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化身藝術祭展區!2024「黃金盛典」登場,集結5國藝術家15件現地作品

金瓜石化身藝術祭展區!2024「黃金盛典」登場, 集結5國藝術家15件現地作品

台電舉辦的全新藝術祭品牌「黃金盛典藝術祭」,於 8/10至10/5在金瓜石展開。首屆由策展人山冶計畫林怡華策劃,以「夢十夜」為策展主題,並邀請14組國內外藝術家,從地方文史、祭儀信仰、地質環境與風物傳說,共同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觀展經驗。

黃金盛典藝術祭開展

台電近幾年積極推行公共藝術,而金水地區有許多台電轄下重要的歷史古蹟場域,包含水湳洞選煉廠、金瓜石神社、太子賓館等,都是台電的努力修復與串連的目標,此次其以「黃金盛典」作為全新藝術品牌,由林怡華擔任策展人,邀集台灣、日本、美國、澳洲、英國共14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創作,於「水湳洞區」、「勸濟堂區」、「黃博區」以及「地質公園區」4個展區展出。

由台電舉辦的全新藝術祭品牌「黃金盛典藝術祭」,即日起在金瓜石正式展開。本圖為金瓜石神社。(圖片提供:台電公共藝術)
由台電舉辦的全新藝術祭品牌「黃金盛典藝術祭」,即日起在金瓜石正式展開。本圖為金瓜石神社。(圖片提供:台電公共藝術)

以「夢十夜」為主題

而本屆主題「夢十夜」引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離奇難解的短篇著作,希望將山作為夢的載體,讓觀展途徑成為一場遊夢的旅程。林怡華分享,這是一個非典型的藝術祭。從多重感官的角度、作品呈現的媒介與形式、觀展者與作品的關係等層面「製造跳脫常規的非常經驗」,相信觀眾能領略到策展與藝術創作過程中意圖跳脫框架、揚棄尋常的突破與野心。

本次黃金盛典主視覺,由三頁文設計團隊操刀,回應主題《夢⼗夜》的核心主軸,透過水金九的礦體元素以有機的拼貼手法敘事,展示如夢境般的奇幻意象。(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本次黃金盛典主視覺,由三頁文設計團隊操刀,回應主題《夢⼗夜》的核心主軸,透過水金九的礦體元素以有機的拼貼手法敘事,展示如夢境般的奇幻意象。(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推出藝術縱走登高路線

而作為位在黃金山城的藝術祭,此次黃金盛典也與健行筆記合作,規劃3條「金瓜石藝術縱走」登高路線:「太子賓館線」、「茶壺山線」以及勇腳挑戰行程「半屏山線」,只要打開健行筆記APP,收集任一條路線的限定寶石,獲得限定的藝術祭冰棒,每月前30名完成3條路線,還可以獲得由台電退役變電箱製成的「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徽章」1個。策展單位也特別與展區有129年歷史的勸濟堂合作,延伸轉譯具有百年歷史的百草丹傳統,為藝術祭特製展期限定「黃金百草石」,民眾可至勸濟堂祈福,求得可隨身佩帶的黃金百草石,讓帝君庇佑身心平安健康。

此次黃金盛典也與健行筆記合作,規劃3條「金瓜石藝術縱走」登高路線,每月前30名完成3條路線,還可以獲得由台電退役變電箱製成的「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徽章」(8月已兌換完畢)。(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此次黃金盛典也與健行筆記合作,規劃3條「金瓜石藝術縱走」登高路線,每月前30名完成3條路線,還可以獲得由台電退役變電箱製成的「金瓜石無耳茶壺山徽章」(8月已兌換完畢)。(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本次也與金瓜石具129年歷史的勸濟堂合作,特製展期限定「黃金百草石」。(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本次也與金瓜石具129年歷史的勸濟堂合作,特製展期限定「黃金百草石」。(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回應「夢十夜」的策展主題,藝術祭與手工床墊品牌「眠豆腐」合作,結合台電退役木橫擔製作床架,邀請民眾在一起躺在金瓜石做夢;更與「遠東泡泡冰X元家企業」合作打造藝術冰車,販售藝術祭限定冰品,在炎炎夏日與大家一起作一個甜蜜又清涼的夢。

