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1

2013 年,當時台南老屋話題正夯,KADOYA 在那一年開店了,外觀一襲復古的日本喫茶店風格,很快地在老屋朝聖者的目光下流傳開來。KADOYA 所在的樹林街近府連路,不同於台南眾多老街文創造街,六年來這裡沒有群聚的商店,在寧靜的民宅街區日常裡,唯有KADOYA 這間平房總能看見絡繹不絕的訪客。

 

KADOYA 是一家日式洋菓子甜點店, 但在還沒有走進店裡之前,多數人都是被設計風格引領而來,猶如京都街頭的咖啡廳,昭和時代的主題情境,為甜點添上迷人韻味。十多年前,日本漫畫改編的日劇《西洋古董洋菓子店》在台熱播,那是很多人開始認識洋菓子的起頭,那時桑原師傅還是一個不愛吃甜點的男孩,和現在身為甜點店創辦人的際遇,連他自己也坦言是料想不到的轉變。


 

KADOYA 位在街口轉角的三角區中, 原本是一間小木屋。
KADOYA 位在街口轉角的三角區中, 原本是一間小木屋。


跳脫舒適圈零資歷起步、風格取勝也是優勢

投身甜點業界之前,桑原師傅一直都在各大報社擔任美術編輯的工作,晚上兼做網拍,工作收入不錯,那時才正是而立的年紀,他卻亟欲跳脫舒適圈,雙子座的他是想做就去做的個性,於是給自己定下目標考上日文檢定,他辭職到日本念語文、見習,回台後又回報社工作三年,然後決定要開甜點店了。細想這樣的經歷等於是零資歷,他只是笑笑說「不要想太多就好了」。

 

決定在台南開店之後,他開始思量,甜點店這麼多,如何營造一個獨特的情境氛圍,加深大眾對甜點的記憶,於是在朋友協助下,以日本昭和時期喫茶店空間設計定調,以呈現日式洋菓子的精巧細緻,試圖打破一般吃氣氛的刻板印象,讓空間與甜點完美的相稱,不過確實在開店初期常被評論以建築設計風格取勝。


 

KADOYA 甜點店的創辦人桑原師傅。
KADOYA 甜點店的創辦人桑原師傅。


職人態度搭配行銷策略!

當客人坐下來,焦點回歸到甜點身上,這時才是身為一位甜點師傅的魔幻時刻。歷經在日本求學打工的成長階段,日本職人態度早已潛移默化在桑原師傅身上,每道甜點的原物料品質之好,真材實料絕無虛名,不厭其煩的繁複工序,蘊含了絕不妥協的堅持,不敢說自己已經全力以赴,但取得日本西點證照、日本衛生師證照,就連希罕的日本包裝證照、廣告丙級技術士證照也都囊括了,功力不在話下。

 

甜點賣相佳,也要懂得怎麼賣才行,桑原師傅說,開店不能整日埋首在廚房工作室,尤其在提升營運績效上,還是得要設想經營策略,或許是出身媒體界,他對文字行銷也頗在行,商品上他為甜點冠名不少好玩成份,開店之初一款超人氣甜點天堂路,「沒爬過天堂路也要吃過」一舉打響海綿蛋糕招牌,近期最暢銷的李組長檸檬塔,「案情果然不單純」瞬間鄉民上身,看看他的文案發想總挾帶著讓人會心一笑的詼諧感。


 

台南KADOYA喫茶店的開店秘訣


時間的腳步總是無聲無息,KADOYA從一個4坪空間的小廚房打下基礎,現階段已經升級成為20坪的工作室, KADOYA 第一年營業額就已經漸入佳境,六年來都將盈餘用於分配紅利與提升硬體上,他的經營學深受家中長輩影響,自小看父母在夜市賣豆花三十多年,遭遇再大的困境都努力撐過,這份堅毅讓他面臨挑戰與難關時,心裡總有一份踏實,只要能堅持下去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他始終堅信,心態就是最好的投資。

 

迷人的店舖設計!讓人留連忘返的日本昭和喫茶店風格

KADOYA,這店名取自日文有角落商店之意,純粹是甜點店位置在街角的三角窗而命名。這裡原本是一棟木造平房,桑原師傅將整棟小木屋打掉重建,當初設定甜點店空間的靈感來源是以日本昭和喫茶店為範本,第一個想法就是要一個U型吧台,先把位置定出來,座位區環繞U型吧台、倚著三角窗展開,吧台後方是僅僅4坪空間的迷你廚房,隔著一扇活動式百葉木門扉進出。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7
極具記憶點的懷舊吧檯,每個作工細節都考慮到

