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親愛的初戀》尼克羅賓森動人詮釋同志出櫃青春日誌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這是好萊塢最新YA電影《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裡所強調的故事核心,儘管愛情和校園這兩個題材,對一籮筐的青少年電影來說並非什麼新鮮大事,不過作為好萊塢主流片商首部以同志為故事包裝的青少年校園愛情喜劇,質樸又溫暖的《親愛的初戀》反而顯得可貴又動人。

 

或許YA電影的劇情公式套路都十分相近,然而要如何在簡單的框架下成就出一部打動人心的大銀幕之作,著實考驗編劇與導演的功力,從早期「青春電影教父」導演約翰休斯(John Hughes)所打造的《早餐俱樂部》(The Breakfast Club)、《紅粉佳人》(Pretty in Pink)等一系列青春佳片,加入時尚元素的《獨領風騷》(Clueless)、誇張化卻貼切反映高中女生勾心鬥角的《辣妹過招》(Mean Girls)到帶有女性主義覺醒的《破處女王》(Easy A),好萊塢YA電影不甘僅侷限於小情小愛,通過大銀幕的詮釋,捕捉時下真實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情況,反而是最引人入勝的可看之處。

 

《親愛的初戀》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橫空出世,隨著社會風氣日漸開放,人們也逐漸知曉愛無關性別,在愛面前人人平等,「為什麼異性戀不用煩惱?」這是主角賽門的疑問,完美點出了同志族群一直以來藏在內心的納悶,對於許多尚在懵懂情慾中摸索的青少年,要開誠佈公地揭示自己為酷兒同志身分,仍然有一道名為恐懼的厚牆擋著自己,不僅得偽裝自己,還得在意周遭人的眼光,要「出櫃」那一刻得具備十足的勇氣,畢竟自己是否可以承受那無法預測出櫃之後的世界,強烈困惑總是在腦海中盤旋。

 

 

有時我感到自己像被卡在摩天輪上。上一秒我在世界的頂端,下一秒,我卻來到最深的谷底。

 

或許《親愛的初戀》依舊有著老套的情節,但卻讓人看完可以感受到伴著酸而來的甜,它無疑是部會讓青年同志族群產生勇氣,也是讓大家憶起那段最純真、悸動初戀的佳片。片中飾演靈魂人物「賽門」的男主角尼克羅賓森(Nick Robinson),在日前也為了宣傳該片而登上了全美最知名的脫口秀之一《艾倫秀》。而本身為直男的尼克羅賓森,在節目中也不免俗地被主持人艾倫狄珍妮(Ellen DeGeneres)問及道,在當初準備要接演一個「同志」角色時,內心是否曾經有過掙扎與猶豫時,羅賓森回答:「在拍攝這部電影時,我跟導演格雷格柏蘭蒂(Greg Berlanti)來回討論過很多次,我深切地感受到這部電影能夠在現在這個時間點與觀眾見面,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情。」

 

面對著眼前身為同志先鋒,而且同時身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同性戀意見領袖之一的艾倫,羅賓森更是感性地轉身對她說道:「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勞都是歸功於妳;妳的勇敢以及在過去二十年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妳沒有在當時那樣的時間點鼓起勇氣站出來,我們現在可能也不會有這部電影。」語畢後更是得到了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

 

除此之外,在現實生活中有七個兄弟姊妹的羅賓森,更是首度在節目中大方地談及到自己的家庭,以及他出櫃的同志弟弟:「他出櫃的時間點,大概就是在我們電影開拍的那段時間。」他接著說:「這全部的時間點都只是個巧合,但對我來說,這部作品最棒的一件事情之一就在這裡,它給予我一個契機能夠去跟他說話、去了解他。而這同時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力量,它能夠讓家人之間開啟一個全新的對話。」。

 

 

「如果我和你想的不一樣,你是否還會喜歡我?」這或許是每一個同志孩子,在面對該如何與父母以及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出櫃時,內心遇到最大的難題。事實上,對於這個看似難解,實際上卻簡單無比的問題,在本片中飾演賽門有點脫線老爸的喬許杜哈莫(Josh Duhamel),早在電影還在未殺青接受訪問時便給予了解答;他說:「在拍攝這個電影的當下,我無時不刻都會想到自己的孩子。身為孩子的父母,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陪伴他們,給予他們不求回報且無條件的愛與支持。」。

