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猶如天然洞穴的藝文空間!兼具自然、摩登氣息的畫廊與表演劇院

澳洲猶如天然洞穴的藝文空間!雙建築團隊打造自然、摩登氣息共存的畫廊與表演劇院

座落於澳洲雪梨近郊奇彭代爾(Chippendale)一帶,「Phoenix Central Park Gallery」以帶自然紋理、不規則表面的獨特形態佇立,這棟藝文據點包含劇院、畫廊兩大部分,建築則由兩位設計風格迥異的澳洲建築師攜手共作,試圖透過各具特色的表現手法、美學視角,交織出揉合視覺、表演藝術特質的趣味空間,讓表現形態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相互對話。

澳洲新興藝文場館「Phoenix Central Park Gallery」
澳洲新興藝文場館「Phoenix Central Park Gallery」

兩大澳洲建築團隊操刀

「Phoenix Central Park Gallery」的誕生,源自於澳洲女商人、慈善家茱蒂絲·尼爾森(Judith Neilson)的構想,她對藝術充滿熱情,在成為雪梨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共同創辦人後,更促成了這座藝文據點的誕生,期盼能將視覺與表演藝術交融。場館分為兩大部分,位居東翼的畫廊由John Wardle建築事務所設計,劇院則由Durbach Block Jaggers操刀,兩者之間有露天庭院連接,而建築外部立面則由雙方共同打造。

5_JuliaCharles_DBJ_Phoenix_078_EDIT_4000px
場館內部空間
Phoenix_JWA_N453_TM
場館內部空間

具自然紋理、不規則設計的特色立面

雖內部空間分野明顯,但畫廊、劇院與庭園共享外部立面,建築表面頗富地質特色,大地色系搭配上具有機感的不規則設計,營造出強烈的自然氣息,立面上的凹與凸,猶如建築的「酒窩」,饒富趣味;圓、三角、長方等幾何元素在其中穿針引線,帶出與自然形成對比的人工線條感,點綴門面的圓形窗面則為整體捎來摩登氣息。雙建築團隊融合多種元素,創造出詭譎卻和諧的建築樣貌,並藉此探索一棟建築如何在成為兩件作品的同時,卻又蘊含相呼對應的特色。

3_m3285c_6519_©Trevor_Mein_2020_EDIT
Phoenix_JWA_N129_TM
立面細節

畫廊、劇院空間各具特色

畫廊空間由混凝土、木質雙材質構成,包含獨立展示間、具開闊動線的策展區域等一系列空間,為未來策展提供更靈活的場地條件。

Phoenix_JWA_N46_MM
Phoenix_JWA_N277_TM
畫廊空間

表演劇院則呈現鐘形,牆面由層層堆疊、猶如階梯狀的木材構築,整體線條流暢且極具包覆感,身在其中宛如置身原始洞穴,有趣的是,Durbach Block Jaggers特意選用高飽和綠、紅等色彩妝點空間,帶入些許摩登氣息。

4_Martin_Mischkulnig_Phoenix-DBJ-6519_EDITED
8_m3285e_1521_©Trevor_Mein_2020
表演劇院空間
表演劇院空間

中央庭院平衡整體場域

連接畫廊與劇院的中庭,採露天設計引入日光,運用純白色調與綠植相互搭配,創造舒心氣息,與畫廊的高冷感、劇院的幽暗氛圍形成對比,猶如從洞穴口中透入的陽光,透著唯美光暈,這裡不僅是場館中的過渡空間,也可視作兩種藝術形式對話的橋樑,是維持場域整體平衡的存在。

9_Tom_Ferguson_DBJ_Phoenix_DSCF0132_EDIT
10_DBJ_Phoenix_DSCF0188_Tom_Ferguson
中央庭院

資料、圖片|archdaily、John Wardle Architects、Durbach Block Jagger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沖繩石垣島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開業:藤本壯介操刀設計,將蔚藍海景、自然綠意盡收眼底

沖繩石垣島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開業:藤本壯介操刀設計,將蔚藍海景、自然綠意盡收眼底

坐落沖繩縣石垣島東南海岸地區的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於今(2025)年7月1日正式開業,其由建築師藤本壯介操刀設計,打造出模糊室內外界線、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奢華別墅。

