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故事化為千敲百錘下的片片印記,專訪金工品牌「I-Shan13」創辦人蔡依珊

金工品牌I-Shan13創辦人蔡依珊

金工品牌I-Shan13以繁複的金工技法「敲花」著稱,經由反覆敲錘,雕琢出沉思的人臉表情、如葉脈的細緻紋理,雙魚座的藝術家蔡依珊,以其浪漫風格,為作品構築出富有故事性的想像空間。

蔡依珊與金工的相遇,頗有幾分「一見鍾情」的浪漫成分。大學時主修美術的她,多方接觸水墨、油畫、版畫等不同形式的創作方式。直到有一年,去到北美館參觀「銀光畫影——丹麥藝術展」,看見丹麥銀雕工藝品牌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的百年工藝,如何透過敲錘鍛造,把銀板打造為一件件美感獨具的容器。閃閃發亮的魚盤銀器,讓蔡依珊深受悸動,彷彿打開了某個開關,引領她走向金工的創作途徑。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從零開始到創立個人品牌

為了精進修藝之路,蔡依珊報考了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金工與首飾創作組。全無金工技術背景的她,帶著就讀美術系時的複合媒材作品應試,比如用銅線鉤織出真的可以穿上身的女性內衣、用串珠串出羽毛造型,還有把人體素描的圖案以刺繡的方式表現。憑藉著精巧出眾的手藝,竟就這麼說服了考官,讓她順利錄取。

當時同學們都具備基礎技法,只有蔡依珊是從零開始,「連工具都還是同學幫忙準備的。」光是使用最基本的鋸弓鋸切金屬,就已經讓她嚐到苦頭,像是鋸切方向不正確、速度和力道拿捏不準,都會導致鋸絲屢屢斷裂。

「可能我就是有股不服輸的好勝心吧,覺得別人可以做到不會斷,我一定也可以。」蔡依珊下功夫苦練,再加上她學習新的東西總是能吸收得很快,第一個學期她僅憑「鋸」的工法就能完成教授出的作業題目「手」。

爾後,她以紙雕概念將金屬做成一個具有紙質美感的盤子,這件作品更在2006年入選了德國慕尼黑「TALENTE國際競賽特展」,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開始讓更多人看見她在金工工藝的才華與潛質。

蔡依珊畢業後隨即獲得學學文創的邀請,擔任駐場藝術家。在一個小小的展間裡製作和銷售自己的金工首飾,對於初入社會的她來說,不僅可以持續保持創作動能,也因為要跟客人介紹飾品,在為期七、八個月的期間,是一段很好的歷練,讓她開始認真思考用創作來維生這件事情。這個時期的累積,最終促使蔡依珊鼓起勇氣,在2010年以自己的名字和生日為名成立了個人品牌。

蔡依珊擅長技法「敲花」,透過不同造型的鏨頭,打造出產生立體浮雕的造型效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蔡依珊擅長技法「敲花」,透過不同造型的鏨頭,打造出產生立體浮雕的造型效果。(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蔡依珊專注地用火槍加工銀飾的細節,模擬植物寫實的樣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蔡依珊專注地用火槍加工銀飾的細節,模擬植物寫實的樣態。(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大量時間堆疊的敲花技法

在金工工藝中,與火焰協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必須精準地控制火焰的溫度和方向,以確保金屬能夠被焊接、加熱,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術和掌控能力。在「已知用火」的部分,蔡依珊顯得游刃有餘,她輕鬆一笑說自己的創作過程需要大量的焊接,從火焰的接觸位置、物件兩端的溫度達到一致,還有在接合的時候能夠保持穩定,諸多細節都讓她覺得焊接很有意思。

「敲花」是蔡依珊最常使用的技法,她在攻讀研究所時就決定要以此技法作為自己創作的主要表現方式。她提到,敲花需要從金屬表面往下敲凹,再翻面敲回來調整,充分利用金屬特有的延展性,使金屬片材呈現出半浮雕的立體度。透過凹雕(Chasing)與浮雕(Repoussé)兩種正反搭配,創造出作品的豐富層次感。

