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親愛的初戀》尼克羅賓森動人詮釋同志出櫃青春日誌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這是好萊塢最新YA電影《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裡所強調的故事核心,儘管愛情和校園這兩個題材,對一籮筐的青少年電影來說並非什麼新鮮大事,不過作為好萊塢主流片商首部以同志為故事包裝的青少年校園愛情喜劇,質樸又溫暖的《親愛的初戀》反而顯得可貴又動人。

 

或許YA電影的劇情公式套路都十分相近,然而要如何在簡單的框架下成就出一部打動人心的大銀幕之作,著實考驗編劇與導演的功力,從早期「青春電影教父」導演約翰休斯(John Hughes)所打造的《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紅粉佳人》(Pretty in Pink)等一系列青春佳片,加入時尚元素的《獨領風騷》(Clueless)、誇張化卻貼切反映高中女生勾心鬥角的《辣妹過招》(Mean Girls)到帶有女性主義覺醒的《破處女王》(Easy A),好萊塢YA電影不甘僅侷限於小情小愛,通過大銀幕的詮釋,捕捉時下真實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情況,反而是最引人入勝的可看之處。

 

《親愛的初戀》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橫空出世,隨著社會風氣日漸開放,人們也逐漸知曉愛無關性別,在愛面前人人平等,「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這是主角賽門的疑問,完美點出了同志族群一直以來藏在內心的納悶,對於許多尚在懵懂情慾中摸索的青少年,要開誠佈公地揭示自己為酷兒同志身分,仍然有一道名為恐懼的厚牆擋著自己,不僅得偽裝自己,還得在意周遭人的眼光,要「出櫃」那一刻得具備十足的勇氣,畢竟自己是否可以承受那無法預測出櫃之後的世界,強烈困惑總是在腦海中盤旋。

 

 

有時我感到自己像被卡在摩天輪上。上一秒我在世界的頂端,下一秒,我卻來到最深的谷底。

 

或許《親愛的初戀》依舊有著老套的情節,但卻讓人看完可以感受到伴著酸而來的甜,它無疑是部會讓青年同志族群產生勇氣,也是讓大家憶起那段最純真、悸動初戀的佳片。片中飾演靈魂人物「賽門」的男主角尼克羅賓森(Nick Robinson),在日前也為了宣傳該片而登上了全美最知名的脫口秀之一《艾倫秀》。而本身為直男的尼克羅賓森,在節目中也不免俗地被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問及道,在當初準備要接演一個「同志」角色時,內心是否曾經有過掙扎與猶豫時,羅賓森回答:「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我跟導演格雷格柏蘭蒂(Greg Berlanti)來回討論過很多次,我深切地感受到這部電影能夠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與觀眾見面,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

 

面對著眼前身為同志先鋒,而且同時身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同性戀意見領袖之一的艾倫,羅賓森更是感性地轉身對她說道:「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都是歸功於妳;妳的勇敢以及在過去二十年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妳沒有在當時那樣的時間點鼓起勇氣站出來,我們現在可能也不會有這部電影。」語畢後更是得到了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

 

除此之外,在現實生活中有七個兄弟姊妹的羅賓森,更是首度在節目中大方地談及到自己的家庭,以及他出櫃的同志弟弟:「他出櫃的時間點,大概就是在我們電影開拍的那段時間。」他接著說:「這全部的時間點都只是個巧合,但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最棒的一件事情之一就在這裡,它給予我一個契機能夠去跟他說話、去了解他。而這同時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力量,它能夠讓家人之間開啟一個全新的對話。」。

 

 

「如果我和你想的不一樣,你是否還會喜歡我?」這或許是每一個同志孩子,在面對該如何與父母以及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出櫃時,內心遇到最大的難題。事實上,對於這個看似難解,實際上卻簡單無比的問題,在本片中飾演賽門有點脫線老爸的喬許杜哈莫(Josh Duhamel),早在電影還在未殺青接受訪問時便給予了解答;他說:「在拍攝這個電影的當下,我無時不刻都會想到自己的孩子。身為孩子的父母,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陪伴他們,給予他們不求回報且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向來對同志議題十分關注,本身也為同志的加拿大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也在社群上發聲支持電影,表示《親愛的初戀》由主流片商拍攝並發行,可謂替LGBTQ電影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當我還是小孩時,我看過許多LGBTQ電影,主角總是拼了命尋找答案,自殺、心碎以及社會對同性戀的霸凌和抨擊,總是讓人感到絕望。但《 親愛的初戀 》的出現,讓年輕人能感到對出櫃這件事情的掙扎並非那樣停滯不前,電影用日常、真摯的方式來表述,儘管不一定會像片中主角那般順利,但卻能激勵他們,讓他們在面對出櫃這檔事有足夠的勇氣。」。

