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廣場出現一座森林!5大亮點看《林木林》,以自由建築語彙造的都市綠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每年夏天,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戶外廣場化身「X-site計畫」的基地,11年來透過各種實驗性公共藝術,打開訪客對廣場空間的再想像。

2024年,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提出的《林木林》(Analogue Forest)摘下「X-site計畫」首獎,即日起至7月進駐北美館前廣場。作品靈感來自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自然景象,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一處動態建築空間,邀請訪客遊走於一片透過類比自然而幻化出的森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感想工作室成員與《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

2014年,北美館發起X-site計畫並延續至今。近十年來,入選作品橫跨多領域和學科,涵蓋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多元視角,透過為期一季的慢閃式展出,進行一場探討臨時結構裝置、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的實驗計畫,同時鼓勵跨領域、多元的創作參與,讓廣場成為一種靈感,激發人們對空間的再想像。

蛇紋岩鋪就而成的青綠場景

在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必經的廣場,感想工作室以青色的蛇紋岩板為主要材料建構《林木林》環境,在繁雜的交通網絡、人造景觀圍繞之下,透過巨大的量體將訪客從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分離,並建構出一幅森林漫遊場景。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重現森林漫遊體感

不僅視覺如森林,步入其中的體感也被照顧到了。《林木林》的基地本身是被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團隊善用這項特點,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模擬圖。(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理性建築秩序創造有機森林

《林木林》整體由25座不時微微晃動的樹柱、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構成,在廣場強烈的日照和簡明的空間秩序下,盡可能創造出大面積的遮蔭。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外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為了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柱體由木頭的直交集成材(CLT)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趨近《林木林》中心的單元隨著高度、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中央的柱體則同時作為整體空間的核心,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聯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

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自由與陽光、微風、訪客互動

樹柱在《林木林》中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除了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在動態互動層面上,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在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為遊人帶來一處舒適、且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內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感想工作室

隨藝術家探索更多「類比森林」概念

✹ 以油墨、聲音等為媒介,拓展森林想像

本屆X-site計畫更以北美館館藏——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畫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3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視覺表現、聲音創作、身體感知等藝術視角,拓展《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林木林》材質細節。(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起透過〈森寫-借鏡之地〉夜光油墨書寫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林記憶〉呈現的聲音抽象重組、〈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現地踏查的自然養分,以及〈森講-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之中,重返自身與自然間的多維連結。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寫-借鏡之地〉。(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響-聲林記憶〉。(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森華計畫》之〈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深入《林木林》及X-site計畫

想要更了解《林木林》創作幕後及X-site計畫理念,不妨參與512日(日)舉行的「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感想工作室團隊將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漆志剛、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吳承軒,從不同視角分享和暢談X-site計畫的創作實踐與實驗潛能,以及公眾與空間裝置間存有的張力與可能性。

北美館《林木林》2024 X-site計畫首獎展出
「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將於5月12日舉辦。(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4年第11X-site計畫《林木林》

展出日期|2024511日(六)-721日(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首獎團隊簡介

感想工作室的成員為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黃郁慈,現居於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在X-site的創作過程中他們跨時區、跨文化,將建築、設計與藝術跨域結合,從想像抑或自身的感知出發,思考、理解並進一步探求空間/經驗的可能性。

 

▍本屆評審團

梁豫漳 / 禾磊建築 主理人

王俊傑 / 臺北市立美術館 館長

沈庭增 / 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徐景亭 /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創辦人

徐瑞憲 / 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學系 客座教授

辜達齊 / 一起設計Atelier Let's 共同創辦人

蘇珀琪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本部 副研究員

以布袋戲與「淨瑠璃」訴說歷史!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鳳甲美術館特展《浪濤之下亦有皇都》即日起至6月30日登場,聚焦台日糖業發展、戰時記憶及現代化史,串起虎尾與門司兩座市鎮,並以台灣傳統布袋戲與日本傳統藝術「淨瑠璃」呈現,透過操偶師與偶之間的互動,思考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關係與歷史。

兩件影像作品追溯台日現代化記憶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為藝術家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自2020年起共同推動的計畫,聚焦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的製糖產業發展,並以當代影像創作、台灣與日本兩地傳統偶戲表演等,追溯台日之間的歷史與現代化記憶,藉此思考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操縱者與被操縱者的複雜關係。

