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藝術2016/11/22這些都用紙摺?超有創意的摺紙概念生活好設計!
三宅一生的「132 5.」摺紙系列是時尚大師結合摺紙、重新詮釋「一塊布」設計概念的知名代表作;史丹佛大學派卡希實驗室放送出100 萬個「摺疊式顯微鏡」,是帶動開發中國家學童對基礎科學好奇心的知識禮物;而出自當代頂尖摺紙家艾瑞克.喬瑟爾(Eric Joisel)之手的「小提琴演奏者」作品,是展現人類藝術美學的極致代表。
-
藝術2016/11/18壓扁再壓扁 廖堉安繽紛背後的黑色幽默
藝術家廖堉安作品以亮麗色彩搭配幾何圖紋,及擬人化的動物形象,表達對於現代社會的觀察;表面看來繽紛可愛,充滿卡漫風格的畫面,其實隱藏著對於人類社會的反思。
-
藝術2016/11/14艾未未於紐約藝廊開起自助洗衣店?親身體驗蒐集難民營衣物望引起國際關注!
全球知名、爭議性十足的藝術家艾未未,每一次的作品總是帶給世人相當程度的震撼,繼2016年初模仿敘利亞小男孩溺斃趴在沙灘上的姿態,以及以1.4萬件救生衣覆蓋柏林音樂廳外巨型圓柱的經世作品之外,持續關注難民議題的艾未未近來又在紐約Soho區展出風格一貫強烈的展覽,為國際難民以藝術的角度切入,再度引發各界關注。
-
藝術2016/11/09牛郎與織女的現代美學詮釋!化妝品牌跨界藝術延續國家文化!
韓國的大企業一向抱有回饋社會的使命,身為國內第一大化妝品企業旗下的高級品牌雪花秀,在守護韓國文化上更是不遺餘力。於2006 年開始的企業文化贊助活動中,透過不同的主題,邀集跨領域的藝術家、匠人重新詮釋韓國傳統工藝之美。
-
藝術2016/11/07台灣藝術家潛質高 藏家豪氣力挺!ART easy 2016 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
第二屆「ART easy 2016台灣輕鬆藝術博覽會(台灣輕藝博)」今(11/6)日在熱烈的超高買氣中圓滿結束!主辦單位「輕鬆買、輕鬆收藏、作品好掛」及預展、預購策略成功,讓今年的藝博會完售藝術家高達30位。主辦單位辦展品質受到高度肯定,藏家們連續三天進場,豪氣大手筆收藏數十幅參展藝術家畫作,買氣超熱,3天展期中不斷出現工作人員在會場穿梭,忙著搬畫、補畫的畫面。
-
藝術2016/11/02對熱愛的事物勇往直前的勇氣,就是包大山的插畫創作與眾不同之處!
小的時候我是個喜歡流連於文具店的人,對我來說文具店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存在,常常一晃就是一兩個小時,無論是販售的創作用品、紙張、甚至是卡片每一樣都有深不可測的吸引力。在那個數位產品還沒這麼方便的學生時期,朋友的生日及聖誕節可以說是除了段考之外最重要的日子,我會耐心地挑選合適的卡片以及裝飾的貼紙,只為讓在乎的人接收到一份溫暖的祝福,而包大山印製在文具用品上的插畫創作就是我相當喜歡的類型。
-
藝術2016/11/02用插畫呢喃人情世故的迷幻創作者——陳青琳!
陳青琳,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深度設計工作室創辦人,除了設計之外,也是位現代風格強烈的插畫家,她喜歡和不同領域跨界合作,完成各種有趣的作品,這麼說你可能還不是非常熟悉,去年相信音樂找了十組女聲重新翻唱五月天的經典歌曲所組成的專輯《女也 Her story with Mayday》,這張專輯企劃將每首重新翻唱的歌曲,搭配十位不同的藝術家與導演合作,拍攝全新的音樂錄影帶,賦予歌曲全新的生命力及想像,而陳青琳便是〈愛情萬歲〉魏如萱翻唱的藝術總監,她的插畫風格帶有超現實的元素,用色大膽且迷幻,一起來欣賞屬於陳青琳不同於一般人想像的插畫創作!
-
藝術2016/10/31台灣新生代插畫家,畫出最寫實、最有味道的「台北人」
新生代台灣插畫家奧斯卡從 2011 年起開始從事插畫創作,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接下了 MV、書本的插畫設計,以及藝術駐村、國內外展覽等活動,在插畫的世界裡建築了一片充滿個人風格的殿堂,他說,不知道能不能夠把「畫插畫」當作是夢想,只是單純地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顆看似不確定,卻閃閃發亮的「藝術家的心」,其實就是為其作品注入魅力的重要元素。
-
藝術2016/10/28檔案,開啟時空對話的關鍵鑰匙!《2016台北雙年展》
以文件或檔案作為藝術展出的主軸,其實在國際間行之有年,因為比起傳統的繪畫和雕塑,它更能有系統地收納論述和記憶,成為鑑往知來不可或缺的利器。今年《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聚焦檔案,從觀照它的多樣形式,延伸成對過去和未來的多重解讀,作為當下的借鏡。走一趟北美館,一場自省的思辨之旅,將為你敞開。
-
藝術2016/10/28留給下一代的湛藍備忘錄!學學文創《孩子的海洋》展覽!
溫暖的春風吹來,天人菊隨著搖擺,紅橘色花蕊最外圈的一層金黃,就像一個個鍍金的皇冠,歌頌著這塊被上天愛戴的土地。這是澎湖。不少人想到澎湖,就想起天人菊遍開山野的景象。鹹的海風,赤著上身捕獲的漁夫,不畏冰冷跳入海中玩耍的孩子,都是這裡最真實的景色。然而,為了追求經濟發展,過去十幾年來,民宿和各種觀光設施進駐島上。大量的觀光客帶來金錢,也帶來噪音和垃圾。從前寧靜到只能與漆黑夜空對望的日子,已快不復見。更有甚者,繼2009年的公投,7年之後,現在澎湖人又再度面臨第二波的公投抉擇──決定究竟是否允許賭場興建?為了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避免賭場破壞島上風光之餘,也改變純樸的價值觀,策展人林育世聯合多位澎湖藝術家,以及對這座島嶼有深厚情感的創作者,在學學白色空間,呈現《孩子的海洋》展覽。包括多次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季的林舜龍、澎湖攝影師張詠捷、錄像藝術家蔡宛璇和法國聲音工作者Yannick Dauby、以及日本藝術家景山健,不論是再現在地之美,或訪問當地孩童、還原海洋民族性格的田野紀錄,都讓人看到這裡最純真的一面,也藉此呼籲人們不要為了短暫的利益,把好幾百年的豐富資源輕易交換出去。「澎湖宛如母親的子宮,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如此美麗自然的環境長大。」林育世表示。把最湛藍的景色親自交給下一代,而不要只給他們金碧輝煌的城堡,因為人的最初和最終都屬於自然。有山有海,才會有更好的未來。請來到展間,與這群藝術家們一起沉浸在澎湖的美麗中,並祈禱這種美景將永遠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