 

 

After seeing Love, Simon, I felt like coming out to my mom Jennifer Garner (the 13 Going on 30 Jen), and walking in the corridor of my high school with a lost, yet sexual gaze. Congrats to my friend @therealnickrobinson who is so generous and genuine in this that I filed a proper adoption form. I’ve stored my passport in the freezer once or twice Nick but I can be a good parent to you. More seriously, let’s not discuss the movie itself, but rather focus on its existence, and the fact a major studio has released a film on a teen coming out. A door has opened, which has opened before, but this time, I can see the light pouring in. I’ve watched so many LGBTQ films as a kid,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answers, locked up in my room, where I’d download movies on LimeWire for lack of a decent video store. Most of them were brilliant and invigorating for the young artist I wanted to be, but left the young man I was with little to hope for. Suicides, heartbreaks, bullying, gay-bashing... Love, Simon, in all its earnestness, in all its normalcy, shows the struggle of coming out, but with an inspiring conclusion for teenagers who will see “Love, Simon” because they don't feel "normal". Perhaps this will teach them that, even if their life isn't as privileged as Simon’s, they can make a move. And perhaps this can teach us, as an industry, that it’s time to stop relinquishing LGBTQ protagonists to insubstantial, typically comical supporting roles, but rather offer them narratives designed around them, and around the opposite of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normal people”. Normal is a changeful notion. Had a movie like that existed when I was 15, I maybe wouldn’t have lied to my father about that Ashton Kutcher poster I pretended to give my cousin Stefanie in front of him while it was actually mine. Had I seen it then, things would’ve been different. And I’m happy with how things went, and despite the loneliness you feel as a teen coming out, I felt supported. I was lucky. But most kids aren't. Love Simon is a huge step for them, and for us. Thank you to all the artists and people involved.

xavierdolan(@xavierdolan)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改編自單親媽媽的動人小說

《親愛的初戀》改編自貝琪艾柏塔利(Becky Albertalli)2012 年 1 月出版的青少年小說《西蒙(賽門)和他的出櫃日誌》(SIMON VS. THE HOMO SAPIENS AGENDA),獲得莫瑞斯青少年小說獎年度首部青少年小說,並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初選名單。艾柏塔利從沒想過自己的書會被出版,更別說成為一本得獎暢銷小說、還被拍成電影。她說:「我在寫這本書時的身分是心理醫師,是個有個一歲兒子的單親媽媽,如今他都四歲了。我趁他熟睡的時候寫書,我一直都想寫一本書,看看誰會想出版。我不知道我的構想從何而起,但其中的人物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打轉很久。我治療了很多LGBTQ和性別不明的青少年,他們無疑是我遇到最勇敢的一群人之一,作為心理醫師,我小心翼翼地不讓客戶的故事成為書中的情節,但整體而言,我受到所有我認識並治療過的青少年的啟發。」。

 

 

躲在櫃中的 16 歲同志賽門史畢爾(尼克羅賓森 飾),開始與另一名也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但當其中一封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被患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其美麗好友艾碧蘇索(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賽門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門開始感到失控,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自己妥協,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生的真名都不知道。電影5 月 4 日正式上映。

 

via / 福斯

躲在櫃中的
1同志賽門史畢爾,開始與另一名也
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
,但當其中一封
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
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
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
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
美麗
好友
的艾碧蘇索(
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但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他的
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
賽門
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
門開始感到失控,
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
自己妥協
,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
生的真名都不知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與夢前行 宮﨑駿》台灣10月上映!揭開吉卜力工作室神秘面紗,呈現你所不知道的動畫大師

