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計畫以設計力改造穿堂、禮堂等7處學校空間

2020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學美‧美學」計畫讓美感從教育紮根

由教育部發起、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邁入第二年,從2019年時用一年的時間改造9所校園空間,到這次歷時10個月,讓全台25所校園空間的美感大進化,皆是為了讓孩童們從環境中,自然而然養成美感。而此次的「學美‧美學」計畫改造分為5大類別:「機能收納」、「特色教室」、「閒置空間再造」、「指標及空間翻轉」、「生態學習」,讓美感學習跟生活結合在一起,並落實使「美感從教育紮根」的理念。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嘉義市_嘉北國小02_入口_1

第二輪「學美.美學」計畫改造全台25所校園

第二輪的「學美.美學」計畫改造了全台25所校園,並於今(12)日舉辦成果分享會。設研院院長張基義分享,台灣設計研究院的成立宗旨為透過設計及美學來改變台灣,並帶動公部門的創新,而教育是最長遠且有效的投資,學美.美學計畫也是教育跟設計結合的指標。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更獲得日本2020「Good Design Award」 金獎的肯定,可被視為是美學教育的典範。

深入閱讀▶ 台灣校園美感升級!教育部「學美‧美學」用設計改造全台9所學校司令台、教室、餐廳空間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台南市_勝利國小01_全景_1

 

前進5大類別改造校園!

 

機能收納改造

 

台中市大智國小 機器人教室 2.0

設計團隊:考工記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位於台中的大智國小,特色之一即是擁有機器人課程,也因此教室需要大量的零件收納櫃,以及把空間分為教學區及選手訓練區;而原本的教室使用拼湊的家具、風格不一,也缺少了創作展示及收納空間。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台中市_大智國小01_全景

設計團隊將原木色的桌子搭配白色椅子,取代原本風格不一的家具及櫃子;教室前設置了白板及投螢幕,中間則以收納櫃區隔教學與選手訓練區域,後方的洞洞板也讓公具可以被好好收納;玻璃窗的設計也提供學生展示作品。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台中市_大智國小05_作品展示_5

 


 

特色教室改造

 

嘉義市嘉北國小 嘉北Arc音樂廳  

設計團隊:小福砌設計 ✕ 台灣田野工場

嘉義市嘉北國小的管樂隊是學校的特色,不過,原有的團練教室擁擠,也缺乏了收納樂器的空間。設計團隊便打造裝有滑輪、可收納移動的舞台,以及大面積的 白色、綠色的長短布幔,讓空間可依功能而有直/橫式的演奏、 團練、教學4種模式。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嘉義市_嘉北國小05_雙色布幔_1cc

而新增加的後台區域,除了讓學生準備之外,也變身為收納樂器的空間。值得一提的是,學生也參與了改造過程,新音樂廳的木椅是他們幫忙製作,不只是硬體上的改變,無形中也讓孩童們學會珍惜新空間。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嘉義市_嘉北國小04_移動舞台_1

 


台南市勝利國小 孩子的影音現場  

設計團隊:木介空間設計 M.J Design

台南市勝利國小擁有學生攝影實作課,相當有特色,不過因為資源不足,學生之前只能使用電腦教室做為攝影棚,不僅空間擁擠、堆放雜物,也缺乏了符合教學以及實作的空間規劃。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台南市_勝利國小01_全景_1

設計團隊將空間分為「創作討論室」與「媒體製作室」,前者採可自由變換的桌椅組合,讓空間應用更靈活,並融入台南古城的城門意象;後者具有懸吊支架及背景捲幕,提供自由變化的攝影燈光和專業的拍攝布景。此外,新增的收納區、剪輯區及梳化區也讓整個空間更為專業。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台南市_勝利國小05_拍攝_2

 


 

閒置再造改造

 

新北市深坑國中 空間變幻場

設計團隊:形構設計

新北深坑國中原本一樓穿堂及2、3樓梯間有四處張貼的文宣及雜亂的管線,缺乏動線及空間的規劃,因此,設計團隊提出「一個場域、三個劇」的設計概念,設置了大紅色、可動式鐵件隔屏,讓師生能在此進行交誼、集會、課外活動等,賦予空間更多的可能性。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新北市_深坑國中2F_02_全景(開)2