工作桌上收得齊齊整整的一支支鏨頭,是用來敲花的主要工具。「這些鏨頭都是我自己手工磨出想要的形狀,」蔡依珊說明,「如果我需要做出特定的線條或形狀,就要去打磨出一個這樣的鏨頭。」右撇子的她,認為以慣用手持鏨頭的穩定性更好,還因此特地訓練自己改成用左手握錘。

她拿出早年讀書時用紅銅做的練習作品,那是三張精緻小巧的人臉,「整個學期就敲了三張。」因為敲花技法必須透過不斷地反覆退火與敲擊,才能慢慢修整出理想的形狀。當時她還把自己的臉用石膏翻模做出一個模型,藉由手指撫觸,加強自己對於輪廓凹凸的感受。

蔡依珊一臉著迷地說雖然這種技法十分耗時又費工,創造出的手作質感卻也是獨一無二的。或許是個性使然,她很能耐著性子做重複的動作,「就這樣一直敲呀敲的,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對喜歡畫畫的她來說,敲花技法的創作痕跡和插畫筆觸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是在金屬上作畫,讓平面的圖案變得立體起來。

空閒時安靜地坐在工作台前,感受創作、工具與溫暖的光影;專注於工藝,就是蔡依珊生活中最簡單的快樂。(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空閒時安靜地坐在工作台前,感受創作、工具與溫暖的光影;專注於工藝,就是蔡依珊生活中最簡單的快樂。(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用作品好好說一個故事

十餘年創作生涯,累積超過五百件作品。在蔡依珊的金工作品中,往往都有她賦予的故事性,為作品構築出夢境般的劇情,讓人能夠短暫跳脫現實,進入她的藝想世界。

走進工作室,井然有序的小小空間是她日夜敲錘的夢想之地。她笑笑說本想為了這次的採訪邀約打造新作來分享,無奈敲花實在太花時間,只好作罷。最近期的,是今年春天參加「敲—燃-金工聯展」的兩件作品,分別名為「尋思的臉」和「寧憩的臉」。以過去自己去海邊尋找撿拾化石、倚靠大石短暫小憩的記憶為題材,運用敲花技法,重現那個當下凝神看海和與化石相遇生命表情。

作品《寧憩的臉》。(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作品《寧憩的臉》。(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求好心切的她,不分晝夜地趕工,「結果不小心敲太凸了。」不厭其煩地反覆修正調整,金屬被延展打得越來越薄,甚至敲破了只得再加一塊修補。雖是無心造成的插曲,卻讓作品多了一些不經意的線條感,呈現如同岩石般的質感,「就像是人與自然相融的寫照,我自己還滿喜歡的。」

去年的「嘟嘟銀樓」計畫,連接傳統銀樓的符號意涵,每個創作者以不同過往的手法重新詮釋銀樓印象。當時帶著一歲多孩子的蔡依珊,聯想到寶寶出生時傳統都會佩戴做成如意造型的金飾,有祝福孩子無病無災、平安長大的寓意。她從這個意涵出發,設計出虎頭造型的「如意虎戒」,上頭的鬍鬚,都得要一根根焊接上去再打磨,作工細緻。

看似日常的生活吉光片羽,也是蔡依珊的靈感汲取來源。比如工作室搬離學學文創後,曾在浦城街的一處民宅落腳,從高樓林立、商業氣息濃厚的內湖來到空氣裡飄散著慢活氛圍的師大商圈,街坊鄰居的門前種著尤加利葉、薄荷和薰衣草等綠植,「夏夜的巷弄芳蹤」系列於焉誕生。栩栩如生的花草也是蔡依珊作品中最廣受歡迎的主題,運用敲花技法展現枝葉舒展的曲折,讓冷硬金屬彷彿化為繞指柔。