 

向來對同志議題十分關注,本身也為同志的加拿大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也在社群上發聲支持電影,表示《親愛的初戀》由主流片商拍攝並發行,可謂替LGBTQ電影開啟了另一扇大門,「當我還是小孩時,我看過許多LGBTQ電影,主角總是拼了命尋找答案,自殺、心碎以及社會對同性戀的霸凌和抨擊,總是讓人感到絕望。但《 親愛的初戀 》的出現,讓年輕人能感到對出櫃這件事情的掙扎並非那樣停滯不前,電影用日常、真摯的方式來表述,儘管不一定會像片中主角那般順利,但卻能激勵他們,讓他們在面對出櫃這檔事有足夠的勇氣。」。

 

 

After seeing Love, Simon, I felt like coming out to my mom Jennifer Garner (the 13 Going on 30 Jen), and walking in the corridor of my high school with a lost, yet sexual gaze. Congrats to my friend @therealnickrobinson who is so generous and genuine in this that I filed a proper adoption form. I’ve stored my passport in the freezer once or twice Nick but I can be a good parent to you. More seriously, let’s not discuss the movie itself, but rather focus on its existence, and the fact a major studio has released a film on a teen coming out. A door has opened, which has opened before, but this time, I can see the light pouring in. I’ve watched so many LGBTQ films as a kid,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answers, locked up in my room, where I’d download movies on LimeWire for lack of a decent video store. Most of them were brilliant and invigorating for the young artist I wanted to be, but left the young man I was with little to hope for. Suicides, heartbreaks, bullying, gay-bashing... Love, Simon, in all its earnestness, in all its normalcy, shows the struggle of coming out, but with an inspiring conclusion for teenagers who will see “Love, Simon” because they don't feel "normal". Perhaps this will teach them that, even if their life isn't as privileged as Simon’s, they can make a move. And perhaps this can teach us, as an industry, that it’s time to stop relinquishing LGBTQ protagonists to insubstantial, typically comical supporting roles, but rather offer them narratives designed around them, and around the opposite of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normal people”. Normal is a changeful notion. Had a movie like that existed when I was 15, I maybe wouldn’t have lied to my father about that Ashton Kutcher poster I pretended to give my cousin Stefanie in front of him while it was actually mine. Had I seen it then, things would’ve been different. And I’m happy with how things went, and despite the loneliness you feel as a teen coming out, I felt supported. I was lucky. But most kids aren't. Love Simon is a huge step for them, and for us. Thank you to all the artists and people involved.

xavierdolan(@xavierdolan)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改編自單親媽媽的動人小說

《親愛的初戀》改編自貝琪艾柏塔利(Becky Albertalli)2012 年 1 月出版的青少年小說《西蒙(賽門)和他的出櫃日誌》(SIMON VS. THE HOMO SAPIENS AGENDA),獲得莫瑞斯青少年小說獎年度首部青少年小說,並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初選名單。艾柏塔利從沒想過自己的書會被出版,更別說成為一本得獎暢銷小說、還被拍成電影。她說:「我在寫這本書時的身分是心理醫師,是個有個一歲兒子的單親媽媽,如今他都四歲了。我趁他熟睡的時候寫書,我一直都想寫一本書,看看誰會想出版。我不知道我的構想從何而起,但其中的人物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打轉很久。我治療了很多LGBTQ和性別不明的青少年,他們無疑是我遇到最勇敢的一群人之一,作為心理醫師,我小心翼翼地不讓客戶的故事成為書中的情節,但整體而言,我受到所有我認識並治療過的青少年的啟發。」。

 

 

躲在櫃中的 16 歲同志賽門史畢爾(尼克羅賓森 飾),開始與另一名也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但當其中一封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被患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其美麗好友艾碧蘇索(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賽門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門開始感到失控,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自己妥協,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生的真名都不知道。電影5 月 4 日正式上映。

