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

返回文章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朱逸文 攝影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台北大稻埕新書店!「青鳥居所」藏書6千、懷舊木格窗 隱身迪化街的三進歷史老宅

返回文章

返回文章

大稻埕1920年代老屋書店「青鳥居所」!6千本藏書遇上懷舊木格窗的書香三進歷史建物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近幾年受到數位化浪潮影響,台灣實體書店消失快速,在這樣的態勢之下「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卻反其道而行,自2016年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開創立青鳥書店、2018年底於屏東開立「南國青鳥」,加上今年率續登場的藝所青鳥與「會消失的書店」和平青鳥後,台北大稻埕即將新開一間藏書6千本的「青鳥居所」,是青鳥第三間進駐歷史建物的書店。

 
  一百多年前,大稻埕曾經是台北最繁華的地方,然而在經歷過商圈轉移後卻迅速地沒落了下來,直至近10年大稻埕從沒落谷底翻轉,成了各式創意團隊叢聚的新天地,率領世代文化創業群(世代群)的周奕成便是幕後的關鍵推手,亦是讓蔡瑞珊決定在大稻埕開設「青鳥書店」的一個關鍵點。 


 

蔡瑞珊在一個因緣際會下結識了大稻埕世代群創辦人周奕成,透過他決定承租這間位在迪化街的美麗老房,即1920 年代大稻埕迪化街上的高進塩館、世代文化創業群的第九棟街屋「鄉藝埕」。蔡瑞珊說,「在歷史建築中閱讀,同一景致連結不同年代,讓人思古鑑今」,而滿載台灣歷史與傳統的大稻埕自然是新書店位置的不二之選。

 

這棟歷史建物本身有三進,第一與第二進是青鳥、第三進是東南亞的季風帶、草根書室,兩相攜手合作,讓多元的族群文化在此地交流。建物內的設計更是充滿濃厚的台灣味,包含懷舊的木格窗、紅磚地以及陽光下的露臺,讓到此一訪的民眾在閱讀的同時,亦可沐浴在台灣傳統風情中;此外,由於是三進格局,因此人們走進建物中將充滿蜿蜒感,如同迷宮般的設計,讓讀者在爬梳思想的過程間與書一起。

 

青鳥居所預定藏書6千本,包含文藝(音樂、電影、藝術、建築、表演攝影)、文學、思想與生活風格。書櫃一共分成五大主題 Ideas factory、The labyrinth,Knowledge bar、Reading Corner、To the South。至於為什麼會特別提到1920年代,則是因為台灣文化的繁榮年代在1920的大稻埕,是一個美好的年代,是一個浪漫的時代,也是一個摩登的時代,文化在台灣人心目中萌芽,是思想啟蒙的原點,也是民主自覺的開始,青鳥書店希望帶領讀者重返1920年代「思想啟蒙的原點」。

 

青鳥居所目前開始試營運,不過當週僅提供飲品服務,書本上架工作以及細節布置則還在持續進行中。預計於9月7日正式開幕,開幕當天將舉辦開幕論壇暨詩歌派對,以「昨日的世界,明日的我們」為題,期能透過論壇和詩歌揭開百年思想序曲。論壇邀請周奕成、蘇碩斌、蔣竹山、楊翠、吳叡人、林韋地,並由賴予喬和透鳴雙簧管樂團合作進行現場音樂演出,詩人任明信以詩文為開幕收束。

 

青鳥期許成為「進駐與活化歷史建物」的人文書店,透過活動策展要創造與歷史空間的對話,拉近人與書本的距離。

 

青鳥居所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198 號 2 樓

臉書:青鳥居所

 

Text:Stephanie Hung

攝影:朱逸

All Images by 青鳥居所 

via 青鳥居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