藝術祭也與手工床墊品牌「眠豆腐」合作,結合台電退役木橫擔製作床架,邀請民眾在一起躺在金瓜石做夢。(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藝術祭也與手工床墊品牌「眠豆腐」合作,結合台電退役木橫擔製作床架,邀請民眾在一起躺在金瓜石做夢。(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此次與「遠東泡泡冰x元家企業」合作打造藝術冰車,販售藝術祭限定冰品。(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此次與「遠東泡泡冰x元家企業」合作打造藝術冰車,販售藝術祭限定冰品。(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打造限定感官體驗

另外,藝術祭也邀請鴻梅文創擔任飲食統籌,以「夢的味道」為題,與「甜蜜屋」、「非書店」、「瀑布隔壁」、「寬哥的關於咖啡」、「散散步咖酒館」、「金礦晶食堂」、「CHLIV New Taipei Jiufen」、「野事」等在地店家合作,推出黃金盛典限定主題內容,歡迎大家前往探索,用味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五感體驗。

《夢的味道》體驗|金礦晶食堂|黃金排骨礦工便當(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夢的味道》體驗|金礦晶食堂|黃金排骨礦工便當(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夢的味道》體驗|野事|夢石(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夢的味道》體驗|野事|夢石(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黃金盛典藝術祭作品

1《夜視 Night Vision》|柯迪・科布 Cody COBB(美國 USA)
藝術家夜探水湳洞漁港及茶壺山間,紀錄自礦脈發現至水湳洞選煉廠關閉後遺留下的礦業人文和自然歷史。岩石和遺址中的礦物與有機物的螢光幽微地在紫外線照射下呈現,近代遺跡已逐漸在濃密的植被下被遺忘,有關繁榮和艱苦過往的記憶卻仍然迴盪。紀錄的過程中偶有山羌的吠聲打斷寂靜的夜晚,熟悉的世界轉變成一個清醒的夢境。

柯迪・科布 Cody COBB《夜視 Night Vis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柯迪・科布 Cody COBB《夜視 Night Vis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水湳洞區|水湳洞停車場公車亭

2《群鳥喃喃 Murmuration 》|詹姆士・塔普斯科特 James TAPSCOTT(澳洲 Australia)
澳洲藝術家詹姆士‧塔普斯科特全新創作的作品《群鳥喃喃》,在金瓜石現地創作時做出與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結晶體,結合在地鳥類翅膀及洞穴結晶,潛藏並轉化了人文、生態、產業等多面向議題。

詹姆士・塔普斯科特 James TAPSCOTT《群鳥喃喃 Murmur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詹姆士・塔普斯科特 James TAPSCOTT《群鳥喃喃 Murmur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水湳洞區|金水基地

3《綠、黃與粉紅 Green, Yellow and Pink》|安.維羅尼卡.詹森斯 Ann Veronica JANSSENS(英格蘭 England)
本件為《霧》的室內版新作。空間充滿濃厚而透著混合了自然及人造光源的迷霧。同時,天窗和日光燈管也都以彩色金屬薄網包覆,讓穿透霧氣的光也染上色彩。入口處是萊姆綠,過度區為淺綠色,漸變至中央的黃色,漸層至橙色後而粉紅色。觀眾在踏入展間後,會發現自己沉浸在一片非物質性的抽象彩色迷霧中,而所有時空標記皆消失無蹤。(本作品由RC基金會支持)

安.維羅尼卡.詹森斯 Ann Veronica JANSSENS《綠、黃與粉紅 Green, Yellow and Pink》(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安.維羅尼卡.詹森斯 Ann Veronica JANSSENS《綠、黃與粉紅 Green, Yellow and Pink》(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水湳洞區|金水基地

4《鑲嵌空間  Spatial Inlay Structure : Triangular Trolly》|玉山拓郎  Takuro TAMAYAMA(日本 Japan)
藝術家善於透過作品玩轉觀者感知空間的尺度,本次作品取材自無極索道天間車,以現成物卻令人感到陌生的姿態嵌入並分割建築空間,在傾斜與水平間保有穩定中的不穩定感;室外天光滲入色彩纏繞的空間,如同流動的泥土和海水混合,在山與海之間模糊了區域自身的物質性。