設計團隊從入口意象開始,協助學校整理文宣及管線,提出統一的管理方式,讓原本雜亂的川堂,變得簡潔又具功能性,而團隊也帶領師生進行工作坊,讓大家一起參與改造的過程,藉此激發他們對校園美感的敏感度。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新北市_深坑國中2F_09_樓層標示1

 


指標及空間翻轉改造

 

宜蘭縣國立宜蘭特殊教育學校 宜特的飛翔川堂 

設計團隊:多龍工務設計有限公司

宜蘭特教原本的穿堂整體過於剛硬,因此校方希望營造出具有美感且溫暖的印象,加上學生下課後會在此處排隊搭車,但所使用的輛識別旗座不利搬運、收納,也缺乏美感。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宜蘭縣_宜蘭特教01_室外全景_1

設計團隊降低了原本川堂的彩度,增加了空間的明亮感,也以柔軟的空間線條搭配不同觸感的牆面材質,讓整體建築看來較不厚重;沉重的旗座也改為較輕的布旗,並以清楚明瞭的數字標示。值得一提的是,川堂上方更融入了宜蘭特教學生的創作,別具意義。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宜蘭縣_宜蘭特教02_室內全景_3

 


新竹市北門國小 同心.童心

設計團隊:黑生起司創造股份有限公司 

北門國小的禮堂「同心堂」除有光線昏暗、舞台太高太小、機電管線雜亂等問題,空間規劃也不符合現況的使用需求。因此,設計團隊以「校園博物館」為概念,將禮堂打造為「兒童探索基地」。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新竹市_北門國小02_舞台_4

設計團隊以高明度的色彩刺激學生的視覺體驗,並重新打造了表演舞台,規劃多功能使用的展示坐具,滿足空間中不同的使用情境,讓這整個空間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新竹市_北門國小08_遊戲2

 


 

生態學習改造

 

桃園市平鎮幼兒園南勢分班 丘陵上的幼兒園 

設計團隊: 氛圍室內裝修有限公司

平鎮幼兒園原本的人車動線混雜,加上遊戲場設施單一,限制了孩童的想像力。而設計團隊將平鎮的客家意象融入這個空間,並結合客家族群居住生活的代表地景「丘陵」,展現在地的獨特之處。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桃園平鎮幼兒園[After]-054

設計團隊首先重新規劃入園動線,將人車分離,擴大孩子戶外活動的範圍,並把戶外區域打造成結合遊戲及教育的小丘陵區,啟發幼童與自然植栽一起互動,盡情享受充滿美感的新天地。

 

台灣校園變身美感場域!「學美‧美學」以設計力改7處學校空間_桃園平鎮幼兒園[After]-028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在人造丘陵上「實測」露營用具?日本KiKi建築事務所操刀Snow Peak新店:木構支撐混凝土坡面,藏回歸自然3大寓意

在人造丘陵上「實測」露營用具?日本KiKi建築事務所操刀Snow Peak新店:木構支撐混凝土坡面,藏回歸自然3大寓意

由日本KiKi建築事務所操刀的Snow Peak蘇州新店,以高低木構結合混凝土坡面,在逾180坪寬闊空間中「掀起」一角、向上構築丘陵地景,賦予室內購物行程「回歸大地,置身林野」之感。本篇帶你認識KiKi雙人團隊及其創作理念,同步揭開3個埋藏設計圖裡的人地共生寓意。

日本高端露營用具品牌Snow Peak近期於蘇州開設全新多功能實體門市,從有如大型斜坡的獨特外觀到多樣商品的展示方式皆引人注目。店鋪選址當地古城區核心商圈美羅百貨新區店,攜手同樣來自日本的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KiKi ARCHi)進行空間設計。團隊主力關佳彥以品牌核心理念「野遊人生」為題,透過極簡、抽象的設計語言勾勒山林地形。並在販售露營裝備、戶外服飾和野遊工具的同時,融入Snow Peak Cafe專屬咖啡角落,打造集體驗、休憩與購物機能於一體的複合空間。