橫跨藝術家、導演及策展人等多領域的許家維,其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與電影語彙,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連結正史未記載的人事物;擅於創造戲劇性作品與沉浸性裝置的張碩尹,藉由科學和生物知識探索個人、科技及社會的關係,凸顯當代社會的不同層次;身兼藝術家與軟體開發者的鄭先喻,創作則結合電子設備的實驗性生物力學裝置,聚焦人類行為、情感、軟體與機械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幽默的方式表達出他對社會與環境的獨特觀點。

本次於鳳甲美術館的展覽,依序為觀眾放映計畫中的《等晶播種》和《浪濤之下亦有皇都》兩件作品。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藝術家鄭先喻、許家維、張碩尹。(攝影:山中慎太郎(Qsyum!))

《等晶播種》:以糖業為中心的歷史轉譯

1909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虎尾興建糖廠,進而帶動虎尾市鎮的繁榮。然而,虎尾亦在二戰期間作為神風特攻隊飛機場的基地,因此成為美軍攻擊目標;太平洋戰爭尾聲時,虎尾糖廠開始生產高濃度酒精供給戰時所需。《等晶播種》藉由音樂家於糖廠的演奏、台灣傳統布袋戲演繹皇民化戲碼《鞍馬天狗》,描繪虎尾圍繞糖業而生的現代化記憶。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作品《等晶播種》畫面。(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作品《等晶播種》畫面。(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日本古典文學與傳統藝術交織

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的「門司」曾為大日本製糖糖廠所在地,而門司港不僅位在當時運輸台製粗糖至日本的海運航線上,亦是外國船舶前往神戶和橫濱途中必經的停靠港,是日本首要的國際港口之一。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源於日本古典文學《平家物語》中的〈幼帝投海〉章節,敘述平安時代末期陷入絕境的平時子抱著幼帝安德天皇投海自盡,並安慰他「浪濤之下亦有皇都」,而壇之浦戰場即位在門司對岸,隔著關門海峽相望。本作以日本傳統藝術「淨瑠璃」回望門司及門司港的戰爭與現代化記憶,並於展覽中透過影像裝置呈現。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作品《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畫面。(攝影:Kosuke Shiomi)
鳳甲美術館《浪濤之下亦有皇都》揭開台日糖業與戰時記憶
作品《浪濤之下亦有皇都》畫面。(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 浪濤之下亦有皇都 】

展期|2024年5月4日至6月30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30–17:30,周一休館
地點|鳳甲美術館(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參觀方式|免費入場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北師美術館中的迷你城市!藝術家張立人造「戰鬥之城」,獻給對戰現實、努力生活的你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用架空世界反思所處環境,無論在任何時代都能成就引人入勝的故事,為此許多創作者真正著手「打造新世界」:賈克大地(Jacques Tati)為《遊戲時間》造了座功能至上的人工城,在1960年代顯得不合時宜;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在法國城市安古蘭,替《法蘭西特派週報》從無到有蓋出一座虛構城市「Ennui-sur-Blasé」,以乏味命名卻繽紛至極。這些以無數汗水、巧思構築的城,不只是造景,更是創作者造夢的顯影。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二,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造城或造夢?走進「戰鬥之城.終」感受

以「作夢」為題,北師美術館啟動兩年一度的公開徵件「作夢計畫」,支持創作者解放想像,化不可能為可能。本屆由藝術家張立人之作「戰鬥之城.終」獲選,此作涵蓋了跨越14年的創作旅程,最終化為一座人造迷你城市,乘載了藝術家如何在越趨現實的大環境下,仍試著保有自我及理想的軌跡。如果說造城的過程如造夢,還有什麼比《戰鬥之城》更貼合徵件主題?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展覽現場。(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戰鬥之城.終」獻給藝術家自身,也獻給因地緣政治而命定處於衝突世界最前緣的台灣,以及每位以自身狀態與現實戰鬥、努力生活著的人們。