《與夢前行 宮﨑駿》台灣10月上映!揭開吉卜力工作室神秘面紗,呈現你所不知道的動畫大師

《與夢前行 宮﨑駿》即將於10月10日全台上映,全片由日本NHK製作團隊貼身拍攝宮﨑駿創作《蒼鷺與少年》長達7年的幕後製作秘辛,滿滿兩小時揭露在吉卜力工作室發生的點點滴滴,呈現你所不知道的宮﨑駿。

宮﨑駿紀錄片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公開海報及正式預告,而海報上的英文片名題字正由製片鈴木敏夫操刀,宮﨑駿穿著標誌性的白色工作圍裙,在吉卜力工作室頂樓天台的藍天下望向遠方,文案引用他在影片中所說:「一切都很值得,不做就什麼都沒有了。」道盡他之所以退休後再復出創作的覺悟。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海報上的英文片名題字由製片鈴木敏夫操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海報上的英文片名題字由製片鈴木敏夫操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貼身拍攝《蒼鷺與少年》幕後製作秘辛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吉卜力動畫,每位吉卜力迷必看的宮﨑駿紀錄片《與夢前行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創作全紀錄》,即將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這部紀錄片記載日本傳奇動畫大師宮﨑駿投入動畫界61年的人生點滴,不僅貼身拍攝宮﨑駿創作奧斯卡最佳動畫片《蒼鷺與少年》長達7年的幕後製作秘辛,更讓觀影者深入了解宮﨑駿堅持一輩子的創作理念與獨到的人生哲學,透過穿插吉卜力經典動畫場景及對白做虛實交錯,引領人們進入宮﨑駿作品中蘊含的人生智慧格言。

《與夢前行 宮﨑駿》紀錄片中拍下許多《蒼鷺與少年》珍貴手稿畫面。(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與夢前行 宮﨑駿》紀錄片中拍下許多《蒼鷺與少年》珍貴手稿畫面。(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左)與鈴木敏夫的友情數十載,鈴木便是蒼鷺一角的原型人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左)與鈴木敏夫的友情數十載,鈴木便是蒼鷺一角的原型人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日本NHK7年獨家跟拍

日本NHK製作團隊透過長達7年獨家跟拍,滿滿兩小時揭露在吉卜力工作室發生的點點滴滴,赤裸呈現你所不知道的宮﨑駿。動畫巨擘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他的完美日常與創作心路歷程將在片中全揭密。預告描述導演宮﨑駿在創作《蒼鷺與少年》的過程中強迫自己打開腦蓋,讓靈感從腦袋未知的渾沌中湧現出來,穿梭於現實與幻想的世界,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異世界冒險。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紀錄片之前曾在坎城影展首映,台灣是國際影展以外緊接著在院線大銀幕上映的地方,吉卜力迷不容錯過。

《與夢前行 宮﨑駿》全片貼身拍攝宮﨑駿創作《蒼鷺與少年》長達7年的幕後製作秘辛。(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與夢前行 宮﨑駿》全片貼身拍攝宮﨑駿創作《蒼鷺與少年》長達7年的幕後製作秘辛。(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專訪:以鬼喻人的陰間喜劇,探問生命究竟是有價值還是場徒勞?

《鬼才之道》導演徐漢強專訪:以鬼喻人的陰間喜劇,探問生命究竟是有價值還是場徒勞?

什麼樣的怨念,讓已經死了的鬼,還要拚死努力被看見?《返校》導演徐漢強睽違5年,帶來第二部長片《鬼才之道》。人生已經夠苦,看著陳柏霖、張榕容、王淨飾演的鬼,在陽間為博君一嚇,把自己搞得死不如生,才知道整天求名求關注的人類有多荒謬。

《鬼才之道》的創作契機,來自一個鬼才知道的疑問。《返校》上映後隔年,徐漢強參與了一場鬼片試映會,一幕女鬼在骯髒環境嚇人的橋段,令他出戲思索:鬼為了嚇人,在這裡等待多久?為了這場不能NG的演出,排練了多少次?想著想著,竟同情起女鬼,在陣陣尖叫中,獨自流下了眼淚。

至於是哪部片,他不是害怕想起來,是真的忘記了。他說,「一年這麼多鬼片,你真的記得哪些鬼是什麼鬼嗎?有名的鬼永遠都是那幾個,你就會發現這個行業有多難紅。」

主場景「旺來大飯店」在一家宜蘭飯店實景拍攝,透過美術組改造為「奢華且具年代感」的風格。(圖片提供:牽猴子)
主場景「旺來大飯店」在一家宜蘭飯店實景拍攝,透過美術組改造為「奢華且具年代感」的風格。(圖片提供:牽猴子)

