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返回文章

吳爾芙晚年身影

吳爾芙晚年身影

吳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吳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2018年1月25日Google首頁以插畫詮釋吳爾芙來紀念其136歲冥誕

2018年1月25日Google首頁以插畫詮釋吳爾芙來紀念其136歲冥誕

吳爾芙撰寫小說《戴洛威夫人》時期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時時刻刻》,由好萊塢女星妮可基嫚戴上假鼻子飾演吳爾芙

吳爾芙撰寫小說《戴洛威夫人》時期的故事被改編為電影《時時刻刻》,由好萊塢女星妮可基嫚戴上假鼻子飾演吳爾芙

1941年4月3日,紐約時報於頭版報導吳爾芙自殺逝世的消息,更以「英國一大損失」來彰顯她的不凡與對歐美文壇的貢獻。

1941年4月3日,紐約時報於頭版報導吳爾芙自殺逝世的消息,更以「英國一大損失」來彰顯她的不凡與對歐美文壇的貢獻。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吳爾芙:「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劃下時代經典新女性形象的20世紀最偉大作家

+5
+5
+5
+5
+5

如果不是香奈兒女士解放了女性的身體,或許在21世紀的女性仍然繫著束腰,穿著沉重的鐵籠裙裝生活;如果美國現代民權運動之母羅莎•派克(Rosa Parks)沒有在公車上拒絕讓座給白人,或許美國邁向種族平等之途僅在半路;如果居里夫人沒有發現新化學元素「鐳」,或許當代醫學至今還找不出對抗腫瘤的療程,這些女性改變歷史的佳話已廣為流傳,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不在話下,在女性意識始抬頭的20世紀,透過堅韌的力量寫下不平凡的傳奇。

 

在母親節的當月,La Vie TOP 10以新時代的偉大女性為題,藉由每位女性的專業分門別類,分別介紹5位在科學工程範疇中的女性第一人,更嚴選八大藝術中繪畫、文學、舞蹈、攝影、電影等範疇中,5位具有高度成就或對世界產生啟發性的女性,藉由訴說他們的精彩故事,傳遞人生不設限的價值!

 

▶ 【La Vie TOP 10】無懼無畏!5位建築、航太、Coding等科學工程領域的新世紀女性第一人

▶ 【La Vie TOP 10】讓缺陷成為身上最美的部分!3位引領時尚、電影、舞蹈領域的頂尖藝術家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20世紀最偉大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女人若要寫作,就要有錢有自己的房間(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這是吳爾芙(Virginia Woolf)知名著作《自己的房間》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文字節錄,同時也是該書的開頭,書中她虛構出文豪莎士比亞的詩人妹妹,才華洋溢卻無法名留青史等等例子,濃厚的女性意識,使她成為了歷史上倡議女性主義的先鋒,《自己的房間》也與女性主義畫上等號。

 

 

"No need to hurry. No need to sparkle. No need to be anybody but oneself." - Virginia Woolf #virginiawoolf

Begin With Wonder(@beginwithwonder)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生於19世紀末的英國倫敦,吳爾芙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在生前便已享譽英國,其寫作生涯開始地早,23歲時便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對於文字及思想的天賦或許源於她的文學評論家父親萊斯利•史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而吳爾芙也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流派──從她的小說作品中,可看出對於故事人物的潛意識變化細膩的刻畫,而她也是英國三大「意識流」小說家之一,出版作品包含《戴洛威夫人》、《歐蘭朵》、《燈塔行》及《遠航》等等,其中,吳爾芙撰寫小說《戴洛威夫人》時期的故事也被改編為電影《時時刻刻》,由好萊塢女星妮可基嫚戴上假鼻子飾演吳爾芙,更入圍奧斯卡獎,將其演藝事業推上高峰。

 

在學術上,關於吳爾芙的研究除了女權主義之外,憂鬱症及其同性戀傾向也並列其中,其小說創作《歐蘭朵》故事據傳為與她擁有長期伴侶關係的女作家薇塔•魏斯特(Vita Sackville-West)間的相處為靈感,不過,吳爾芙仍有婚姻關係,她在1912年時與倫納德(Leonard)結為連理,並且彼此相愛。

 

事蹟相當多而精彩的吳爾芙,就連生命的盡頭也充滿傳奇性,在她56歲時,預先給了姐姐凡妮莎、丈夫一封遺書,飽受憂鬱症所苦的她,在衣中的口袋放滿石頭後於家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投河自盡。儘管不曾找到遺體,只發現其帽子與手杖,仍已確信她已溺斃。1941年4月3日,紐約時報於頭版報導吳爾芙自殺逝世的消息,更以「英國一大損失」來彰顯她的不凡與對歐美文壇的貢獻。2018年1月25日Google首頁也以插畫家詮釋吳爾芙來紀念其冥誕,她的文學作品與女性主義思想至今仍具廣大的影響力。

 

Text / Diane Tang

圖片來源 / 翻攝自網路

via / Wikipedia、The Virginia Woolf Blog、Georgia O’Keeffe Museum、Honolulu Museum of Ar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