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指標系統的設計巧思!專訪「角白設計」莊濟寰、「Bohan Graphic」施博瀚

 揭開指標系統的設計巧思!專訪「角白設計」莊濟寰、「Bohan Graphic」施博瀚

「我想到去日本買衣服的經驗,每次看衣服時都察覺不到店員的存在,但當你要問價格、正要轉頭時,他就會馬上出現在你面前,我想像的指標系統就是這樣,你需要它時,它可以讓你輕鬆辨識,但當你關注在其他事情時,它也不會干擾你。」這是角白設計負責人莊濟寰(Roger)對指標系統設計的期待。

車站2號出口往哪走?你知道洗手間在哪嗎?要回答這些方向性問題,往往得仰賴指標系統,舉凡車站、美術館、百貨公司、飯店,都可見其蹤跡;融入場域的同時,指標也肩負著資訊傳遞的重要任務。參與過許多指標系統設計案的Roger,近期新作為嘉義市立美術館的視覺識別系統(VIS),從logo開始,一步步形塑嘉美館的品牌形象;而其中的指標系統正是相對隱性的存在,「因為美術館真正的主角是展品,所以我希望指標可以退到最後,提供指引功能即可,不要再創造更多物件讓民眾心緒混亂。」為了與該場域相融,指標最後不另作量體,而直接以牆面絹印的方式呈現,icon顏色也使用深灰色,絲毫不搶展品風采。


要達到空氣一般的存在,其實並不容易,背後所付諸的時間心力不容小覷。操刀新竹火車站指標系統優化設計的Bohan Graphic負責人施博瀚表示,由於指標系統存放於真實場域,不像一般logo設計能在紙面上與客戶討論就好,場勘極其重要,「我都會想像自己是第一次到這個場域的人,對於動線的理解是什麼?然後用體驗的方式去感受這空間的布局,思考如何能夠更好。」

指標落點因地制宜

新竹火車站因為歷史悠久,且場域功能明確,指標的落點大都沿用原來的位置;嘉美館亦同,各樓層的平面配置相似,落點位置並不是一件太傷腦的事。反觀某些高複雜性空間,就會需要空間設計師介入,進行整體動線規畫,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台北車站。


Roger分析,要判別落點位置,通常有幾項參考,例如該處是否屬於動線樞紐位置、單一通道過長時會增設落點等。而依據場域功能的不同,落點位置也會有所調整,以商場為例,由於周年慶等活動會造成大量人流,設計師在規畫指標落點時,需事先了解百貨慣用的廣告訊息露出位置,若以頂掛式橫幅廣告為主,那指標就要避免設置在天花板附近,以防遭遮擋,導致周年慶期間大批民眾迷路的窘狀。


落點位置沒有絕對,視空間條件而定,好比電影院就不適用嘉美館的絹印手法,因為燈光過於昏暗;反觀美術館等擁有大面玻璃、任自然光傾瀉而下的空間,若設置電影院常見的燈箱式指標,反而會看不清楚;又或是地鐵站等交通樞紐,指標則以頂掛矩形量體為佳,因為這樣一來,將能顧及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以免大家一窩蜂擠至牆面前閱讀指標訊息,造成人潮堵塞。

icon 組合應用大哉問

icon設計重點在於風格的一致性,分成線條感,色塊感、幾何圖形圈限3種,例如手機app就屬第3種,「但新竹火車站icon都是混著用,空間會太跳,所以當我們用統一的架構去收整,即便看起來差不多,你還是會覺得整體變舒服很多。」施博瀚說道。正所謂魔鬼出在細節裡,原先計程車和公車logo的風格明顯不同、各種人像在內的icon也可見肩膀造型不一等,逐一修正後,不僅大力減輕視覺的凌亂感,也讓新竹火車站搖身變成一處清幽雅致的公共客廳。