一隻鬼要被看見,真的很難。《鬼才之道》的角色近乎都是鬼,人類視角裡的都市傳說,背後都有一隻鬼苦苦練就必殺技;陳柏霖飾演的厲鬼經紀人Makoto、張榕容飾演的女鬼天后凱薩琳,帶著毫無才華、連本名都被忽略叫作「同學」的菜鳥鬼王淨,想辦法突破陰間競爭在陽間刷滿存在感。

這部片可說是久等了,2021年初釋出6分鐘前導片未演先迴響,片尾打上「總之會盡快」的標語,而這個盡快,足足等到2024年。

因「用鬼的角度看恐怖片」的概念找不到reference,所以徐漢強先拍攝前導片實驗,陳柏霖(左)與張榕容(右)在前導片的演出就獲得迴響。(圖片提供:牽猴子)
因「用鬼的角度看恐怖片」的概念找不到reference,所以徐漢強先拍攝前導片實驗,陳柏霖(左)與張榕容(右)在前導片的演出就獲得迴響。(圖片提供:牽猴子)

普世的成就焦慮與自我懷疑

劇本打磨就費時兩年多,「我覺得每個劇本都應該寫那麼久以上。」徐漢強認為劇本要寫好,前期得花大量時間探索,以這部片來說就用了將近一年。最初只是單純想到「從鬼的角度來看恐怖片」,卻找不到故事到底要講什麼。「我是一個很情緒先行的人,通常是情緒先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時共同編劇蔡坤霖就像心理諮商師般,引導他把自己層層剝開。

《鬼才之道》於2022年底開拍,期間歷經疫情的考驗。(圖片提供:牽猴子)
《鬼才之道》於2022年底開拍,期間歷經疫情的考驗。(圖片提供:牽猴子)

1981年出生的徐漢強,父母是嬰兒潮世代,在經濟起飛下只要肯努力就能晉升中產階級,他從小也受到這樣的價值觀教育,長大後卻開始懷疑,「我其實超拚命的,為什麼很多事情沒有這麼容易做到?是不是我不夠好?」

再加上他早從2007年開始用臉書,當時就感覺到「有一件事情正在改變」,「大家現在講ARVR,其實從社群發展的那幾年開始,我們已經都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了,以流量、以我有沒有被人關注,來判斷自己好不好。有些人甚至會有很矛盾的心態,彷彿要曬了恩愛,才能確定我是不是愛這個人。」

《鬼才之道》的鬼並無任何超能力,還會遇到「動不動就低頭看手機」的社畜、「沒有任何事情比我們現在的關係重要」的吵架情侶等刁鑽活人,可見在現代當鬼有多麼不容易。(圖片提供:牽猴子)
《鬼才之道》的鬼並無任何超能力,還會遇到「動不動就低頭看手機」的社畜、「沒有任何事情比我們現在的關係重要」的吵架情侶等刁鑽活人,可見在現代當鬼有多麼不容易。(圖片提供:牽猴子)

一直以來被教育要「被看見人生才算值得」的他,當《返校》登頂破億票房與金馬殿堂時卻無喜悦實感,在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為何而空虛的混亂下,看到一個明明沒有結果、還是奮力嚇人的女鬼時,忍不住一陣「啊,好酸喔⋯⋯」他這才明白,原來想講的是自己的成就焦慮,以及對自我價值的不確定。

因為是架空世界觀,片中美術例如「鬼的派對」等等幾乎無法考究。(圖片提供:牽猴子)
因為是架空世界觀,片中美術例如「鬼的派對」等等幾乎無法考究。(圖片提供:牽猴子)

原來我們都是想被看見的鬼

《鬼才之道》用「看不見」的鬼,隱喻人類想「被看見」的渴望與焦慮,只有具備嚇人才華的鬼能成為厲鬼,必須不斷嚇人才可以滯留陽間。徐漢強說,做架空世界觀最難的就是無法做田野,於是想到譬喻上接近的「網紅」,觀看講述網紅造假的《Fake Famous》、揭露幕後心酸的《為寂寞在唱歌》等紀錄片,再「反推」回鬼的世界觀。

