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場以「石」為主題的花蓮小旅行!「美感石場」計畫帶你開箱大理石工廠、品嚐以礦石為靈感的甜點

探索不一樣的花蓮!「美感石場」計畫帶你開箱大理石工廠、
串連在地餐廳推

成立於1973年的花蓮大理石工廠「煌奇石業」,在50週年之際,推出「美感石場 in Hualien」系列活動,並與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攜手合作,以「走入層層疊疊的探索」為主題,規劃4場工作坊,串連花蓮人氣法式甜點、七星潭海景餐廳等空間,帶大家以不同視角重新認識石材!

⇀⇀走入世界的礦山!花蓮「煌奇石業」工廠改造

主視覺雙海報巧妙將石材工廠與花蓮山海延伸出去,讓石材機具與生活場景濃縮其中,層層疊疊描繪出美感石場 in Hualien 的意象。小檔花蓮美感石場主視覺 二合一 橫式深耕花蓮在地的煌奇石業,首次推出《美感石場 in Hualien》於10月28日至11月5日
深耕花蓮在地的煌奇石業,首次推出《美感石場 in Hualien》計畫。而此次的主視覺雙海報,由從小在七星潭長大的設計師黃婕繪製,其巧妙將石材工廠與花蓮山海延伸出去,讓石材機具與生活場景濃縮其中,描繪出美感石場 in Hualien 的意象。(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 特色活動帶你認識石材 ✧

此次以「走入層層疊疊的探索 Unfold the layer, explore the unknown」為主題的美感石場,帶出歷經自然淬煉的原石石材,如何透過多重加工、成為層層的大理石板,走入大眾的日常生活。而在今年的4場體驗活動中,做為本次主展場的煌奇石業,將首次開放民眾導覽場,並由擁有藝文背景的行銷總監廖品淨,開箱介紹大理石加工廠;其在2022年的「T22工廠見學改造計畫」,攜手草原市務所進行工廠改造,打造吸睛的青玉石迎賓牆、通透感的展示間,讓人們先在此了解資訊再進入工廠,入內後,可見由設計師田修銓以黑、橘色為主軸所打造的指標系統,不突兀地融入空間之中,加上優化後的照明系統,也讓廠區整體變得更明亮且有線條感。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3. 煌奇石業_2 以玄關入口印象青玉石迎賓牆為主體的場域空間動線升級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煌奇石業,為本次美感石場主展場。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煌奇石業,為本次美感石場主展場;踏入工廠前,可見青玉石迎賓牆。(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展示間內
通透、有陽光灑落的展示間,讓人們能在此先稍微認識石材。(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4. 煌奇石業_3美感石場週邊限定小石商品美感石場周邊限定小石商品,產品設計由草原市務所監製,石材加工由石資中心統籌製作。(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美感石場周邊限定小石商品,產品設計由草原市務所監製,石材加工由石資中心統籌製作。(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工廠裡,尤為吸睛的「大板倉儲區」,陳列百種品項石材,可說是「石材建材的百貨店」,且透過煌奇石業開發的雲端數位平台,人們只要輸入石種或石材編號,即可在倉儲區移動尋找到石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IDDI設計驅動產業創新補助計畫之下,廠區內更新增了天然山形石材造景區,其在開放式的花園內,陳列了石材邊餘料,邀請民眾走入其中與石頭互動,甚至能挑塊喜歡的餘料帶走。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大板倉儲區
陳列百種品項石材的「大板倉儲區」,可說是「石材建材的百貨店」。(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97FED653-7871-439F-8A1D-57E900524426今年再次透過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IDDI補助本公司讓空間動線升級,規劃以「層層疊疊」為概念的天然山形石材造景區,讓邊餘料成為一道風景
煌奇石業今年再次透過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IDDI補助本公司讓空間動線升級,規劃以「層層疊疊」為概念的天然山形石材造景區,讓邊餘料成為一道風景。(攝影:Adela Cheng)

