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料理史:法國烹飪之母──法國中世紀的後宮傳奇

世界料理史:法國烹飪之母──法國中世紀的後宮傳奇

「一切都是這位佛羅倫斯人的功勞:是她改革了中世紀的古老烹飪傳統,使其重生為現代的法國烹飪技術。」

 

14歲的凱薩琳‧德‧麥地奇(Catherine de Medici)於馬賽(Marseilles)舉辦的證婚儀式中,嫁給了年齡相仿的法國少年,「奧爾良的亨利伯爵」(Henri, Duc d’ Orléans)。當時,沒人能預料這樁姻緣會為法國的將來帶來什麼影響!

 

這場義法聯姻,宛如戲劇般波折的事件接踵發生,無人察覺凱薩琳的一生對烹飪發展的貢獻,以及對法國後代的深遠影響。直到她死後多年,歷史學家在回顧她動盪的生平時,確立了她在糕點與蛋糕等烹飪領域的地位。

 

凱薩琳的童年既短暫又殘酷不堪,儘管她出身佛羅倫斯(Florence)裡,最具財富權勢的名門望族。但父母自幼時離世,被交托給親戚照顧間流連。後來西班牙的勢力的擴張,義大利為了討好西班牙,讓年僅10歲的凱薩琳身陷險境,甚至流亡海外一陣子。由於她的教宗叔叔的原因,才讓她返回羅馬。後來被各國貴族相中,作為他們聯姻對象,嫁給法國國王次子。丈夫亨利也很年輕,在這場婚姻裡也吃盡苦頭。亨利的父親甚至堅持在旁監視他們的行房過程,想必對她而言是極大的精神折磨,導致她在十年間都未能懷孕。雪上加霜的是,她的年輕丈夫愛上自己的保母,黛安‧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波迪耶後來成為亨利的情婦,往後的幾年內,佛羅倫斯城裡的紀念碑與建築物上,處處可見繪有雙D字母的紋章,用來代表兩人名字。

 

 

她丈夫的哥哥在18歲時就去世了。她的丈夫很快繼位成國王,她則成為皇后。就在她一直無法生下子嗣的同時,她的丈夫卻和情婦生下了數個私生子女。凱薩琳在旁人面前也得不到慰藉,因為他們多半瞧不起她的身家背景。儘管生於富裕的銀行世家,但並無貴族血統。惡意中傷她的人甚至稱她為「義大利雜貨店老闆」。然而她從未抱怨,態度謙恭,展現親和魅力。最後,她也成功生下子女,在她的丈夫死後,她將他的情婦逐出宮廷,成為新國王背後謀策、甚至不擇手段的權力掮客。在我們重回料理的話題前,這些都是重要的歷史回顧。

 

「凱薩琳‧德‧麥地奇的宮廷簡直是天堂,也是全法國騎士與精英學習的場所。」

 

凱薩琳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帶動時尚風潮,更細的腰身與高跟鞋都因她而開始流行,她也鼓勵藝術家創作,投資書籍出版,興建與擴充建築物,引進新舞步、香水與裁縫技術。她的樣貌或許稱不上出眾,同時期的人所述,她的「嘴巴太大,雙眼也太突出」,但她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光鮮亮麗的美女。「凱薩琳‧德‧麥地奇的宮廷簡直是天堂,也是全法國騎士與精英學習的場所。」一位16世紀的歷史學家如此記述。「宮中的女性宛如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閃爍。」

 

凱薩琳是靠什麼渡過那些婚後倍感孤獨的年輕歲月呢?

答案非常簡單明瞭:美食。

她帶著廚師一同前來,而她的廚師則帶來了家鄉食材與相關食譜。

 

1533年10月28日,她結婚當日,佛羅倫斯的烹飪發展也達到新的巔峰。自從阿皮基烏斯於西元10年寫下《烹飪書》,烹飪的相關知識便不斷進步。之後,西班牙征服者更為歐洲引進了新的食材。從當時法國宮廷的菜單中,可以明顯感受到義大利料理的影響。松露、雪酪、通心粉、小牛胸線(sweetbread),甚至冰品,全都源自義大利。她的廚師為法國引進了新的烹飪技術,因此除了油炸食物以外,我們還能見到可麗餅(crêpe)、貝夏媚白醬(béchamel sauce)與雙層煮鍋(bain-marie)出現在法國的飲食文化中。後者這項器具是由兩個鍋子組成,外鍋用來裝熱水,較小的內鍋則用來裝食物,使廚師能一邊攪拌內鍋中的混合物,一邊緩緩地加熱,使其不致燒焦。

 

有些人認為,將雙層煮鍋帶到法國的就是凱薩琳。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廚巴托洛梅歐‧斯卡皮(Bartolomeo Scappi)當時似乎還沒替這項器具命名。這點從他的沙巴雍食譜中可明顯察覺。在凱薩琳成為「法國王母太后」那些年來,多虧了這類在義大利出版、隨後翻譯成其他語言的食譜,才使得她的廚師能在法國宮廷的廚房中,用義式風格料理她所喜愛的朝鮮薊。

 