蔡坤霖也經常給他開書單,包括千禧世代倦怠潮、存在主義等等,《薛西佛斯的神話》亦為故事走向提供靈感,「片子其實到後面抓到一個重點,就是本質主義和存在主義的衝突。」本質主義認為人出生一定有目的與價值,存在主義則否定存在的客觀意義,但當人認清這件事後,要怎麼詮釋都可以。

徐漢強認為台灣電視時期是相當奇妙的時期,許多作品也經常惡搞電視節目,「名鬼會客室」的靈感即來自舊時談話節目。(圖片提供:牽猴子)
徐漢強認為台灣電視時期是相當奇妙的時期,許多作品也經常惡搞電視節目,「名鬼會客室」的靈感即來自舊時談話節目。(圖片提供:牽猴子)

在這個求關注的世界,媒體是很重要的一環,「我們想把不同的媒體流變做出來。」片中可看到8090年代的綜藝節目與訪談節目,一直到新聞台、網路直播。姚以緹飾演的潔西卡更在媒體流變中,善用網路嚇人,晉升新一代女鬼天后。徐漢強說,「鬼也要與時俱進」的靈感來自貞子,由於歷年不斷推出新片,最早設定為看詛咒錄影帶、即會從電視機爬出,後來變成燒DVD、看網路影片,最新則是智慧型手機,但手機螢幕太小,貞子若從裡面爬出來會太小隻,所以現身機制又再改良。

不過一隻鬼的爆紅也不一定只靠努力,徐漢強回看紅衣小女孩最初在節目上被民眾拍到的「初登場」,思索「她會不會只是不小心被拍到,所以也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會紅?」這個想法也延伸成為片中「紅衣小女鬼」的鬼設。

姚以緹飾演的潔西卡架設網路詛咒網站,只要有人觀看她就會現身。(圖片提供:牽猴子)
姚以緹飾演的潔西卡架設網路詛咒網站,只要有人觀看她就會現身。(圖片提供:牽猴子)

不特意面向大眾的惡搞喜劇類型片

多數導演的第一部電影會最貼近自己,但《返校》之於徐漢強卻是相反,擅長諷刺喜劇的他,《鬼才之道》更像實質意義的首部長片,也說「這次從頭到尾都滿任性」。愛在片中埋彩蛋的他,標誌性的「長頸鹿」這次可放得「超沒節操」,連早期AFK PL@YERS惡搞韓劇和鄉土劇的主題曲、《聖筊》的土炮科技產品「BWEI」的廣告都在背景音登場,他說本來還要上字幕,自覺太過分所以作罷。

「長頸鹿」是徐漢強從學生時期短片《匿名遊戲》開始,就會在片中置入的彩蛋,連《返校》都放了3.5隻,這次《鬼才之道》更是「到處都是」,像是圖中的眼罩即是長頸鹿紋路。(圖片提供:牽猴子)
「長頸鹿」是徐漢強從學生時期短片《匿名遊戲》開始,就會在片中置入的彩蛋,連《返校》都放了3.5隻,這次《鬼才之道》更是「到處都是」,像是圖中的眼罩即是長頸鹿紋路。(圖片提供:牽猴子)

飛快的節奏與轉場則是受到「血腥冰淇淋三部曲」的英國導演Edgar Wright啟發,他過去拍完《返校》、《聖筊》都認為「節奏還可以再快」,這次決定照自己喜歡的節奏試一次,表演時直接請演員加速、講話都不要有空檔。

在徐漢強的創作歷程中,的確被許多人認為很會「算計」商業節奏,但他不過是按本能行事。「大家好像把類型片這件事,想得很市儈。我同時可以看藝術片跟商業片,但我慢慢發現,我就是比較喜歡做類型片,那就表示我是一個市儈的人嗎?」他說,所謂誰可以拍商業片、誰可以拍作者電影,不是創作者決定的,而是創作者到頭來都只能做自己喜歡的東西,至於會被什麼樣的人接受則不可考。

陳柏霖、張榕容、王淨、百白、曾威豪(瘦瘦)在片中組成「旺來五人幫」,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戰隊組合。(圖片提供:牽猴子)
陳柏霖、張榕容、王淨、百白、曾威豪(瘦瘦)在片中組成「旺來五人幫」,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戰隊組合。(圖片提供:牽猴子)