Snow Peak蘇州美羅百貨新區店門市。(圖片提供:KiKi ARCHi)
Snow Peak蘇州美羅百貨新區店門市。(圖片提供:KiKi ARCHi)
集多種機能於一體的複合空間不僅提供購物與場景體驗,更設有Snow Peak Cafe專屬咖啡角落。(圖片提供:KiKi ARCHi)
集多種機能於一體的複合空間不僅提供購物與場景體驗,更設有Snow Peak Cafe專屬咖啡角落。(圖片提供:KiKi ARCHi)

兼備理性和感性,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何以得名?

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由建築師關佳彥(Yoshihiko Seki)與穐吉彩加(Saika Akiyoshi)在2013年創立。其名「KiKi」日文發音釋義為一種判斷美感與價值的敏銳直覺,指向對各領域事物的精通、造詣與獨到見解,且啟發了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邏輯思考與抒情韻味兼備的創作——將外界感性經驗與自身知識體系結合,內化為和而不同的人文理念,繼而滲透至空間的精神、形態、結構、肌理等亦虛亦實的維度之中。辦公室設於東京、北京和上海,作品足跡遍及日本、中國、美國等國諸多城市,從建築、造園、室內設計、裝置到新媒體藝術等項目類型均有涉獵,亦曾獲日本JCD商業空間設計獎、iF設計獎等大獎肯定。

關佳彥(左)與穐吉彩加(右)共同創立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圖片提供:KiKi ARCHi)
關佳彥(左)與穐吉彩加(右)共同創立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圖片提供:KiKi ARCHi)

拆解「人造丘陵」3大寓意

#01 回歸大地,感受腳下世界

Snow Peak蘇州新店坐落於商場一樓,建設總面積達628平方公尺。然四周圍繞高奢品牌、中央貫穿既有通道和電梯等難以排除的因素卻為整體規劃帶來多重挑戰:如何首先保持空間完整性,進而組織流暢動線回應商業環境調性,以確保品牌定位的準確表達?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反過頭來汲取靈感自上述特殊場地條件中,從自然界不斷變化的地貌發想,援引「高低差」概念,利用混凝土鑄造人工坡度,彷彿在平地掀起丘陵般為商場注入生機,同時激發新鮮感和探索性,提醒人們適時回歸大地,感受腳下世界。

基地中央貫穿商場主通道是設計上的一大考驗。(圖片提供:KiKi ARCHi)
基地中央貫穿商場主通道是設計上的一大考驗。(圖片提供:KiKi ARCHi)
團隊需通過設計聯繫兩側動線,並盡可能保持空間的整體感。(圖片提供:KiKi ARCHi)
團隊需通過設計聯繫兩側動線,並盡可能保持空間的整體感。(圖片提供:KiKi ARCHi)
店鋪總面積達628平方公尺,居高俯視相當壯觀。(圖片提供:KiKi ARCHi)
店鋪總面積達628平方公尺,居高俯視相當壯觀。(圖片提供:KiKi ARCHi)
開放坡面與散置其上的木製展台、坐具引發自然劇場想像。(圖片提供:KiKi ARCHi)
開放坡面與散置其上的木製展台、坐具引發自然劇場想像。(圖片提供:KiKi ARCHi)

#02 互為表裡,在傾斜中體現平衡哲學

當起伏的坡面已然構成開放、自由而通透的基礎,陳列部分便依循「木」元素開展,寫意呈現山間林木、露營柴火意象。高低錯落的木樁既扮演展台、坐具任消費者隨機使用,坡地下方支撐亦可見其直立身影;它們自上而下穿過坡地,成為連結人、商品、空間與自然的載體,於一片靜態之中帶動無形的交流。

高低木構穿過坡地,成為連結人、商品、空間與自然的載體。(圖片提供:KiKi ARCHi)
高低木構穿過坡地,成為連結人、商品、空間與自然的載體。(圖片提供:KiKi ARCHi)