擺件《蜂之夏》是蔡依珊將蜜蜂標本實物鑄造後拼接,並結合銀細絲編結而成的花蕊所製作完成的作品。(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擺件《蜂之夏》是蔡依珊將蜜蜂標本實物鑄造後拼接,並結合銀細絲編結而成的花蕊所製作完成的作品。(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作品《聆聽者》。(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作品《聆聽者》。(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在擺滿了工具和材料的工作台上,專心創作的蔡依珊。(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在擺滿了工具和材料的工作台上,專心創作的蔡依珊。(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創作本心 繼續勇敢逐夢

2012年I-Shan13受邀進入誠品文具館販售,隔年便以品牌獨立櫃位進駐誠品松菸,多年來面對大眾消費市場,始終有不錯的支持度。不過蔡依珊坦言,近年來面對平價流行度高、頻繁推出新品的快時尚,或是因為材質方便照顧、款式也相對年輕,而更受年輕族群喜愛的輕珠寶,確實都對品牌帶來一些衝擊。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走過十餘個年頭、資歷深厚的品牌,對外卻是相對低調。對此,蔡依珊有感而發說道,自己深知行銷推廣的必要性,但每件作品從發想設計到執行製作相當曠日費時,再加上考量到營運成本,疫情後品牌貨真價實成了她的一人工作室,每每面對行銷,更是無暇分身。如何在市場競爭加劇的現況當中,策略性地加強行銷力道,確實是無可迴避的課題。

品牌存續的話題難免沉重,她轉頭拿起尚未完成的珊瑚系列飾品,又笑吟吟地說起自己因為名字裡有「珊」,一直對珊瑚頗為鍾意,從以前就用來與銀飾結合設計,「而且珊瑚都長得不一樣,所以就只能一件件做。」

過去的敲花作品大多是形象鮮明的人臉、魚等造型,接下來蔡依珊還想嘗試一些不那麼具體的形狀或線條。雖然有著身為經營者的包袱,但講起金工時眼裡綻放的光芒,那是身為創作者最純粹爛漫的情感。

蔡依珊的作品先是從生活汲取靈感,她會先以插畫形式紀錄自己的想像,接著將之轉換為金屬工藝。 從她早期作品《蝸牛人》與《聆聽者》都可發現她喜歡在作品加入奇思妙想,並打造夢境般超現實的世界。(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蔡依珊的作品先是從生活汲取靈感,她會先以插畫形式紀錄自己的想像,接著將之轉換為金屬工藝。 從她早期作品《蝸牛人》與《聆聽者》都可發現她喜歡在作品加入奇思妙想,並打造夢境般超現實的世界。(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除了奇幻類的創作,蔡依珊的金工首飾則主打優雅好搭配的設計風格。特別是她以寫實的技法開發出山茶花辦、 薰衣草、尤加利、薄荷葉等不同植物造型的首飾,深受市場青睞。(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期)
除了奇幻類的創作,蔡依珊的金工首飾則主打優雅好搭配的設計風格。特別是她以寫實的技法開發出山茶花辦、 薰衣草、尤加利、薄荷葉等不同植物造型的首飾,深受市場青睞。(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十期)

文字|張雅琳

攝影|Kris Ka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2024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將於9月5日登場,由工藝中心帶領的國家品牌展館「TAIWAN CRAFTS & DESIGN」攜手10組台灣代表品牌參展,呈現豐富工藝底蘊與文化風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自2008年起便持續率領臺灣工藝設計品牌參與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 & Objet,M&O),今年以國家品牌展館形式「TAIWAN CRAFTS & DESIGN」公開徵選在地工藝品牌,回應M&O秋季主題「TERRA COSMOS(宇宙大地)」,帶領10組橫跨多媒材與領域的工藝團隊參與國際盛會。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TAIWAN CRAFTS & DESIGN」主視覺。(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今年參展的10組工藝品牌風格多元,包含構樹樹皮、大理石、木、竹、藤、陶等媒材類別,各自擁有深厚工藝底蘊、文化風土,突破傳統框架並融入當代設計美學。

01/黑色雋永

由排灣族、魯凱族青年組成的「黑色雋永」,擅長使用臺灣特色自然資源如樹皮、竹籐,結合原住民用木槌手打纖維的傳統工藝,進行立體塑型並應用於生活物件設計,打造成餐盤、燈具,甚至面紙盒等家居用品。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黑色雋永」擅長使用臺灣特色自然資源如樹皮、竹籐等。(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2/eshen ceramics