玉山拓郎  Takuro TAMAYAMA《鑲嵌空間 Spatial Inlay Structure _ Triangular Trolly》(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玉山拓郎 Takuro TAMAYAMA《鑲嵌空間 Spatial Inlay Structure _ Triangular Trolly》(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水湳洞區|金水基地

5《七個故事、雕塑與採金人 Seven Tales, Sculptures, and Gold Seekers》|吳思嶔  WU Sih-Chin(台灣 Taiwan)
藝術家以金瓜石為文本書寫了七則故事,並就故事內容衍生出七件黃金翻鑄的雕塑,將其藏匿於金瓜石區域。觀眾能透過故事中隱喻的線索,相應的金瓜石的人、事、地、物,來找到並擁有黃金雕塑。除了回應金瓜石的採金歷史,藝術家更試圖在敘事中提供某種超現實的經驗,以思考過去如何在當下的情境成為象徵、成為意義、成為神話。

吳思嶔  WU Sih-Chin《七個故事、雕塑與採金人 Seven Tales, Sculptures, and Gold Seeker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吳思嶔 WU Sih-Chin《七個故事、雕塑與採金人 Seven Tales, Sculptures, and Gold Seeker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全區移動

6《車內河谷  Valley in the Minibus》|李奧森  LEE Val(台灣 Taiwan)
李奧森的《車內河谷》創造了一個流動性的空間,反被動為主動,隨機挑選願意參與的民眾進入巴士,共同詮釋出了夢境中無定向、無定性、無定時的特性,以流動、非典型、難以定義的參與觀看形式,映照出夢境的輪廓。

李奧森 Val LEE 《車內河谷 Valley in the Minibu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李奧森 Val LEE 《車內河谷 Valley in the Minibu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全區移動(表演日可於金水基地領取乘車券,開放索取時間為11:00~15:00)
表演日期:8/11(日)、08/31(六)、09/01(日)、09/14(六)、09/15(日)、09/28(六)、09/29(日) 

7《夢的迴旋 The Spiraling Dreams》|陳豪毅Akac Orat (台灣 Taiwan)
生於卑南、成年後生活在阿美部落的陳豪毅帶來作品《夢的迴旋》,看似傳統大型藝術裝置,但其實希望觀者感受的是山、海、帶來遠古訊息的植物、祖先們、與夢迴傳統獵場之間神秘又迷離的意識。

陳豪毅 Akac Orat《夢的迴旋 The Spiraling Dream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陳豪毅 Akac Orat《夢的迴旋 The Spiraling Dream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勸濟堂區|報時山觀景台

8《鑽孔石  Drill Holes on Rock》|何彥諺  HO Yen-Yen(台灣 Taiwan)
風鑽機留下鑽了孔的大石塊,孔洞內有些冒出了草、有些成為小型生物棲居之地,礦業歷史遺構隨著時間與日常生活結合,在自然中留下隱蔽的線索。藝術家觀察這類帶有人為加工痕跡的自然物及和地景融合的人造物,與聲音藝術家合作,從聲學角度探索材質、造型和空間。走入隧道內,水滴與物發生偶然的共振,成為時間經過的註記。

何彥諺 HO Yen-Yen《鑽孔石 Drill Holes on Rock》(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何彥諺 HO Yen-Yen《鑽孔石 Drill Holes on Rock》(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勸濟堂區|停車場隧道

9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田中圭介  Keisuke TANAKA(日本 Japan)
日本藝術家田中圭介(Keisuke TANAKA)的這件作品,交錯運用百年古物及現地台電退役的電桿木橫擔雕刻,以昭和時期的課桌椅、收音機、時鐘,與榕樹和蟬聲等歷史記憶元素片段,回望戰爭與和平,交織成一個如同時空穿越的幻夢空間。

田中圭介 Keisuke TANAKA《The Nature of Educ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田中圭介 Keisuke TANAKA《The Nature of Educ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黃博區|太子賓館