 

via / 福斯

躲在櫃中的
1同志賽門史畢爾,開始與另一名也
躲在櫃中的同學以電子信件傳情
,但當其中一封
信落入不肖份子手中,賽門的秘
密就面臨即將被公諸於世的危機。賽門
有社交障礙又假裝自信的同學馬丁勒
索,馬丁相信透過賽門的幫助,他就能與
美麗
好友
的艾碧蘇索(
亞利珊卓希普
飾)交往,但如果賽門不乖乖配合,他的同志身分可能就會曝光,更糟的是他的
筆友「小藍」的隱私也會不保。
賽門
與小藍的對應內涵日漸加深,但馬丁的潛在威脅也讓賽
門開始感到失控,
他必須在自己被迫出櫃前找出一個勇敢跨出的方法,而且是在不疏離朋友、不讓
自己妥協
,或是失去一個可能令自己得到幸福的男生的情況下,即使他連這個男
生的真名都不知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佐藤健《玻璃之心》值得看嗎?5個隱藏亮點 X 5個主創親曝幕後故事,揭開串流趨勢下日劇國際化野心

佐藤健《玻璃之心》值得看嗎?5個隱藏亮點 X 5個主創親曝幕後故事,揭開串流趨勢下日劇國際化野心

佐藤健說,想要創造出「哪怕不看連續劇的人,都會為之心動」的作品。為讓日劇通過Netflix平台被全世界觀看和喜愛,將自己20多歲時看過就愛上的小說《玻璃之心》影視化,成為了實現目標的第一步。有如使命般,他從演員本職分出「製作人」之身,親自參與多年籌備,2025年終於在觀眾耳畔奏響樂音。

 
本文含部分劇透,且以劇集延伸解析及演員於各採訪中透露的製作花絮為主,劇情懶人包,推薦10集皆已看畢再行閱讀。※

 

劇情落於俗套、美學令人疲乏,又或者是,音樂鏗鏘有力、台詞細膩動人,(還被志尊淳帥暈、為佐藤健神魂顛倒)⋯⋯劇集播出兩週來的褒褒貶貶融為一體,也許恰能接近《玻璃之心》的全貌。承主演佐藤健於日媒採訪中特別提及「Netflix進軍日本讓日劇能夠向全世界播映,是件大事」,串流平台確實完全改變了現下影視生態,使創作不再止步某某文化舒適圈,而需受更多截然不同思維的公評,相對也為相異甚至相斥的思維帶來碰撞和衝擊。

2022年《First Love初戀》至今被以「現象級神劇」傳頌,佐藤健作為男主角,可謂日本一線演員中首先於串流新型態市場取得(難以超越的)佳績的一位。所以是乘勝追擊嗎?實則不然,2025年方與觀眾見面的《玻璃之心》早在2019年便決定影視化,向Netflix提案獲許後於2020年著手腳本。劇集改編自佐藤健本人10年前一看即愛的日本輕小說作家若木未生同名作品,由知名電影導演柿本健作攜手後藤孝太郎共同執導,並集結以岡田麿里為首的女性編劇團隊,和包括靈魂人物野田洋次郎、佐藤健摯友Taka在內的諸多優秀音樂人費時多年打造。「無論作為演員或製作人,核心的那份『只是想做出一部好作品』的心情並沒有改變。」不出人意料的答案,卻樸實而真誠地傳達創作初衷——暫把對成品的好惡放一邊,從主創所言「只是想做出一部好作品」出發,《玻璃之心》無疑已經走得難望項背之遠。

因此,如果你剛好和編輯一樣相當喜愛這部作品,或至少能認同它是部好作品,歡迎隨本文潛入5個隱藏亮點和5個幕後故事,總覽你可能還不知道的音樂、造型、角色原型和台詞寓意等各面向的《玻璃之心》。

插播一則最新消息:配合劇集熱播,劇中樂團TENBLANK現正蓄勢登陸現實世界;除佐藤健、宮崎優、町田啓太、志尊淳全員預計2025年10月11日在橫濱Pia Arena MM舉行見面會外,佐藤健也將一人展開亞洲巡迴專場,4站地點包括台北、首爾、香港及曼谷,詳細資訊於文末加映。

推翻《玻璃之心》全是套路之說?

