杯咖啡、飯後散步順道吃點甜,它都將用「吉卜力魔法」為一天完美收尾。

Naya Cafe

京都市左京區北白川堂ノ前町1號(「デュ北白川」公寓102室)

  • 營業時間:12:00-20:00

京都咖啡廳推薦#03

Kinta Dog Cafe,身為狗派一定會愛

先打預防針,這間店的隱密程度,初訪時可能會找路找到懷疑它倒了,但一旦尋得其門而入,絕對是狗派人能玩一下午的天堂。複合式咖啡廳Kinta Dog Cafe座落兩層樓民宿「Ginkakuji Kinta(銀閣寺Kinta)」一樓——顧名思義,店裡有狗,同時非常歡迎各方狗狗一起來玩。地理位置雖稱不上熱鬧區域,但鄰近銀閣寺、哲學之道(可賞櫻花和紅葉)等景點,到京都大學和京都藝術大學都方便;除了咖啡廳、民宿,也兼備烤肉區,家庭旅遊若在京都停留較久,至此住兩日想必大人清幽、小孩/毛小孩歡樂。

Kinta Dog Cafe座落兩層樓民宿「Ginkakuji Kinta」一樓,與自然為伍。(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Kinta Dog Cafe座落兩層樓民宿「Ginkakuji Kinta」一樓,與自然為伍。(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狗主題空間圍繞老闆愛犬Kinta打造,Ginkakuji Kinta在Airbnb的自介頁面甚至稱Kinta才是店主。(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狗主題空間圍繞老闆愛犬Kinta打造,Ginkakuji Kinta在Airbnb的自介頁面甚至稱Kinta才是店主。(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除大片綠色外,就屬紅色柵欄大門最具辨識度,烤肉區(圖右)、露天平台等欄杆亦點綴式使用紅色。(圖片提供:Ning Chi)
除大片綠色外,就屬紅色柵欄大門最具辨識度,烤肉區(圖右)、露天平台等欄杆亦點綴式使用紅色。(圖片提供:Ning Chi)
作為休閒、住宿複合場域,店家歡迎客人帶自家毛小孩來玩耍跑跳。(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作為休閒、住宿複合場域,店家歡迎客人帶自家毛小孩來玩耍跑跳。(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以醒目的紅色「柵欄」為始,整座庭院可謂圍繞狗狗運行。「店主」是一隻名為Kinta的栗色柴犬,時而躺地、時而占據沙發,溫厚隨和地陪伴客人用餐,客人也可向店家購買Kinta的吃食,與他互動留影。

整體室內外界線模糊、近乎全木作的暖調空間營造滿滿生活感,不僅狗主題裝飾貫穿陳設,大至狗玩偶、小至時鐘上的狗元素都不放過,爬上二樓露天平台更彷彿全覽狗狗遊戲場。涼爽時節推薦選擇親近自然的半室外座位,當陽光從簾幕縫隙灑落桌面成幾何圖案,店狗、家狗玩成一塊,無疑使得這趟戶外體驗愈加靈動有趣。

庭院額外搭建露天平台。(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庭院額外搭建露天平台。(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半室外座位有簾幕適度遮蔽,尤適合涼爽時節享受陽光。(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半室外座位有簾幕適度遮蔽,尤適合涼爽時節享受陽光。(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通透的落地門窗模糊室內外界線,室內裝潢和家具則延續室外設施,形塑近乎全木作的慵懶格調。(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通透的落地門窗模糊室內外界線,室內裝潢和家具則延續室外設施,形塑近乎全木作的慵懶格調。(圖片來源:Ginkakuji Kinta Airbnb)
與狗相關的設計巧思充斥各角落,引人沿路尋找「狗足跡」;Kinta此刻正在沙發上睡午覺。(圖片提供:Ning Chi)
與狗相關的設計巧思充斥各角落,引人沿路尋找「狗足跡」;Kinta此刻正在沙發上睡午覺。(圖片提供:Ning Chi)

餐食部分編輯個人認為相對不是這裡的亮點,簡餐為主,消費就京都來說不算高,但並無特別印象深刻之處。一句話總結:請為「擼狗」而來!