10-1、《無極 Endless》|王煜松  WANG Yu-Song(台灣 Taiwan)
地底屬於另一個世界,礦石被移走,留下疤痕般的坑道,空掉的缺口,溜進了絲絲的光與無盡的黑暗、稀薄的空氣、地壓的共振聲、四次元主義中的時間,洞穴預言中虛與實的狀態⋯⋯將屬於這片土地的「地球」取出,地底是天空,裡又是外,虛也是實,球影中留下了無盡的世界;一個不相同又相融相連的世界;一個連通各個時空的通風口。

王煜松 WANG Yu-Song《無極 Endles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王煜松 WANG Yu-Song《無極 Endless》(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黃博區|太子賓館外草地

10-2、《無極-金瓜石們的口述歷史 Endless-The Oral Histories of Jinguashi》王煜松  WANG Yu-Song(台灣 Taiwan)
身為一個藝術節的藝術家,不小心以駐村的狀態捲進了這塊土地。藝術節,像是季風,每年吹來一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而我像是一個早期的淘金客,原以為是短暫的停留,卻不禁對此地留下眷戀。此次為了做一個裝置作品,一個遙想過去現在未來的模型裝置,卻意外的挖到更多關於這片土地的故事。此刻淘的不是黃金,而是文化礦。

王煜松 WANG Yu-Song《無極-金瓜石們的口述歷史 Endless-The Oral Histories of Jinguashi》(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王煜松 WANG Yu-Song《無極-金瓜石們的口述歷史 Endless-The Oral Histories of Jinguashi》(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水湳洞區|金水基地

11、《茲有夢如是 Reverie》 |澤拓  Hiraki SAWA(日本 Japan)
本件作品以受夏目漱石《夢十夜》中〈第一夜〉啟發的錄像展開,探索這些夢的持續存在,及它們如何成為可觸及的體驗。現實有多真實?夢到什麼程度,才能只算是個夢?若一切都是夢,作夢的人又是誰?
「我曾有這樣一個夢」——藝術家將如實描繪人們對欲望的執著、對夢想的虔誠,和等待某件事出現的意念。

澤拓 Hiraki SAWA《茲有夢如是 Reverie》(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澤拓 Hiraki SAWA《茲有夢如是 Reverie》(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黃博區|二連棟

12、《白蟻綁票案 The Termite Kidnapping》|張徐展 ZHANG XU zhan(台灣 Taiwan)
從白蟻啃咬纜線造成山城大停電的新聞事件做為靈感,透過實拍錄像扮裝與紙漿空間裝置以非人的昆蟲視角,詮釋廢墟裡鮮少被重視的昆蟲住民的聲音與微觀的情境,闡述人為環境與自然之間的共存關係。

張徐展 ZHANG XU zhan《白蟻綁票案 The Termite Kidnapping》(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張徐展 ZHANG XU zhan《白蟻綁票案 The Termite Kidnapping》(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黃博區|八角亭旁房舍

13、《山伏獸 Mountain Monster》|曾令理  TSENG Ling-Li(台灣 Taiwan)
若隱若現間想像無盡蔓延,是巨獸的背脊又或是模糊中的自我的投射,是一個清醒的夢境。來自遠古大地的石片夾雜著各種靈魂的碎片,記載著大地的紋理與力量,山伏獸在層層堆砌之中誕生,石片的紋理隨著水氣忽淺忽深,隨著霧氣在不同的時刻看見不同的樣態,該是靜止又彷彿是緩慢的移動,與金瓜石一起呼吸著等候前來踏查的人們。

曾令理 TSENG Ling-Li《山伏獸 Mountain Monster》(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曾令理 TSENG Ling-Li《山伏獸 Mountain Monster》(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地質公園區 | 古道叉路空地

14、《重返再現 Return to Representation》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台灣 Taiwan)
作品以「重返再現」為概念,引導觀眾親身探索礦場全貌,透過聲音裝置重現坑道挖掘經驗,表達對過去的記憶追尋,引發對消逝的山頭的思考。每一聲敲擊都似一個故事的開端,彷彿在黑暗中尋找繁華的光景,探索金礦或煤礦的慾望,震盪出礦工的辛勞、大地的哀傷和文化的傳承,嘗試引起人們對金瓜石的過往和歷史背後的情感回響。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重返再現 Return to Represent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重返再現 Return to Representation》(圖片提供:黃金盛典)