成立於2020年4月的NOT A HOTEL株式會社,以「在世界各地擁有屬於你的家」為理念,提供人們由國際知名建築師與創作者操刀、兼具設計美感與智慧家居科技的度假別墅。其特色在於,使用者不只可以入住自己購買的房產,還能靈活運用所有 NOT A HOTEL系列據點,這些物件可像自有住宅或度假別墅一樣做為資產持有,也可以每年10晚為單位彈性購買。

NOT A HOTEL株式會社宣布,位於沖繩縣石垣島東南海岸地區的 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於7月1日正式開業。(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NOT A HOTEL株式會社宣布,位於沖繩縣石垣島東南海岸地區的 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於7月1日正式開業。(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本建築由備受全球矚目的建築師藤本壯介操刀設計,打造出一棟獨一無二的別墅。(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本建築由備受全球矚目的建築師藤本壯介操刀設計,打造出一棟獨一無二的別墅。(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距離新石垣機場僅約11分鐘車程的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圓形別墅,建造於約1萬平方公尺的廣闊臨海用地上,總建築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為目前NOT A HOTEL系列中規模最大的一棟物件。外觀上,整棟建築呈圓形、碗狀的屋頂設計,讓人彷彿置身於柔和起伏的丘陵之中;從室內便能感受到石垣島的綠意與湛藍海景,加上與碧海藍天相映成趣的白色外牆,呼應了建築與自然相融的理念。

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距離新石垣機場僅約11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距離新石垣機場僅約11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將海景盡收眼底

別墅內設有最多可供10人入住的4間獨立臥室,客餐廳與無邊際泳池的設計更能將海景盡收眼底,讓人們可以邊聆聽海浪聲、感受海風吹拂,邊欣賞夕陽緩緩沉入水平線。走進呈碗狀下凹設計的中庭,抬頭可見一望無際的天空與大海,從上方俯瞰,鋪滿綠植的庭院,讓建築整體彷彿隱入周圍環境、消弭了室內外的邊界。中庭內更設有兒童戲水池,以及可圍爐生火的壁爐,讓小孩與大人都能在此同樂。

別墅內設有可將海景盡收眼底的客餐廳及泳池,並備有最多可供10人入住的4間獨立臥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別墅內設有可將海景盡收眼底的客餐廳及泳池,並備有最多可供10人入住的4間獨立臥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人們能在無邊際泳池享受靜謐時光。(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人們能在無邊際泳池享受靜謐時光。(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中庭內設有兒童泳池供孩子玩樂,另有供大人圍爐生火的壁爐。(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中庭內設有兒童泳池供孩子玩樂,另有供大人圍爐生火的壁爐。(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享受陽光灑落的桑拿室

採用落地玻璃窗設計的浴室及臥室,除能引入柔和的自然光線,營造出舒適自在的氛圍,也能遠眺海景,讓人們享受美景的同時也沉澱思緒。別墅內還設有桑拿與健身房,不論是想要在光影灑落的桑拿室放鬆,還是在設有跑步機、啞鈴、沙袋等設備的健身空間裡活動,都能滿足不同的度假需求。

浴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浴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臥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臥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桑拿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桑拿室(圖片來源:NOT A HOTEL、攝影:Newcolor inc.)

體驗島上活動、當季食材

另外,入住NOT A HOTEL ISHIGAKI「EARTH」時,也能親身感受沖繩八重山群島的自然、傳統與人文,像是搭乘沖繩傳統帆船、浮潛、亞熱帶紅樹林探險等體驗,為旅程增添更多獨特回憶。別墅也可依要求提供早餐及晚餐,若選擇私人晚宴,則將有專屬主廚於房內獻上特製套餐,並以沖繩的當季食材入菜,讓每一口都嚐得到自然的鮮美。

資料來源|NOT A HOTEL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一把油紙傘》亮相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宣紙為主體重新詮釋傳統工藝,MAD打造自然劇場般的遮蔽裝置

《一把油紙傘》亮相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宣紙為主體重新詮釋傳統工藝,MAD打造自然劇場般的遮蔽裝置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外,一把淺開的「油紙傘」輕輕覆蓋草坪。因應威尼斯日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MAD建築事務所自傳統工藝汲取靈感,構築出既有劇場光影美感、又有涼亭遮蔽功能的戶外空間裝置。宣白色油紙糊於不規則曲線結構中,與大地相映成趣,優美實踐了本屆雙年展主題。

