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1

蟲鳥聲環圍的工作室外,吳水沂指著長時間準備的柴薪說:「製作柴燒循環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利用原本就要棄用的果樹、殘枝,取材於自然、最終還於天地。」看著老師眼尾的笑紋裡夾藏著灑脫,似乎,漸漸懂了,柴燒成型的力量,不只是胎土入窯焰焙而已。

兼融中日生活哲學

柴燒,指的並不是像古代因技術條件限制不得已,「木材為燃料燒製而成的陶藝品」,而是偏向日本自十六世紀始有傳世、受禪宗影響,以精神為依歸主體而製作出的陶藝品。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4
投柴燒窯就像是以肉身,對抗猛烈的火勢。

日本陶瓷工藝雖是傳承自中國的唐宋時代,但受唐代顯學禪宗影響更深,加上陶瓷文化與茶道、花道、香道等追求自我心靈救贖的生活藝術融合,由此發展出迥異於中國儒家思維影響、型制端正嚴謹的陶瓷器。這種另生的美感,便是以安靜素簡為審美重點、外觀樸拙自然的無釉柴燒陶藝。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7
柴燒是土與火的藝術,其色澤與表面紋理,都是創作者意志的集結。

不被認識的小眾

自國中便開始接受美術教育的吳水沂,在藝術專科學校就學時期受臺灣陶藝領航者林葆家等人啟蒙,根植燒窯技術及釉藥理論基礎。而開啟吳水沂柴燒之路的「漢寶窯」,為日本人與臺灣人在苗栗縣西湖鄉設立,是以外銷日本花器、生活陶為主的登窯,在今日早已不復見。1970、80 年代時值臺灣陶藝蓬勃發展;當時追求的,幾乎都是釉彩技術躍進與變革,柴燒可說是眾人認知相當貧乏的小眾陶藝。

吳水沂想在自己作品土胎中加入自然「應該會有」的元素,打破傳統認知上器物土胎該是「乾乾淨淨」的固有思維。「世界之大,我何必止步於此,何不虛心接受自然的力量、承受那份如撞擊感動,依附自然,讓作品的存在昇華於器物本質之上。」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8
柴燒鮮明的色彩與造形,讓作品呈現出一股堅韌的生命力。

靜謐的生命力

對吳水沂來說,柴燒的靜,是種走過火焰翻騰的新生,而從成形到排窯的每一個階段,都能賦予作品戲劇化的影響,而其中千翻百轉的可變性,就是柴燒之所以深深吸引吳水沂的地方。

吳水沂在燒造時使用橫越式的穴窯,燒製的過程中,火焰可直接於窯內流竄貫通。因為火勢猛烈,窯爐內便可達到無氧的還原燒狀態,搭配含鐵量的土,長時間的燒製,逼出土壤中的鐵質,讓作品沾染著滄泊的繡紅色。因落灰而層次更替的柴燒作品,吸納的正是一般以釉料為主的陶作品視為汙染的焰痕、落灰。這動態的靜,也是柴燒創作過程中的迷人之處。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3
吳水沂使用的是穴窯,窯的前段是柴火燃燒處,所以排窯時放在前端的作品受火最為猛烈。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5
柴燒時火焰串流的情景。

他也極愛在作品中,運用刮、切、戳、壓等手法,直接在材質上反映衝撞、邊傷,甚至憤怒的視覺感受。簡單、強烈,卻又不張牙舞爪的風格,是他企圖透過作品傳達的靜謐。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2
吳水沂喜歡在坯體加入不同的刮刻效果。

回想起最初推廣柴燒的時候,擔心柴燒是沒人喜歡的陶藝形態,得孤寂地走下去,到今天百花齊放,參與柴燒創作者日眾,這讓一路以個人生命投注柴燒藝術領域的他備感欣喜。柴燒絕不僅是將陶胎放到窯裡面,然後丟柴點火那麼簡單。而是一門以最純粹原始媒材,皆順應大自然的節奏,讓土質、落灰、火痕、空氣、燃燒、時間,以及「我」的思維密合為一體,的獨特作品。

用火焰探索純粹!台灣柴燒陶塑藝術家吳水沂的工藝美學_06
木柴燃燒的灰燼, 在窯中會隨著熱氣流飄落在作品上, 這就是所謂的「落灰」。

文字/ 紀廷儒

攝影/ PJ Wang

更多與生活、材料、工藝、文學有關的美感,都在La Vie與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出版的《觸之美:從手到心的美感體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一件畫作、一杯調酒、一場爵士樂,這間酒吧用感官帶你進入超現實大師的異想之境。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熱鬧市區,最近出現了一間以超現實國寶畫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為主題的酒吧「Bar Magritte」,運用飽和色調的現代家具、塑造沉浸感的《Femmes》壁紙,還有20款從馬格利特創作生平發想的調酒,打造多重感官的藝術體驗。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以超現實國寶畫家雷內.馬格利特為主題的酒吧「Bar Magritte」。(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紀念超現實主義大師的125週年冥誕