而在美感石場活動期間,擁有數十年石雕經驗的藝術家林立仁,也將在煌奇石業的展示間進行「大人石の樂高」工作坊,帶領大家如何運用石材,創作出有趣的紀念品。若是想來場療癒的體驗,也可報名由玩藝樹工作室的Kawa與缽浪soulwave聲音療癒工作室的Myling帶來的 「樹石聲感官體驗」,屆時將可拿著自製的樹皮擴香石,在七星潭附近邊聽著手碟樂音與海浪聲,享受靜下來的沉澱時光。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12.大人石樂高
「大人石の樂高」工作坊,帶領大家如何運用石材,創作出有趣的紀念品。(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11.樹石聲感官體驗走近太平洋感受手碟樂音與海浪交織的療癒時光。
樹石聲感官體驗帶你走近太平洋感受手碟樂音與海浪交織的療癒時光。(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喜歡在地散策體驗者,則推薦由葉柏強老師親自設計與帶領的「花蓮歷石走讀」,這趟「鳥踏石尋蹤」路線將從花蓮文化局大草皮為起點,向著海岸線前行,見證洄瀾百年從無到有的開拓,沿途也將穿越到日治時期、回望花蓮多元族群的跨時空記憶。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S__102596619臨港穿梭於山海之境。
由葉柏強老師親自設計與帶領的「花蓮歷石走讀」,將帶你臨港穿梭於山海之境。(攝影:Adela Cheng)

系列活動報名體驗連結請點此

✧ 串連在地空間來場小旅行 ✧

除了上述體驗活動,本次美感石場也串連了花蓮在地場域,包含:花蓮縣石雕博物館、邊境法式點心坊、原野牧場、宿里旅行舍與樹里私廚甜點,帶你來場不一樣的花蓮之旅。

現正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舉辦、邁入第13屆的國際石雕藝術季,以《石宇宙》為主題,並以當代藝術的手法呈現,打破大家對於雕刻藝術季的想像,而館內的「心形之爆」特展邀請到國內外14位藝術家,圍繞著「石」這個主題創作作品,其中,日本藝術家大和田俊的《發掘/史前太平洋》,則運用煌奇石業提供的石材,並將檸檬酸滴在石頭上,使其產生化學反應,而當民眾靠近一旁的麥克風,即能聽到石頭消融的聲音,意外療癒。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5. 石雕博物館_1
日本藝術家大和田俊《發掘/史前太平洋》聲音裝置作品(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坐落花蓮七星潭旁的「原野牧場」餐廳,擁有海景第一排的美景,並提供各式羊奶餐點。此次除在門口前,可見到以創立於1988年的羊牧場Logo為靈感、運用石材打造而成的小羊,在美感石場活動期間,原野牧場也推出期間限定的「疊疊義式香草松露漢堡排」套餐,再搭配上龍眼蜜檸氣泡飲與手工羊奶冰淇淋,帶大家感受食與石的魅力。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7. 原野牧場-入口小羊本次結合石材水刀工藝技術,將創立自1988年的牧場的小羊標記,活靈活現呈現在場域當中。
在原野牧場入口可見,本次結合石材水刀工藝技術,將創立自1988年的牧場的小羊標記,活靈活現呈現在場域當中。(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P1620637
原野牧場推出期間限定的「疊疊義式香草松露漢堡排」套餐。(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開店邁入第10年的「邊境法式點心坊」,為花蓮在地知名的甜點店,此次也推出美感石場限定甜點,包含:以手工巧克力片呼應本次「層層疊疊」主題的《雕琢 Rocher》慕斯蛋糕,以及3款以大理石紋路為靈感的巧克力bonbon。而這系列甜點也將搭配由大理石馬賽克製成的餐盤,每日限量供應。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6. 邊境-美感石場合作套餐大理石紋路為靈感的巧克力bonbon,其中一款呼應煌奇石業青玉石迎賓牆的紋理,由花蓮瑞穗東方美人茶勾勒出獨特石材紋理
以大理石紋路為靈感的巧克力bonbon,其中一款呼應煌奇石業青玉石迎賓牆的紋理,由花蓮瑞穗東方美人茶勾勒出獨特石材紋理。(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歷經兩年打造的「宿里旅行舍」,在空間內融入木質調、磁磚、花蓮蛇紋石等元素,營造出復古摩登且舒適的氛圍,為花蓮不容錯過的質感旅宿。而在此次美感石場期間,客房內也將擺上以煌奇石業卡拉拉白石材創作的石雕作品、青玉石山形桌飾,為旅客增添石趣。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9. 宿里旅行舍​ 玄關
本次美感石場活動也串連了花蓮質感旅宿「宿里旅行舍」。(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1D8E4AE8-07AA-4134-9D3C-1C893C88252E
客房內將擺上以煌奇石業卡拉拉白石材創作的石雕作品、青玉石山形桌飾。(攝影:Adela Cheng)

