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世博外帶台灣館的「料理公寓」位於Palazzo Bovara Corso Venezia 56,Milano,原本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此次特別請種籽設計等餐飲團隊遠渡重洋,在「料理公寓」中重現臺灣小吃美食,為米蘭增添臺灣味。「料理公寓」預計9月5日開始對外營運,配合當地作息,營業時間自下午4點至午夜12點;記者會中展示的「移動攤車」將製作3臺,預定自9月10日起每日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在米蘭市內穿梭,發送臺灣著名的小吃食譜,將臺灣小吃進一步落實到異國生活中。而移動攤車上所載有的食譜以及料理公寓裡的料理菜單包括臺灣知名小吃臭豆腐、珍珠奶茶、滷肉飯、蚵仔煎、牛肉麵、雞排、豬血糕、大腸麵線、豆乳雞、蔥油餅、爌肉飯、豆花、大腸包小腸、地瓜球等等。「不落地展館」位於Piazza Santo Stefano,6,Milano,預計於9月25日開幕,在米蘭世博會期間自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對外開放,將可看到臺灣常民飲食文化的縮影,屆時人在米蘭的民眾可以順道參觀,也歡迎國內民眾能前往給予支持鼓勵。
在世界眾多藝術集散地中,現正匯聚全球目光的威尼斯與香奈兒有何特殊淵源?品牌符碼「獅子」不僅是香奈兒女士的星座,更藏威尼斯城徽「聖馬可飛獅」意象。回溯至一切如日方升的1920年,品牌創辦人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在藝術家荷西瑪利亞(José Maria)與米西亞賽特(Misia Sert)夫婦的陪同下,首度探索這座總督之城(City of the Doges)。沒想到,此行成為香奈兒女士日後的靈感泉源,且讓威尼斯深植香奈兒歷史,於諸多創作系列中渲染為底蘊般的存在。
雙年展電影學院(Biennale College Cinema)2012年由威尼斯雙年展發起,主要著眼於培育義大利本地及世界各地年輕電影創作者,每年皆為10逾位青年導演的創作計畫提供劇本編寫、發行策略、財務規畫及製作時程等專業指導,可謂影壇明日之星的絕佳鋪墊。2024至2025年度遴選的12項計畫中有4部作品已經完成,並將作為威尼斯影展官方節目的一部分展示,贊助大使即為香奈兒品牌好友、導演暨編劇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
Museum SAN設有紙藝廊、版畫工房、收藏韓國近現代繪畫與雕塑品的青鳥藝廊,及專藏美國藝術家James Turrell作品的同名場館等,場館間由花之庭園、水之庭園與石之庭園細膩串連,另設有兩座安藤忠雄打造的冥想空間,再次扣合SAN藉建築與藝術讓觀者與自然融於一體的理念。這次安藤忠雄為Antony Gormley設計的《Ground》,也延續著這份精神。
除了與安藤忠雄合作的建築裝置外,「Drawing on Space」也展出Antony Gormley大量精彩作品。開場聚焦《Liminal Field》系列,其以金屬線條建構通透、輕盈的人形,暗示著身體作為「邊界」的概念,這些雕塑雖與人等高,卻因空心結構流露出一種如泡沫般脆弱的特質,亦隱喻無常。
(圖片來源:Museum SAN)
接著視野從立體轉向平面,第二展廳展出素描及版畫,梳理Antony Gormley對光與暗、實體與虛空、身體與建築等主題的探討。最後以沈浸式裝置《Orbit Field II》收尾,其由相連的鋁製圓環構築而成,輕盈懸浮於空間之中,邀觀者穿梭其中,親身與展品互動,亦體現藝術家一貫的信念:「雕塑的核心不在於物件本身,而在於體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