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孟宏文字影像書《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真摯文字下平凡有奇的歲月瑣事

鍾孟宏_01

繼《陽光普照》後,導演鍾孟宏今年帶來第6部劇情長片《瀑布》。在電影裡我們認識鍾導,也認識他過去以攝影師化名中島長雄,但現實中的鍾孟宏呢?這次他出版首部文字影像書《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講述平凡有奇的歲月瑣事。

鍾孟宏_02
鍾孟宏有個攝影資料夾名為「這裡 那裡」,是過去走訪各地拍的照片;圖為布拉格。

搭上計程車前往鍾孟宏位在民生社區的工作室,一上車司機話匣子就沒停過,女兒在哪上班、獎金有多少、主管有多討厭,連沿路店面都能說上一番。聽著司機的個人脫口秀,心想這趟採訪起程也太切題,因為鍾孟宏的新書序章就叫司機,但人外有人,司機外有司機,鍾孟宏的故事可更妙了。

有次他去中國雲南拍片,午飯後肚子開始作怪,但周圍一片空曠,問了司機哪裡可以上廁所?司機指著遠方的小山頭,馬上就發車上路。一路上他「肛門已經微開,還硬維持著玉樹臨風的姿態」,想著如果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拉肚子在褲子的導演,是不是就近找個喇嘛廟出家比較快?沒想到小山頭並不是終點,還得用登山繩爬上去。

鍾孟宏_03
鍾孟宏2013年旅行優勝美地拍下的照片,但他希望每張照片都能被當作獨立作品來欣賞,而非解釋性的照片。

熟悉鍾孟宏電影的人,可能會想到《一路順風》裡許冠文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和黑道小弟納豆,這對亡命怨友一路逆風的荒謬人生;抑或電影裡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山窮後依然水盡,無奈現實註定了黑色幽默。不過這位兩度奪下金馬獎最佳導演、三度代表台灣征戰奧斯卡國際電影,集導演、攝影、編劇於一身的影人,對自身窘境以「肛門微開」等言詞不加修飾,實在令人好奇,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翻開書本,首先幽默以對

2015年,鍾孟宏正在寫《一路順風》劇本,不會打字的他,固定以口述方式請人打字,原定3個月的創作時間,第一稿只用了一個半月就完成。「通常我寫完第一稿,不會馬上回去寫第二稿,會冷一下子。那剩下的時間不知道幹嘛?不如把以前狗屁倒灶的事情寫出來好了。」他不寫日記,更沒有生活隨筆,直覺式地不斷口述,15∼20天內就產出9∼10篇文章。「人有時候要去整理一下自己,不是說溫故知新、反省過去、面對未來,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只是有些東西,你知道那是很有趣的,當初也沒有設定讀者,寫出來也許以後可以幹嘛,這個幹嘛也沒有含到出書。」

直到2021年,因為太太曾少千有兩本書和原點出版有合作計劃,碰巧給總編輯看了他的這些故事,得到「哇鍾孟宏你真的很有趣,怎麼會發生這麼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的回應,出書計劃就此成形,並將幾10年來拍照的作品一同放入編排,成為一本文字影像書。這本書其實說不上什麼主題,不是鍾孟宏的自傳更不是遊記,也幾乎不提電影創作歷程,在司機、相機、臭豆腐、售票員等11個章節下,放入不同時序的生命小事瑣事鳥事,照片時而和內容呼應,時而又和內容無關。開頭可見鍾孟宏一身西部牛仔樣、開槍架式十足的照片,「那張看得出來是我嗎?太多人跟我說,我好像很嚴肅、很兇殘、很暴力,最好不要跟我親近。這張照片就是在講說,我是很chill、很搞笑的人,不是你們想像的那個樣子。拿著槍、戴著帽子,以為拍出來會很帥?沒有,拍出來就長這樣啊!」他的用意講得明確,希望讀者以很輕鬆的狀態進入這本書。