「模板劇情」千篇一律卻歷久不衰,不分時代都會再次滿血回歸

天才音樂人藤谷直季(佐藤健飾)帶著他基於不同原因親自選進TENBLANK樂團的3個小夥伴,經歷重重困難最終觸及心中所夢。一句話就能說完《玻璃之心》的故事。影評多指本劇劇情毫無新意,情節發展完全可以預知,少了驚喜感和符合當代價值的新穎詮釋觀點。然編輯以為這大概就像漢堡標配為兩片麵包皮、生菜、番茄加一片肉——正是這個不可撼動的組合讓漢堡之所以為漢堡。

經典日式漫改(輕小說性質類似)劇集看點自然不會在於劇情,而是「現實化」的過程本身。「比起劇情發展,若兩位主角沒有魅力,觀眾的心就不會被打動。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事』,而是『誰做了什麼』。」如何找出萬千書迷腦海中角色形象的最大公約數,進而透過演繹,化平滑筆觸為有血肉、有凹凸的真實人身,遠比探問劇情結構來得重要太多。佐藤健在《MEN'S NON-NO》雜誌專訪中無所保留對角色傾注的感性,「我會愛上原作,也是因為被藤谷這個角色所吸引,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像藤谷一樣不妥協、比誰都更認真地去面對音樂。」看著這張「少女漫男主臉」多年,佐藤健給人印象一直是非常了解能使觀眾著迷於自己的魅力所在、並懂得善用此般魅力於角色的演員,這回更見他挖掘出連觀眾也未知、專屬於藤谷直季執拗靈魂的巨大魅力——看似自我中心,事實上卻始終以自體發散的微光關照周遭,縱使到了恆星死亡之時也要最後帶來超新星爆炸,那超然意義上的宇宙中心。

綜上所述,能否達到主創期望的「熱血沸騰」因人而異;但可以肯定的是,《玻璃之心》讓熱血即便不沸騰,也至少汩汩而流。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玻璃之心》5個隱藏亮點

劇中台詞雖大多圍繞音樂主題,卻訴說了超越音樂、超越創作的人生哲理。簡單輕巧的劇情架構下,處處藏有原作者與改編團隊滿含溫柔力道的深刻表達,冷不防戳進觀眾軟肋,聯繫起屏內、屏外的巧妙對話。

#01 關於坂本一至(志尊淳飾)

寶物也需要被正確捕捉和觀看

「你想用這種音色表達什麼?你要對準焦點,讓聽眾聽得懂。你現在是用廣角鏡頭,什麼都想拍進去,就算風景裡有寶物,會注意到的人也很少——明明裡面有寶物。」坂本一至原為網路創作音樂人,受藤谷直季之邀加入TENBLANK做鍵盤手,與之有過磨合。某次兩人為坂本一首創作的編曲方式爭執不下,坂本拒絕自己的音樂流俗,藤谷一語點破曲高和寡,「大家都是用手機喇叭或便利店買的耳機聽音樂」估計順道諷刺現代人不懂尊重孤高的作品(笑)。事實上藤谷是最了解坂本音樂之細膩的人,希望那份珍貴不被糟蹋。而廣角鏡頭這個比喻也彷彿「叮——」地一下,敲動創作掙扎中最微妙的擺錘,究竟什麼樣的尺度恰到好處,能不違本心、也被更多地喜愛呢。

(圖片來源:X @NetflixJP)
(圖片來源:X @NetflixJP)

#02 關於高岡尚(町田啓太飾)

繞個彎,我就希望你永遠活(不)下(放)去(棄)

「你真的要唱到我哭出來?」「對喔。」「那我這輩子都不哭了。」藤谷直季早被診斷出罹患腦腫瘤卻一直瞞團員、帶病表演,吉他手兼靈魂夥伴高岡尚得知後憤怒、傷心與不捨交加,逕自宣布退出TENBLANK,又被藤谷「柔情攻勢」找了回來。回程車上的這段對話淋漓展現了角色間一路惺惺相惜、超乎任何情感的「我知道你懂」,不但語意層次豐富,亦極具日劇尤其出色的「樸拙見真情」台詞編寫功力。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03 關於西條朱音(宮崎優飾)