藝術家奕璇的品牌「eshen ceramics」跳脫陶器作為器皿的常見樣貌,以未上釉的陶製燈具為主軸,追求岩石般的原始色澤,將土的樸質、光的明亮完美結合,所有元素呈現和諧、平衡的狀態,在空間中共存。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eshen ceramics」以未上釉的陶製燈具為主軸,追求岩石般的原始色澤。(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3/元泰竹藝社

以臺灣第一支竹製牙刷聞名的「元泰竹藝社」,重新帶起原先已逐漸沒落的竹山竹材產業,透過零廢棄的製造過程,重新定位竹子為環保媒材;這次將帶到巴黎展出的作品,也特別呼應剛落幕的奧運主視覺色彩,打造更能抓住國際目光的展覽亮點。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元泰竹藝社」透過零廢棄的製造過程,重新定位竹子為環保媒材。(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4/木想傢

「木想傢」由曾獲國際賽雙金牌的王嘉納老師成立,號召並培育花蓮青年回鄉,希望活化在地產業。他們運用多元樹種及藤纖維,製作具有溫潤曲線、充滿工藝精神的作品。在各地的展覽經驗,也推動更多產業進駐全台偏鄉地區,為青年創造穩定的工作機會。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木想傢」號召並培育花蓮青年回鄉,希望活化在地產業。(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5/蘇府柳銀

為媽祖神像製作鍊牌、髮釵、冠帽等造型的銀帽工藝師蘇建安,將金工技法應用於飾品,創造融入現代審美的金工飾品,讓傳統工藝透過創新概念保存下來,發展成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家飾品。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銀帽工藝師蘇建安將金工技法應用於飾品。(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6/二拾家居

「二拾家居」運用在地文化元素製造家具家飾,將永續議題融入產品,採用不同再生媒材,重新找回「家」的本質,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到自在與舒適。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二拾家居」運用在地文化元素製造家具家飾。(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7/奇鈺家居

由花蓮奇鈺石業第二代所創辦的「奇鈺家居」,以臺灣自產的大理石創作優雅、實用的居家飾品,展示大理石柔軟且多變的樣貌。本次前往巴黎展出,也看準歐洲人喜愛大理石材質,帶來純正台灣製造的物件。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奇鈺家居」,以臺灣自產的大理石創作優雅、實用的居家飾品(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8/大地工作坊

專注於藍染、植物染等多種傳統染色技術的「大地工作坊」,隨著四季節氣變化取用不同植物進行染織,除了授課教學技巧外,也結合現代設計製作出許多生活用品,將屬於臺灣土地的色彩推向國際舞台。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大地工作坊」專注於藍染、植物染等多種傳統染色技術。(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09/木趣設計

「木趣設計」著重木製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擅長以動物造型物件關注本土保育動物、環境永續議題。這些動物木偶不僅在歐洲市場廣受喜愛,也傳遞了生態的趣味性、工藝的創意表現,以及臺灣獨特的文化。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木趣設計」擅長以動物造型物件關注本土保育動物、環境永續議題。(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10/Tomood土與木之間

拆解「本」字而來的「Tomood土與木之間」,以簡約、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為主,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致力於呈現材質的原始面貌,創造樸實又實用的家具系列。

工藝中心攜手10組本土品牌亮相M&O!溯源島嶼文化,打造臺灣國家品牌展館
「Tomood土與木之間」選用天然且有溫度的國產樹種,製作簡約、高品質的家具及器物。(圖片提供:Maison & Objet)

此外,本次展出也將結合曾獲「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品牌認證的工藝好物,加入月桃編織、竹藝、漆藝、木藝等多款兼具美學與實用性的當代時尚家居工藝品,展現臺灣工藝豐沛創作能量與多元文化特色,並透過融合式展間打造臺灣工藝居家生活場景,傳達工藝融入生活、生活工藝化的願景。

2024 Maison & Objet「TAIWAN CRAFTS & DESIGN」

展會地點|法國巴黎北維勒班展覽中心(Paris-Nord Villepinte)Hall 7A C61 - D62
展會日期|2024年9月5至9月9日
開放時間|09:30–18:30(週一至18:00)
M&O官網|https://www.maison-objet.com/en/pari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專訪金工品牌「秋雨十一」創辦人姚怡欣:以錫作為主要創作媒材,為傳統工藝敲擊出嶄新樣貌!