吧檯內復古拉門, 連結廚房與外場
吧檯內復古拉門, 連結廚房與外場


外觀的咖啡色帆布招牌搭配條紋跳色遮陽板,低彩度特意不張揚的小店風格,外牆上的燈箱與玻璃門片上露出日文字店名,更把京都咖啡店景致惟妙惟肖的復刻上身。為了呈現日本昭和年代的時空背景,在老房子裡最重要的空間氛圍就是時間韻味,例如天花板燈是早期咖啡廳常見的照明設計,尤其日本老咖啡廳天花板燈最多,在新宿、京都的老店相當普遍;選擇茶色半透明玻璃的落地窗搭配蕾絲窗簾,從外觀看上去,低調做得更加分。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5
-店名取自日文有角落商店之意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8
日本味的布置亮點門口的日文店名小燈箱,招牌與營業日一律日系風格。 


復古老件添懷舊感

磁磚同樣是KADOYA 頗具記憶點的空間特色,這款甘藍綠舊磁磚由窯燒製成,相較電燒磁磚的標準化,窯燒磁磚色彩都不盡相同,多了更多層次,也展現工藝價值,並與室內墨綠石材地板相輝映。室內空間色彩以橙黃為主,大量的古銅金鑲更添懷舊的份量,吧台的皮製旋轉高腳椅、窗邊的餐桌椅全採訂製,由木工與沙發師傅分工組成,然後再組裝椅腳上去。細節控連吧台上的鈦金字也在乎不已,桑原師傅說,別小看CASHIER 這七個鈦金英文字,等於一台冰箱的價格了。


店鋪的每個角落都用心設計擺設,除了尋找復古家具,桌椅也是特別訂製。
店鋪的每個角落都用心設計擺設,除了尋找復古家具,桌椅也是特別訂製。


最後再利用復古老件擺飾,使懷舊風格錦上添花,吧台牆上的日本日曆、投幣式的電話機、廁所燈的撥桿式開關、餐桌的桌牌,少量的擺飾兼顧實用性,讓小店空間靈巧又見用心之處。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9
日本味的布置亮點吧台牆上的日本手撕日曆,好老派。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0
日本味的布置亮點日製投幣式電話機,勾起懷舊的生活記憶。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4
金色燙金名片,精製奢華,對折還可以立起來。


設想周全的工作環境!獨立工作檯各司其職

歷經開店初期的4坪店鋪廚房,為了擴充而租用15坪倉庫,去年在店鋪對面租下一間廢墟,花費200萬重新改造作為新的廚房。相較地狹人稠都會區的店鋪廚房空間多數相當迷你,KADOYA新廚房占地20 多坪,空間配置條件很充裕,而內場最多四個人,工作時不會那麼擁擠,員工覺得舒適且較有效率。

 

當初捨棄一字型的工作檯,一方面是地板,不想要挖排水溝,這樣反而易增菌,另一方面是需求量沒有大到要有中央工廠的流水線生產動線,有時候每個人負責不同品項的備料,所以一人一個工作檯各司其職。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3
連廚房也設計感滿分,工作人員的工作與心情也是創辦人的考慮範圍。


因為廚房空間越換越大,添購設備也越來越多,單單冰箱就有八台,開店初期的傳統烤箱亦進階到炫風式烤箱,還有鮮奶油機、塔皮機等各種設備,尤其急速冷凍冰箱可瞬間降溫至零下20 度,省時又殺菌,若餅乾剛出爐還很熱,又工作得很晚,這時急速冷凍冰箱好處就是能夠將熱的成品放進去,冰箱也不會壞掉,無須等成品放涼,耗時間等下班,這樣就可以讓員工早點收工回家。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1
開店多年,創辦人桑原師傅累積了許多廚房小訣竅。


這間廚房呈現了鮮明的工業風風格,和桑原師傅個人喜好有絕對關係,其中鐵工施工的項目最多,除了主結構鐵皮屋內再增加一層水泥板,水泥材質隔熱又防火,等於是鐵盒裡面再做一個水泥盒,衛生與工安雙重保障,還有漁船使用的防爆燈、建築工地用的輕鋼架專用吊具、聯結車貨櫃鐵皮改裝拉門、塗上金色的負壓風扇、麵粉桶拖板車,不走尋常路線的設計感,由裡到外極盡巧思。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2
內部一景,利用白板與磁鐵明確規劃工作。


