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3《Lost Files》展覽亮點!解剖8位台灣當代平面設計師 隱藏於設計成品外的散佚檔案

Lost Files_展場攝影紀錄-01【照片提供|森3 SUN SUN MUSEUM、攝影|汪德範】

你是結果論,還是過程論?當我們拿到一件成品,可能是唱片,可能是書籍,也可能是一幅海報,然而眼前所視的是否就為絕頂之作,答案顯然未必是肯定的。在設計界中,那些過程中被否決的槍稿,有些反而更貼近設計者原先想傳地的訊息,甚至有江湖傳言「槍稿比定案更美」,但話不能說得如此絕,因為依市場考量或是業主要求等眾多因素參雜的最終定案,仍舊是設計師們嘔心瀝血後的結晶,只不過中間有哪些原因導致整體方向或是概念大轉彎,不免讓人好奇「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讓未見於世,大多數僅存在設計師電腦中的散佚檔案重見天日,森3 SUN SUN MUSEUM即以這些槍稿為主題,打造名為《Lost Files|The hidden processes in design》展覽,並邀來8位台灣當代平面設計師-廖小子、顏伯駿、方序中、李君慈、盧奕樺、彭星凱、葉忠宜和黃家賢,展出成為正式作品前的發想過程,邀大家一起探索他們從未曝光的收藏。

 

設計完全透明化,有如洋蔥般一層一層剝開直視其中的最核心,展覽空間不外乎由主人翁格子操刀,跳脫設計成品的展示,設計師各自針對策展議題,自行挑選1、2個案例呈現,並以專訪與自述再現的形式與觀者一同探究何謂「好的設計」及「失敗的設計」。當觀者凝視一件視覺設計作品最終呈現的存在狀態,也同時閱讀了視覺轉譯當下社會環境與命題的設計脈絡,其中包含了業主的需求(轉換效率)、當代的氛圍(時機)與設計者自身意志的投射(創作性),精準的策略操作與獨具風格的洗練技巧,讓觀者得以品嚐設計者精心安排下誕生的美好果實。

 

 

排列著數字與一顆大圓球的展覽視覺,由森3創辦人之一的葉忠宜操刀,阿拉伯數字1到8,象徵著此次展出的設計師編號,然而其中少了6,則巧妙呼應著「Lost」展覽概念。他在本次展覽中分別呈現兩個設計案,一個是成功落實的「107年國慶主視覺設計」以及最終胎死腹中的「癌症中心醫院指標設計」,兩者看似毫無關聯,其背後卻有著相似概念與創作脈絡。

 

洋蔥設計黃家賢展出從《寶島賣藥秀》到《擒虎記》專輯包裝設計的考究過程,其中榮獲2019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的《擒虎記》,CD上那看似傳統符咒的畫字,其實是將英文Hold that tiger轉化而成的圖案,東西方設計交錯十足有趣。

 

同樣曾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肯定的廖小子,則展出得獎作品,為拍謝少年《兄弟沒夢不應該》所操刀的專輯包裝設計案原稿作品與會議紀錄,其中用雕刻版模擬出海浪般的立體浮雕,更是有如藝術品般,讓人驚艷。

 

究方社方序中面對策展主題Lost Files,選擇一件對自己長期提案的設計案——小花計畫,呈現歷經五年的成長過程,包括多年來累積的文字紙張碎片,和緊扣眷村拆遷議題的幻燈片。

 

Ladybug創辦人李君慈以《絕歌:日本神戶連續兒童殺傷事件》書籍裝幀設計案的過程,反應設計如何讓社會事件保有陳述事實的話語權。該如何透過「設計」反應駭人的社會事件,是李君慈不斷絞盡腦汁的課題,血紅便條紙上印著書中犯人少年A,扭曲卻也血淋淋的自白,而這些便條紙原先預計隨著書籍登場,當翻閱書本時,會不經意地隨之掉落,然而礙於過度戲劇話的字句,可能模糊書中欲探討的背後動機與脈絡,因而作罷。最終,書本裝幀包裝以洗鍊的純白為主,讓人翻著書本時,能藉著字裡行間,看一張白紙如何染上可怖的紅。

 

圖案室・空白地區工作室彭星凱展出面對中國信託中華電信聯名卡卡面設計案背後所探討的符號和語言思考路徑。

 

