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的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化燈區!以光影藝術作品展現多元文化魅力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的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化燈區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的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化燈區,從10月22日至11月27日於北大路及東大路周圍登場,其集結了3件各有特色的作品,不僅點亮了風城,也將帶領觀者進一步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

原住民文化燈區ALV_1070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最後登場的文化燈區,共分為客家文化燈區、原住民文化燈區、新住民文化燈區、護城河燈區4大主題。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文化燈區」壓軸登場

受疫情影響而停辦的2021新竹燈會,後轉型為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並以「光來了,黑暗就會散去」為發想,希冀藉由光臨藝術節將溫暖與希望帶給眾人、一起走過這黑暗的隧道。而從今年7月底的隆恩圳燈區、8月的東門城環形投影劇場、9月的科技未來燈區,到近期登場的光雕展演與文化燈區,讓許多人看見新竹這座城市蘊含的文化歷史與城市美學。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護城河燈區!4大亮點作品與街邊小彩蛋

奇幻花園-游文富01
護城河燈區:奇幻花園-游文富

逐光飛翔-B群 04
護城河燈區:逐光飛翔-B群

 

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新住民文化、護城河燈區齊點亮新竹

而在最後亮相的文化燈區,展期自10月22日至11月27日,並畫分為客家文化燈區、原住民文化燈區、新住民文化燈區、護城河燈區4大主題,一共集結了10件作品,以下將帶大家欣賞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化燈區亮點。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客家文化燈區!策展人范承宗以風、雨、食重新詮釋客家文化

落水唷_范承宗_考工記工作室 (1)
客家文化燈區:落水唷-范承宗

 

 

原住民文化燈區 (文化公園)

作品名稱|如鑽石般的晶亮

藝術家|沙布喇・安德烈(高勝忠)

藝術家沙布喇・安德烈運用數位印機能布材與鋼鐵合金管材打造而成的Shine like a diamond(如鑽石般晶亮)作品,可見如鑽石般的幾何三角形,而其多變的姿態搭配上光雕,讓自然有機形體與幾何造形交織出無限的想像,這也意味著原住民族如鑽石般稀有珍貴,不論置身於何處,終會散發出光芒。

如鑽石般的晶亮-沙布喇・安德烈

 

作品名稱|Lima 島嶼海洋

藝術家|杜瓦克・都耀、陳淑燕

Lima在阿美族語言中也有海浪的意思,而藝術家藉由竹編工藝結合海廢,將傳統捕魚的魚蔞技藝轉化為帆、梭魚、海洋、浪花等元素,帶出台灣這座島嶼的生命力,而悠遊於海洋中的梭魚便是共同生活在島上的我們,即便身為不同族群,仍一同順著海水潮流前行。

原住民文化燈區ALV_1624
Lima 島嶼海洋-杜瓦克.都耀、陳淑燕

 

新住民文化燈區(東大飛行公園)

作品名稱|島嶼星圖

藝術家|何理互動設計

島嶼星圖由居住在新竹的新住民與插畫家、音樂創作者共同參與設計,藉由藝術共創,將各國的星空傳說故事融入其中,並將這些片段呈現在星圖般的燈光裝置,也展現出新住民文化的多元特色。而現場將依序播出各個國家的星空故事,並結合各國曲調特色,以及新住民口述家鄉故事的朗讀聲為背景音,觀者可透過掃描QRcode,觀看詳細的故事及插圖。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的原住民與新住民文化燈區
島嶼星圖-何理互動設計

 

 

2021新竹光臨藝術節文化燈區

展期:10月22日至11月27日

作品確切位置可參考官網地圖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資料提供|擷果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看設計如何回應動盪時局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首都布拉格古典的城市風貌、精湛的水晶玻璃工藝、流傳數百年的波希米亞文化,捷克擁有燦爛的人文遺產,是無數旅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宏觀之外,現在你可以在台灣藉「設計」微觀這個東歐國度——現於松菸展出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特展,從日常可見的符號切入,像是國徽、郵票、紙鈔、電影海報、公路標誌等,集結捷克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爬梳其國家身份的構成脈絡。這些設計如何誕生?又是由誰創作?背後有何歷史背景和含義?這場展覽帶你一探究竟!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反映社會氛圍、對抗時局的力量