抓住人心與胃的洋菓子!從原物料嚴選逐步成型

如同在電視網路上看到的日本甜點,洋菓子、和菓子總是如藝術品般的精緻,內在的食材、外在的美觀彼此相輔相成,想要製作道地的洋菓子,蛋糕的基底樣樣都要講究,所有麵粉都是進口的日本麵粉,如鳥越麵粉等,因日本麵粉不會加工漂白,口感質地天然更細緻,雞蛋用的是水洗蛋,食安把關最重要。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03
受到喜愛的KADOYA的甜點櫃

原物料方面還有使用進口的日本三溫糖與上白糖,以及日本與法國鮮奶油製作,是蛋糕與手工餅乾甜味與濃度不可或缺的美味關鍵,另外胡麻油替代奶油提升口感,烤出來的蛋糕可去除蛋腥味,相較坊間以沙拉油製作戚風蛋糕,最能感受胡麻油帶來去蕪存菁的配方效用。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9


Kadoya的美味秘訣>>
 ★用料下得很重本, 如紅豆、芋泥、檸檬、水蜜桃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不用奶油而用日本胡麻油烤蛋糕,可去除蛋腥味。

★日本三溫糖與上白糖酸度低,不會令人容易覺得口渴,吃蛋糕較不用喝水解膩。

 

連包裝都不放過!年代感設定的復古色盒裝美麗設計

因應蛋糕捲與塔類而有不同尺寸的盒裝甜點設計,盒裝上皆以日文字「カドヤ」(KADOYA 的日文名) 作為形象設計,並呼應以昭和時期營造的甜點店風格,盒裝色調偏咖啡復古色系,蛋糕捲盒裝印上燙金字體,加上使用進口紙製作,精準鋪陳低調的質感。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5
包裝設計盒裝色調偏咖啡復古色系,蛋糕捲盒裝印上燙金字體。


近期推出的新款小型盒裝設計,結合彌月禮盒與喜餅禮盒,彌月禮盒內容設定以常溫類甜點為主,凡是各種手工餅乾茶點皆可隨意組合,並沒有固定的套式。盒裝製作成本要價不貲,但更貴在巧思。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6

台南「KADOYA喫茶店」復古日式甜點店!一位難求的洋菓子店迷人秘訣_17


店面:台南市東區樹林街一段36 號

營業時段:平日13:00-20:00 五、六、日13:00 - 22:00 ╱ 週二 休

客服電話:06-200-3434

店鋪坪數:店約13 坪

https://www.facebook.com/Kadoyasweets/

 

本文出自La Vie出版,Kadoya甜點店更詳細的廚房規劃小秘訣,都在La Vie出版《高人氣甜點&麵包店創業學:創業經營×空間布置×品項設計,成功營運的訣竅全收錄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鬼地方》到《社頭三姐妹》,專訪作家陳思宏——最好是活成一隻(健康的)鬼

從《鬼地方》到《社頭三姐妹》,專訪作家陳思宏——最好是活成一隻(健康的)鬼

自從《鬼地方》2019年出版,隔年賣出英文版權、入選《紐約時報》書單、至今陸續被翻譯成13國語言,陳思宏持續以近乎每年15萬字的節奏說故事。這次帶來長篇小說新作《社頭三姊妹》,他捎來什麼訊息?寫作和生活都在遠方和鄉土之間往返,心境此刻又走到哪裡?

陳思宏穿著花襯衫來。

這次為了新作,回台一個月出頭,每天都要簽書、受訪或演講,他在臉書貼文哭哭,「這次帶回來的,都穿過了啦!哎喲。」不知從何時起,或許是呼應他筆下世界的繽紛,又或是符合在台上發光時的幽默能量,人們開始期待看見他一次次披著不重樣的鮮豔花色出場。

他倒也欣然接受。陳思宏是雙魚座,不曾測過MBTI,但只要見過他的人都知道,要E能量,他絕對給好給滿。5月初的台北場新書發表會,近百讀者塞滿松菸誠品,問答踴躍,面對每個提問,他除了一五一十回答,還都忍不住隨口掏出至少一則趣事附贈。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站遠了看,總以為作家和他動不動就能高八度的聲腔一樣瘋,坐下來聊,才知道其實他的日常毫不脫序,被秩序填滿了在運轉。