Bar Magritte位於布魯塞爾市中心的Rocco Forte飯店內,靠近著名景點「馬格利特博物館」,讓旅客能夠完整地在馬格利特的家鄉深入其超現實世界。這是一個適合在深夜與三五好友閒聊、下棋,享受現場音樂的酒吧,除了以馬格利特為發想的調酒酒單,也供應各式比利時經典小吃如炸薯條、肉派等。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Bar Magritte是一個適合在深夜與三五好友閒聊、下棋,享受現場音樂的酒吧。(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飽滿色彩、強烈視覺的平行世界

Bar Magritte由Rocco Forte飯店集團的設計總監Olga Polizzi、倫敦室內設計工作室DO Design Studio共同打造,用色歡樂而繽紛,搭配活潑俏皮的紋理質感、裝飾藝術風格的彩繪玻璃窗,還有整間酒吧的視覺亮點——圍繞著座位區的壁紙。這張壁紙出自於倫敦壁紙設計師Adam Ellis,挪用了馬格利特的畫作《Femmes》(1922),原作畫面細節被放大、延伸,覆蓋了整個空間,與酒吧外形成對比,宛如兩個世界般。

為了搭配視覺強烈的壁紙,設計團隊選用同樣用色飽滿的家具,例如來自葡萄牙品牌Munna,帶有白色滾邊的綠色天鵝絨長沙發、珊瑚紅色的單人沙發,以及在布魯塞爾當地所挑選的特色燈具、桌子等。Bar Magritte還規劃了一處表演舞台,讓現場爵士樂演出,帶領客人回到馬格利特活躍的1920與1930年代。

世界調酒大師訂製,馬格利特啟發的20款調酒

別出心裁的酒單,由雞尾酒大師Salvatore Calabrese精心設計,是Bar Magritte致敬馬格利特的另一方式。Bar Magritte的酒單分為「他的作品」與「他的世界」兩系列,共有20款調酒,分別從馬格利特的經典之作、私人生活汲取靈感。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Bar Magritte。(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在「他的作品」中,以系列畫作為名的「Shéhérezade」(天方夜譚),是一款帶著柑橘香氣的馬丁尼;「Lyricism」是蘋果白蘭地搭上西洋梨的組合;「Magritte」則以藝術家熱愛的波爾多紅酒為基底,結合蘭姆酒、杏桃白蘭地、草莓酒與柳橙汁。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Shéhérezade」畫作與調酒。(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Lyricism」畫作與調酒。(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從馬格利特人生故事取材的「他的世界」,包括向藝術家摯友薩爾瓦多.達利致敬的「Casanova」、以希區考克為命名靈感的「Film Maker」等——馬格利特曾與這位名導演合作過,也曾是一位業餘影人。無論是哪一款特色調酒,Bar Magritte都希望為客人帶來驚喜的香氣與口感,一如馬格利特的作品,帶領觀眾踏上夢遊仙境般的奇幻之旅。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Good Faith」畫作與調酒。(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獻給超現實主義大師的同名酒吧:比利時「Bar Magritte」復刻馬格利特的奇想世界
「Magritte」畫作與調酒。(圖片來源:Bar Magritte)

資料來源|Bar Magritt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張簡士揚個展登陸奇想會!古人現身當代生活場景,打破時間線性的「穿越美學」

張簡士揚台灣藝術家

在藝術家張簡士揚的畫中,古人們做著當代的事,他們騎摩托車、吃麥當勞、滑智慧型手機;幽默畫面配以鮮明色彩、流動線條,形成如真似幻的場景。像這樣的「穿越美學」,也成為他的創作標誌。

在全新個展《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當中,張簡士揚提出了「窗」的概念,透過智慧型手機與手錶等「當代窗景」,延伸出跨越時代的人們與他者和世界互動、連結的生活方式。展覽即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於台北藝廊奇想會Whimsy Works展出。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消暑〉/張簡士揚〈虎松〉。(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讓古人穿越至當代,賦予當代日常古典意趣

