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 一期一會 日本巡迴演出 光耀東瀛

國家交響樂團NSO

睽違7年,國家交響樂團NSO將於4月30日至5月6日赴日巡迴,延續美巡主題「來自台灣」,一鼓作氣地將台灣的名聲打響於國際間。本次巡迴為NSO第四度赴日巡演,預計前往東京文化會館(Tokyo Bunka Kaikan)、大阪交響廳(Osaka Symphony Hall)兩大國際重量級城市演出,將演奏芥川也寸志《為交響曲所寫的音樂》、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江文也《台灣舞曲》及西貝流士《第二號交響曲》四首曲目,期間內也將參加由金澤市主辦的「風と緑の楽都音楽祭」(譯:風和綠的樂城音樂祭)。

 

本次日本巡迴NSO精選出兩首分別代表台、日的大師作品—芥川也寸志的《為交響曲所寫的音樂》及江文也的《臺灣舞曲》。由日本巨匠作家芥川龍之介之子芥川也寸志所創作的《為交響曲所寫的音樂》,曲風有著細膩、悵然的情感,利用各樂部的相互呼應,使得樂曲終章後的餘音迴響、韻味十足,此作也在發表後贏得當時著名的指揮近衛秀麿的青睞,也因此打開芥川也寸志的作曲之路。《臺灣舞曲》作曲家江文也,生於台灣,深受19世紀歐洲印象樂派的影響,以作曲家自己本身對台灣和台北城的印象寫作,非採取台語歌謠的風格,反而以原住民節奏元素為骨幹,充分表現出肥沃富足且扎根土地般生動的意象,創作手法突破傳統窠臼,以新穎又不失嚴謹的方式,呈現出令當時樂壇眼睛為之一亮的前瞻鉅作,此作更代表日本在柏林第 11 屆奧林匹克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透過兩首鉅作的時代魅力,也讓樂迷們一窺台、日大師曲目間的震撼交鋒,也為此次巡迴賦予不凡的人文價值。

 

NSO巡演也將為日本樂迷帶來經典曲目: 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西貝流士的《第二號交響曲》。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被譽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風格優美浪漫,作曲家兼小提琴家好友、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首席費迪南.大衛,耗時六年的時間為孟德爾頌量身打造,進而成就了一首與貝多芬、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並列在音樂史上演出次數最多的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壓軸曲目則是西貝流士的《第二號交響曲》,芬蘭樂壇將這首交響曲定位為愛國交響曲,經常在國家慶典演奏。曲風以壯闊的芬蘭風景為底蘊,有著充滿湖光山色的音畫寫照,樂曲風格中象徵著一種冷峻但堅拔的北國精神、淬鍊且率真的內在品格,是一首擲地有聲叩問芬蘭人的國族情操與認同的作品。本自精選曲目風格上各擅勝場,NSO蓄勢待發、精銳盡出,將為此次巡迴帶來最耀眼的演出及詮釋,也使本次日本巡迴演出更添色彩、綻放光芒。

 

國家交響樂團以「臺灣愛樂」(Taiwan Philharmonic)之名揚名內外,自1986創團以來立足本土、放眼國際,同時肩負著台灣表演藝術界「龍頭」及「國家形象」的角色。歷年來臺灣愛樂專注於追求藝術專業,企圖接軌國際與歐美主流同步,漸漸地茁壯成為亞洲區域不可忽視的指標團隊;近年來更銳意求變,大步朝頂尖、開放、勇於創新的職業樂團發展,挾著宏大的格局與氣勢,多次挑戰遠赴歐陸及美洲、日本等城市之國際級殿堂巡迴,屢屢獲得國外樂迷的讚譽及熱烈回響,更使台灣樂音之美迴響於國際樂壇間。

 