真誠是所有創作的根本,而創作是為「讓人幸福」

西條朱音在被藤谷直季找進樂團之前經歷了無數次徵選失敗,成為TENBLANK一員後也仍受隊友批評「你的鼓聲並沒有去關注周遭」。首集即透過兩角色之口道出女主角縱使努力,然在創作上缺乏包容力,過度沉溺在個人世界;中間集數則時不時透露藤谷「真的在組一個『團』」、「懂得去突出每一種聲音」等訊息;直至最後一集「音樂不在於技巧高低,音樂在於發現自己內心正在發生的事。」西條母親(YOU飾)台詞一出,瞬間串起本劇創作者自身對「創作」或「身為創作者」這件事的領悟:既要向內發掘,更重要是也要能向外溝通,最終帶給他人(而非只有自己)幸福。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04 宇多田光〈First Love〉打破第四面牆,細節成就虛實模糊的音樂國度

全劇最大彩蛋非〈First Love〉由「佐藤直季」親口唱出莫屬。第4集中,TENBLANK來到藤谷家的郊外別墅閉關製作新專輯,晚間大夥兒在戶外烤肉唱歌,悠悠和弦輕下,「最後的吻帶著香菸的味道」,也帶著所有觀眾夢回2022年雪地裡的世紀重逢。浪漫之餘,此曲的出現更打破戲劇與現實世界的隔閡、模糊角色與真人的界線,無需再多塑造便立體化了TENBLANK的存在,也在在顯示《玻璃之心》對於「現實感」的營造,大至劇宣手法、小至細微情節的鋪排,都做得勾人情懷。

#05 耀眼和刺目在一念之間,「玻璃之心」映照世間事物的兩面性

第10集的演唱會上,「我的音樂傷害了很多人,把很多人脆弱的心像玻璃一樣擊得粉碎,我靠著那些碎片的光輝活下來了。」藤谷直季向滿場觀眾,以及那些他知道因他的音樂而陷入不幸的人們真情表白,說他討厭、恐懼那樣的自己,甚至覺得自己應該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比較好。這場收束全劇的大規模演唱會是實景拍攝,硬體上共使用多達12台攝影機、動員5000位以上的群眾演員,概念上甚將屏外觀眾也納入音樂現場,使深感其間氛圍的起承轉合。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編按:有一事佐藤健說他打算跟所有媒體都講一遍,第10集因技術問題導致音量偏小,希望觀眾看到這裡時都能先稍微調高音量,此事重要到他還開玩笑請求專訪單位放上標題。不知大家觀賞時有發現嗎?總之是來自製作人佐藤桑的溫馨提醒。

日文「グラスハート」(Glass Heart)一語因劇集而備受討論,中文恰巧已有的新興詞彙「玻璃心」則因《玻璃之心》一劇而豐富了意涵。在外顯與內蘊、亮面與暗面、可見與不可見,乃至直觀的華麗與頹靡的擺盪間,創作團隊試圖呈現受推崇與受批判的事物實為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缺一即毀,藉由極端關係的描繪,不斷引導觀眾反思「平凡」所隱含的負面意味與「不凡」所表彰的正面意味,歸根究柢仍得通過彼此的映照才得以成像;藤谷直季與昔日戰友井鷺一大(藤木直人飾)、同父異母弟弟真崎桐哉(菅田將暉飾),以及在愛中茁壯的西條朱音與被壓抑著激發才華的歌手櫻井雪乃(高石明里飾)等多條關係線皆相互映照。

▼ 藤谷直季 X 真崎桐哉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玻璃之心》5個主創親曝幕後故事

#01 全製作最大難點在於創造出「原作中不存在的聲音」,野田洋次郎的參與至關重要

關於占據劇集大量篇幅的音樂部分,佐藤健憑藉在影像上極好的敏感度和判斷力,並堅信著「影像與音樂疊合之際生出的力量」,力邀專業音樂人組建一支黃金陣容為《玻璃之心》劇中樂團TENBLANK真實創作出堪比正規專輯的10首歌曲。