O.OO Risograph & Design ROOM盧奕樺(Pip)以《NO MAGIC IN RISO》工具書提出新世代的設計語言。

 

三頁文設計顏伯駿以第29屆金曲獎主視覺設計案帶出面對流行文化及音樂的變動,視覺設計如何轉化與解讀。而桌上印著的LINE群組對話記錄圖,更讓人得以一窺要成就美好的金曲獎,其背後的訊息量有多龐大,又是該如何統整眾人意見,才能完成耀眼的視覺。

除了展覽外,森3醞釀許久的秘密計畫「SUN SUN COFFEE」也伴隨展覽開幕於森3 Bar正式曝光。森3 Bar 不只定義為森3空間內的附設咖啡,而是延續實驗的可能性,隱身於展演空間之後,將展策的體驗延伸至味覺感官,除了特有的典藏低、中、高海拔與高山湖泊調和豆,更依據活動與策展內容調整內容與神秘菜單,回應展覽脈絡,引發觀者新的感官體驗。

 

森3 SUN SUN MUSEUM

由格式設計展策王耀邦(格子)、卵形oval-graphic葉忠宜、WISDOM®齊振涵三人共同打造的實驗性場域,於2018年10月起進行籌劃,2019年8月正式啟動。除了彰顯跨領域交流的可能性,也企圖透過實體空間的營運,在繁忙城市裡,結合視覺、時尚、展策打造一方如森棲居的新場域空間。 

 

Lost Files|The hidden processes in design

展覽日期|2019/08/30 Fri. - 2019/09/29 Sun.

展覽時間|11:00-19:00(最後入場時間18:30・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正常開放,翌日休館)

展覽地點|森3 SUN SUN MUSEUM (台北市中山區龍江路45巷18號)

展覽門票|NT$200 / 張

www.facebook.com/sunsunmuseum

 

Text:Ian Liu

攝影:汪德範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用設計翻轉地方,商圈美學再進化: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高雄旗山商圈新面貌亮相!

由經濟部商業發展署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之「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自去年開始將美學設計導入商圈發展,成功改造台南「國華友愛商圈」、「孔廟商圈」,以及今年剛舉辦完台灣設計展的彰化「小西商圈」。除了商圈識別、指引的重塑,商圈改造也從空間擺設、商品陳列與包裝設計等全面向切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完整的商圈品牌。

今年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攜手台灣設計研究院持續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以「形塑商圈品牌,創造地方經濟活力」為核心,串連地方政府與商圈店家,透過設計導入協助商圈轉型與美學升級。

2025年選定新北平溪、桃園中原、彰化小西及高雄旗山等四處商圈作為示範案例,從商圈品牌重塑到與地方空間美學,打造街區整合的公共休憩空間,並引導商圈與店家建立設計思維與經營能力,打造兼具深度與旅遊魅力的地方商圈新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位於高雄旗山商圈的老饕店家「101包子」,透過計畫輔導,統一品牌視覺,量身打造店面展示空間與服務動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祈願文化再詮釋,推動慢遊散策路線

以天燈聞名的平溪,透過符號重塑商圈品牌識別,於平溪火車站一帶起梳理老街立面、掛起寫著「平溪」商圈識別的燈籠,展現地方特色外也與在地商圈共同調整旅遊定位。現地採集的植物——大菁,是製作藍染的原料,設計團隊將藍染應用於商圈的公共空間傢俱設計,透過微型策展、工作坊策劃,期待未來透過共同維護街道的藍染家具凝聚社區意識,融入地方美學的同時,也讓平溪的藍染文化能被延續。希望帶給商圈的發展不只是原有祈願文化的延伸,更多是在地特色的挖掘,並推動平溪獨有的深度小旅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新北平溪商圈將祈願文化轉譯設計語彙,老街入口成為商圈品牌新門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現地採集在地藍染原料應用於街道傢俱設計,增加遊客停留的休憩空間。(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同時,編輯策劃地方刊物《平溪好評》,以「祈願文化 × 慢遊體驗」為主題,串聯自然景觀、人文故事與在地日常,形塑可閱讀的地方風采。未來也期待交棒給地方商圈自行編撰,讓平溪在熟悉的旅遊印象中持續表達新意,為當地觀光開啟山城緩行的新篇章。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平溪好評》地方刊物,串連老街周邊自然景觀與歷史軌跡,增添旅遊體驗層次。(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從品牌到場域,打造學區與商圈共構的生活街景