「如果畫茶水間,是要畫飲水機、茶壺、還是一個人在喝水的樣子?」icon繪製的首要考量即為易辨性,而在繪製完所有icon後,便是時候思考如何組合與應用。他表示,新竹火車站的問題在於,同一塊招牌內的指引混亂,進而影響導視效果,因此需要重新梳理,例如將同方向的指標icon置放同一區塊,增加資訊的閱讀效率;換言之,指標設計是一種資訊圖表(infographic)的呈現,「設計不只是靈感,還是一個整理的過程。」

而對Roger來說,指標系統設計更是和業主共同邏輯推演的過程。例如他曾和館方來回討論「館長室」指引資訊的實際需求,「嘉美館分為展館和行政中心兩個建築體,而展館主要是以觀展民眾為主,並非洽公人士,所以在展館中使用『行政區』來取代『館長室』更為洽當,而『館長室』的字樣則是標示在館長室的門口處。」以來訪者屬性做為判斷依據,是十分有效的策略,另外,針對與民眾觀展較無相關的空間,好比機房、電氣室、典藏室等,標示「禁止進入」即可。

不是在欣賞字的美感

綜觀近期公共設計選用字體,會發現嘉美館、新竹火車站、甚至北花線回遊號車體外觀都運用同一套字體「文鼎晶熙黑」。施博瀚分享字型選擇的眉角,一般情況下,方方正正、筆畫布局相對飽滿、近似圖像化的漢字較為適合,例如文鼎晶熙黑,原因在於這樣的字體少有視覺斷差,「如果字的下緣有一段凹進去的落差,遠看就會比較難辨識,但我們不是在欣賞字的律動美感,而是要夠醒目、夠容易判讀為佳。」


中文之外,歐文和標點符號也要納入考量,例如i、l、1三者相像,能明確辨識三者差異的字體就有機會成為設計師的首選。此外,讓指標能否「順眼」的關鍵還有一項:中英文長度差。當英文長度過長時,一般會直接壓縮處理,導致字體扭曲變形,比如火車站哺乳室的英文長度是中文的好幾倍,有鑑於此,施博瀚也特別追加一款窄版字型(Arial Narrow)供交替使用;公共設計要細膩,才會深得人心。

公共VS商業空間

公共指標一般不能輕易改動人們對icon的既有認知,反觀私人企業的指標系統案,畢竟屬於個人資產,把玩品牌風格之餘,也能從中進行更多創意發想。例如施博瀚曾經參與的西門町「路徒行旅」視覺識別設計,在登山越野風、英倫復古風交融,且藏有懷舊氣息的旅館空間裡,可見車牌廠商客製的房間門牌、老式鐵件製成的指示牌等,處處是巧思,與空間氛圍相得益彰,「配角要演得好其實不容易,就像演路人也要演得自然,否則搶掉主角的戲,整體就會很突兀。」


比起商業空間,公共場所的指標系統對可辨識資訊的要求更高,更趨近通用設計,而Roger認為,能否擁有高容錯率最為重要。「如果今天是上坡,結果icon讓我誤認為是下坡,進而造成身體上的危險;或是這個設備『我要你不要去碰』,因為它有電,結果你畫了一個icon,看來像是『歡迎大家去摸』,這都是很可怕的事。」依據視覺經驗不同,人們對符號的解讀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設計指標時要盡量符合多數人的符號想像,才能將意外傷害降至最低。

究竟,公共設計如何才能滿足大眾?施博瀚回答:「假設台灣人平均身高是165公分,但門框不可能就只做165公分,你一定要做到連最高的人也可以過得去的高度。」看待公共設計,就像數學的集合概念,光交集(A∩B)不夠,得聯集(A∪B)才行。

莊濟寰(Roger)

角白設計負責人暨創意總監。專長視覺設計、品牌規畫、跨領域策略制定、活動識別等,作品曾獲德國紅點設計獎(Red Dot)、TID大獎、金鼎獎、金點設計獎等殊榮。近期作品有:嘉義市立美術館視覺識別系統、2020蔡英文總統連任競選主視覺、台電企業形象旗艦館《電幻1號所 D/S ONE》等。

施博瀚

Bohan Graphi© 設計工作室負責人,擅長識別系統、品牌企劃、標準字設計。作品曾獲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SDA BEST100、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ADAA決選、新一代設計銀獎等,並相繼收錄於多本設計刊物中;亦為繁體中文字型「凝書體」的創作者。