順帶一提,劇中始終將TENBLANK當成假想敵的樂團OVER CHROME,倒是由兩位真正的音樂人菅田將暉,以及德永英明的兒子Reini(飾演團員有栖川真廣)出演。(圖片來源:X @NetflixJP)
順帶一提,劇中始終將TENBLANK當成假想敵的樂團OVER CHROME,倒是由兩位真正的音樂人菅田將暉,以及德永英明的兒子Reini(飾演團員有栖川真廣)出演。(圖片來源:X @NetflixJP)
OVER CHROME。(圖片來源:Instagram @reini__1998)
OVER CHROME。(圖片來源:Instagram @reini__1998)

除自許多從前看過的藝術家表演汲取靈感外,由於佐藤健自己在讀原作時便已有野田洋次郎(RADWIMPS主唱)的音樂浮現腦中,因此在首先找他寫了〈永遠前夜〉、〈Glass Heart〉兩首曲目後,TENBLANK的音樂取向才逐漸清晰。其他曲目由大家共同精選:來自音樂家飛內將大(Tobinai Masahiro)的主題曲〈旋律と結晶(Crystalline Echo)〉正是劇中TENBLANK所拍攝MV的曲目;藤谷直季和櫻井雪乃的合唱曲〈君とうたう歌〉為米津玄師、藤井風製作人Yaffle所作,另邀創作歌手AO替演員配唱,以臻於角色在聲音上的完美設定;其餘包括清龍人(Ryujin Kiyoshi)、大濱健悟(ULTRA TOWER主唱)、川上洋平([ALEXANDROS]主唱)、太志(Aqua Timez詞曲創作)、美國作曲家Cj Baran等一眾音樂人都參與其中。Taka(ONE OK ROCK主唱)則現身助陣多首翻唱插曲的製作,在故事精彩處輔以配樂的點睛之筆。

所以演唱者佐藤健有最中意的一首嗎?「全部」。

▼ 〈旋律と結晶〉劇中MV日前於佐藤健官方頻道現實化
▼ 藤谷直季和櫻井雪乃在劇中的合唱曲〈君とうたう歌〉由創作歌手AO另外配唱而成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02 痛恨小時候拒絕學鋼琴的自己,主演親揭「看不懂樂譜」訓練法

我們都以為總得有點音樂基礎才能在表演上游刃有餘吧?沒有,佐藤健毫不避諱自己不會看譜,劇中所有Live場景都是靠老師彈奏的錄像強記住手形,反覆練到能夠親自上陣(還想直接睡在鋼琴旁邊);為此大概想過200萬次小時候要是有(聽從媽媽的提議)學點鋼琴就好了,很痛恨那時候的自己。

(圖片來源:X @NetflixJP)
(圖片來源:X @NetflixJP)

且不只佐藤健,飾演鼓手的宮崎優、吉他手町田啓太、鍵盤手志尊淳全員零基礎學起,宮崎優更提早到開拍前一年就開始,真正拍攝的8個月裡大家皆與樂器相伴。只能說,詮釋特定領域佼佼者角色所需的極高業務能力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如此水平,並加以高強度表演補足氛圍感,4位著實獻出了能夠讓人信服和享受的音樂。

宮崎優飾演TENBLANK鼓手西條朱音。(圖片來源:Netflix、X @NetflixJP)
宮崎優飾演TENBLANK鼓手西條朱音。(圖片來源:Netflix、X @NetflixJP)
町田啓太飾演TENBLANK吉他手高岡尚。(圖片提供:Netflix)
町田啓太飾演TENBLANK吉他手高岡尚。(圖片提供:Netflix)
志尊淳飾演TENBLANK鍵盤手坂本一至。(圖片提供:Netflix)
志尊淳飾演TENBLANK鍵盤手坂本一至。(圖片提供:Netflix)

#03 佐藤健是Hip-hop、町田啓太是古典樂、志尊淳是小學合唱曲?!