日常中的設計符號伴隨人們一生,但鮮少有人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對捷克(含捷克斯洛伐克)而言,20世紀初以來的平面設計歷程始終與時局緊密相連,從爭取建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極權統治,到由社會主義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設計不僅反映社會氛圍,更在自由受限時成為文化抵抗的媒介。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捷克的平面設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代表人物如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巨擘慕夏(Alfons Mucha)、藝術家卡雷爾·泰吉(Karel Teige)、字體暨平面設計師茲德內克·齊格勒(Zdeněk Ziegler)等,都是足以成書立傳的大師級人物。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爬梳150年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

為系統性地梳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捷克Musea Kampa博物館啟動《識別》(IDENTITY)計畫,以展覽、出版、紀錄片與影集等形式,梳理捷克平面設計自19世紀末至今逾百年的演變。《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作為計畫的一環,透過經典海報、書籍設計、標誌系統等的視覺語言,呈現捷克平面設計的發展脈絡,並挖掘當中承載的集體記憶,及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由捷克平面設計領域具代表性的策展人Filip BlažekLinda Kudrnovská共同策劃。談及策展理念,Filip Blažek表示,《識別》計畫橫跨多樣媒材,在許多機構的協助下、並歷經募款才得以完成,娓娓道出捷克的平面設計在不同時期如何回應社會、政治與文化挑戰。對他而言,這次展覽有個鮮明且貫穿的敘事主軸:自由與民主,而這樣的追尋也一直反映在捷克的平面設計中。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

IDENTITY – The Story of Czech Graphic Design  


展覽期間|2025.08.1910.12,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10:0018:00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 02展間

展覽票價|50元/團體票 40元/優待票 免費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高雄市立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來自日本、韓國的25位重要當代藝術家作品,展期自8月30日至11月30日。

本次展覽靈感源自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1904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快樂島》,以音樂營造的夢境、自由與渴望為主軸,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媒材,探索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金昌烈等藝術家如何描繪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情感歸屬。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我們都在尋找,並建構自己的快樂島。」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表示,在科技高速發展、資訊不斷湧入導致變動與裂隙叢生的當代社會中,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航向屬於自己的快樂島。藝術如同一艘小船,承載著藝術家的記憶、夢境、物質、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朝著心中的庇護所航行,也為觀眾帶來重新感知世界、理解自身、啟動想像的契機。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探索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

高美館同檔期的研究型展覽《眼球世代藝術奇譚》呈現臺灣藝術家如何將動畫、漫畫及電玩元素轉化為當代美學語言。而《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作為平行展覽,以日韓當代藝術為對照,探索跨世代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邀請觀眾在藝術的流動中暫時迷航,遇見心中那座尚未命名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匯集25位藝術家作品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策展人暨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指出,本展匯聚天野喜孝、崔大衛、日野之彥、稻葉友宏、金玄植、金昌烈、金准植、權奇秀、李容德、李東起、松浦浩之、三島喜美代、宮島達男、三宅一樹、村上早、奈良美智、西野康造、西澤千晴、吳蓮花、大橋博、朴成泰、鹽田千春、高木紗惠子、土屋仁応、山本麻友香等25位大師作品。這些作品透過童幻視角回應成人世界的矛盾與脆弱、以物質雕塑書寫記憶與時間的流逝,或藉由動漫與流行文化反思當代社會,共同建構出一座詩意而多元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另外,9月27日、10月25日、11月29日下午2時將舉辦專家導覽,分別由高美館策展團隊與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主講,帶領觀眾放下日常框架,在藝術引領下探索當代社會的焦慮、希望、夢境與未來。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展覽日期|2025.08.30-11.30
展覽開幕|2025.08.30 (六) 15:00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 展覽室

資料提供|高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