此次日巡NSO將由出身台灣、享譽國際樂壇的知名指揮家呂紹嘉音樂總監領軍。有「臺灣指揮國際樂壇第一人」美稱的呂紹嘉,早期在贏得法國貝桑頌、義大利佩卓地和荷蘭孔德拉辛三大國際指揮大賽首獎後,展開了他在歐洲的指揮生涯。旅居德國期間先後擔任柏林喜歌劇院首席駐團指揮、德國柯布倫茲市立歌劇院音樂總監、德國國家萊茵愛樂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德國漢諾威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並於2004 年5 月獲文化部長頒贈象徵該省文化最高榮譽的Peter Cornelius獎章。近年來合作的主要交響樂團有柏林、西南德、中德、巴伐利亞廣播、法國國家、里昂、杜魯士、史特拉斯堡、維也納廣播、英國利物浦愛樂、奧斯陸愛樂、貝爾根愛樂、赫爾辛基愛樂、瑞典廣播、挪威廣播、哥特堡、羅馬聖西西里亞、及荷蘭皇家音樂大會堂管絃樂團等。

 

小提琴家林品任在台灣成長、受教育,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十六歲赴美深造後,最終在茱莉亞音樂院(The Juilliard School)名教授路易斯.卡普蘭(Lewis Kaplan)門下取得碩士學位。近年因多次於國際舞台獲獎,被視為國際樂壇最受矚目的小提琴新星之一,去年參加2018印第安那波利斯國際小提琴大賽(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of Indianapolis),在高手雲集的競賽中殺出重圍,奪下冠軍之殊榮,使台灣之名聲光耀國際。過去也曾赴日參賽贏得日本「仙台國際小提琴大賽冠軍」和「觀眾票選獎」及眾多海外競賽大獎,並於日本Fontec 唱片發行比賽實況演出。

 

NSO 2019年日本巡迴,將於 4/30(二) 於東京文化會館(Tokyo Bunka Kaikan)及 5/6 (一) 大阪交響廳(Osaka Symphony Hall)輪番上陣,穿插於兩檔演出期間,仍會赴金澤市參加5/3(五)-5/5(一)的《風と緑の楽都音楽祭》(譯: 風和綠的樂城音樂祭),多首膾炙人口的曲目將躍上舞台,透過豐富多元、層次鮮明的曲目詮釋,NSO將再次代表台灣,把扎根於本土厚實的文化水準綻放於國際間,也將與日本愛樂者展開一期一會的優雅交流。

 

音樂祭官網連結: https://www.gargan.jp/

 

