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陪伴女兒建立內在力量的教養課

「親子關係、外貌焦慮、網路交友、性教育⋯⋯」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令人擔心的問題,一起來思考該如何面對並跨越這些挑戰吧!

出版日期:2025-09-13

作者:犬山紙子

★獻給每一位想守護女兒的你──寫給家長的教養指南
★收錄許多專家如性別研究先驅上野千鶴子、美容作家長田杏奈、兒童精神科醫師內田舞等人的見解,讓我們一起思考如何養育出自信又有力量的女孩!
★女性讀者可從中獲得許多因性別遇到的困難之建議與重要知識,讓成長過程少走冤枉路;男性讀者也能透過本書學習如何尊重女性、理解女性的處境

身為一名女性,人生中可能會有許多「若不是女性根本不會發生」的痛苦經歷,比如擔心遇到性騷擾或性暴力的緊張感、家庭重男輕女卻要求女兒承擔更多家務和照護責任的差別對待、因外貌或身材遭受過的壓力或嘲笑等。到養兒育女的時候,不免會希望自己的女兒不要因為「身為女孩」這個理由而被侷限了各種可能性,希望女兒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然而,社會上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無所不在,小孩又很容易受到社會和同儕影響,因此家長要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看見在他們身處的世界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世界和價值觀。

由於孩子非常敏銳,他們會仔細的觀察大人之間的關係,看著父母的行為學習「成熟的女性、男性就該這樣做」,因此教導價值觀時不能僅透過語言,更需要身體力行、不斷的示範和實踐給孩子看。以家長通常難以啟齒的性教育為例,性教育不只是教導和性行為相關的知識,也包括教導孩子他們的喜好、厭惡應該被尊重,以及營造一個容易說「不」的環境。即使只是跟孩子嬉鬧搔癢,如果孩子說了「不要」,就要馬上停下來,孩子才會認知到自己的「不」是有力量的,家長尊重孩子的「不要」,最終可養成孩子日後說「不」時的自信,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以及不要強迫別人,徵求同意的重要性。

本書彙整許多家長在養育女兒時面臨的疑問或擔憂,與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應對方式,例如在家庭進行性教育的時機與方式、如何提升網路時代對於隱私及個人資訊的保護意識、刻意接近未成年人欲進行線上性誘騙的手法與防範之道等。由於兒童本身就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存在,家長必須成為為我們的兒女勇敢發聲、開疆闢土的大人,而在守護孩子的同時,或許也是在擁抱和保護當年那個因痛苦而哭泣的自己。

前言
一起思考的專家們
第1章・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
第2章・希望她不是活得「像女生」,而是「像自己」
第3章・比起被強加的「美」,更希望她發現自己的美
第4章・透過性教育,希望她懂得珍惜自己,也尊重他人
第5章・想保護孩子免於社群網路與網路的威脅
第6章・希望無論是何種性向,你都能感受到被愛
第7章・不希望她霸凌別人,也不希望她被霸凌
第8章・想培養出面對逆境百折不撓的心理韌性

作者|犬山紙子

1981年生,插畫隨筆作家。曾任時尚雜誌編輯,後因照顧家人而離職,於2011年出版首本由部落格文章集結成冊的書籍。近期著作包括《或許,我真的想要孩子。》(私、子ども欲しいかもしれない。/平凡社)、《每對夫妻都有問題,每個問題都有解方》(すべての夫婦には問題があり、すべての問題には解決策がある/扶桑社)、《本以為是建議,結果竟是詛咒。》(アドバイスかと思ったら呪いだった。/ポプラ社)等。同時也活躍於電視評論與廣播主持領域。

2017年生下女兒。2018年,創立關注兒童虐待問題的組織「孩子的生命屬於孩子自己」,並透過群眾募資計畫 「孩子禮物」,為需要社會養護的孩童提供支援,同時致力於兒童虐待問題的防治與宣導。女兒可愛到讓她每天都無法抑制愛意,但也努力提醒自己要學會放手。因此,她透過與女性友人相聚、畫畫、吟詠俳句、閱讀與工作來調適自己。願所有孩子的權利都能被守護。

譯者|周雨枏

生平無大志,唯食之所趨。
譯有《築地通的壽司全知識:一眼看懂江戶前壽司的旬、味與產地》、《壽司之神全技法:小野二郎的壽司聖經》、《日本料理職人必備基礎技能 完全圖解》、《懷石入門:京都四百年老舖瓢亭的茶事與懷石之道》等。

★誠摯推薦★

「希望她不是活得『像女生』,而是『像自己』」這不是一本讓人愉快的書,卻是讀完直中核心,解開長年種種疑惑,感到暢快淋漓的書,書中每篇深刻反思都在讓我們每個人成為更好的人,這樣的覺醒何其重要。
────小憩|作家・人生觀察粉專主理人

守護女孩,讓女兒自信成長,擺脫性別束縛,無畏社會挑戰,活出自己。
────洪毓穗|晴耕雨讀小書院店主

「我不希望她因為自己是女孩而感到後悔」,在書裡面看到這句話,感觸頗多。因為我曾經面對過這樣的女孩,因為性別而受到自己親生父母的差別對待。女性處處受到社會制約,甚至有些女性還會特別制約女性,這讓女孩的自我認同相對艱難。

在情緒困擾上、在容貌焦慮上,女孩都面臨著更多的風險,甚至不敢成功。即使成功了,冒牌者症候群的狀況也更明顯。在我們文化中,也有明顯的厭女、仇女的現象存在。

父母對於女孩成長的困境,並未充分意識,這也導致了父母經常高估女孩的心理健康。換言之,如果父母本身根本搞不清楚女孩所面臨的成長困境,甚至有可能父母本身就是女孩最艱難的困境之一。欣見女孩的困境能夠過專書整理,這能幫助女孩完成自我認同,並且溫柔接納自己。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如果在成長過程中,能有這樣的書就太好了。身為一個女孩,活著到底有多不容易呢,這本書殘酷地為我們再次認知了這個事實,但同時,也夾帶著強大的信念與智慧,為有著類似擔憂的人們,做一個女孩的引路人。
────許俐葳|小說家

談論負面身體意象、父母情緒護理、霸凌對策等,精采引人入勝。
────盧郁佳|作家

你可能覺得這是一本焦慮母親的育兒筆記,但我讀到的是集聚各方智慧與力量的社會革命,願每個孩子都能掙脫性別枷鎖與結構性困境,活出「我很好」的人生。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簡嫚書|演員、宋怡慧|作家 共同推薦。

精彩文章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