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傷痕的故事就用熱情來承接!專訪台南鳥飛古物店主理人葉家宏

鳥飛古物

「#你看到的只是最後古物發亮的樣子」這是來自台南鳥飛古物店臉書粉專貼文的一個Hashtag,確實如此,要恢復老件原始狀並不容易,甚至比創作新品還費時,葉家宏如此說。

葉家宏的寶寶剛出生,好奇地問他是否為新手爸爸時,他笑說,「對啊,跟第一個妻子的第一個小孩,如果是第二個妻子的話⋯⋯,我會蠻期待的,哈哈。」如果說幽默是葉家宏個性最外顯的部分,那鳥飛古物店就是更內在的他,言談間所流露的赤子之心,和充滿歲月刻痕的老件形成奇妙的平衡,就像採訪當天,一走進位於台南巷弄的店面,隨即被原木色調的沉穩氛圍給包覆,但待久一點,會發現無釐頭的氣息也飄散其中。

鳥飛古物葉家宏
拍攝時,葉家宏一邊燦笑一邊說:「把我拍帥一點。」

「很多人會問我,最喜歡這個空間的哪裡,其實我說不太出來,因為全部都是我,無論是我挑選的物件、擺設或動線,每個角落都是我的樣子。」一如每件老物都是世上絕無僅有,每一雙挑選老件的眼睛,也都映射著無法複製的生活哲理。而那些被葉家宏選中的老物真的很幸運,因為它們的生命旅程,會在修復之後,繼續綿延下去,與更多人產生羈絆。

鳥飛古物
一旦賣出一個大型櫃體,整間店的擺設就要大風吹,葉家宏卻樂此不疲。

每個傷痕都是故事 

「要讓老物回到現代人的生活中,它一定要符合我們某種需求和期待。」如同使用櫃子時,總希望它堅固、抽屜好拉,老件也是,它們之所以面臨淘汰命運,多是因為老舊導致使用不便,但只要善加修理,比如改善卡榫鬆脫等結構問題,再用個數十年都不成問題,因此老件修復意識十分重要。至於究竟要如何修繕,對老物才是最大的呵護?葉家宏說,滿足實用性功能即可,「不是要創造出一個零瑕疵、表面光滑的『新東西』,而是透過『以舊修舊』的觀念,還原物件的真實樣貌,因為每個傷痕都是故事,你要讓它維持原來的樣子。」若抹去老件的各項「生命經歷」,也等於失了保存初衷。

鳥飛古物
雖然不會彈琴,但偶爾敲敲古董鋼琴的象牙琴鍵也是小確幸。

「願意做修復的人其實更值得被尊敬。」這些人就是所謂匠師,負責修補前人所留下的各項殘缺,先觀察物件現況、推敲解讀前人的施作法,再找出最適合物件的修復方式,讓物件得以傳承下去;但即便工程重大,卻也不像藝術家、設計師那樣容易留名,因此並非人人都願意埋首付出。「我在修這些東西時都會自己想像,如果現在是我要用,我會接受到什麼程度。」修復是一種將心比心,以使用者為出發點,注入耐心與貼心,看似微小的心意,有緣人都會接收到的,葉家宏說道。

修復比創新更花時間

自學木工、金工、鐵工、皮革製作、甚至電知識的他表示,小至抽屜的把手、大至櫃體結構,或是老檯燈的接電技術、焊接工作、板料鬆脫需重新榫接等,修復極其繁複瑣碎,核心在於細膩,有時也需找來專業的木工等各領域專業師傅協力修復,彼此的磨合期甚至長達兩三年。因為對師傅而言,一般工程講求效率在先,「慢工出細活」的工作模式非他們所慣用,更不大可能以單純修繕維生,且雙方在修復程度的拿捏、古物美感的認知也不盡相同,例如要固定抽屜時,使用釘槍速度較快,但葉家宏則會希望用鐵釘一個一個慢慢釘上去,「修復也要顧及美感,不只是做勇而已。」