「戰鬥之城.終」完整匯集《戰鬥之城》系列作品的錄像裝置、漫畫、模型、拍攝場景、道具、分鏡手稿等百餘件展品,是此作自2010年創作後首次完整展出,透過張立人打造的舞台場景、角色刻畫及人物命運的敘事,建構出介於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虛擬世界,直探藝術創作的本質與藝術家的命運。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戰鬥之城・終」二樓展場。(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第一部:台灣之光 (第一集),錄像、裝置,2010-2014。(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汲取大眾文化元素,編寫預言性故事

《戰鬥之城》故事以中年魯蛇陳志強告白失敗,卻意外成為即將毀滅世界的全民公敵為開端,衍伸出美國駐軍、國際企業託管、AI宰制人類鬥爭等富預言性的後續事件。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第一部〈台灣之光〉劇照三,2010-2017,錄像。(圖片提供:張立人)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第二部〈經濟奇蹟〉劇照五,2018-2022,錄像。(圖片提供:張立人)

張立人汲取並挪用漫畫、電影、動畫、影視媒體……各種大眾文化的形式和元素,模擬舞台劇於現實世界搭建場景,從無到有創建一個繁複而龐雜的世界。他一人分飾多角,集編劇、操偶、美術場景建置、拍攝、剪輯、配音等角色於一身。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戰鬥之城.終」三樓展場。(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室內場景:總統府》,複合媒材,2024。(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註|《戰鬥之城》共分為三部曲:首部曲〈台灣之光〉(20102017)、第二部〈經濟奇蹟〉(2018-2022)及最終章〈福爾摩沙〉(2020-2021)。

記憶居住的地方

佔據北師美術館二樓展場的〈場景模型〉,由張立人以木條、保麗龍等材料,搭建出一座記憶中的城市模型。這座城市並不是任何城市的縮影,而是藝術家依據自身不同時期的成長經驗,即興拼貼而成的城市印象。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於「戰鬥之城・終」展場工作照。(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細節照四,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在搭建這座城市時,雖是以1:12的比例作為目標,但事實上並不精確,因為張立人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比例尺,依據記憶中這些空間與身體的關係來調整——這種身體感是浮動的,就像是隨著每個人的成長,逐漸縮小的童裝。對他來說,這座城市並不是用來提供想像未來的願景,而是記憶居住的地方。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細節照四,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細節照四,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記憶中的城市,如夢中之夢、生命迷宮

城中的108個人偶則以衛生紙製作,透過粗糙的表面與紋理呈現大略「堪用」的人型,微妙拉開故事與現實的距離;每個角色配有各自的物件道具,像是預示其在故事中的命運。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人偶細節。(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這座既虛構又真實的城市,猶如藝術家所創造出的沙盒,在加入不同性格的角色和規則設定後,發展出複雜的敘事路徑。張立人將自己的生活與作品層層堆疊,構築一個複雜的多重顯影,像是夢中還有一個夢,在生命的迷宮中還有另一個迷宮。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細節照四,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美術館(城市)中的「現地創作」

展期間,張立人將以二樓展場的大型模型重新拍攝《戰鬥之城第一部:臺灣之光》的「二周目」,與十四年前的自己對話,同時開啟作品的下一個生命週期,並於閉展前在館內首映。這次藝評人謝鎮逸也特別擔任觀察書寫的角色,企圖於藝術家自身及機構敘寫的樣貌外,開拓另一條走入「戰鬥之城.終」的路徑。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模型》細節照四,複合媒材,2012-2018。(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非典型藝術家

在研究所畢業前,張立人就連續斬獲臺灣藝術界數個重要獎項:高雄美術獎首獎(2009)、臺北美術獎首獎(2009)、第7屆桃源創作獎首獎(2009)及第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2010)。然而他並無因此走上藝術家的康莊大道,反而不斷反身詰問藝術何用?2010年開始創作《戰鬥之城》,更讓他遠離了蜂擁的大道,試著以自身的軌跡,去尋找藝術家在藝術生產中面對困境的可能性。

北師美術館「戰鬥之城・終」開展!張立人歷時14年打造,獻給處於衝突前緣的台灣
張立人。(圖片提供:北師美術館/攝影:汪正翔)

張立人《戰鬥之城.終 Battle City: Finale

展期|2024.05.0407.21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