金工品牌秋雨十一

姚怡欣的金工工作室,劃分為二區塊的空間,一邊是工作桌,另一邊如廚房擺放著大鍋、鏟與各式工具。見她戴上手套、袖套、護目鏡,再打開爐具,翻攪鍋中銀色液體。她說剛學錫藝確實會害怕,因焊接時的溫度上百、溫度上千的火槍在初學火候控制不佳的音爆震耳嚇人,卻不曾讓姚怡欣退縮放棄。她自剖個性,是面對有挑戰事物時,總有更想深入探究的好奇心。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錫為主力,當代美學介入傳統技藝

金工泛指所有金屬的加工技藝,當品牌調性逐步明朗,姚怡欣為秋雨十一定調為百分之七〇以上的純錫創作。原因為何?她從錫的物性至創作層面都講解了一番。錫有如銀的顏色,拋光後的亮度也夠,但兩者金屬氧化後的風味卻是大不同,「銀所展現的亮是很西洋式的,但錫有種質樸傳統的味道。」是錫背後的文化吸引著姚怡欣,也讓她願以現代美學為底,為傳統工藝敲擊出嶄新樣貌。

開啟茶道具的創作,姚怡欣是在聯展時遇上伯樂的。當時台中的秋山堂正找尋工藝市場中具有潛力的台灣臺灣作者,合作展覽與販售。自2013年起,姚怡欣每年固定在秋山堂展出,延展金工在茶席上的魅力。

談創作,姚怡欣是個自律的人,每年的12月到4月是年度研發期。觀察消費性品牌的市場趨勢,她有感茶道具在台灣臺灣到達高峰,並分析香道具過去是特定族群使用,下一波會在大眾之間盛行。2017年姚怡欣個展,已推出線香座,簡約線條如煙的行進塑出整體造型,這是姚怡欣擅長以當代審美介入傳統器物的特長,但在當時並不叫座,那時候傳統器型仍是主流。她也回想剛學錫藝時,練習的也多半是傳統題材,因此,做過這類創作一段時日,卻跟自己喜愛的現代美學相差甚遠,為尋回真正想做的,她割捨原有客群,迎來一段適應期,「轉風格人會離去,也會有新的人進來。」姚怡欣認為台灣臺灣工藝市場對風格忠誠度高,喜好分明也分眾。作爲工藝師應以自有特長為著力,培養出高黏著的客群。

2024 年春天正式啟動的「野之光」,是姚怡欣與陶藝家先生邱中均共同孕育的工藝空間,兩人希望打造一個結合選物、展覽、茶道與手作課程的複合式體驗。(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2024 年春天正式啟動的「野之光」,是姚怡欣與陶藝家先生邱中均共同孕育的工藝空間,兩人希望打造一個結合選物、展覽、茶道與手作課程的複合式體驗。(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作品的棲身之所如繆思也似黑洞

自然始終是姚怡欣作品中的經典元素,例如獲得2020年臺東工藝競賽佳作《印象台東》三件作,即是取型於當地景物,以錫臨摹出山脈、海洋與光的意象,具延展性的錫經焊接、鍛敲、彎折的反覆作用,也如時間在大地上運轉出鬼斧神工的景致。

辦展覽、參加競賽的穩定節奏外,勇於出格挑戰的姚怡欣,始終想突破臺灣,去到海外市場闖蕩的企圖心。品牌曾連續數年徵選上「臺灣頂級工藝」,以展會型態到過深圳、西安等地。也以個人之名在京都老字號的錫器作坊-清課堂展出,日本一直是姚怡欣心之嚮往的環境,「去日本我們不去都市,就去山上跟鄉下找藝廊,我們會千里迢迢的去,看他們的作品、買他們的作品。」說著旅遊所好,也描述著如果有自己的空間,會是什麼樣的景色。