鳥飛古物葉家宏1
除了大型家具,鳥飛古物也會蒐集老餐具、玩具等小型物件。

走到店後方,像是落地窗般的8扇老門板一樣打破常規的製作流程:一般都是將門邊固定後,找尋合適尺寸的新門框就好,工序相對簡單;但由於蒐集而來的老門尺寸不一,必須請師傅用其他木板收邊,才能與牆壁緊密貼合。要讓古物能自然地融於空間,著實不容易,與師傅的有效溝通十足關鍵,再加上能否遇上命中注定的那扇門,也是未知數,「就像愛情一樣,你在路上會遇到很多寶石,確定了就把它撿起來,然後走完這段路;看到喜歡的東西時,一但握了就不能再放,有些人因為怕在路上又遇到更好的,走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留下。」以愛情比喻古物蒐集的心境,葉家宏把握每次的不期而遇,看對眼的古物總是「先收下再說」,市場價值擱一邊,因為愛最大。

越日常的物件越值得拯救

仔細逛一輪鳥飛古物店,會發現擺放的全是日常物件,「這些東西比較有趣,因為你可以直接拿去使用。」葉家宏說,自己對古董搜集沒有太大的興趣,挑選的都是基於生活需求而生產的老雜貨,且不追求物件來源為名家所有,只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讓修復後的老件能與現代人的生活接軌,同時傳達古物的美感意識。

由於時代變化,有些物件難以回到最初的用途,「但如果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附加想像,它就能變成大家喜歡的樣子。」例如店內的喇叭檯燈,首次看到是在京都古物店,但在成為檯燈之前,它是真正的樂器,從歐洲進口的喇叭、法國號,經過日本職人精準的改造,「那樣的美感姿態是獨特、是加分的,當我們逐漸習慣老件的美,那就是一種思維的轉變;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不是在販賣商品,而是在進行思想的傳播,一種思想改造,或稱作思想的修復。」

店內的喇叭檯燈,來自日本職人改造法國號而成,藏有一股混搭的獨特美感。

現代人總習慣電器、家具壞了就去賣場購入新的,但葉家宏認為,東西壞了,腦中應該啟動修復思維才對,而非一直快速汰換。「老料新作」的道理也很重要,一如市面上許多建材銀行,鳥飛古物店也會收取檜木等材料、或即將淘汰的家具,例如一張壞掉的藤椅,將藤材取下後,它就有機會改造成一座新沙發,獲得重生的機會;修復背後的永續概念,與物件的存在意義不謀而合,物件皆伴隨你我度過人生某一段歲月,接著會繼續往下個旅程走,無論以何種形式。

葉家宏最後分享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人生不能無趣,要做一些感動人的事情。」從收藏者到古物店主理人,他用修復之眼看待世界,搖擺於感性和趣味之間,不僅靠自己的眼光維生,也陪伴每一件老物找到更好的歸宿。

鳥飛古物1
葉家宏的興趣之一是飛去日本逛古物市集,圖中的半纏即為戰利品。

印象深刻的修復古物:曲面玻璃大櫃 

一件家具的修復並不簡單,需要經過多位師傅、或廠商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更何況是高難度的曲面大櫃,通常只要曲面玻璃破損嚴重,就很難再將其恢復原貌,再加上要覓得熟知玻璃古法、又能依照曲面尺寸進行修復的師傅並不容易,「所以師傅在現場拿出三、四十年歷史的手動式鑽孔機時,其實蠻震撼的,可以想像他以前就是靠這樣的手藝,慢慢修理每樣東西。」老師傅只靠單手不斷轉圈、帶動鑽頭鑽洞,而鑽洞之前,還要抹上具潤滑作用的有機溶劑,步驟之繁複,讓第一次見識到的葉家宏著實開了眼界。

葉家宏

鳥飛古物店主理人。商學院畢業後,曾短暫進入家中工廠學習焊接相關知識,並自學皮革、木工等,培養古物修復技術,讓老物能在新的時空裡延續生命。從單純收藏到經營古物店,也曾擔任大學業師,盼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年輕學子。

更多惜物的工藝請點

文|曾智怡 

攝影|PJ Wang

本文選自La Vie 2020/12月號《修復的工藝》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 CHANEL NEXT Prize獲獎者揭曉!認識10位視覺藝術、電影、舞蹈、電玩遊戲設計等領域的當代藝術家

2024 CHANEL NEXT Prize獲獎者揭曉!認識10位視覺藝術、電影、舞蹈、電玩遊戲設計等領域的當代藝術家

香奈兒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宣佈品牌的第二屆國際藝術文化獎項「CHANEL NEXT Prize」十位獲獎者名單,而這十位當代藝術家將獲得獎金及為期兩年的導師計畫。2024年評審委員包括女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藝術家曹斐、以及策展人列格西.羅素(Legacy Russell)與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 )。