喜歡惡搞的源頭,徐漢強自認從小就是「表面上看起來很乖,但是是屁孩的人」,小學、國中到高中,只要看到國文課本裡有故事型的課文,絕對會改成惡搞漫畫,「而且我一定會在那一課被教之前,就讓全班同學都看過,因為我要破壞課文的嚴肅性。」

以《論語》為例,他會把孔子塑造成很容易自high的人,愛講大道理但聽起來又很奇怪,被弟子吐槽時就說:「沒關係,所以就是那樣。」又或是孔子帶著弟子去溪邊卻突然脫光,造成弟子困擾還笑笑說:「大家一起脫啊,沒關係。」當老師教到那課時,同學便開始此起彼落竊笑,「那是我的樂趣來源,也是我可以健康長大的原因之一。」

張榕容(左)飾演的凱薩琳練就大法師嚇人必殺技,堅守旺來大飯店「414號房」,卻在時代演進下成了過時都市傳說。(圖片提供:牽猴子)
張榕容(左)飾演的凱薩琳練就大法師嚇人必殺技,堅守旺來大飯店「414號房」,卻在時代演進下成了過時都市傳說。(圖片提供:牽猴子)

沒有才華,只有經歷

其實《鬼才之道》中的「同學」,有一半以上取材自徐漢強的真實人生,生前不斷滿足家人期待的同學,卻成了死後連自己怨恨什麼都不知道的鬼。徐漢強用「鏡子」形容自己,做任何事都想映照出他人期待,開始拍片後更是加劇。他坦言,「做完《鬼才》的時候有點恐慌,《返校》畢竟是在服務另外一個故事,但《鬼才》是一個從零開始、從我自己出發的故事,一直以為做完之後會比較踏實,但是沒有。」

王淨(右)飾演的鬼名為「同學」,靈感取自片場都會稱呼臨演「同學」,表示其毫無存在感。(圖片提供:牽猴子)
王淨(右)飾演的鬼名為「同學」,靈感取自片場都會稱呼臨演「同學」,表示其毫無存在感。(圖片提供:牽猴子)

也是在創作這兩部長片的過程中,他慢慢認識自己的性格,過去一直以為當導演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事實上還得處理很多和人有關的事。他說,大家總認為導演什麼都知道、導演一定想清楚了才會開拍,但創作不是數學題也不是選擇題,任何決定都不是「選什麼東西」就結束的。「但我們很常被這樣要求,所以不知道的時候,也會假裝我在沉思,或是我在考慮,其實腦袋是一片空白,想說完蛋了,我要怎麼辦?」

片中為了嚇人的鬼,都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圖片提供:牽猴子)
片中為了嚇人的鬼,都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圖片提供:牽猴子)

這個被票房與獎項看見才華的導演,卻似乎沒有被自己所看見。「老實說,我不是真的相信『才華』這個詞。」徐漢強認為,才華是太多東西的組合,特別會察言觀色的人,可能因為小時候爸媽會莫名其妙暴怒,或是家境優渥的小孩可以學音樂,因而對聲音敏感。人生不像故事有起承轉合與前因後果,每個當下都是無法決定的隨機經歷所組成,「所以對我來講只有經歷。」因此片中才有這句台詞:「什麼是才華?就是你被看見,別人就會覺得你有才華。」想被看見的焦慮永遠存在也永恆無解,但當自己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後,可以和解。

相較於《返校》有太多自知沒有達標的遺憾,徐漢強說《鬼才之道》在每個環節都已經做到底,是「若要更好得重回劇本階段」的沒有後悔。(圖片提供:牽猴子)
相較於《返校》有太多自知沒有達標的遺憾,徐漢強說《鬼才之道》在每個環節都已經做到底,是「若要更好得重回劇本階段」的沒有後悔。(圖片提供:牽猴子)

徐漢強

世新廣電所畢業,動畫製作團體AFK PL@YERS創始人之一。2005年以《請登入線實》榮獲金鐘獎最佳單元劇導演獎。2017VR短片《全能元神宮改造王》入選美國日舞影展、韓國富川國際奇幻影展等多個國際影展。2019年首部長片《返校》上映,獲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2023年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牽猴子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