坡地與密林於是形塑出擁有許多「面」與「線」交叉的主體結構,在縱向視覺上化為「表」與「裡」兩層語境——表,為面向大眾的體驗場域,造就有別於他的選購路徑;裡,僅作景觀空間,以碎石和燈光點綴。外在形式看似不同的兩者,實際上彼此貫通,相輔相成。從特定角度望去有如地質斷層的切面,體現了時間與空間的錯雜、色彩與肌理的碰撞,以及人工介入自然並從中尋得的平衡哲學。

面向大眾的體驗場域裡側以碎石和燈光點綴,延伸為景觀空間。(圖片提供:KiKi ARCHi)
面向大眾的體驗場域裡側以碎石和燈光點綴,延伸為景觀空間。(圖片提供:KiKi ARCHi)

#03 詮釋「都會健行」野趣,還原天地萬物共生

而散置、不固定的陳列體系,則為品牌提供了日常營運方面高度靈活的使用策略,讓工作人員得以快速更換商品,隨時調整店鋪陳設。尤具巧思的是,Snow Peak產品全集中在坡面、立柱和側牆上,休閒座席順勢安排於平地,頗有「攀峰得美景,山腳停自在」的自然節奏。在露具、咖啡香與仿丘陵地景的共同演繹下,每位到店的消費者都能切身感受品牌所提倡的極致戶外美學。這一刻,既詮釋了「都會健行」的野趣與詩意,也還原了天地間,物與物的平等共生。

產品集中展示於坡面、立柱和側牆上。(圖片提供:KiKi ARCHi)
產品集中展示於坡面、立柱和側牆上。(圖片提供:KiKi ARCHi)
留出平地空間擺放休閒座席,「攀峰得美景,山腳停自在」的自然節奏應運而生。(圖片提供:KiKi ARCHi)
留出平地空間擺放休閒座席,「攀峰得美景,山腳停自在」的自然節奏應運而生。(圖片提供:KiKi ARCHi)

深入瞭解KiKi建築設計團隊

▪關佳彥 Yoshihiko Seki

日本神奈川縣出身,曾就職於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13年創立KiKi建築設計事務所。從神奈川、東京、倫敦到北京和上海,多元文化所觸發的感悟通過其獨有敘事被轉譯輸出至不同類別的項目實踐中。他以覺知細節見長,尋求每個建築脈絡的原點,並將情感與邏輯合為原點的延長線,提煉出符合客體特徵的概念基調,令設計承載新的節奏序列與空間力量。

▪穐吉彩加 Saika Akiyoshi

日本長崎縣出身,於美國和日本成長並接受教育,曾旅居不同國家的生活經驗成就其個性中的開放與隨性;她常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事物,以適度的距離感理性處理問題,發掘微不可察之處,從而獲得面對設計時的靈光。相信可觸及的真實體會,大於單一化的視覺呈現,因此習慣藉由不同比例的手工模型來構想空間,梳理人、建築、自然之間的尺度關係。此外,她亦注重連續性的營造,透過弱化不同場景之間的邊界,表達張弛有度的起承轉合。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專訪空氣規劃師!「空氣美學事務所」從感受著手,量身訂製家的呼吸

你有想過,居家需要什麼樣的「空氣設計」嗎?過往談到居家生活風格,大家往往著眼於室內設計,深深影響空氣品質與視覺美感的空調裝設與「空氣設計」卻常為人所忽略。然而,其實空氣的溫度、濕度、流動方式,甚至出風口的位置與聲音大小,以及空調裝置在空間中的視覺美感等細節,將大大影響人們在家中的感官體驗。讓我們走進上洋產業攜手三菱重工空調推出的全球首間精品級空調品牌概念店「空氣美學事務所」,聽空氣規劃師孟慶淳 Johnny娓娓道來,屬於自己的空氣美學該如何展開?