位於桃園中壢區的中原商圈,以校園與商圈共生為背景,聚焦「商學共融」的設計策略,改造商圈門面的停車場出入口立面,打造兼具動線導引的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強化旅客感受;並整合店家雨遮帆布與設計公共電箱設施色彩,將品牌視覺延伸至街道,使整體街區空間更具可識別性,傳達中原商圈學區共榮、生活共構的當代城市風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桃園中原商圈重塑品牌識別,結合停車場立面作大面積商圈品牌裝置亦為動線導引,強化旅客體驗。(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推動57家達成共識更新雨遮,街區視覺全面升級。(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建立區域品牌,延伸文化體驗觀光半徑

擁有山城優勢的高雄旗山商圈,這次透過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串連起地方政府、商圈協會與設計團隊打造商圈識別,擷取老街在地符號的紅磚與拱門為題材,運用古典建築圓弧線條與沉穩色系,建立視覺導引系統融入街景,呼應旗山深厚的人文底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停車場入口增設地圖標示,從抵達的第一步開始,望向指標旗尾山,作為認識品牌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理事長提到:「要讓觀光客願意前來,需要重視消費者需求。」為延伸旅客於旗山遊憩的停留時間,公共設施運用高雄獨有的大溝頂空間,於街區打造融合了新舊元素的「無人旅客中心」,以旗山老街為起點導覽旅客,不只能探索附近景點,延伸旅遊半徑,也期待帶動更多人潮、提升商圈整體旅遊發展。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商圈以無人旅客中心概念翻轉大溝頂空地,設置景點介紹化為深度體驗的起點。(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賦能組織經營力,創造消費新體驗

彰化小西商圈首年將布業與在地吉祥物「錢鼠」融入設計概念,第二年持續深化改造,於街區增加「金幣」元素,強化商圈入口與走逛點位串聯,營造獨特街區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小西商圈街區牆面變身拍照熱點,彩繪成為旅人與商圈品牌互動的介面。(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針對商圈軟體經營與組織賦能部分,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輔導成員創設《小西有囍》商圈刊物,作為地方故事的平台與對外品牌傳播的重要工具。同時策劃主題式消費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推出限定商品,展現創新設計與地方風俗融合的魅力,其中更邀請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及精品甜點品牌法朋跨界合作,進一步提升商圈的吸引力與辨識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實現商圈刊物自主編輯,成為地方文化記憶與商圈品牌傳播的新平台。(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導入商圈店家!更新街區風貌外深入品牌經營

另外,設計導入不僅更新街區風貌,也深入店家空間與品牌經營。在平溪商圈,「平安嚴選」以在地農產與祈福傳統結合,打造具祝福意象的選物品牌;「美玉天燈製作所」延續手工製燈職人工藝,讓天燈文化成為富含儀式感的手作體驗;「六扇門」優化空間動線與商品陳列,營造自在品茗氛圍;「覓石底」整合品牌識別與門面設計,描繪地方特色;「碳場咖啡」保留洗選煤場結構語彙,成為旅人休憩新地標。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菁桐店家輔導:百年建築地標咖啡廳「碳場咖啡」的招牌及店內空間一隅再設計。(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旗山商圈則以設計帶動商家店面改造,「枝仔冰城」以品牌統一視覺、重整動線聚焦冰品形象;「101手工包子」以木質與暖色營造品牌氛圍,梳理顧客動線;「鮮緹香蕉蛋捲」以裂葉造型與亮色設計體現品牌活力;「迷路麋鹿糖藝舖」融合糖藝工法與琥珀色調,呈現甜而不膩的手作質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高雄旗山店家輔導:老街指標店家、百年老店「枝仔冰城」整併空間動線,以中島平台強化主視覺、聚焦品牌核心,聚焦商品展示。(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串連地方商圈與日常生活的風景

隨著設計導入商圈,商圈不再只是消費的場所,更是連結人文底蘊、生活與城市精神的公共平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將持續攜手,推動「商圈美學設計加值計畫」,期望透過設計與組織賦能,打造更多具品牌識別、觀光體驗與永續經營力的地方典範,讓臺灣商圈能展現自我特色,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的景點。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拿下罕見視覺設計黑鉛筆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2025 D&AD(設計與藝術指導,Design and Art Direction)獲獎名單出爐!每年,D&AD大獎匯集來自全球各個創意領域的頂尖作品,其中最高榮譽「黑鉛筆獎」更是萬中選一。不過,今年的評選標準有些轉變,「商業可行性」成為評審們關注的一大重點。