凱薩琳熱愛美食,甚至擁有專為她個人設計的食譜,不論湯品還是魚類,各種料理應有盡有。她的廚師積極地向法國民眾推廣香草與香料的用途,示範這些材料能為肉類提味,而非掩飾肉類變質後的酸味,後者在中世紀是十分普遍的作法。

 

在烹飪領域上也有許多革新。安排餐序時,她特地將甜食與鹹食區分開。儘管上桌的菜餚種類仍舊繁多,不遜於中世紀的鋪張程度,但至少不像過去,總是將大量的布丁、果凍或牛奶凍擺在肉類料理旁邊。有了橄欖油、大量豆類與優秀廚師的陪伴,她將所有心思都放在籌辦餐宴上,這樣她才有辦法冷靜面對丈夫外遇。

 

她的品味與烹飪知識不僅將義大利美食帶入法國,也有助於豐富法國的烹飪內涵。在融合法國的飲食文化後,那些源自義大利的烹飪技術也變得更進步。某些技巧儘管在義大利已逐漸衰落,在法國卻又重獲新生。由此看來,凱薩琳‧德‧麥地奇可謂「法國烹飪之母」。正如同20世紀作家尚‧歐立厄(Jean Orieux)所言:「一切都是這位佛羅倫斯人的功勞:是她改革了中世紀的古老烹飪傳統,使其重生為現代的法國烹飪技術。」

 

凱薩琳對烹飪的影響遍及法國各地,她的廚師也向其他家庭傳授了專業的烹飪技術。她經常舉辦盛大宴會,到訪賓客除了能品嚐她的餐點外,也能欣賞到刺繡精美的桌布、別緻的瓷器餐具與威尼斯產的玻璃器皿。他們也見識到「叉子」的使用方式。她的麵包、糕點與蛋糕製作技術,也為法國豎立了新的烘焙風格,並於200年後,路易十四(Louise XIV)在凡爾賽宮掌權期間達到顛峰。凱薩琳在世的時間比大多數子女還要久,她憑藉權謀機變,策動暗殺與屠殺行動,不斷在背後操控政事,並靠著自己的生存本能,渡過悲慘的童年與婚姻。最後,她更為法國飲食文化注入了義式風格,使法國廚師無法忽略義大利人對他們的貢獻。

 

本文出自La Vie麥浩斯出版書籍《料理世界史》,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書本內容。

林宥嘉第六張新專輯《王》:將生命切片化成歌曲,走進以「愛是王」為主題的音樂世界

林宥嘉第六張新專輯《王》:將生命切片化成歌曲,走進以「愛是王」為主題的音樂世界

自2016年發行的《今日營業中》後,睽違8年,林宥嘉推出的第六張專輯《王》,已於3月19日正式上線。而在新專輯發行前一週,林宥嘉舉辦了首次聽歌會,與大家分享這張新專的幕後故事,引領人們進入這張以「愛是王」為主題的音樂世界。

去年12月的idol演唱會,林宥嘉便透露新專輯緊扣一個主題,而當他在聽歌會緩緩解釋這個乍看有點不明所以的專輯名稱後,也讓人回想起,那時演唱會,我們搖旗吶喊的應援旗上寫著:only love can overflow black holes(唯有愛能滿溢出黑洞)。

《王》這個名稱聽起來有點囂張,但它不是指『我是王』,而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可能就會成為這個人的『王』。這張專輯發行後有個宣傳文案——什麼是你生命中的王?是迷惘、恐懼、完美、或是恨?別讓這些成為你生命中的王,愛是王。

但,為什麼是「愛」?愛是個大哉問,無法一言以蔽之,又要如何在一張專輯中訴說完?不過,熟悉林宥嘉的歌迷或許會了解,這些年他經歷了結婚生子、身心生病、家人罹癌,這張包含10首歌曲與6首過場的新專輯,彷彿呈現了他的生命切片。不只有甜蜜浪漫的〈少女〉、描寫結婚的〈代客求婚〉,也有比較爆裂的〈懲罰〉、談論死亡的〈白〉、歌詞相當白話〈一家人相親相愛〉,以及最後與原諒、寬恕有關的〈To Forgive 宥〉;這些不全是溫暖、擁有不一樣氛圍的音樂,也正體現了愛的不同面向。

而再度由聶永真操刀的專輯封面,也蘊含了「愛是王」這個主題。一匹白馬出現在四下無人的加油站,並不是代表馬是王,而是因為看不見、但存在的愛,化成了君王騎在馬背上,而它可能要透過許多方式讓你知道這就是愛。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實體專輯將以Music Art Book為概念來設計,目前開放預購至4月22日,屆時市面上不會販售。

若想更加了解這16首音樂作品的創作故事,非常推薦觀賞已上傳至官方YouTube頻道的聽歌會內容,林宥嘉侃侃而談的分享,讓人能感受到他對這張專輯的喜愛,與這些年來他觀念的轉變。比如去年演唱會,林宥嘉不時提到的「當我們在A或B做不出選擇時,就選擇對別人有好處的決定」這個想法也對應到新專的製作。