作品地點:地質公園區|本山礦場(亙古劇場)

2024 黃金盛典藝術祭
地點:新北瑞芳.金瓜石.水湳洞
時間:08/10~10/05,每週二至週日10:30~17:00(週一休展)
備註:藝術祭在水湳洞的金水基地(洞頂路361號)、勸濟堂停車場及黃金博物館遊客中心前設有服務站。多場假日免費作品導覽行程,名額有限,可點此報名
更多資訊可至官網查詢

資料提供|黃金盛典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朱銘美術館雕塑大展《方物》集20位亞洲藝術家!藉金繼、半人半獸等作探索「物質」意義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由台灣代表性雕塑家朱銘創辦的「朱銘美術館」,自1999年開館以來便致力推廣雕塑藝術,2024新展《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集結亞洲20位藝術家,藉由當代雕塑作品打開觀眾看待「物」的新視野,並聚焦探索「物」的意義。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潘娜潘.尤蔓妮〈禱〉,2024。複合媒材、現成物、鐵、混凝土、漆。(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羅懿君〈蔗渣飛彈〉,2024。甘蔗渣、菸草、硫磺粉、竹筌。(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朱銘美術館的野心之作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由臺灣和韓國兩位策展人劉俊蘭(LIU Chu-Lan)和崔泰晚(CHOI Tae Man)共同策展,集結臺灣、韓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尼、泰國等地雕塑家之作,是朱銘美術館主辦過集結最多國際藝術家的大型群展,被視為館方邁向品牌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延伎栢〈加里峰-133〉,2014。壁紙、木頭、尼龍線。(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從地方出發,探索新的物質觀點

展名中的「方物」,原指地方產物,也有描述或識別的意思,而展覽本身企圖從「地方」出發、以「去中心化」為立足,藉由「地方」的異質與多元、複雜與變動,不論是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傳統知識、歷史文化或社會生活等,探索新的物質觀點。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陳淑燕〈輕擊著 那回聲〉,2003。樹皮布,樹藤,草木染色,紗布,鐵網,布,各種線,紙,瓊麻、苧麻、絲瓜絡等 植物纖維。(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預習《方物》6件亮點作品

中國藝術家傅中望的《大木作》,利用大量傳統木建築碎片,尤其是「榫卯」構件,叩問傳統智慧的承繼和物質文化的今昔。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傅中望〈大木作〉,2014。木頭。(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臺灣藝術家劉柏村的《天地一方》,延伸他與臺灣史前冶鐵文明對話的系列創作,以鐵為媒介構築隕石風景,表現人類的微渺存在,也融合人類與非人類世界。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金妲芭〈凸・起-神話起源〉,2022。絲綢、刺繡。(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出身中醫世家的香港藝術家蘇詠寶帶來《散發》,從藥用植物取材發想,探索人類與植物的互文性,以及萬物存有的相對關係。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蘇詠寶〈散發〉,2017-2018。無籽使君子乾、銅管、LED燈管。(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韓國藝術家李受徑的作品《瓷瓶轉譯》以傳統的「金繼」修復手法,用純金熔接、重組瓷器碎片,探討文化傳統可能的起死回生與異變發展。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李受俓〈瓷瓶轉譯〉,2016-2023。陶瓷碎片、環氧樹脂、24k 金箔。(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同樣來自韓國的藝術家金維政所作的《滲流的森林》,則呈現了蔓延室內牆面的無根植物,暗喻人工與自然之間的碰撞與共生。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金維政〈滲流的森林〉,2024。松蘿鳳梨。(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印尼藝術家赫立.多諾的《基因操弄》,以半人半獸的造型探究生命複製、賽博格和基因改造等科技發展,並反思其可能對人類文明帶來的潛在風險。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赫立.多諾〈基因操弄〉,2017。玻璃纖維、木頭、電力裝置、風扇。(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也同步規劃一系列工作坊、文化體驗營等豐富體驗,多檔活動貼心為不同年齡層特別設計,有興趣不妨到朱銘美術館粉絲專頁了解更多資訊。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詹士泰〈無題〉,2024。大理石、金屬。(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金妲芭〈凸・起-神話起源〉,2022。絲綢、刺繡。(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解放物質的既定身份,凸顯萬物共存的意義