餐食中規中矩,狗掌造型隔熱墊倒讓人端起茶杯不禁會心一笑。(圖片提供:Ning Chi)
餐食中規中矩,狗掌造型隔熱墊倒讓人端起茶杯不禁會心一笑。(圖片提供:Ning Chi)

Kinta Dog Cafe

京都市左京區浄土寺西田町115-4號

  • 營業時間:12:00-19:00

收藏一段京都的靜寂

京都的靜,不只感官上的無聲,更獨具遠離煩囂、沁入骨子裡的靜寂。除了朝九晚五跑景點,既來到文化古都,不趕時間地漫行巷弄,與風擦身、與人相遇,留下真正重疊於當地日常的樸實記憶,無非是種格外別致的旅遊方式。願大家在悄聲造訪這座城市之際,有機會於Wood Note、Naya Cafe和Kinta Dog Cafe的溫潤木調空間裡攢得安然片刻。

左京區,此次京都行收藏的靜寂。(圖片提供:Ning Chi)
左京區,此次京都行收藏的靜寂。(圖片提供:Ning Chi)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開張:溫潤木質調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打造愜意的「都市客廳」空間

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開張:溫潤木質調、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打造愜意的「都市客廳」空間

接續2024年伯朗咖啡館南京概念店的開幕,伯朗再度以全新面貌推出第2間科大概念店。其將生活美學融入整體設計,同時延續咖啡專業,首次引進「Coffee on Tap 咖啡自取機」滿足快節奏消費者需求,並推出獨家現做美式餐點,提供兼具視覺與味覺的嶄新體驗。

極簡線條 ✕ 溫潤木質調 ✕ 自然採光

伯朗咖啡館科大店坐落於繁忙的區域中,以「都市客廳 Urban Living Room」為概念,讓附近民眾走出家門也能夠擁有自在交流和放鬆的場域。透過極簡線條、溫潤木質調與大面玻璃窗透進的自然採光,營造舒適卻富有設計感的氛圍。整體採用深色木質調,並透過多元座席形式打造豐富的空間層次。

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10月20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改裝後的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10月20日正式開幕(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伯朗咖啡館科大店以「都市客廳 Urban Living Room」為概念,讓民眾有自在交流和放鬆的場域。(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伯朗咖啡館科大店以「都市客廳 Urban Living Room」為概念,讓民眾有自在交流和放鬆的場域。(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找到恰到好處的生活節奏

伯朗將空間分為「快」與「慢」兩大區域:前半部為「快區」,設置可在7.5秒內完成取咖啡的自取機,並搭配高腳桌與階梯式座位,滿足通勤族與上班族的效率需求;後半部「慢區」則配置沙發、低桌椅與閱讀區,讓學生與一般消費者能在此放慢步調、自在交流,找到恰到好處的生活節奏。

店內設置高腳桌與階梯式座位,滿足通勤族與上班族的效率需求。(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店內設置高腳桌與階梯式座位,滿足通勤族與上班族的效率需求。(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內有可租借會議空間。(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內有可租借會議空間。(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

設計風格融合了「經典 × 創新」的精神,以磁磚與吧台水磨石材質象徵新舊交融,並加入北歐美學的細節與比例,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營造出溫潤而現代的氛圍,希望走進科大店便能感受到品牌想傳遞的幸福感與愉悅。

科大概念店空間中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營造出溫潤而現代的氛圍。(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空間中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營造出溫潤而現代的氛圍。(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整體採用深色木質調。(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整體採用深色木質調。(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引進Coffee on Tap咖啡自取機

伯朗咖啡館深耕科大商圈超過20年,一直是學生與師長共享晨昏時光的日常風景。為讓消費者能更便利、快速享受專業咖啡體驗,此次科大概念店特別引進全台連鎖咖啡館首創的「Coffee on Tap咖啡自取機」。消費者僅需簡單操作,即可快速取用一杯保留手沖層次的單品咖啡,並可依喜好選擇冷萃和熱飲,滿足現代消費者對效率與專業品質的雙重需求。

此次科大概念店特別引進全台連鎖咖啡館首創的「Coffee on Tap咖啡自取機」。(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此次科大概念店特別引進全台連鎖咖啡館首創的「Coffee on Tap咖啡自取機」。(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推出現點現做美式餐點

另外,科大概念店也獨家推出多款美式新餐點,從黃金酥脆早餐捲、經典雞肉凱薩捲到罪惡厚培根酸種麵包,每一道皆兼具色香味俱全的魅力。搭配多元創意特調與甜點,讓消費者無論早午餐、下午茶或晚餐等各個時段,都能盡情享用美味的餐點。

未來,伯朗咖啡館持續投入各門市改裝與新型態店點開發,讓生活美學、設計與科技走入的城市每一角。

伯朗咖啡館的現點現做餐點,提供消費者於各個時段,都能盡情享用美味新鮮的餐點。(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伯朗咖啡館的現點現做餐點,提供消費者於各個時段,都能盡情享用美味新鮮的餐點。(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噶瑪蘭威士忌香蕉藍莓法式吐司(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噶瑪蘭威士忌香蕉藍莓法式吐司(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內販售許多不同周邊產品(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科大概念店內販售許多不同周邊產品(圖片提供:伯朗咖啡館)

伯朗咖啡館科大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52號1樓

資料提供|伯朗咖啡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