身兼產品設計師、藝術家雙重身分,現為迪士尼(Disney)大中華區特聘藝術家的張簡士揚,無論創作載體為繪畫、平面視覺、產品等,都流露著古典氣質與現代元素交織的「穿越」美感。而這次他在奇想會舉辦的個展《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由繪畫做主角。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奔馳吧〉/張簡士揚〈雲端情人〉。(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凝視著一支落單的衣架、一件牆角的花瓶、一團陌生的煙霧,或某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碎片,思緒便墮入了另個維度,Déjà vu的感受瞬間襲來,或則想像開始馳騁。「記憶」成就了這些奇異的心念幻象,令我們懷疑這是曾發生過的虛擬現實?還是極可能成真的超未來時空?張簡士揚的創作動機便源自於此。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鴛鴦戲水〉。(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4點解析張簡士揚的創作觀

張簡士揚的繪畫主題,看似描繪日常生活情境,卻又以敏銳纖細的眼光,探討時空的游移與彈性,是日常生活和超現實想像的結合。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從張簡士揚描繪古人從事當代活動的一系列繪畫中看出端倪;在他的筆下,古人衝著浪、戴上耳機刷著碟、穿起泳衣彈吉他⋯⋯生活感與穿越美學在他的畫中揉合。

01 古人、太陽眼鏡、當代生活場景的意義

古人、太陽眼鏡、當代生活,經常出現在張簡士揚的作品當中,他對此解釋:「古人象徵打破時間是線性的觀念;太陽眼鏡則讓人看不出年紀與人種;當代生活是和現在生活連結的方式。」像是畫作〈switch tennis〉 背後創作的動機,就是隨機與線上的參與者一起打球,但對方是誰、來自哪裡一點都不重要。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switch tennis〉。(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02 以「窗」為題,串起古今與世界連結的生活模式

在這次奇想會個展《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當中,張簡士揚提出了「窗」這個古典元素,且不再在意古今場景的界線消弭,反而更進一步,以當下人類所擁有的「日常科技能力」去擁抱時空的疆界。他首度釐清,「『穿越』並非是我創作的主軸,記憶與日常事物才是,透過窗景,我們能夠連結。」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修修臉〉/張簡士揚〈跨時空網戀〉。(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窗引入了光源,框取了可見的視界,讓意識與想望延伸。在張簡士揚的新作當中,窗景改以手機、智能手錶等各種穿戴式屏幕呈現,這些畫面不單單只是創作者一人的觀看視角,還代表了當代人群於虛擬雲端的集體展演和分享,不管是直播、視訊、即時動態,雲端的即時呈現成了當代人文風情的載體。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直播早安〉/張簡士揚〈龍虎松〉。(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03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激發靈感,人因過去而有如今的自己

人類意識與活動之間的觸發關鍵,亦是張簡士揚想透過繪畫探究的命題。經典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中,男主角一席關於他相信靈魂轉世並四散成碎片的發言,曾給了張簡士揚相當的既視感。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愛在黎明破曉時》劇照。

他認為每個人在這世界上,總會有機會遇到與自己特別投緣或獨具心電感應的瞬間,這些遭遇,很有可能是碎片與碎片的再度相遇;每一個當下的自己,也都與過去的自己有所連結,只不過在沒遇上之前,誰都沒料到這竟會成真。這份念想,得以從《跨時空交流》中見得,張簡士揚創作這系列畫作的起心動念,便是相信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自己與過去的連結體。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跨時空交流》系列。(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04 儘管AI當道,人性才是最重要的

不只從電影延伸創作想法,法國電音團體Daft Punk成員Thomas Bangalter在解散之後所發表的看法:「我們一直都站在人性這邊,而非技術那一面......我最不想成為的就是機器人。」同樣也解答了張簡士揚繪畫中總是援古證今的姿態。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Daft Punk。

在AI與人性之間,張簡士揚選擇揣摩人們情感與依戀的出口,這點反映在他創作〈Human After All〉的過程中——在AI是否取代人的議題下,人性與科技應該有所區別,人性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Human After All〉。(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與他者、時空共譜的童話寓言

綜觀《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展出作品,各種穿戴式螢幕畫面的溝通方式,呈現了當代人的觀看方式和習慣,就好像以前的人開了一扇窗,為了讓視野與想法破框延伸;身在當代的你我,也透過科技產品和世界互動產生新的連結。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The Musicians〉。(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看張簡士揚的作品總會會心一笑、心生共鳴,因為他描摹的不只是自身獨有的私人經驗,而是與他者、時空所共同譜寫的童話寓言。

台灣藝術家張簡士揚奇想會個展
張簡士揚《龍樹》系列。(圖片提供:奇想會 © 張簡士揚)

張簡士揚個展《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

展覽期間|2024.03.09-03.31

時間|13:00-20:00(週二公休)

地點|奇想會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7號)

門票|入場費為低消飲品一杯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