另外不能錯過位在宿里旅行舍1樓的「樹里私廚甜點」,其提供全花蓮唯一預約制主題套餐式甜點,而在這次的秋冬套餐中,將能嚐到以礦石為發想的4款茶點,再搭配卡拉拉白波浪大理石餐盤,共譜療癒「石」光。

小檔花蓮美感石場0W8A4010_1
位在宿里旅行舍1樓的「樹里私廚甜點」,推出以礦石為發想的4款茶點。(圖片提供:煌奇石業)

《美感石場 in Hualien 》 

・時間:2023.10.28-2023.11.05

・地點:煌奇石業、花蓮縣石雕博物館、邊境法式點心坊、原野牧場、宿里旅行舍、樹里私廚甜點

・更多資訊可至:煌奇石業 Facebook煌奇石業 Instagram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淑芬」帶你走進老字號真珠大飯店、循街區走讀探訪二通生活記憶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嘉義市中正路又稱「二通」,這裡曾是熱鬧商圈、也是政經要道,見證了嘉義隨時代更迭的城市變遷。即將於10/1010/12登場的「2025嘉義二通圈生活節」,邀請人們跟著導遊「淑芬」的腳步探索中正路,走進老字號「真珠大飯店」一窺1960年代的在地生活記憶,造訪30間精選在地店家、循街區走讀,感受好吃、好看又好玩的二通。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大通」與「二通」,見證嘉義城市發展的核心街區

嘉義市中山路被當地人稱為「大通」,鄰近的中正路則是「二通」,這裡是各種傳統產業的聚集地,包含山產行、針車行、香業、神像雕刻等,洋溢著濃厚的在地生活氣息,因此又被喚作「本島人街」,乘載著一代嘉義人的集體記憶。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跟著「淑芬」玩二通!她是誰?又有何涵義?

2025二通圈生活節由嘉義市政府攜手辵辵計画Plan Ground策劃,囊括一系列城市體驗活動。「淑芬」是貫穿本次企劃的主軸,她是誰?又有何涵義?原來「淑芬」是內政部統計多年來長居前位的菜市場名, 令人備感熟悉,就像你我身邊總有那麼一位接地氣又熱情的好朋友。因此策展團隊特別交由「淑芬」擔任生活節「大使」,引領人們探索二通!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亮點01. 老字號「真珠大飯店」藏在地生活記憶

「真珠大飯店」創立於1947年,位在二通中央第二商場內,全盛時期住客絡繹不絕;雖隨時代變遷而沒落,飯店彩色的壓克力門面、磨石子地板、房內的小方磚浴缸,皆保有濃厚的懷舊氛圍與在地風格,成了人們探索老二通的窗口。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生活節期間,真珠大飯店將設置3個「淑芬的房間」,分別呈現青年、中年及老年「淑芬」的生活樣貌,以古早味零食、卡帶、懷舊金曲、長輩圖等串起敘事,帶觀眾重返1960年代再回到今日的二通。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亮點02. 隨走讀探索街區,伴手禮打包二通特色小物