他常近乎澄清地強調,「我真的是很無聊的人喔!」並且他喜歡。

在柏林,每天5點24分的鬧鐘(單純因為整點會更無聊),不用伸展,一杯咖啡就能進入狀態,一路寫作到中午,煮飯、午覺。從不拖稿,最怕遲到。盡可能每天上一堂運動團課,出國也總會找尋當地的健身房,「讓身體在一個生動活潑的狀態。」說著並非刻意為健美或保養,只是從小就嗜睡又好動,但是更深層的是,他清楚,「一個健康而穩定的人,才可以開心地寫不、健、康的事。」

遠方的召喚

陳思宏已寫作20多年,出版8本小說,3本散文。近年的《鬼地方》寫甩不掉的原鄉「鬼魂」、《佛羅里達變形記》是青春的崩毀、《樓上的好人》有女性視角望出去的傷痕與心結、《第六十七隻穿山甲》談父權的擠壓——本本形狀花式綻放,但都不離家庭與性別,惡意和逃離,傷痕及療癒。

最新作《社頭三姊妹》,與寫家鄉永靖的《鬼地方》、員林的《樓上的好人》,合稱「彰化三部曲」,故事同樣發生在一點也不純樸的小地方。這回的主角是來自乩童世家的三姊妹,還有羊駝、戴勝,以及瘋子、沒瘋但瘋狂的「正常」人們⋯⋯,在連續的5天上演一場喧嘩鬧劇。這是陳思宏第一次嘗試黑色喜劇,過程比預想的順利,奔放行文間藏不住寫者的過癮。

(圖片提供:鏡文學)
(圖片提供:鏡文學)

荒謬一直是他寫作的美學,甚至是追求的目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自一個不允許我們荒謬的體系啊!要四四方方,規規矩矩,成為一個乖巧的人,在我們台灣文化裡是太重要的事情。」

陳思宏也是這樣長大。直到當年拿到人生第一筆文學獎獎金,想著要揮霍,要去遠方,剛好同學送來一張唱片,樂團來自德國。抵達的當晚,柏林就大方迎客,他被帶入陌生人家的party,欣賞頂樓一整片綠油油的(當時尚未合法的)大麻田;往後還會在地鐵上遇見全裸男子牽著有穿衣服的狗狗,但整節車廂的柏林人沒有多看一眼⋯⋯。荒謬事蹟數不完,柏林的瘋狂衝擊人心,陳思宏第一次懂,「你可以完全不在那個盒子裡,只要不干擾別人,都沒問題,可以很自在地活出自己的樣子。」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不想再乖了的人受到召喚,2004年,他正式搬去柏林。以為來自島嶼中部小鎮的同志,終於搬進自由和迷幻?

又是抵達的第一晚。時差睡不著,陳思宏去散步,一大群放學芭蕾女伶的蓬蓬裙在他身旁聚合又四散,從台北總統大選喧鬧的街頭,瞬間走到歐洲極度冷靜的黑夜,「天啊,第一次感到這麼巨大又具體的寂寞。我好快樂。」來自有9個小孩的傳統農家、乖乖念書去到以為更寬廣的首都,城市好擠,朋友好多,人情好暖,從來沒有一個人的空間和時間。「可是我是一個寫作者,如果不寂寞、不孤獨,要怎麼寫作?」

這次《社頭三姊妹》的扉頁,摘錄來自法國作家 Paul Valéry 的文句,「我將這個萬物生機勃勃的封閉系統命名為:孤獨。」他寫熱鬧的故事,住熱鬧的城市,「但再怎麼瘋狂,喧鬧,大家要承認自己是孤獨的。」這也是作家真實的人生選擇。

從「我」出發,再縮小自己

從個人經歷談進小說作品,這件事在陳思宏身上並非禁忌。

他的寫作建立在真誠和體感,只會也只敢寫看過、聞過、吃過的東西,寫真的去過、混過的地方。好比,他常寫女性,「因為從小有8個女人(媽媽加7個姊姊)在管我,所以很多時候確實寫女人比寫男人要順手。」也常寫黏膩到逼人發瘋的炎夏,就是自己「要夠討厭才可以寫呀!」現在他絕不在夏天回台,鏡文學發書也都默契避掉這一檔期。