鍾孟宏_04
鍾孟宏2000年在瓜地馬拉拍片,和當地保全借槍拍下的照片。

影迷們固然可以從書中解鎖某些電影片段原型,例如《停車》裡張震那台只能從副駕駛座進入的車子、《一路順風》廢棄保齡球場裡的超長沙發、《瀑布》拍攝王淨的插曲,還有《失魂》裡梁赫群為什麼總愛叫張孝全「同學」?但更多內容則是在導演鍾孟宏之外,以一般人鍾孟宏的視角,詮釋平凡如你我都曾有的喜怒哀樂。你會發現他是個美食迷,以前還在拍廣告時,去廣告公司交完片一定要吃附近的紅豆餅和蔥油餅加蛋,「那家現在搬到師大路跟溫州街附近,其實最好吃的是蘿蔔絲餅,Oh My God !蘿蔔絲切得很細長,快要繞地球半圈了。」他說拍電影最開心的事就是收工後吃個小吃,每次勘景都會交代製片查一下附近有什麼好料,「現在我只要看到店,看老闆煮麵的樣子、小菜怎麼擺,八九不離十就知道好不好吃。」

沒有特意以食載道,但書裡唯二的食物篇名,「臭豆腐」寫爸爸、「吳郭魚」講媽媽,前者是小時候三餐之外記憶中的美食,後者則是到外地求學工作時,回家時媽媽一定會煮給他的料理。「上個月樓上鄰居突然拿了一條魚給我,他說這條魚是好朋友在汐止用山泉水養的。我一看,媽啊就是吳郭魚!那條魚真的太大,放在家裡兩三天後,我突然跟老婆說,我們來做一下紅燒吳郭魚,來看一下我媽媽那時候做的味道是什麼樣子?我就用我的記憶煮出了這條魚,煮出來還不錯耶,這個感覺蠻特別的。」書裡寫到他和父母間緊密又疏離的對話與情感,不難想到他每部片子潛藏的親子關係議題,「我的家庭是沒有問題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覺得親子關係有一種危險吧,在最親近的人裡面,有一種陌生、不理解。」

鍾孟宏_05
書中圖文編排亦為看點之一,例如講述《一路順風》司機吃小籠包的故事,翻頁便接到形似小籠包的水母。

主題永遠都藏在故事下面

此外鍾孟宏還是個重度西方搖滾和藍調樂迷,求學時再窮都要買唱片,而他對音樂的理解與品味,也影響到後來拍的電影。「音樂就是音樂,可以唱愛情、家人、朋友,把人世間、地球上的一種感覺做成一張專輯,這是非常說服我的。但聽音樂不是要聽到創作者的概念,去講戰爭、納粹這些主題,為什麼音樂要搞這些?電影也是,主題永遠都藏在故事下面,我要給你看的是故事,主題不好意思,你自己去想。」他覺得所有創作都是如此,例如他很喜歡小說《伊甸園東》,讀著讀著就自然想到自己的人生過往,但這都不是作者搬上檯面的內容。

鍾孟宏_06
鍾孟宏希望這本書能讓想從事影像工作的年輕人看到,他也是一路跌撞走到今天的;圖為他曾經合作過的製作公司。

《伊甸園東》在篇章「壞人」中也多次提及,他不解小說裡的壞蛋究竟是在人生哪個階段走上歧途。「我們決定一個人是壞人,常常是他犯下了什麼事情,但沒有回去看他曾經不是壞人的時候。他從好到壞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說《陽光普照》裡有一個自己很喜歡的角色,是陳以文在駕訓班結訓時,魂不守舍地對學員說著剛辦完兒子告別式,那位站在他旁邊叫了他一下的教練,演員是常在八點檔演出壞人的胡鴻達。「我在家裡陪爸爸看電視,在八點檔看到他時就覺得,欸,找他演好人好像蠻有趣的,而且我覺得這個人特質還蠻憨厚的啊。」他常常想著人面表象與人性本質究竟存在多少差距?「從現實面來說這些東西都是真實,但從心靈面來說,這種真實非常可怕,我一直覺得這裡面有蠻多可以講的東西。」