「淑芬」也將化身在地嚮導,透過3場走讀活動,帶人們深入探索二通。參與走讀將能了解在「台灣錢淹腳目」的輝煌時代,建築上留下了哪些屬於「台灣感性」的元素,一探構成二通街景的牆與窗暗藏的學問;還能跟著插畫家haha sarah繪製的遊程地圖,探訪在地小吃、咖啡廳、甜點店及特色建築。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淑芬」也特別為走讀準備伴手禮,把傳統童玩咚咚鼓、林聰明沙鍋魚頭泡麵、阿潘肉包蛋黃酥、永昌行堅果、嘉義針車行布包裝袋,為旅人打包二通的溫暖款待和生活記憶。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亮點03. 店家串連邀「淑芬」暢遊二通

這場由「淑芬」領頭的生活節,熱烈歡迎全台各地的「淑芬」前來共襄盛舉!活動期間祭出「淑芬同名優惠串連」,在地店家崇文嘉義涼麵、興義發記玩具行、一銀仙草、高興紅豆湯、大益糖菓行、七彩冰果室……皆熱情響應。只要你也叫「淑芬」,或是名字裡有「淑」或「芬」字,在二通圈生活節期間造訪30間活動店家,都能享有限定優惠。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嘉義二通圈生活節10/10登場!隨「淑芬」一窺中正路今昔生活記憶
(圖片提供: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2025嘉義二通圈生活節

展期|2025.10.1010.12

地點|嘉義市中正路一帶

延伸閱讀

RECOMMEND

9月展覽活動7選!從台北、台中、高雄到馬祖,一同走訪藝文現場

9月展覽活動7選!從台北、台中、高雄到馬祖,一同走訪藝文現場

9月到來,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走進台灣近期的展覽活動現場,感受作品與空間交織的魅力!

建築大師Alvar Aalto回顧展《創造即生活》

展期:2025.8.16~2026.1.2
地點:忠泰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由忠泰美術館與芬蘭阿爾瓦.阿爾托基金會(Alvar Aalto Foundation)共同策劃的《創造即生活──愛諾、艾莉莎與阿爾瓦.阿爾托》(Creating for the Everyday – Aino, Elissa and Alvar Aalto)展覽,聚焦阿爾瓦・阿爾托與前後兩任建築師妻子——愛諾(Aino)、艾莉莎(Elissa),如何共同形塑建築與設計理念,展現出北歐文化對自然、光線與生活空間的深刻關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本次展覽也特別規劃雙展區,位於忠泰美術館的主展區展出逾160件手稿原件、模型與設計作品等,帶領人們探索「創造即生活」的理念。10月4日起,將於NOKE忠泰樂生活三樓Uncanny登場的衛星展區,開放免費參觀,將延伸探討阿爾瓦・阿爾托家具設計的理念與應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編輯帶逛】建築大師Alvar Aalto回顧展《創造即生活》:10件展品剖析與自然共生、關懷社會的設計哲學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

展期:2025.8.19~10.12
地點:台灣設計館 02展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你對於捷克的設計有什麼樣的認識?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捷克中心臺北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Identity: The Story of Czech Graphic Design)展覽,現正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盛大展出。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本展由捷克平面設計領域具代表性的策展人Filip Blažek與Linda Kudrnovská共同策劃,將帶領觀者透過原作與複製品,認識捷克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並深入理解其背後的設計背景、歷史與意涵。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看設計如何回應動盪時局

履痕深烙:席德進早期的生命和藝術軌跡, 1943-1966

展期: 2025.8.23~12.7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1展覽室(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席德進基金會於席德進辭世後,捐贈約1864件作品予國美館,成為國美館珍貴的重要典藏。而本次展覽以「履痕深烙」為題,象徵席德進在藝術與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深刻足跡,並特別聚焦於席德進早期的藝術創作與人生歷程,透過藝術家的畫作和日記,呈現其早年生命歷程與創作軌跡。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展覽將從他在杭州藝專的創作養成說起,至1948年來臺後的嘉義時期、臺北時期,以及赴美歐遊等階段,涵蓋1943-1966年間風格的多次嘗試及轉變。展出作品包括風景畫、人物畫、抽象畫等,涵蓋鄉土人物、日常民俗生活、街景、建築等題材。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圖片提供:國美館)