當林宥嘉推出〈我不是神 , 我只是平凡卻直拗愛著你的人〉這首單曲,有歌迷問他這張專輯還會有以往的那種抒情歌嗎?他很意外這首歌在某些人的耳朵裡不是抒情歌;也有一天林宥嘉在想,如果他是華研投資了這麼多錢,應該會希望這張專輯至少有一首會中的歌吧,而「選擇對別人有好處的決定」,是他在做這張專輯時,判斷事情要如何做的一個點,以及如果這張專輯在講「愛」,那他需要一個流行通俗的載體去傳遞這個訊息。因而誕生的〈誰不想〉,便是一首療癒在愛情關係裡面低潮或是破碎的人的歌。

林宥嘉也提到,以往做完專輯時會精疲力盡,但在製作這張對他而言很出色、有突破的專輯時,並不是追著完美在跑,「這張專輯讓我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點是,在這樣一個精益求精的團隊裡面,沒有那種很嚴肅、要burn out的氣氛;不是追求好的狀態,就要把自己燃燒殆盡。」

而這張多了愛、溫暖、幸福氛圍的《王》,對於許多從〈說謊〉、〈想自由〉、〈浪費〉等備胎系情歌認識林宥嘉的人來說,或許不是那麼符合想像,但身為林宥嘉長久以來的歌迷,完全能感受到這張新專輯非常「林宥嘉」,同時感謝他將生命經歷化成歌曲與我們分享;從一開始的恨裡受罪到最後的寬恕,無非是因為「愛」,而這應該也是林宥嘉這些年來最大的體悟。

如同他在社群平台提到的,「希望每一個歌迷,都能夠好好地在一個安靜的地方,從第一秒聽到最後一秒。」當你在靜下來的時刻,將這張專輯從頭聆聽到尾,也便能理解這張專輯為什麼關乎於愛。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龜梨和也主演《怪物樵夫》4月19日正式上映!日本恐怖名導三池崇史執導,集結菜菜緒、吉岡里帆等演員卡司

龜梨和也主演《怪物樵夫》4月19日正式上映!日本恐怖名導三池崇史執導,集結菜菜緒、吉岡里帆等演員卡司

由網銀國際影視發行,並由日本恐怖名導三池崇史執導,龜梨和也、菜菜緒、吉岡里帆、染谷將太、中村獅童、澀川清彥等人主演的《怪物樵夫》,將於4月19日正式在台上映。

為了宣傳新電影,男主角龜梨和也更於這三天(4/11~4/13)來台宣傳展開一系列的宣傳行程,更吸引上百名粉絲接機,還有粉絲們自清晨五點便到機場守候,讓他直呼感動。龜梨和也表示:「一到機場就有非常多粉絲迎接,晚上見面會的觀眾們也都非常熱情,讓我覺得十分幸福,很感謝大家。」

為了宣傳新電影《怪物樵夫》,男主角龜梨和也來台宣傳展開一系列的宣傳行程。(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為了宣傳新電影《怪物樵夫》,男主角龜梨和也來台宣傳展開一系列的宣傳行程。(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一直很期待來台品嚐小籠包的龜梨和也,笑說「我昨天吃到各種口味的小籠包美食,也希望有空檔可以到夜市逛一逛,想請大家推薦我好玩的夜市。」在記者會活動中,主辦單位更貼心的為他獻上同樣帶有龜字名稱的龜記珍珠奶茶,讓龜梨和也驚喜表示感受到主辦單位的用心,更不斷直呼好喝,還笑說自己這兩天發現了珍珠奶茶的完美喝法,可以同時喝到剛好的珍珠與奶茶的比例,還現場分享自己的喝法,親民模樣引全場笑聲不斷。

龜梨和也笑說自己這兩天發現了珍珠奶茶的完美喝法。(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龜梨和也笑說自己這兩天發現了珍珠奶茶的完美喝法。(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龜梨和也更透露此次於《怪物樵夫》中飾演的角色,因為是精神疾病患者,從眼神的轉變到脖子的轉動,都是很微小細膩的變化,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精神異常者有很多不同的詮釋方式,所以我在跟導演討論後,決定用比較內斂的方式詮釋。且劇情後面有很大的逆轉,角色心境上也產生了極大變化,這是我在拍攝時需要用心處理的細節,對我來說是最大的挑戰。」

龜梨和也更透露此次於《怪物樵夫》中飾演的角色,因為是精神疾病患者,從眼神的轉變到脖子的轉動,都是很微小細膩的變化,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龜梨和也更透露此次於《怪物樵夫》中飾演的角色,因為是精神疾病患者,從眼神的轉變到脖子的轉動,都是很微小細膩的變化,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圖片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除了細膩的情緒表現,他在片中更有多種動作場景,從天橋上跳下,到差點被車撞上等各種不同危機情境。「因為導演與攝影、動作團隊都非常的熱情且專業,所以我都能很放心地跟隨團隊的指示,只要讓自己能專心努力的去表現出導演的世界觀就好,對各種動作場景都可以沒有一絲猶豫的去挑戰。」

《怪物樵夫》4/19全台上映,上映戲院、場次等相關資訊,竟請持續關注官方平台或各戲院公告

資料提供|網銀國際影視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