塑造角色時亦然,陳思宏筆下的人物繁多,但面貌從不模糊。每本小說都有一個專屬筆記本,用來做人物卡,布局角色輪廓,這是以前戲劇訓練要寫角色日記所留下的基本功。這次創造三姊妹時,她們分別用哪一牌的洗髮精、什麼顏色的床單、會去哪一間廟拜拜⋯⋯,他都想得清清楚楚,「有時是不必要的細,但我要跟這些人變熟——有點太熟了,才有辦法動筆,不然我會很虛。」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虛實緊密交織的寫作方式,尤其是在面對家鄉時,會不會有壓力?「沒有!」陳思宏穩穩搖頭,「我昨天才去社頭唯一的獨立書店簽書,來的讀者沒有一個知道這裡的存在,但是他們可能知道社頭最好吃的臭豆腐在哪裡。那,到底什麼叫做真正認識一個地方?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視野。」

擁有清晰的界限,也要多虧了柏林。它不只示範了不體面規整也不要緊,陳思宏也在異鄉從頭開始認識自己,「煮什麼吃不會殺死自己?什麼讓我憤怒,又讓我開心?」長達十多年的時間,寫作之外,他更翻譯、主持、演戲,打各種工,過程中服侍他人、遇過混蛋、被無禮對待,實際活一遍寫作象牙塔之外的人生百態。

於是現在的他不擺一點姿態,最常說的話是「我盡力配合!」形容辦活動是服務業,出場時,總是不忘周到謝過每個夥伴。即便5年來《鬼地方》的活動已講過800場,考慮到台下的人是第一次聽,他還是每次都將能量拉到上限,「我會想,人家阿妹都可以一直唱『三天三夜』了。」

雖然有戲劇底子,這些要不了陳思宏的命,但總是耗能的——他始終沒習慣被叫「老師」,拍形象照要化濃妝,幾次頂著粉底被讀者認出都讓他尷尬癌末期。身為作家,能不用一直露臉,在他眼中其實是一種特權,「我們還是要靠作品,」他手指書本,「還是要回到這個最基本的單位。」即便他早已習慣交稿當天就和無論多熟的角色們澈底道別,作品出版後就是身外之物、絕不重讀,陳思宏自認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沒什麼害怕的,「但的確會怕對不起別人。」想到出版社要賣書、在國際上代表台灣作家的形象⋯⋯,「寫作之外的事沒有辦法控制,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全力以赴嘍!」

乍看表演慾十足,原來每次「文學明星」的閃亮出場,都實則是把「我」縮到最小後的展演。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亂七八糟的花

陳思宏的筆下世界,塞滿各種魔幻和脫序。然而,《社頭三姊妹》出版後,其中鄉公所再再拼錯英文的情節,巧妙對應近日的雙北時事;還在納悶書中的社頭怎麼會有羊駝?不久 Threads 上也有人拍到,一隻羊駝在鳳山街頭閒晃點鬆餅。網友和新聞讚他是「先知」,但在小說家眼中,自己寫的根本是寫實主義,「現實人生是更荒謬的,很多時候小說家只是在提筆追趕。」人們總問他,是不是特別容易遇到荒謬事,「其實我覺得,只是因為我頻道打很開。歡迎各種人事物在我周遭出現——不讓故事接近,是保險的生活狀態,但身為創作者,這個頻道要打開。」

所以陳思宏喜歡慢,比起發問 ChatGPT 更常去圖書館,愛散步,最愛的車速是區間車,《社頭三姊妹》的倒數第二章就是在上面搖晃著寫完。搭車時,陳思宏總是在觀察,「以前都會被發現,現在我可以盡情看人類!每個人都把感官關掉,待在手機裡。」這次他設定「三姊妹」各有視覺、嗅覺、聽覺上的超能力,正是暗示大家,「這是我們都有的能力。」

三姊妹共同的,還有「痟」,對此作者給予的定義是:不符合父權期待,在體制裡盡力衝撞的。透過這本書,他想呼籲大家一起瘋。那他做過最痟的事又是什麼?「就是去柏林啊!我拋下了這邊的一切欸。」代價是,花了好大力氣改變穿著、抹去口音,如今到社頭田調,哪怕回到永靖踩著拖鞋幫姊姊買貢丸,他都會被當作外地人,「沒辦法,我的臉和氣都離開那裡了。」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好在,完成了彰化三部曲,他已完成寫作和生命中最大的誠實,「面對自己其實就是個鄉巴佬。」很多人說,現象級的《鬼地方》已是他的高峰,他看得從容,「那不就是爬完玉山了?最難寫的家人跟家鄉寫完了,最大的鬼也見過了。」