文|曾智怡

圖片提供|莊濟寰、施博瀚、台灣設計研究院

更多設計新知與美感話題皆在La Vie 2021/1月號《拆解一家餐廳》

延伸閱讀

RECOMMEND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Bito融入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及互動工具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馬戲團的形象怎麼做?FOCASA從品牌識別就是一場表演!FOCASA馬戲團成立15週年之際,邀請曾獲英國D&AD黃鉛筆殊榮的設計團隊Bito,打造一套屬於馬戲的動態識別系統,其以動態設計串連馬戲帳篷、肢體表演動作等馬戲意象,讓這套新識別如同FOCASA的表演與品牌精神,自由、活潑、總是予人無限歡快。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新形象宣告FOCASA週年慶典正式揭幕

近年,BitoTAIWAN台灣觀光、金馬獎重塑品牌識別系統,從觀光品牌到影視頒獎典禮,皆打破既定的靜態呈現,融入動態思維,讓動態表現為品牌說故事,在觀眾心中留下強而有力的印象。此次BitoFOCASA馬戲團操刀之作,亦延續團隊擅長的動態設計(motion design),並巧妙將馬戲表演動作濃縮其中。這套全新識別將隨10/2揭幕的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首次亮相,期待藉由設計與表演藝術的結合,宣告FOCASA十五週年慶典正式揭幕,長期則讓台灣馬戲在品牌形象上與國際接軌。

3大關鍵馬戲元素:丟球、走鋼索、疊高

Bito團隊眼中,FOCASA像是一座能自由伸縮與變形的馬戲帳篷,在城市與人群之間自在伸展;不僅是集結特技、雜耍、舞蹈、武術、戲劇等各方好手的馬戲團,更是個充滿歡笑與想像的場域。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欣賞過多次馬戲表演後,Bito選擇以馬戲人熟悉的丟球、走鋼索及疊高為概念,創造一套屬於馬戲團的動態系統(motion system)——當字母一字排開,如同演員們各就各位,好戲準備上演!有趣的是,新識別中特別選用兩種寫法的字母「a」,分別代表觀眾(audience)與表演者(artist)在同一頂帳篷內交會。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跟文字一起「玩」場馬戲

更好玩的來了!Bito也從這次的識別動態(Dynamic logo)延伸設計出一套專屬於馬戲的互動式工具(generative tool)。使用者只要輸入文字,字母們就會即時出現在帳篷內表演丟球、疊高、走鋼索等動作,還能透過聲音大小的變換,與字母們互動。這套工具將能運用在手機、螢幕、展演空間等跨媒體載體,靈活配合各式活動體驗及宣傳。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3個子品牌開啟下個15年:馬戲、慶典、教育

在下一個15年,FOCASA將透過3個子品牌:「Circus 馬戲」、「Festival 慶典」及「Education 教育」,持續帶給觀眾在馬戲表演、《Do Circus》馬戲專門刊物以外,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在3個品牌的設計上,Bito將「Circus」以馬戲團的帳篷與表演布簾呈現;「Festival」透過連接的攤位與現場的巨篷表現;「Education」則以共同成長的階梯和平台為意象。從一頂臨時帳篷到馬戲之家,FOCASA帶著家的重量,用快樂與夢想連結人心,期待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馬戲的溫度與無限的可能。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Bito)

2025 FOCASA馬戲藝術節在高雄,十月登場!

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即將登場,10/310/12於高雄展覽館輕軌旁大草地舉行,現場將首度搭建3頂巨型馬戲帳篷,打造沈浸式的「馬戲水手村」,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馬戲藝術家,帶來百餘場國際級演出,讓港都在秋日海風中交織笑聲與驚嘆。若想到現場感受馬戲氛圍,活動門票現正販售中,有興趣可點此了解更多。