CHANEL NEXT Prize每兩年頒發一次,選出10位分別重新定義該領域的國際當代藝術家,每位藝術家皆體現香奈兒品牌推動創新的使命。每位得獎人將獲得 10萬歐元的獎金,助力他們實現極具企圖心的藝術企劃。得獎者亦可加入由香奈兒全球藝文合作夥伴所推動為期兩年的導師暨人脈交流社群網路計劃,其中包括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本次得獎者分別來自六個國家,橫跨四大洲,包括英國、美國、愛爾蘭、巴西、新加坡和喬治亞。其作品橫跨視覺藝術、電影、舞蹈、電玩遊戲設計、表演、歌劇與數位藝術。

Legacy  Russell© CHANEL
評審委員Legacy Russell © CHANEL

「NEXT Prize」由香奈兒文化基金於2021年設立,此基金是香奈兒發起的全球計畫,旨在加速推動文化發展的理念,延續品牌百年以來在藝文贊助上的傳統。香奈兒藝術與文化全球負責人 (Global Head of Arts & Culture at CHANEL) Yana Peel 表示:「『CHANEL NEXT Prize』的設立是為了擴大那些產生影響並重新定義該領域藝術家的作品。第二屆獎項將支持十位這樣的藝術家,每一位都扮演著推手與先鋒的角色,顛覆了從藝術、歌劇、電影以及電玩設計等多個文化領域的既有作法。觀賞他們精彩的創意之旅令人振奮不已。」

Hans Ulrich Obrist © CHANEL
評審委員 Hans Ulrich Obrist © CHANEL

2024 CHANEL NEXT Prize 得主

Tolia Astakhishvili :出生於喬治亞提比里西(Tbilisi),現居柏林與提比里西,是一位跨領域藝術家,主要從事裝置藝術創作。 Tolia的藝術實踐根植於繪畫,近期則將創作範圍擴展到結合影片、聲音、檔案影像和現成素材的大規模建築專案。Astakhishvili 的裝置作品經常融入其他藝術家的創作,她認為這種合作過程能「為個人與集體經驗敘述創造空間。」

TOLIA ASTAKHISHVILI © CHANEL
TOLIA ASTAKHISHVILI © CHANEL

Astakhishvili 近期個展皆於德國舉行,包括在 Haus am Waldsee 舉辦的《The First Finger (chapter II)》(2023 年)、在 Bonner Kunstverein 舉辦的《The First Finger》(2023 年),以及在 Bielefelder Kunstverein 舉辦的《I think it's closed》(2023年)。她在美國的首次個展將於2024年在紐約皇后區雕塑中心(SculptureCenter)揭幕。

Tolia Astakhishvili, space reflected owner I, The First Finger, Bonner Kunstverein, 2023. Photo by Mareike Tocha.
Tolia Astakhishvili, space reflected owner I, The First Finger, Bonner Kunstverein, 2023. Photo by Mareike Tocha.

Kantemir Balagov:出生於俄羅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Kabardino-Balkaria)地區的納利奇克( Nalchik),現居美國洛杉磯,同時是藝術家和電影創作者。師承俄羅斯知名導演 Alexander Sokurov,其導演處女作《親密不親密》(Closeness)於 2017 年上映,講述一對年輕夫婦在婚禮前夕被綁架的真實故事。《親密不親密》為 Balagov 贏得了 2017 年坎城影展的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Fipresci Prize),以及 2018 年法國昂熱影展的評審團大獎。 

KANTEMIR BALAGOV © CHANEL
KANTEMIR BALAGOV © CHANEL

Balagov 於 2019 年拍攝了第二部影片《裂愛》(Beanpole),這部電影以 1945 年被佔領的俄羅斯城市列寧格勒為背景,聚焦兩名女士兵在努力適應平民生活的過程中建立的友誼。該片榮獲 2019 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最佳導演獎」(Un Certain Regard),並成為俄羅斯角逐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作品。

Kantemir Balagov, Beanpole, 20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R Content.
Kantemir Balagov, Beanpole, 20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R Content.