鍾孟宏_07
同學麥娜斯電影場景

沒人搭理的芸芸眾生

他說寫這本書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會常常回想到小時候的事。「從17、18歲延伸到現在的年紀,中間經過20、30年,歲月到底是什麼?歲月好像是昨天的事情,但我在一天一天又一天度過的時候,感覺是沒完沒了的。為什麼現在回去看歲月的時候,竟然就只有這樣子而已?」鍾孟宏聊起前陣子錄製書籍影片(Book Video),為配旁白唸起自序文字:「有些人在『這裡』或『那裡』時,可能只是吃一碗榨菜肉絲乾拌麵,喝一杯涼水,沒有人搭理」,「我錄到『這裡』、『那裡』的時候,真的還是會有點難過,回想到很多以前的人生,不是只有我,太多人,而且我電影裡面很多人都是這樣子,做什麼事都沒人理你。」

鍾孟宏_08
「夢」為全書最後一章,源起於鍾孟宏在中國遇到一位準備好自己的棺材和遺像的老先生。

書裡可見當年一起做電影夢的同學、突然消逝的生命、在社會打滾受過的氣和犯過的錯,這些遭遇不是他獨有,每個人回望歲月勢必都能俯拾起類似人事物。對他而言,書名的「這裡」和「那裡」就好比填空題,讀者可以自行帶入任何詞彙。文章至此好像把這本書帶入灰暗,但沒關係,書名還有一個隱約的命名原型,來自他很喜歡的披頭四歌曲〈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歌詞裡的這裡與那裡,滿是與愛人甜蜜生活的憧憬,明亮溫暖的詞曲,好似也安慰著書裡書外遊蕩人間的你我他。

鍾孟宏

導演、編劇暨攝影師,作品涵蓋廣告、音樂錄影帶、紀錄片和劇情片。2003年以陳綺貞《躺在你的衣櫃》入圍第14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2006年憑紀錄片《醫生》拿下台北電影獎紀錄片首獎。2010年以電影《第四張畫》獲金馬獎最佳導演。2019年以電影《陽光普照》再奪金馬獎最佳導演,並拿下最佳影片等6大獎。2021年推出個人第6部電影《瀑布》,入圍11項金馬獎。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原點出版《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鍾孟宏