D&AD向來以不妥協的評選標準著稱,尤其最高榮譽「黑鉛筆獎」並無固定配額,有些年份甚至沒有任何獲獎者,因此每一支黑鉛筆都象徵著創意領域的重大成就。

今年,D&AD的評選方向出現重大轉變。評審團首次明確將「商業可行性」納入核心考量,強調作品不能只是「為創意而創意」、空有吸睛的花招,還必須為客戶帶來具體的改變與商業成效。D&AD執行長Dara Lynch表示:「今年的得獎作品顯示,設計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更能夠促進消費者行為轉變與商業性的成功。創意必須具備美感,也要產生實質影響。」而在當前AI廣泛運用的時代,Dara Lynch也強調,評審團非常重視作品細節:「真正優秀的創意作品,來自對細節的執著詮釋。」2025 D&AD共頒發688支鉛筆,其中僅有3件榮獲黑鉛筆獎,無論在敘事深度、媒介創新,還是文化影響力上,皆透露了當代創意的發展趨勢。

Designing Paris 2024

▏類別:平面設計/整合設計

作為去年最大年度盛事之一,2024巴黎奧運拒絕將城市形象侷限於明信片式的浪漫符碼,而是打造一套模組化的設計系統,重塑人們對「巴黎」的想像。這套設計以城市裡最常見、鋪滿街道的石塊(pavés)為靈感,巧妙結合歷史與運動語彙,應用在場館、街道、機場、志工制服等大大小小的地方,在保有彈性變化的同時展現視覺一致性。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圖片來源:D&AD)

這組令人印象深刻的品牌識別系統由W Conran Design設計,獲評審讚揚:「跳脫傳統運動行銷的視覺語言,展現趣味性與延展性,並成功融合歷史深度與當代美學。」這是D&AD史上第五件獲得黑鉛筆的平面設計作品,堪稱十分罕見的榮耀。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圖片來源:D&AD)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圖片來源:D&AD)

而W Conran Design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Gilles Deléris表示,能為奧運與帕運設計,是作為設計師一生難逢的機會:「這是我們與奧委會合作五年的結晶,我們對這份殊榮感到無比驕傲與感激。」去年巴黎奧運期間,La Vie也特別企劃以設計美學切入奧運會的一系列專題報導,歡迎點擊連結「一探2024巴黎奧運的設計美學」閱讀更多。

A$AP Rocky – Tailor Swif

▏類別:MV/導演

由Iconoclast LA製作的《Tailor Swif》音樂錄影帶,融合超現實視覺語彙與迷因文化,顛覆了傳統MV的敘事方式。影片取景於烏克蘭基輔,以一連串前衛場景和強烈的敘事架構,吸引數位原生世代的觀眾。評審特別指出,該作品它打破了音樂為輔、畫面為主的舊有思維,成功讓音樂與故事線緊密結合,達成跨媒介敘事的創新實踐。其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更使整支影片成為視覺與聲音不可分割的娛樂體驗。

Spreadbeats

▏類別:數位設計/數位體驗

為了打破刻板印象,Spotify近年積極發展影音與多元形式廣告,但多數媒體企劃人員仍將其視為普通的串流音樂平台。於是,Spotify與廣告代理商FCB New York合作,選擇從企劃人員最常使用的工具——Excel表格下手,直接把音樂錄影帶嵌入寄給客戶試算表中。整支影片完全使用Excel內建工具製作,把單調的儲存格轉化為動態、有生命力的畫布。該影片僅佔10MB容量,卻能讓使用者在乏味的試算表中感受到節奏與畫面流動。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圖片來源:D&AD)
2025 D&AD鉛筆獎名單公布!評選聚焦「創意的商業說服力」,巴黎奧運視覺設計拿下黑鉛筆
(圖片來源:D&AD)

評審團盛讚,這件作品「以復古科技打造出前所未見的創意體驗,不僅改寫了『影片』的功能與呈現方式,也顛覆了品牌在非典型媒介中敘事形式,傳遞Spotify品牌的潛力與多元樣貌。」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