Oona Doherty :出生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Belfast),現居法國馬賽,是一位活躍在當代舞蹈界前線的編舞家。她的表演方式真實坦誠且扣人心弦,刻劃現實生活中的情境,角色容易讓人產生共鳴。

OONA DOHERTY © CHANEL
OONA DOHERTY © CHANEL

Doherty 在全球累積十多年的表演資歷,並於倫敦舞傘舞蹈藝術節(Dance Umbrella festival)以 Navy Blue(2022年)在薩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 Theatre)首度登台。在此之前,她的《Hard to Be Soft: A Belfast Prayer》被《衛報》評為 2019 年最佳舞蹈表演。這場表演的前身名為《Hope Hunt and the Ascension into Lazarus》,經 BBC 藝術頻道《Dancing Nation》系列節目收錄。

她在 2021 年威尼斯舞蹈雙年展上榮獲銀獅獎,並於 2023 年擔任倫敦國家青年舞蹈團的客座藝術總監。她目前在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的黑亭普雷祖卡芭蕾舞團(Ballet Preljocaj)任職協同藝術家,正在創作全新舞蹈作品《Specky Clark》。

Oona Doherty, Navy Blue, Vilnius, 2023 © D. Matvejevas.
Oona Doherty, Navy Blue, Vilnius, 2023 © D. Matvejevas.

Sam Eng:出生於紐約且現居於此,是一名獨立遊戲開發者,在視覺藝術和遊戲設計的交界領域辛勤耕耘。Eng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遊戲開發者,他出生於曼哈頓,父母是香港移民。他目前正在開發《SKATE STORY》,這款遊戲探索克服自身限制的體驗。《SKATE STORY》玩家的身體由玻璃組成,化身為在地下世界騎乘滑板的惡魔。 他於 2018 年在 Nintendo Switch 上獨立推出首款遊戲,名為《Zarvot》,遊戲中無生命的立方體發展出知覺力,作品也在 PAX Prime 遊戲展和 IndieCade East 國際獨立遊戲節中大受肯定。 

Sam eNG © CHANEL
Sam eNG © CHANEL

Eng 與數位藝術家 Ian Cheng 合作打造出著名的裝置藝術作品《Emissaries》和《B.O.B. (Bag of Beliefs)》。他是 GUMBO NYC 的創始成員,這是一個專為獨立遊戲製作者成立的布魯克林非營利開發團體。電子遊戲發行商 Devolver Digital 將於 2024 年發佈《SKATE STORY》。 

Sam Eng, Skate Story. Courtesy of Sam Eng (by Sam Eng).
Sam Eng, Skate Story. Courtesy of Sam Eng (by Sam Eng).

Ho Tzu Nyen :出生於新加坡且現居於此,他的作品包括動畫、影片、表演和裝置藝術,透過挪用並重塑神話和歷史,質疑現實和歷史的建構方式。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與新加坡息息相關,新加坡是前英國殖民地,現在則是多元文化的島國。Ho 的藝術實踐從新加坡開始延伸,逐漸融入東南亞和東亞其他文化的神話和歷史。

HO TZU NYEN © CHANEL
HO TZU NYEN © CHANEL

他代表新加坡參加第 54 屆威尼斯雙年展,同時也曾在日本豐田市美術館(2021 年)、日本山口情報藝術中心(2021年)、德國漢堡藝術協會(2018年)、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2015年)及東京森美術館(2012年)舉辦個展。主題為《Ho Tzu Nyen: Time & the Tiger》的一項調查展覽於2023年在新加坡美術館揭幕,涵蓋他過去二十年以來的作品。該展覽將於今年在首爾善宰藝術中心和紐約埃塞爾藝術博物館巡迴展出,接著預計在 2025 年進駐盧森堡現代美術館。他亦將於 2024 年 4 月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名為《A for Agents》的個展。

Ho Tzu Nyen, Tiger (tail) from T for Time: Timepieces, 2023. Commissioned by Singapore Art Museum and Art Sonje Centre with M+, in collaboration with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and Sharjah Art F
Ho Tzu Nyen, Tiger (tail) from T for Time: Timepieces, 2023. Commissioned by Singapore Art Museum and Art Sonje Centre with M+, in collaboration with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okyo and Sharjah Art Foundatio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iang Malingue.