策展人劉俊蘭表示,《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重新反思作為雕塑基礎的「物質」,不只將它當作媒介或材料,而是承認其「能動性」。這個觀點回應了新物質主義,也就是對於人類中心主義的批判發展而來的物質理論。然而,本展不僅激發觀者對人類與物質關係的思索,更意圖透過重新審視人類與物質的關係,解構階級支配與從屬邏輯,從而突顯「萬物並存共在」的相對性、突顯亞洲作為「地方」的獨特性乃至「超地方」的意義,以探尋亞洲當代雕塑的重新定義。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楊偉林〈書七絕〉,2018。書、藍染、蠟線。(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朱銘美術館2024雕塑大展《方物》!20位亞洲藝術家齊聚探索物質意義
FX哈索諾〈漫長旅程後遺留下的文化〉,2024。竹子、織品、現成物、LED燈泡、塑膠和木材。(圖片提供:朱銘美術館)

《方物-亞洲當代雕塑展》

展期|2024.09.13-2025.01.12

地點|朱銘美術館(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策展人|崔泰晚(CHOI Tae Man)、劉俊蘭(LIU Chu Lan

參展藝術家|詹士泰(CHAN Shin-Tai,臺灣)、陳淑燕(CHEN Shu-yen,臺灣)、赫立.多諾(Heri DONO,印尼)、傅中望(FU Zhong Wang,中國)、FX哈索諾(FX HARSONO,印尼)、金妲芭(KIM Dabal,韓國)、金維政(KIM Yujung,韓國)、岸 かおる(KISHI Kaoru,日本)、李明學(LEE James Ming-Hsueh,臺灣)、劉柏村(LIU Po-Chun,臺灣)、羅懿君(LO Yi-Chun,臺灣)、大卷伸嗣(OHMAKI Shinji,日本)、申美璟(SHIN Meekyoung,韓國)、蘇詠寶(SO Wing Po,香港)、成東勳(SUNG Dong-Hun,韓國)、鳥光桃代(TORIMITSU Momoyo,日本)、楊偉林(YANG Wei-Lin,臺灣)、李受徑(Yeesookyung,韓國)、潘娜潘.尤蔓妮(Pannaphan YODMANEE,泰國)、延伎栢(YUON Kibaik,韓國)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於9月27日至29日在東京六本木登場,今年新設「RAN Focus」聚焦臺灣這片充滿活力的藝術沃土,由策展人吳達坤攜手7組藝術家參展,作品形式涵蓋裝置藝術、影像、舞台表演等。

六本木藝術之夜(Roppongi Art Night)今年將邁入第13屆,每年將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已成為東京首屈一指的藝術節。歷來,六本木藝術之夜以多元的藝術形式和包容的文化氛圍著稱,今年也首度以「城市、藝術、未來節日」為活動精神,以永續和向新世代扎根為目標,企圖將「六本木藝術之夜」進化為更具全球性的新型夜間活動。活動期間,六本木地區的美術館和文化機構將延長展覽開放時間,並結合周邊的街道與商業設施,透過設計、裝置藝術、音樂、表演、影像等多種形式讓大眾認識城市與藝術結合的新面貌。

首度設立「RAN Focus」台灣特別單元

隨著大眾對於臺灣文化藝術的興趣提升,越來越多的藝術節、影展、漫畫節、音樂節等,開始策劃臺灣為主題國或展演的核心。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就特別設立「焦點臺灣」(RAN Focus - Taiwan)單元,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策展人吳達坤攜手7組藝術家合作參展,透過裝置藝術、影像、舞台表演等形式,用臺灣的獨特魅力點亮六本木藝術之夜。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RAN Focus」參展藝術家