接續佐藤健坦承「當下並不享受」的苦練經歷,收錄一段小小趣聞。宣傳時當被問到會用什麼音樂類型比喻對方時,3位男主演給出的答案都頭頭是道。志尊淳認為佐藤健是Hip-hop,因為總能夠將內心想法化為語言好好地表達出來;佐藤健也認同Hip-hop「時常在與什麼東西戰鬥著」的狀態確實和自己有所共通。佐藤健則以古典音樂形容既紳士又富昭和男子氣概的町田啓太。至於志尊淳,另兩位一致通過他是「小學的時候會唱的合唱歌曲」,至今都能放射出獨屬於那個時期的光輝與能量。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町田啓太、志尊淳。(圖片來源:X @NetflixJP)
町田啓太、志尊淳。(圖片來源:X @NetflixJP)

#04 藤谷直季衣櫥直通佐藤健本人衣櫥

藤谷直季整體而言簡直時髦度破表的造型,讓人忍不住邊看邊臆測他是否與佐藤健互通有無。果不其然,藤谷的服裝基本就是從佐藤家衣帽間穿出來的——本於原作裡對藤谷時尚穿搭的細膩描寫,加上佐藤健自己的想像,造就出「不讓任何單品重複出現」的服裝設計;當中包括佐藤健證實由他提供的YSL大衣(第4集烤肉趴的Loewe披肩合理懷疑也是演員私物),更有許多Oversized衣著來回穿梭角色和演員的真實生活。

此外,藤谷和西條都曾穿戴佐藤健自創品牌A(ABYTS)的服飾和帽款,包括第7集三人於巡演期間出遊時藤谷的帽T、藤谷幫西條防止被認出來的鴨舌帽(給想魂穿朱音醬的朋友們指路:棕色條紋I can drink coffee款,現貨售完),以及第4集西條在錄音室穿的T恤(再次指路:TOGARU-KUN白色款,並悲傷告知已全數售完)等。

(圖片來源:ABYTS)
(圖片來源:ABYTS)

#05 相信感性並勇往直前

此次兼為主演、企劃和製作人,「我認為創作者只能夠打造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正因如此,才更必須相信自己的感性並勇往直前。」掛名監製的演員並不少見,然而從錄音室、劇本討論會到拍攝現場的監控前,佐藤健在各環節親力親為的身影,踏實地實踐了讓世界看見日本電視劇、讓每年只去一次電影院看柯南的觀眾也被拉進《玻璃之心》世界,此般宏大的野心。而這其實來他與多數演員幾乎相反的「強項」:並不特別喜歡看劇或看電影——因此更有意識地要將那些「非影視狂粉」的人納入目標觀眾群。佐藤健渾身作為演員的使命感在其諸多採訪中昭然若揭,唯私下不愛看劇一事突然逆向嶄露統籌者必要具備的旁觀、理性,以及「不會一頭栽入」的全盤掌握力。再對照町田啓太於《NYLON JAPAN》9月號三人對談中的評價,「健君的魅力在於他的企劃能力,以及能將企劃貫徹到底的力量。」即明瞭如何能夠一人三職還樣樣到位。而,無論是用於總結《玻璃之心》的故事本身,抑或這個製作的整體,「勇往直前」四字都完全切中精神核心。

(圖片提供:Netflix)
(圖片提供:Netflix)

同場加映:TENBLANK見面會即將啟動

最後,久久不能自拔的觀眾們,一睹TENBLANK現場的機會來了。劇中樂團繼以專輯《Glass Heart》正式在現實世界出道後,藤谷直季、西條朱音、高岡尚、坂本一至全員到齊的特別活動將於2025年10月11日重返劇集拍攝地日本橫濱Pia Arena MM(ぴあアリーナMM)限定舉辦。8月18日即結束各家粉絲會先行抽選,接下來準備開放海外人士抽選(場地就能裝下兩萬粉絲,這比的是好運不是手速啊),備足底氣的朋友們,請點此飛往官方網站關注最新消息。

而11月1日至29日,佐藤健則將接續展開台北、首爾、香港、曼谷4站個人巡迴見面會,去不了日本,台北就能見音樂天才——那麼也在此預祝各位搶票順利。

(圖片來源:TENBLANK Fan Meeting)
(圖片來源:TENBLANK Fan Meeti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首家「Billboard Live TAIPEI」落腳信義區!300席空間 × 頂級音響燈光設備,近距離感受音樂演出魅力

台灣首家「Billboard Live TAIPEI」落腳信義區!300席空間 × 頂級音響燈光設備,近距離感受音樂演出魅力

台灣首家「Billboard Live TAIPEI」落腳台北信義區「ATT 4 FUN」7樓,計畫於今(2025)年深秋開幕,並預計邀請日本、歐美與台灣的知名音樂人,為音樂愛好者帶來令人期待的現場演出!