Fox Maxy :出生於美國聖地亞哥,是一位視覺藝術家和導演,其作品根植於對安全、土地和水的健康、生存、快樂和耐受力深刻的個人反思。Maxy 是 Payómkawish族,為 Mesa Grande Band of Mission Indians 的一員。她的作品挑戰恐怖片和紀錄片的範疇,第一部長片《Gush》於 2023 年在日舞影展首映。《Gush》以 Maxy 多年來蒐集的視聽素材打造出一幅拼貼畫,針對恐怖和生存進行如萬花筒般的多樣化研究,歌頌友誼和永不磨滅的堅毅精神。 

FOX MAXY © CHANEL
FOX MAXY © CHANEL

2020 年,Maxy 獲得第一筆贊助款,來自支持原住民電影藝術家的 COUSIN Collective 。她於 2022 年成為日舞協會的 Merata Mita 會員,目前是 Vera List Center Borderlands 會員,該倡議由新學院、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發起。 Maxy 的作品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多倫多國際影展、鹿特丹影展、imagineNATIVE 電影節、洛杉磯郡立藝術館、BlackStar 電影節和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放映。Maxy 目前正在拍攝第二部長片《$hy Heart》,聚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Fox Maxy, F1ghting Looks Different 2 Me Now © 2022 Civic Films, LLC.
Fox Maxy, F1ghting Looks Different 2 Me Now © 2022 Civic Films, LLC.

Moor Mother:Camae Ayewa 的藝名為 Moor Mother,是一位出生並居住於美國的音樂家、詩人和視覺藝術家,她的創作融合自由爵士樂、電子樂和古典樂等多種音樂流派。Ayewa結合檔案作曲、現場錄音和她自己的拼貼作品,創造出能夠跨越歷史洪流的聲音景觀,並試圖透過此過程啟發能動性,同時賦予黑人社群力量。

她以 Moor Mother 的藝名登台演出,共發行過八張專輯,包括《The Great Bailout》(2024年)和《Jazz Codes》(2022年)。她是自由爵士團體《Irreversible Entanglements》的共同領導人,並與 Rasheedah Phillips 共組《Black Quantum Futurism》,致力於透過藝術、寫作、音樂和表演,探索調整現實的全新道路。 

Moor mother © CHANEL
Moor mother © CHANEL

Ayewa 是南加州大學桑頓音樂學院作曲系助理教授、Pew 研究中心成員,並且獲獎無數,包括 2016 年 Leeway Transformation 獎、2018 年 The Kitchen 首屆新銳藝術家獎,以及 2023 年德國爵士樂年度國際音樂家獎。她的作品曾在美國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卡內基音樂廳、卡塞爾文獻展、德國柏林爵士音樂節以及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等地演出。

Moor Mother, Jazz Cod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Moor Mother, Jazz Codes, 202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alton Paula :出生於巴西利亞,現居巴西戈亞尼亞(Goiânia),是一位藝術家和教育家,運用繪畫和攝影為被世人遺忘的巴西人物創作貼近內心的肖像畫。Paula 的藝術實踐聚焦未經巴西歷史認可的群體,因此他透過藝術探索從殖民時期到現代巴西黑人身體的呈現方式,特別是離散至當地的非洲僑民。Paula 的作品經常以「terreiros」為中心,也就是坎東布萊教的禮拜場所,主要由巴西的非洲僑民信奉。他同時深入研究「quilombos」的歷史,意為逃亡奴隸在內陸聚集和定居的地點。 

DALTON PAULA © CHANEL
DALTON PAULA © CHANEL

2020 年,Paula 在紐約 Alexander and Bonin 畫廊舉辦首次個展。此後,他在聖保羅藝術博物館(MASP)和聖保羅州立藝廊(2022年)舉辦了個展。接著2023 年獲頒開放社會基金索羅斯藝術獎學金。2021 年,他在戈亞尼亞創辦 Sertão Negro 工作室和藝術學院,這個文化中心每年舉辦駐村計劃;他的作品將於第 60 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

Dalton Paula.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alton Paula.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na Thorvaldsdottir :出生於冰島,現居大倫敦,是當代古典樂界最具風格的作曲家之一。 她獨樹一格的音樂世界結合非傳統的細微差別、和聲和抒情特質,譜出不斷演化的音效生態系統。

ANNA THORVALDSDOTTIR © CHANEL
ANNA THORVALDSDOTTIR © CHANEL

Thorvaldsdottir 的音樂在國際上廣泛地演出,並受到許多世界領先的管弦樂團、樂團和藝術組織的委託,其中包括柏林愛樂樂團、紐約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巴黎交響樂團、巴黎當代樂團、英國廣播公司逍遙音樂會及卡內基音樂廳。她為交響樂團創作的獨特作品亦為她贏得紐約愛樂樂團、林肯中心、北歐理事會和艾弗斯學院的獎項。