三菱重工

不只關乎「涼不涼」,更關於專業服務人員以及店家給的安心感

踏入位於內湖樂群二路上的「空氣美學事務所」,首先看見的是以空調零件打造而成的裝置藝術,在優雅擺動中勾勒出空氣流動意象,暗示著「空氣美學事務所」讓空調不只是家電,而是滿足視覺與觸覺體驗的極致品味。

三菱重工

Johnny表示「過去大家只在意冷氣會不會冷,但其實從需求諮詢、安裝過程到實際使用的每一環節,都關乎生活品質。空調一用就是十幾二十年,如果在初期便有人協助整體思考,未來不論維修或保養,也能找到一位熟悉的專人窗口、一家信賴的店家,這份安心感對消費者而言格外重要。」

空氣規劃師親自解析!從環境、使用習慣等梳理「空氣邏輯」

以 Johnny自身為例,擁有十年空調設計與裝設經驗的他,擅長從不同空間與使用者習慣出發,規劃最適切的空氣動線;且因為熟悉室內工程各工種的運作節奏,更能有效避開施工衝突,讓空調裝設融入整體空間設計之中。

他也進一步指出,空調選擇與安裝從來沒有標準答案,而是根據環境條件、空間大小與生活習慣綜合評估。例如壁掛式空調適合租屋族,安裝彈性高、易於清潔;吊隱式則能與天花板、燈光無縫整合,更契合重視設計一致性的空間需求;至於空間坪數、格局等,也都會影響空調的選擇與安裝。像是有些住房坪數不大,但是公領域寬闊,便需要仔細思量空間死角、潛在熱源,才能避免分散空調效能。

三菱重工

「我曾幫一間8坪不到、三面採光的山間玻璃咖啡屋安裝空調。」他舉例說明,「雖然坪數不大,但三面玻璃,空間又有料理熱源,更需精準計算冷房能力,確保在炎夏依然涼爽。同時,出風口若設置不當會導致室內外溫差起霧,失去玻璃屋原有的賞景功能。這些需要事前考量到的細節,正是空氣規劃師的專業所在。」

從規劃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務,打造精品級空氣體驗

而當人們來到空氣美學事務所,首先便能將需求傳遞給精通中、英、日多國語言的專案顧問師,不先預設立場或準備相關圖面,而是單純聊聊自家空調使用狀況、電費高不高、希望空調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等,讓專案顧問師更了解大家的生活習慣,更能精準地進行規劃。「畢竟,空調只開白天、只開晚上或是開全天等多種變因,都會影響設置。」

三菱重工

接著,「空氣規劃師」更會依據前述需求及客戶的居住環境、空間大小及使用習慣等,量身訂製最適合的空調配置。「空調發出的低噪音短期內不會造成干擾,但是長年下來仍會緩慢影響腦神經,因此我們也特別關注管線分布等,避免人們受到長期低噪音所害;另外,出風口也需避開書桌、化妝桌等,避免直吹造成頭痛等健康問題;至於空調設備是否接到排水管、是否有自體清潔能力等,則會影響細菌與異味產生,而這些感官細節也都是空氣規劃師會幫忙思量的部分。」

三菱重工

最後,「方案實踐師」再依此將空調系統完美融入空間,並於首創的「空調規劃履歷」詳實紀錄上述內容細節,方便後續維修保養。也因此,即便你是空氣設計的初心者,也能在空氣美學事務所中,一次滿足需求說明、專業規劃到實際安裝三大需求。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方便、舒適、完整的服務,而空氣美學事務所最大的不同之處,便是不只是賣空調,更是提供完整的諮詢與整套細緻服務。」 Johnny說道。

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

目前,「空氣美學事務所」已接到許多不同族群的關注以及詢問,除了首間位於內湖樂群的門市外,第二個服務據點也已經在信義微風開幕,未來將結合講座、展覽等多元活動,讓人了解空氣設計的多元面向。透過超乎想像的安排,空氣美學事務所不只讓人感受「看不見的空氣美學」,更為空調的規劃與安裝能達到何等境界,賦予了嶄新的定義。

空氣美學事務所

大直樂群店: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93號
營業時間:11:00-20:00
來電預約:02-8501-2210

微風信義店: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B1
營業時間:周日至周三 11:00-21:30 / 周四至周六 11:00-22:00
來電預約:02-2722-0578

預約專人服務:https://aircraft.heavyduty.com.tw/

文/郭慧  圖片提供/空氣美學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