01 何曉玫MeimageDance《默島新樂園 New Paradise of Silent Island 》

有「創造超現實想像的高手」之稱的何曉玫,作品深受台灣文化與社會現實啟發,透過當代性的符號及鮮明的視覺風格,挖掘人心深處的微妙情感。她的2019年作品《極相林》探討生命本源,而2018年則有《默島新樂園》重製版透過金光浮世繪反映台灣與外來文化的交織。自2011年起,她創立了「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邀請優秀的台灣旅外舞者回國創作。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編舞家何曉玫MeimageDance舞團再現經典作品《默島新樂園》,邀請觀眾進入一段繽紛美麗的迷幻之旅。(攝影:Liu Chen-Hsiang)

02 袁廣鳴YUAN Goang-Ming《日常戰爭Every Day War》

作為台灣錄像藝術的先鋒,袁廣鳴今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其作品融合科技媒材與象徵隱喻手法,深入探討當代人的生存狀態。繼雙年展後,《日常戰爭Every Day War》首度在六本木藝術之夜同步呈現,作品中以詩意的語言、富含隱喻及批判的影像詩學為基底,交織著焦慮與希望,探索人類對於棲居概念的追尋。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袁廣鳴的作品《日常戰爭》,反映對家、和平、安全等生存問題的探問。(圖:藝術家提供)

03 辛綺Xin Qi《榕光樹下》

辛綺以「樹下聚會」這一台灣常見的景象為靈感,創作了《榕光樹下》。這件作品結合傳統水墨技法與螢光金屬線風格,期望探索公共空間中的交流行為,並重現榕樹下人們分享故事的場景。作品傳遞了「找回消失親密性」的願景,也呼應了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辛綺的藝術裝置以螢光與金屬構建「場域」,結合在地調查、編織及多媒體技術,表達對「消逝」的執念。(圖:藝術家提供)

04 陳普CHEN Pu《光獸Mossmo》

《光獸》是陳普的跨媒介作品,結合了手繪圖像、實體裝置與AR技術,打造出虛實交錯的生態系統。藉由跨維度的藝術表現,這件作品象徵了當代虛擬意識的生長,並以生物形態學、分類學、考古學等科學視角,構建出一個未來的虛擬世界,暗示著人類意識生成未來生命的可能,企圖打開未來生物與衍生生命的虛實想像。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陳普透過充氣裝置,融合科學視角與跨越虛實空間,探索未來生物與新生命的想像。(圖:藝術家提供)

05 張方禹Aka CHANG《環Ring》

媒體藝術家張方禹專注於各種發光媒材的質感與溫度感知,擅長運用光線創造出獨特的視覺與聲音空間。早期他以VJ身份進入視覺藝術領域,創立了台灣當代VJ文化平台「燧人氏Zuirens」,是臺灣當代VJ文化興起的重要推手。2022年,其首次個人創作展「空間中的光結構」於 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行 。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張方禹的光線裝置,利用電腦和雷射在空間中形成純粹的光束與光結構,探索光在空間中的表現。(圖:藝術家提供)

06 西瓜姐妹Watermelon Sisters《六本木西瓜緣Watermelon Love in Roppongi》

由余政達和黃漢明組成的表演組合「西瓜姐妹」,靈感來自20世紀60年代的京劇電影與台灣電影,命名則來自兩人合作的計畫《西瓜緣》。他們以變裝形式化身為仙女姐妹,結合饒舌音樂與現場表演,表達對多元性別的想像,也傳遞愛與歡樂。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組合西瓜姐妹利用性別轉換,變裝成一對仙女姐妹,看見凡間的種種不平等。(圖:藝術家提供)

07 蔡筱淇 & 吉川公野HSIAO-CHI TSAI & KIMIYA YOSHIKAWA

蔡筱淇與吉川公野的合作作品擅長以獨特的使用手法,將生活中看似平凡無奇的素材,巧妙轉化成富有生命力的大型立體裝置。他們大量運用了色彩搭配、大膽的形狀,構建出視覺張力強烈的作品,本次展覽作品融合了花朵與氣球雕塑,呈現出多層次的空間體驗,宛如在古老建築中沉睡的祕密生物,隨著觀眾的到來而逐漸甦醒。

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首設「RAN Focus」邀7組台灣藝術家,裝置、影像、表演展現創作能量
藝術家雙人組蔡筱淇&吉川公野的作品將平凡素材轉化為大型立體花朵裝置,色彩繽紛、視覺張力強烈。(圖:藝術家提供)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