via NSO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6月正式播出!延續第一季精神,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6月正式播出!延續第一季精神,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將於6月7日起,每週六晚間9點在公共電視、CATCHPLAY 電影台61頻道同步首播,晚間10點於串流影音平台 CATCHPLAY+ (台灣、新加坡、印尼)、公視+、愛奇藝國際版、以及首次加入台劇的國際平台 Amazon Prime Video 於海外超過240個國家或地區同步上架。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不但開啟與觀眾、社會的深度對話,也是少數走出台灣、受到國際關注的台劇,觸及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觀眾;而2025年,《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再度突破,成為首部登上  Amazon Prime Video 平台的台劇,全球超過240個國家或地區的海外觀眾,將可以在6月7日起,與台灣劇迷同步看到這部指標性的台劇,英文劇名更定為 The World Between Us : After the Flames,延續《與惡》探討的人與人及社會的關係,以一場大火開啟全新故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由文策院、公共電視、CATCHPLAY、大慕可可共同出品、大慕影藝製作。(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由文策院、公共電視、CATCHPLAY、大慕可可共同出品、大慕影藝製作。(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正式海報及前導預告中,5位主演周渝民、薛仕凌、楊貴媚、謝欣穎以及于子育正式全體露臉,有人沉痛、有人悲傷、也有人安靜思索,纏繞5個人的,是燒出6個家庭因果糾結的一場大火,而在5人的煙硝上方,由劉子銓飾演的關鍵人物只露出半張臉痛苦吶喊,這個角色也將揭開《與惡II》故事的序幕。而在前導預告中,第一季飾演夫妻的賈靜雯以及温昇豪同步驚喜現身,分別以懷舊造型的新聞主播及名嘴身份出現,帶出了包括「立委互毆導致議事空轉」、及「無差別縱火殺人」等多個令人似曾相識的社會事件,畫面在快節奏中迅速交錯,拉出劇情長達20年的時空跨度,幾位主角也正面對各自的人生難關。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飾演精神科醫生,本身卻在縱火案失去摯愛的周渝民在前導預告中情緒失控:「我不要你們提醒我家裡只剩我一個人!」懷抱改革理想,卻在政壇中逐漸迷失自我的立委薛仕凌橫目怒訴:「是我不甘願乖乖閉嘴聽話!」於此同時,因為一場意外面臨人生巨變的謝欣穎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而周渝民悲痛的獨白:「我以為我們能接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甚麼都接不住。」則令人心碎。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對世界同時懷抱著希望與絕望,也期待在各自生命的低谷中,仍然有人能夠看見自己,接住自己。角色充滿故事的主演也有感而發,周渝民認為每天都不容易,也都值得好好被重視:「人都應該要珍惜當下,很可能錯過的一件小事,會導致一輩子也無法重來的遺憾。」首度飾演政治人物的楊貴媚也忍不住感嘆:「人沒有絕對的善與惡,隨著自己年紀的逐步增長,也會慢慢發現,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最終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守住自己的心。」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歷經6年時間打磨,穿梭107個場景、動員226名工作人員,足跡遍及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除了大量主次演群之外,更調度了包括近3000人次龐大的臨演群眾。金獎編劇呂蒔媛再度執筆,以第一季相連的宇宙觀,創造出全新的人物與敘事線,《我們與惡的距離II》故事橫跨20年,6個家庭的生命彼此交織,由一場縱火殺人案為始,揭開盤根錯節的因果。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延續第一季的精神,《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將透過綿密的人物網絡及多線敘事展開,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導演林君陽說:「第一季的核心在於『撕下標籤』,帶領觀眾看到隱藏在惡意背後的故事;第二季則是在這個核心上往前推進,希望透過更複雜的角色關係,以及彼此間的因緣牽扯,開展新的《與惡 II》,也傳遞出選擇、修復、理解,與接住的價值。」 編劇呂蒔媛也提及,她想傳達出「接住」的難,難在必須透過許多人的努力來一起完成,這同時也是社會中最難能可貴的集體力量。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資料提供|CATCHPLAY、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Miyazaki, Spirit of Nature)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是首部聚焦於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生平、作品與自然環境深厚連結的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將於5月9日在台上映。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為法國紀錄片導演里奧法維耶致敬這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作,去年該片入選第81屆威尼斯影展官方單元「威尼斯經典」最佳紀錄片,就有許多吉卜力迷敲碗期待。

慶幸「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

片中引用宮﨑駿11年前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時,曾說:「我太太說我很幸運,因為我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50年來,我的電影還能只用紙和筆。」宮﨑駿不忘初衷、一生懸命對手繪動畫的堅持,對照近來「AI模仿藝術風格」盛行的現象,在此時推出這部紀錄片格外有意義。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

宮﨑駿是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最新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獲得宮崎駿所有電影的珍貴片段授權,透過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並集結吉卜力工作室三巨頭之一鈴木敏夫、宮﨑駿之子宮崎吾朗及提摩西莫頓等多位國際重量級思想家的深度見解,揭示宮崎駿如何透過作品探討人類與自然及萬物之間的關係,展現他深遠的生態思考,讓觀眾得以從全新的宏觀角度,重新認識並更加親近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手繪動畫的藝術家。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打造海報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海報由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創作打造,鈴木敏夫親筆題字,呈現獨一無二手繪質感。相識合作半百人生的兩人親繪11部動畫要角,海報中間占比最大的就是經常被認為是宮﨑駿本人化身的《紅豬》主角波魯克,周圍圍繞著眾多吉卜力動畫經典角色,包括鈴木敏夫的投射——《蒼鷺與少年》中的蒼鷺,還有《風之谷》乘著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天空之城》亦敵亦友的空中海賊朵拉、《魔女宅急便》魔女琪琪和黑貓吉吉、《魔法公主》中居住在森林的木靈、《神隱少女》無臉男和湯婆婆隨從變身而成的小烏鴉、《霍爾的移動城堡》伸長雞腳前行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中的波妞和水母、《風起》經典的零式戰鬥機,以及《龍貓》中形影不離的龍貓、中龍貓、小龍貓及貓巴士、灰塵精靈登場。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