2024年的春天,「野之光」對外開放,這是姚怡欣與陶藝家先生邱中均,在一片稻海中共同孕育的空間。身為工藝家也是工藝的使用者,他們在空間籌備期,因自己需求,激盪出許多靈光乍現的創作,姚怡欣陸續製作居家用品系列:花器、時鐘、燈具,將空間點綴成他們鍾愛的生活場景,也成為陳列作品的最佳場域。照明一樓茶席的光源,來自姚怡欣的《裙擺燈系列》,她將堅硬的錫當作布料,幻化出柔軟飛揚的燈罩,如跳舞般飛散著光亮。

籌備空間帶來前景似程的創作啟發,卻也同時讓他們見到黑暗。當時正值疫情引發種種不確定,面對投入成本可能付諸流水,讓向來處事條理分明的姚怡欣,積累出超標壓力。低潮情緒她透過閱讀排解,也想起不久前曾和柯適中老師學了抽象畫,作畫時的純粹感受帶她逃脫困境的窠臼。

獲得2020 年臺東工藝競賽佳作的《印象臺東》。(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獲得2020 年臺東工藝競賽佳作的《印象臺東》。(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印象臺東》作品的靈感取自地景,以錫再現山脈、海洋與光的意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印象臺東》作品的靈感取自地景,以錫再現山脈、海洋與光的意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造型燈具《裙擺燈系列》 也是姚怡欣近年主推的創作品項。(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造型燈具《裙擺燈系列》 也是姚怡欣近年主推的創作品項。(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作畫平衡對工藝的執念

「野之光」仍在建造,姚怡欣把作畫帶入她的工藝,以抒情與隨機的心境,鬆脫她在金工製作論機能,分毫講究的慣性。當年,她以50%工藝、50%藝術的尺度規劃展覽。初次跨足藝術,解鎖沒有功能性的創作,其中名為<生/滅之間>的畫作,黑色的直向線段,有若干個錫製的不規則圓,排成似有秩序的一列,「在這幅畫裡,其實完全都沒有要講工藝的事情,也不講機能性。甚至連圓也是我在灌錫時,不經意卡在湯匙上,敲不下來而完成的。每個圓的形體,經過磨練或粹化,會轉彎或是一個轉變,就像我遇到的事情,會有一個低潮又有高潮。」如今,這幅談論的畫作,擺放於歷時四年又三個月完工的「野之光」牆上,格外有重生之意,也像守護著空間與她的創造者。

從飾品到器皿,再到純藝術創作,姚怡欣鬆弛對金工應該有的執念。她熱衷研究如何作畫在工藝上;選擇什麼媒材為顏料,該怎麼讓既有元素與新素材彼結合。她拿出寫著日文的鐵罐,是天然的核桃漆,調成合宜濃度後流動成寫意線條,承載的畫布有壺承,也有茶則。姚怡欣將嚴謹與隨機的兩端集合,同在一個作品上展示,也讓她人氣的茶道具系列更添獨一無二的記號。近期,姚怡欣將錫燒熔成液體後潑灑作為顏料,用金屬作畫的效果極佳,凹凸的立體紋理有如自然成形,讓物件也隨她自身的歷練進化,更顯人與物共生而出的生命力。

姚怡欣將顏料與天然的腰果漆調製成顏料,在錫器物上作畫,每件作品的筆觸與線條皆不相同。(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姚怡欣將顏料與天然的腰果漆調製成顏料,在錫器物上作畫,每件作品的筆觸與線條皆不相同。(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將錫塊高溫熔煮為液狀後,再澆淋在銅器上,層層堆疊後,表面便形成了地貌般的高低層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將錫塊高溫熔煮為液狀後,再澆淋在銅器上,層層堆疊後,表面便形成了地貌般的高低層次。(圖片來源:《生活工藝誌第10期》)

文字|王涵葳

攝影|黃覺深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