建築師馬岩松作為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提出「容.智慧(Co-Exist)」概念回應全球面臨的氣候、能源、人口問題等共同挑戰,並領銜MAD團隊於館外草坪打造可做遮蔽之用的《一把油紙傘》裝置作品。裝置主幹以柔和線條向地面彎折,搭配「紙」的有機質感,近看壯觀、遠看卻也不礙大體環境,直接回應與自然共生的當代建築趨勢。

MAD於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外打造裝置作品《一把油紙傘》。(圖片來源:MAD)
MAD於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外打造裝置作品《一把油紙傘》。(圖片來源:MAD)

▍融傳統工藝於建築

作品靈感源自中國傳統油紙傘,選用宣紙作為主體材質,透過反覆塗刷桐油達成其透光並防水的效果,再以現代結構美學重新詮釋其尺度和形態,將現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材料工藝融會並轉化於空間裝置上。

主幹材質為鐵,傘面則以塗刷桐油的宣紙包覆。(圖片來源:MAD)
主幹材質為鐵,傘面則以塗刷桐油的宣紙包覆。(圖片來源:MAD)

▍因應當地多變氣候

威尼斯屬地中海型氣候,天氣變化明顯,日夜溫差也大。6至8月的夏季炎熱潮濕,晴時可達30度高溫,相當曝曬;3月至5月及9月至11月的春秋兩季則降水較多,且不乏強風。對應威尼斯雙年展橫跨4月至11月三季氣候,MAD撐起《一把油紙傘》為所有參訪者遮風避雨,提供得以休憩、放空甚或靜心沉思的半開放式空間。即便於氣候相對宜人的日子前往,中國館戶外花園位處威尼斯軍械庫(Arsenale di Venezia)場館盡頭,參訪者步行觀展至此,亦需一處暫時落腳歇息。

傘形結構具備「微氣候調節」功能。(圖片來源:MAD)
傘形結構具備「微氣候調節」功能。(圖片來源:MAD)
中國館戶外花園位處威尼斯軍械庫場館盡頭,此裝置設計意在提供參訪者可暫時落腳歇息之處。(圖片來源:MAD)
中國館戶外花園位處威尼斯軍械庫場館盡頭,此裝置設計意在提供參訪者可暫時落腳歇息之處。(圖片來源:MAD)

▍營造如置身自然劇場之感

當參訪者走進傘下,便彷彿置身於微型自然劇場中,不僅能捕捉周遭變幻的光影,還能體驗輕微的室內外溫差。透過不規則下緣和地面之間的縫隙及表面半透的油紙,讓觀眾感受到外部環境,帶來氣息不斷流動的呼吸感;當烈日炙烤抑或空氣乾燥時,傘內高處的霧化噴頭更會啟動降溫程序。MAD連結傳統桐油材料與現代環境感測系統,在露天場域建構出溫度、濕度、光感三重自適應的「生態力場」

傘內光影給人如臨自然劇場的魔幻感受。(圖片來源:MAD)
傘內光影給人如臨自然劇場的魔幻感受。(圖片來源:MAD)
並透過下緣和地面之間的縫隙交流氣息,為裝置賦予「呼吸」。(圖片來源:MAD)
並透過下緣和地面之間的縫隙交流氣息,為裝置賦予「呼吸」。(圖片來源:MAD)

▍搭載智慧光譜技術,模擬晝夜更替氛圍

傘體內部搭載歐普照明SDL智慧光譜技術,可隨外界天氣和光線變化。燈光流轉於半透油紙上,一座晝夜更替、共生共融的光影之亭便應運而生。

傘內搭載智慧光譜技術,可隨外部光源變化。(圖片來源:MAD)
傘內搭載智慧光譜技術,可隨外部光源變化。(圖片來源:MAD)
模擬出自然界晝夜更替般的動態氛圍。(圖片來源:MAD)
模擬出自然界晝夜更替般的動態氛圍。(圖片來源:MAD)

終將「消失」於自然,為生態議題帶來新思路

循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此裝置的油紙表皮會因氣候洗禮和時間推移而逐漸泛黃、磨損,甚至消散和降解。其輕盈姿態不外乎是戶外裝置「非永久性」觀點的體現,試圖在現當代探討何以解決氣候危機的前提下,為建築與環境共生的語境找到一種新的浪漫解題思路。

(圖片來源:MAD)
(圖片來源:MAD)
(圖片來源:MAD)
(圖片來源:MAD)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外裝置《一把油紙傘》

  •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3日
  •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軍械庫(Arsenale - Magazzino Delle Cisterne, Castello 2169/F - 30122 Venezia, Italy)

資料來源:MAD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