訪談隔週,陳思宏就要逃回德國的日常,緊接著飛去希臘小島度假,期待把自己曬成龍蝦,更迫不及待「回到是 nobody 的狀態。」脫離人群,褪去花襯衫——更精準地說,「平時也會穿,但就可以亂七八糟的花。」不過文學可還不願離開他。寫作者也甘願於這件最本份的事,已忍不住確認過海邊會有 wi-fi,要開始寫下一本從未嘗試過的愛情小說,結局已經躺好在腦海。

在6月底前往首爾書展再度閃耀登台之前,是他們絕對神聖的 me-time。

陳思宏

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第九個孩子。住在柏林。輔仁大學英文系、國立臺灣大學戲劇 學研究所畢業。曾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讀墨年度人氣作家、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出版小說《鬼地方》、《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第六十七隻穿山甲》、《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去過敏的三種方法》;散文《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第九個身體》。

文|李尤 攝影|KRIS KANG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6月號《2025大阪世博設計攻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台中最美的皮拉提斯教室開幕!充滿知性、優雅力量的「Joshua Pilates」引進全台最完整Balanced Body實木核心床,結合精緻的課程設計與專業指導,為學員帶來全面提升個人體態、生活質感與健康美學意識的新型態皮拉提斯體驗,並藉此尋找屬於自己的內在和諧與力量。

皮拉提斯結合「約書亞樹」療癒能量

Joshua Pilates創辦人Annie在美國學習皮拉提斯多年,深刻體會到這項運動對身心靈的調和作用。在一次加州旅行中,她與友人造訪了一處滿是約書亞樹(Joshua Tree)的地方,其外型獨特,彷彿手臂一般向外延展,如同暗夜中的燈塔,為人們指引方向。Annie被當地的寧靜氛圍與療癒能量深深觸動,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和諧平靜。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一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二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Annie相信,皮拉提斯是身體、思想和精神的完整協調。回到臺中後,面對都市的喧囂與快速節奏,他決心打造一處能讓身心靈回歸平衡的空間,於是與友人共同創立了Joshua Pilates,誠摯邀請大家用好玩的方式,找到生活的美好平衡。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Annie決心打造一處能讓身心靈回歸平衡的空間,於是與友人共同創立了Joshua Pilates(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一樓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覺察身體狀態,內化為生活方式

皮拉提斯是一種訓練肌群力量的運動,透過動作指導與身體自主意識的引導,在每個動作中保持對身體的感知,逐漸讓身體回到自然、正確的位姿,避免因長期不良姿勢所引發的肌肉不平衡、緊張或痠痛。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皮拉提斯透過動作指導與身體自主意識的引導,在每個動作中保持對身體的感知,逐漸讓身體回到自然、正確的位姿(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堅信,真正的健康不僅是體能上的鍛鍊,更關乎心靈的平衡與力量。透過覺察自身身體狀態,逐步矯正姿勢,學員們將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將這樣的觀念與感受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讓身體自發性地保持最佳狀態。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堅信,真正的健康不僅是體能上的鍛鍊,更關乎心靈的平衡與力量(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重新定義「健康」,推廣身心靈深層連結

為了讓追求身心靈和諧的都市人享受質感與專業兼具的頂級訓練體驗,Joshua Pilates配備全台最多台的Balanced Body實木器械,可供團體課程學員同時使用;私人教練空間也配備全系列器械,包含少見的Springboard壁掛彈簧板,以及專為團課打造的塔架設備,提供學員更豐富且多元的課程選擇。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配備全台最多台的Balanced Body實木器械,可供團體課程學員同時使用(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一般教室少見的Springboard壁掛彈簧板(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期望以知性、優雅且充滿力量的品牌精神,帶來全面提升個人體態、生活質感與健康美學意識的新型態皮拉提斯體驗,為現代人重新定義「健康」,推廣以自主健康為核心的運動理念,讓身體、思想與心靈達到真正的連結,進而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意識,並打造積極推廣健康意識的在地社群。

台中絕美皮拉提斯場館「Joshua Pilates」:和身心靈對話,在都市中尋找內在寧靜
Joshua Pilates二樓教室空間(圖片提供:Joshua Pilates)

Joshua Pilates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河南路四段188號
官網|www.joshuapilates.com
Instagram|@joshuapilate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