欲探索更多創作精神的面貌,請見 La Vie 2021/11月號《時代中的創作世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6月正式播出!延續第一季精神,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6月正式播出!延續第一季精神,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將於6月7日起,每週六晚間9點在公共電視、CATCHPLAY 電影台61頻道同步首播,晚間10點於串流影音平台 CATCHPLAY+ (台灣、新加坡、印尼)、公視+、愛奇藝國際版、以及首次加入台劇的國際平台 Amazon Prime Video 於海外超過240個國家或地區同步上架。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不但開啟與觀眾、社會的深度對話,也是少數走出台灣、受到國際關注的台劇,觸及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觀眾;而2025年,《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再度突破,成為首部登上  Amazon Prime Video 平台的台劇,全球超過240個國家或地區的海外觀眾,將可以在6月7日起,與台灣劇迷同步看到這部指標性的台劇,英文劇名更定為 The World Between Us : After the Flames,延續《與惡》探討的人與人及社會的關係,以一場大火開啟全新故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由文策院、公共電視、CATCHPLAY、大慕可可共同出品、大慕影藝製作。(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由文策院、公共電視、CATCHPLAY、大慕可可共同出品、大慕影藝製作。(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正式海報及前導預告中,5位主演周渝民、薛仕凌、楊貴媚、謝欣穎以及于子育正式全體露臉,有人沉痛、有人悲傷、也有人安靜思索,纏繞5個人的,是燒出6個家庭因果糾結的一場大火,而在5人的煙硝上方,由劉子銓飾演的關鍵人物只露出半張臉痛苦吶喊,這個角色也將揭開《與惡II》故事的序幕。而在前導預告中,第一季飾演夫妻的賈靜雯以及温昇豪同步驚喜現身,分別以懷舊造型的新聞主播及名嘴身份出現,帶出了包括「立委互毆導致議事空轉」、及「無差別縱火殺人」等多個令人似曾相識的社會事件,畫面在快節奏中迅速交錯,拉出劇情長達20年的時空跨度,幾位主角也正面對各自的人生難關。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飾演精神科醫生,本身卻在縱火案失去摯愛的周渝民在前導預告中情緒失控:「我不要你們提醒我家裡只剩我一個人!」懷抱改革理想,卻在政壇中逐漸迷失自我的立委薛仕凌橫目怒訴:「是我不甘願乖乖閉嘴聽話!」於此同時,因為一場意外面臨人生巨變的謝欣穎幾度在生死邊緣徘徊,而周渝民悲痛的獨白:「我以為我們能接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甚麼都接不住。」則令人心碎。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對世界同時懷抱著希望與絕望,也期待在各自生命的低谷中,仍然有人能夠看見自己,接住自己。角色充滿故事的主演也有感而發,周渝民認為每天都不容易,也都值得好好被重視:「人都應該要珍惜當下,很可能錯過的一件小事,會導致一輩子也無法重來的遺憾。」首度飾演政治人物的楊貴媚也忍不住感嘆:「人沒有絕對的善與惡,隨著自己年紀的逐步增長,也會慢慢發現,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最終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守住自己的心。」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歷經6年時間打磨,穿梭107個場景、動員226名工作人員,足跡遍及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除了大量主次演群之外,更調度了包括近3000人次龐大的臨演群眾。金獎編劇呂蒔媛再度執筆,以第一季相連的宇宙觀,創造出全新的人物與敘事線,《我們與惡的距離II》故事橫跨20年,6個家庭的生命彼此交織,由一場縱火殺人案為始,揭開盤根錯節的因果。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延續第一季的精神,《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將透過綿密的人物網絡及多線敘事展開,深度看見隱藏在社會角落的種種矛盾。導演林君陽說:「第一季的核心在於『撕下標籤』,帶領觀眾看到隱藏在惡意背後的故事;第二季則是在這個核心上往前推進,希望透過更複雜的角色關係,以及彼此間的因緣牽扯,開展新的《與惡 II》,也傳遞出選擇、修復、理解,與接住的價值。」 編劇呂蒔媛也提及,她想傳達出「接住」的難,難在必須透過許多人的努力來一起完成,這同時也是社會中最難能可貴的集體力量。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資料提供|CATCHPLAY、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Miyazaki, Spirit of Nature)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是首部聚焦於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生平、作品與自然環境深厚連結的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將於5月9日在台上映。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為法國紀錄片導演里奧法維耶致敬這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作,去年該片入選第81屆威尼斯影展官方單元「威尼斯經典」最佳紀錄片,就有許多吉卜力迷敲碗期待。

慶幸「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

片中引用宮﨑駿11年前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時,曾說:「我太太說我很幸運,因為我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50年來,我的電影還能只用紙和筆。」宮﨑駿不忘初衷、一生懸命對手繪動畫的堅持,對照近來「AI模仿藝術風格」盛行的現象,在此時推出這部紀錄片格外有意義。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

宮﨑駿是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最新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獲得宮崎駿所有電影的珍貴片段授權,透過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並集結吉卜力工作室三巨頭之一鈴木敏夫、宮﨑駿之子宮崎吾朗及提摩西莫頓等多位國際重量級思想家的深度見解,揭示宮崎駿如何透過作品探討人類與自然及萬物之間的關係,展現他深遠的生態思考,讓觀眾得以從全新的宏觀角度,重新認識並更加親近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手繪動畫的藝術家。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打造海報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海報由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創作打造,鈴木敏夫親筆題字,呈現獨一無二手繪質感。相識合作半百人生的兩人親繪11部動畫要角,海報中間占比最大的就是經常被認為是宮﨑駿本人化身的《紅豬》主角波魯克,周圍圍繞著眾多吉卜力動畫經典角色,包括鈴木敏夫的投射——《蒼鷺與少年》中的蒼鷺,還有《風之谷》乘著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天空之城》亦敵亦友的空中海賊朵拉、《魔女宅急便》魔女琪琪和黑貓吉吉、《魔法公主》中居住在森林的木靈、《神隱少女》無臉男和湯婆婆隨從變身而成的小烏鴉、《霍爾的移動城堡》伸長雞腳前行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中的波妞和水母、《風起》經典的零式戰鬥機,以及《龍貓》中形影不離的龍貓、中龍貓、小龍貓及貓巴士、灰塵精靈登場。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