Anna Thorvaldsdottir © CHANEL
Anna Thorvaldsdottir © CHANEL

Davón Tines :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現居美國巴爾的摩(Baltimore),是一位歌手、創作者和策展人,在戲劇和歌劇中擔任低男中音。他透過聲音的力量和打破常規的表演方式推動古典樂界的發展。Tines 的表演融合歌劇、流行歌曲、靈歌和福音音樂,講述堅持不懈與人際關係的個人故事。

他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以《Recital No.1: MASS》(2022年)首度登台亮相,另於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在 David Lang 的劇作《Prisoner of the State》(2020年)中演出獄卒,並共同創作改編自藍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的詩作《The Black Clown》(2019年),作品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

DAVÓNE TINES © CHANEL
DAVÓNE TINES © CHANEL

他曾於2018 年獲得林肯中心新銳藝術家獎,2019 年被《時代》雜誌譽為「新世代未來領袖」,2020年獲頒 Sphinx 基金會卓越獎章、榮獲美國全國教育協會人權和民權獎。他的表演足跡遍佈世界,包括最近與紐約愛樂樂團和洛杉磯愛樂樂團合作,在巴塞隆納大禮堂與位於倫敦的 Bold Tendencies 和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2024 年 4 月,他將首度登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

Davóne Tines, Hans Werner Henze's El Cimarrón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hoto by Stephanie Berger.
Davóne Tines, Hans Werner Henze's El Cimarrón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hoto by Stephanie Berger.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文藝復興藝術家的解剖學課!透過閱讀、寫作與觀察刻畫出細膩逼真的作品

文藝復興藝術家的解剖學課!透過閱讀、寫作與觀察刻畫出細膩逼真的作品

人們對人體奧秘的研究從不曾終止,早在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就會解剖人體做精密的防腐處理;為了研究人體結構,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如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也曾向地方醫院私下購買新鮮屍體;14世紀前醫生們依舊靠草藥、水蛭和外科鋸治療大部分的病症,但隨人體解剖的發展,現代醫學才於焉而生。

在解剖學家探索人體系統與器官的科學真相時,藝術家正致力於追求畫像的真實性。自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學校一直都有解剖學課。這個時期的畫家與雕塑家深受解剖學所吸引,因為身體構造對體態有很大的影響。舉例來說,理解手臂肌肉的排列使他們較能描繪出生動的手勢,學習骨骼知識亦使他們較能刻畫出戲劇性場景中的逼真姿態。

李奧納多.達文西繪製的左小腿與左腳肌肉與肌腱(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李奧納多.達文西繪製的左小腿與左腳肌肉與肌腱(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萊昂.巴蒂斯塔.阿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與波拉伊奧羅(Pollaiuolo)兄弟

藝術家對人像愈來愈感興趣,而且不限於傳統的宗教聖像,他們開始描繪真實人物工作、玩樂、生活和死亡的樣子。由於藝術家較注重外在的呈現,而不是抽象或哲學的真理,因此他們有時會比解剖學家更善於觀察,而且肯定會以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人體。萊昂.巴蒂斯塔.阿伯提(1404–72年)是來自義大利熱那亞(Genoan)的博學家,也是達文西的前輩。他強烈要求自己的繪畫課學生在描繪裸體時,一定要先畫出肌肉與骨骼,再加上皮膚。

另外還有一些人更激進,在描繪或雕塑人體時,不論人物是生是死,都不會有皮膚(換句話說,這些人物的皮都被剝掉了)。據說,安東尼奧.德爾.波拉伊奧羅(Antonio del Pollaiuolo,約1433–98年)和他的弟弟皮耶羅(Piero,1443–96年)曾一起替屍體剝皮和進行解剖。他們兩人都是在佛羅倫斯工作的畫家。安東尼奧同時也是一位雕塑家,曾為教宗思道四世(Sixtus IV)和依諾增爵八世(Innocent VIII)設計塚墓。這對兄弟的作品皆顯示出解剖知識對藝術的深刻影響。