英國新銳藝術家 Harry Rüdham 台灣首展《給他的一封情書》

展期:2025.8.28~10.27
地點:Contemporary by U 諭藝術(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2號1樓)

由Contemporary by U藝廊推出的英國藝術家哈利・魯德漢(Harry Rüdham)在台首次個展,以《給他的一封情書》(Entangled)為題,並聚焦於一段深刻關係的情感歷程,其以「繩結」與「人物剪影」兩種視覺語言,描繪出一段關係從相遇、交織、摩擦、斷裂到沉澱的歷程,這也正如同一封未曾寄出的情書,記錄下情感中無法言說的一切。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本展將呈現藝術家於2025年全新創作的「繩結系列」,同時帶來數件以剪影為主的早期作品,共同編織出一場跨越時間與情感的視覺敘事。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亂流:半睡飛行夢》

展期:2025.8.29~11.2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美術館化身為機場航廈大廳!北師美術館攜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合作,推出由新生代年輕策展團隊 Nn̄g Project 策畫的「亂流:半睡飛行夢」展覽。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策展人張文豪、黃羿瑄及黃銘樂,以「天空、飛行、航空、機場」為出發點,邀請南韓、香港與台灣的9位藝術家,透過影像、聲音裝置、雕塑、繪畫、文件等媒材,探討當代飛行經驗如何體現於個人的身體、情感及記憶,同時也思索航空科技如何重塑社會景觀與在地文化。本展也特別委託製作圍繞著「流動」主軸的4件作品,同時還有多件藝術家新作首度發表。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dulub studio)

北師美術館化身機場!《亂流:半睡飛行夢》挖掘天空、飛行的多重意義,思索空中科技網如何影響日常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展期:2025.8.30~11.3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 展覽室(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高美館推出的全新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以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1904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快樂島》為靈感,並以音樂營造的夢境、自由與渴望為主軸,藉由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媒材,探索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金昌烈等來自日本與韓國的25位藝術家,如何描繪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情感歸屬。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而這些作品共同打造了一座名為「快樂島」的藝術空間,它們有的透過童幻視角,巧妙回應成人世界的脆弱與矛盾;藉由物質雕塑,記錄時間與記憶的消逝;或以動漫與流行文化,對當代社會提出深刻反思。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圖片提供:高美館)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

展期:2025.9.5~11.16
地點:馬祖四鄉五島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展期為9月5日至11月16日,共73天是歷屆最長。本屆主題中的「拍楸」(pha-jiu)源自馬祖傳統閩東語,指的是一種世代傳承、需集結眾人之力的捕魚工法。每年8、9月,全村動員將巨大的竹樁打入海底,為漁網定錨,捕撈順著潮水入網的漁獲,為來年的豐收打下基礎。這也象徵舉辦藝術島是全島總動員、共築願景的重要盛事,展現出眾志成城的精神。

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兩座島嶼一同化為雲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木村崇人Takahito Kimura《和兩座島嶼一同化為雲朵的日子A Day to Become Clouds with Two Islands》(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劉致宏 Liu Chih-Hung《漁汐 Tide & Time》(圖片提供: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劉致宏 Liu Chih-Hung《漁汐 Tide & Time》(圖片提供: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

今年的策展聚焦3大主題:「島嶼的馬祖」、「前線馬祖」、「海洋的馬祖」,一起說出馬祖這座島嶼的當代故事,將有來自台灣、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澳洲、美國、西班牙與加拿大,至少55組的國內外藝術團隊,展出超過50件作品,堪稱是台灣規模最大的跳島藝術慶典。

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夢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胡安‧薩摩拉Juan Zamora《夢之亭 The Dream Pavilion》(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走路草農 藝團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備記憶 Standby Memory》(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走路草農 藝團Walking Grass Agriculturei 《常備記憶 Standby Memory》(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

來場跳島藝術之旅!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登場:展出超過50件作品,發電廠、軍事據點、前線電影院化身展場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