FOCASA馬戲團全新識別亮相!Bito融走鋼索、疊高等馬戲元素,訂製動態識別系統
(圖片來源:FOCASA)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無印良品最新品牌廣告釋出!以「如水與空氣一般」為題,走進世界各地曬衣物的日常風景

日本無印良品最新品牌廣告釋出!以「如水與空氣一般」為題,走進世界各地曬衣物的日常風景

由日本設計中心(日本デザインセンター)製作的日本無印良品最新企業廣告,以「如水與空氣一般(水や空気のように。)」為主題,將世界各地曬衣物的景象轉化為主視覺,傳遞無印良品期望成為就像水與空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試著回想,你上次在戶外看見有人曬衣服是什麼時候?洗好的衣服,在陽光下晾乾、迎著風輕輕飄動,那樣的畫面,也許正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共同擁有的生活記憶。如今在都市裡,這樣的景象已不再常見,但也正是這些畫面,讓人們重新回想起,那些在城市中逐漸失去的價值——豁達、樸實、謙遜,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連結。

日本無印良品最新企業廣告主視覺,以世界各地晾曬衣物的景象為主題。(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日本無印良品最新企業廣告主視覺,以世界各地晾曬衣物的景象為主題。(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而今年創立45週年的無印良品,此次選擇以世界各地的「晾曬衣物」風景為題,正因為品牌在這些場景中,看見了一種對質樸生活的自信與驕傲;這樣的態度,正是無印良品想透過畫面傳達的意象。本次品牌廣告也延續了2020年以「打掃」為主題的訊息,同時向世界各地多元且珍貴的文化樣貌致上敬意。

日本無印良品2020年推出的企業廣告,以「打掃」為主題。(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日本無印良品2020年推出的企業廣告,以「打掃」為主題。(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每年8月7日,東大寺都會舉行大佛的「身體拭淨儀式」,為大佛除去一年的灰塵。(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每年8月7日,東大寺都會舉行大佛的「身體拭淨儀式」,為大佛除去一年的灰塵。(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跟著無印良品,走進世界各地的曬衣物日常

泰國

泰國的碧差汶里(phetchaburi province)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中,農作時使用的傳統布料「Pha Khao Ma」,帶有鮮明的色彩,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橘色的布料則是寺廟境內晾曬的袈裟,依照當地傳統習俗,這些布料是收集舊布後,再重新染色製作而成。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印度

瓦拉納西(Varanasi)是印度教徒重要的朝聖地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這裡匯聚。而沿著河岸延伸的「ghat」空間,不僅是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居民晾曬衣服的地方,在烈日之下,床單與紗麗迅速就能曬乾。神聖的空間與日常生活交織的畫面,也構成一幅鮮明且充滿生命力的景象。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義大利

舊城區的居民會在建築物之間拉起曬衣繩,並利用滑輪將洗好的衣物掛出來晾曬。當海風吹拂過狹窄的巷弄、陽光穿透其中,潔白的床單在空中飄揚、鼓起,彷彿吸收了光與風的氣息。那不勒斯(naples)這般的景象,對當地人而言早已習以為常,卻仍讓人不禁駐足欣賞。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希臘

這座地中海小島以獨特的城鎮風貌與吹拂其中的海風聞名,沿著坡地而建的一排排房屋,有著色彩鮮明的窗戶與門。當洗淨的衣物隨風飄揚、遠方映出一抹湛藍海景;潔白的牆面反射著強烈的陽光,連空氣都彷彿被映照得通透且閃亮,營造出一種寧靜、純粹且迷人的生活風景。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保加利亞

這是一座距離首都遙遠,古老的建築與圍牆依然保存完善的城市。代代相傳的精巧手工藝備受重視,在某位居民的庭院中,手工編織的蕾絲隨風輕輕飄動,被細心呵護的樹木與平凡日常,共同孕育出一種溫柔而幸福的氛圍。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日本

陡峭的坡道與密集錯落的房屋,構成了男木島獨特的風景。吹拂過島嶼的海風,讓當地老奶奶們的圍裙隨風飄揚。這些似曾相似的屋頂與遠方景色,或許正是深植於日本人心中的生活原風景。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圖片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資料來源|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