Billboard告示牌是什麼?

1894年創刊的美國《Billboard》(告示牌)雜誌,長期以來提供與音樂行業相關的排行榜、新聞、觀點、評論等內容。其中,「Billboard Hot 100」(告示牌百大單曲榜)以單曲的受歡迎程度為評估標準,「Billboard 200」(告示牌二百大專輯榜)則聚焦專輯銷售排行。這兩大排行榜早已成為全球音樂市場極具影響力的權威性指標,各國也有專屬的本地排行榜,比如日本的「Billboard Japan Hot 100」也是當地重要的音樂指摽一。

Billboard Live TAIPEI預計將於今年深秋開幕。圖僅為示意。(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Billboard Live TAIPEI預計將於今年深秋開幕。圖僅為示意。(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Billboard Live提供精彩音樂演出

而除了音樂排行榜,Billboard更進一步拓展至音樂現場演出與餐飲事業,為全球樂迷及音樂人提供更豐富的感官體驗。誕生於日本的Billboard Live,目前在東京、大阪、橫濱設有據點,專為音樂愛好者設計、致力於為觀眾帶來非凡的現場音樂演出,每個會場均配備先進的音響系統和舞台燈光,讓無論坐在哪裡的觀眾,都能盡情享受表演。

                                 ↓ Billboard Live 先前釋出的品牌廣告影片

齊聚西洋、日本、亞洲音樂家

除此之外,至今在日本Billboard Live登台演出的藝人,從當地新銳音樂家或國際級巨星都有,並涵蓋爵士、R&B、流行搖滾等音樂類型,為觀眾帶來豐富且多樣化的現場音樂體驗。而在先前的演出陣容中,西洋音樂部分包含:Steely Dan、The Stylistics、Babyface、Lauryn Hill、Paul Stanley、Chaka Khan等;日本則有松本孝弘(B'z)、MISIA、flumpool、Aimer、JUJU、森山直太朗、玉置浩二、德永英明、大橋三重唱等。其他還有來自韓國的10cm、ADOY與台灣的大象體操、Whyte ?te等表演者,多元的曲風與跨國陣容,讓觀眾近距離感受世界各地的音樂魅力。

Billboard Live TAIPEI預計邀請台灣、日本、韓國、歐美的一流藝術家演出。(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Billboard Live TAIPEI預計邀請台灣、日本、韓國、歐美的一流藝術家演出。圖僅為示意。(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 台灣樂團大象體操去年10月曾登上橫濱的Billboard Live演出。

Billboard Live TAIPEI登陸台北信義區

如今,這座備受樂迷推崇的音樂表演聖地宣布將登陸台灣,也將把世界級的音樂體驗帶來台北。現場僅約300席(含VIP座位、餐桌區、站立區等),頂級音響與燈光設備,再搭配專業主廚精心設計的西式料理、調酒師調製的酒飲,以及豐富的飲品與佐食,讓觀眾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也能盡享精緻餐飲與舒適氛圍。而你又期待哪些音樂人登上Billboard Live TAIPEI的表演舞台?有興趣者也不妨在官方IG留言許願!

Billboard Live每個會場均配備了最先進的音響系統和舞台燈光,確保觀眾無論坐在哪裡,都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Billboard Live每個會場均配備了最先進的音響系統和舞台燈光,確保觀眾無論坐在哪裡,都能享受到沉浸式的觀賞體驗。圖僅為示意。(圖片來源:X@billboardlivetp)

Billboard Live TAIPEI
開幕日期:2025年深秋(預定)
地點:台北市松壽路12號「ATT 4 FUN」7樓

更多資訊可關注官網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