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活動
-
展演2025/10/09這些產業原來都在彰化?揭開深藏不露的地方實力,《彰化力》帶你走入彰化的製造現場
彰化縣政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處長張寒青這樣形容彰化的製造實力:「彰化就像密封元件,任何產業都需要它,很關鍵,不可或缺,但是常常被隱形了。」策展人許哲瑜則分享觀察:「也許彰化沒有一個單一大品牌或聞名於世的產業聚落,但相反地,在不同鄉鎮裡,我們看到許多工廠彼此緊密連結。上下游的串連與成熟的合作關係,讓彰化的製造力展現出餘裕與彈性,能在挑戰之間保持游刃有餘。」
-
展演2025/10/08當代建築還是人們的「身心庇護所」嗎?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帶你深入思考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即日起至2026年1月25日開展,邀你透過聲音、影像、空間裝置等,重新思索建築作為「生命庇護所」的本質與當代意義。
-
展演2025/10/082025台灣設計展田尾展區專訪:從原生種出發,找到最貼近島嶼樣貌的植物美學!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於彰化舉辦,本屆以「彰化行」為主題,將各展區化身「行號」,串聯超過 700 位設計師、逾千家企業,共同展現在地的特色產業與文化。其中,「田尾行」以田尾公路花園為舞台,要打開大眾對植物的認識,也要向設計師與業者展現更不一樣的植物種類與使用方法。
-
-
展演2025/10/05走進臺中「Ippuku|林森40」日本工藝聯展!集結11位職人之作,不僅是物件,更是一場美的日常展演
這場展覽的起點,不是遙遠的藝術理想,而是日常生活。 由策展人許哲瑜、郭中元與大谷哲也共同策劃的《Ippuku:生活與工藝的片刻對話》日本工藝家聯展,於今日在台中大屯郡守官舍隆重開幕。來自日本各地的十一位工藝家齊聚台中,展出策展團隊踏查編輯歷時一年,試圖深入理解工藝家的生活與創作來源,最後並集結成專書,包含陶瓷、玻璃、剪刀、金工、木工、和紙、焙茶、和菓子及花藝等作家,跨領域探討工藝與日常生活的想像與力量。
-
展演2025/10/03「2025基隆潮藝術」登場!展區橫跨山、海與城:從基隆塔到防空洞,對話在地生活記憶
「2025基隆潮藝術」展區場景橫跨山、海與城,場域涵蓋正濱漁港、阿根納造船廠、中山陸橋、基隆塔、信二防空洞、基隆市美術館等城市地標。全展集結19組藝術創作,串連藝術市集、派對、表演等,讓基隆化身一座無牆城市美術館。
-
展演2025/09/30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落幕!下一站12月前進嘉義,展覽場地選址老倉庫
9/30更新: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巡展「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金瓜石」於9月28日圓滿落幕,展期短短93天創下8萬人次觀展紀錄,成為話題熱點。主辦單位文化總會宣布,巡展的下一站將於今年12月移師有「畫都」美譽的嘉義!奈良美智也於Threads及X上透露,展覽場地將設於一座老倉庫,且預計會增加更多周邊商品。
-
展演2025/09/27在元宇宙到來前,我們先潛進水下考古MR世界:2025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沉沒的聲音》
當我們談論美術館的未來時,很難不想到虛實交融的可能性。2024年,北美館啟動一項名為「開放網絡計畫 TFAM Net.Open」的實驗,試圖探索一個關鍵問題:當藝術遇上數位技術,美術館的邊界在哪裡?藝術家許家維醞釀3年,《沉沒的聲音》這件跨域之作結合水下考古、拍攝與聲學,並與NAXS STUDIO涅所未來合作MR混合實境技術,邀請觀眾潛入澎湖周邊海域的沉船歷史。9月每週四至週日下午,美術館規劃3場約50分鐘的預約制演出,在多人連線的MR沉浸式空間中,觀眾將體驗到一場跨時空的感官之旅。
-
展演2025/09/19尋找創作的起點:在 Ippuku 看見生活與工藝的片刻對話,日本作家聯展將於台中展開
一只杯子、一壺茶、木頭的紋理、玻璃的透光,甚至刀刃相擊的聲音,這些日常中熟悉的事物,正是這場展覽背後的靈感來源——即將在前身為歷史建築大屯郡守官舍,現為「Ippuku|林森40」的全新展覽,便是以「日常」為核心,邀請日本十一位工藝職人首次齊聚台灣,帶來從陶瓷、玻璃、金工、木工、和紙,到和菓子、焙茶與花藝的完整面貌,呈現工藝如何在日常之中孕育、回應與生長。這場展覽的起點,不是遙遠的藝術理想,而是日常生活。
-
展演2025/09/15專訪龐畢度攝影部門總監Florian Ebner:AI浪潮下,Wolfgang Tillmans在龐畢度5年閉館前實體占領圖書館
觀看似乎是大多數人天生就會的事,但在資訊洪流之中,我們真的準備好「觀看」了嗎?巴黎龐畢度中心即將閉館5年整修,在暫別的時刻,以攝影與廣泛的創作光譜聞名的德國藝術家Wolfgang Tillmans,用大型個展《我們對此毫無準備——我們對此萬般准備》(Nothing could have prepared us - Everything could have prepared us)占領圖書館這個非典型展覽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