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藝術家,卡拉絲取得的成就值得後人無窮無盡地去探索;她的歌聲與表演,蘊藏古希臘悲劇中的要素;而身為女人,卡拉絲也是世人嘆息的對象,她的人生似乎都帶著戲劇性的色彩。她哀淒落寞的晚年,更是讓人慷慨萬千。時值她逝世40週年,影壇趁勢推出卡拉絲的專屬紀錄片《卡拉絲:為愛而聲》(Maria by Callas),並透過許多從未曝光過的珍貴影像、照片、家庭錄像,以及親密私人信件,以美聲光影向一代女伶致敬。
擁有無與倫比才華的她,成為全世界知名的歌劇女伶,儼然站在古典樂界頂峰,但她內心真正渴望的,卻是擁有愛情與幸福的家庭。她的第一段婚姻因為婚外情以離婚收場,而她的情人正是當時的世界首富「希臘船王」歐納西斯(Aristotle Onassis)。兩人苦戀九年,最後歐納西斯拋棄了她,娶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的遺孀賈桂琳(Jacqueline)。卡拉絲的這段戀情受到舉世矚目,卻也注定了她悲劇性的結局。
為此,導演花費三年時間走訪世界各地,並訪問那個世代最後的見證人,諸如卡拉絲的閨密、同事與那些真正認識她的人們,並透過卡拉絲親筆寫下的私密書信、珍貴的影像專訪,以及大量從未曝光過的家庭影像,甚至是經過彩色修復的珍貴影像畫面,再搭配多場她的現場演唱,同時滿足觀眾的視覺與聽覺,也讓觀眾得以走進這位歌劇女皇波瀾壯闊的一生。正如卡拉絲生前重要的演出搭檔──男高音史帝法諾(Giuseppe Di Stefano)所說:「她的一生似乎就是為了歌劇藝術而活,但最後卻又為了愛情而犧牲自己的事業、甚至是生命。她對藝術與愛情投入毫無保留的愛,歌聲就是她的傳記。」。電影4月3日上映。
冰島-丹麥藝術家,1967生於丹麥哥本哈根,工作室位於柏林。作品探索藝術與世界的廣泛連結。自1997年起,他的個展陸續於世界各大美術館展出,創作形式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以其挑戰感知並強調環境共創的展覽與公共裝置,在國際藝壇享有盛譽。2003年,他在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創作《The weather project》,以迷霧籠罩的巨大發光「太陽」創造沉浸式體驗。2008年,他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沿岸建造了四座大型人工瀑布,呈現於《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計畫中。埃利亞松亦透過藝術探索氣候變遷的議題,例如2014年,他將格陵蘭冰川的碎冰帶至哥本哈根市中心,隨後2015年在巴黎、2018年於倫敦再次展出此《Ice Watch》計畫,讓路過的民眾得以親手觸摸來自格陵蘭的冰川碎片,見證冰川融化消逝的脆弱過程。2012年,創立社會企業「小太陽」(Little Sun),並持續參與其發展至2024年。2014年,他與Sebastian Behmann共同成立Studio Other Spaces,這是一間專注於藝術與建築的創作機構。
香奈兒卓越大獎(CHANEL Next Prize)為一國際性獎項,以推動藝術與文化領域創新為使命。每兩年頒發一次,開放所有年齡、性別、國籍人士報名,再由全球各界藝術與文化領袖組成顧問委員會進行匿名提名,最終表揚10位在音樂、舞蹈、表演、電影、視覺藝術、數位設計領域敢於冒險且創意無限的傑出創作者,提供每人100,000歐元獎金,助他們實現富有挑戰性的全新計劃,並可加入香奈兒籌組的導師及人脈交流社群網絡,進一步開啟跨領域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