安東尼奧經常描繪承受壓迫的人,藉以表現某種程度的暴力與殘酷。在他的聖塞巴斯蒂安(Saint Sebastian)畫作中,可以看到這位聖徒被綑綁在樹上、遭亂箭射死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採取攻擊姿勢的迫害者也出現在畫中。安東尼奧最著名的鐫刻版畫是《裸男之戰》(The Battle of the Nude Men)。在這幅練習畫中,他描繪十名裸體戰士以刀劍、匕首、弓箭和斧頭互相攻擊的場面,並細膩刻畫出他們的肌肉線條。

《聖塞巴斯蒂安的殉難》e Martyrdom of St Sebastia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聖塞巴斯蒂安的殉難》e Martyrdom of St Sebastia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裸男之戰》The Battle of the Nude Me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裸男之戰》The Battle of the Nude Me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李奧納多.達文西

達文西不僅是《蒙娜麗莎》(Mona Lisa)的創作者、直升機的設計師,同時也是一名稱職的解剖學家。他的解剖草圖都相當準確,這表示在屍體腐敗前必須趕緊觀察與記錄的情況下,他還能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手部的穩定性。在1489年,達文西首次購買一顆顱骨,並在1507年進行了第一次人體解剖。當時達文西已年過50,而他的解剖對象,是一位在他眼前自然安詳死亡的100歲老人。

眾所周知,達文西的畫作筆記是以鏡像文字書寫而成。從這些筆記內容可明顯看出,最初他對於自己所接收到的解剖學知識感到相當困惑,因為這些資訊和他自己的發現及解讀有很大的落差。舉例來說,心臟是否真如達爾文所見,是一塊會將血液推送至身體各處的肌肉?

後來,達文西透過解剖公牛的心臟,終於能夠確定心臟才是血液系統的中樞,而不是肝臟。令人扼腕的是,他只差一步就能透過這項研究,證明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現象。結果一直要到120年後,英國解剖學家威廉.哈維才終於取得這項突破性的進展。

《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對人體結構的透徹理解無人能及。在他的大量創作中,對體態的生動描繪牢牢抓住了觀者的目光。畫中人物的表情與動作能被辨認出來,也令人感到熟悉;他們並不只是擺出常見姿勢的模仿品,而是傳遞情感與展現肌肉肌腱張力的真實人物。

《創造亞當》e Creation of Adam(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創造亞當》e Creation of Adam(圖片來源:《解剖之書》)

有大量證據顯示米開朗基羅曾進行解剖。他在年輕時至少出席過一次公開解剖展示,並為之深深著迷,甚至向佛羅倫斯的聖靈修道院,請求允許他解剖修道院醫院中待埋葬的屍體。而為了回報,米開朗基羅在1492年雕刻了一尊近1.5公尺高、結構準確的耶穌裸體十字苦像,作為謝禮。當時的他才不過17歲。

在他的人生後期,米開朗基羅受命為西斯汀禮拜堂繪製壁畫《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ement,1541年)。世界末日到來,所有人皆交由上帝裁定該上天堂或下地獄—審判日的浩大場景,給了米開朗基羅無窮的發揮空間,使他能描繪人在死後重生時的各種姿態與情感。

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ement(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 Official Website)
最後的審判 The Last Judgement(圖片來源:Vatican Museums – Official Website)

畫中央正在進行審判的耶穌,不是留有鬍鬚、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受難者,而是一名面貌清秀、身強體健的青年。在耶穌的左腳旁有一名男子,一手拿著解剖刀,另一手拿著自己的皮膚。這個人物是聖巴爾多祿茂(St Bartholomew),在傳教時活生生地被剝皮虐待至死。不過,他手裡的人皮上畫的卻是米開朗基羅的臉。如果有人懷疑米開朗基羅對解剖學的熱忱,這幅畫應該能說明一切。

解剖學知識形塑了這個時期的藝術作品,偉大的文藝復興藝術家皆在世紀交替之際,創作出自己最傑出的作品,同時深受解剖學所吸引,這絕非偶然。透過寫作與繪畫、閱讀與觀察,深入了解人類的身體結構與生理缺陷,藝術家們才得以刻劃出作品中細膩自然的人體樣貌。

本文內容節錄自 La Vie 出版書籍解剖之書:從古埃及到現代,300+史上重要的人體構造繪畫與醫療史

出版日期|2024-03-28

作者|科林‧薩爾特爾

涵蓋歐陸、中東、東亞人體研究的歷史文本,細膩的筆調佐以精美的圖畫,溯源醫學知識和解剖學的演變,窺探交織其間的死亡美學與禁忌的藝術史。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