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品牌 Kamaro'an 創作現場!揭秘共同創辦人Tipus、工藝師Badagaw與Imay的私房工具

Kamaro'an_01

Kamaro'an 這個來自花蓮、風靡至歐美的台灣品牌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以阿美族工藝為基底,不著痕跡地轉化為具有當代極簡風格的設計作品,散發著安靜而強大的力量。我們在炎夏走訪Kamaro'an 鮮少曝光、位於花蓮的工作室,一窺工藝師們的巧手與工具之間的深厚文化底蘊。

Kamaro
左起為Kamaro'an品牌共同創辦人Tipus、工藝師Imay與Badagaw。

以阿美族港口部落傳統輪傘草編織成的優美浪草燈、賣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並大受歡迎的的編織三角包、最新SS22以阿美族傳統物件為形的皮革提把草編包及籐皮提把陶作花器⋯⋯,將文化與傳統工藝默默糅合進當代設計,透過一雙雙巧手將其變成令人一見傾心的作品。

如果說仙氣與詩意是Kamaro'an產品給人的感覺,那麼位於花蓮的Kamaro'an工作室便是仙氣的製造所,這裡主要做產品前端研究、工藝文化學習、田野調察,工藝師們也會專門找部落的職人阿公上課,再跟設計師討論、進而研發產品或是構思展覽。

Kamaro
Badagaw正在將皮繩繞在桿麵棍上編織皮環。

風塵僕僕地乘著火車來到花蓮市區邊界、推開位於民宅區一間白色房子的大門,迎接我的是3位穿著質樸洋裝、繡花鞋,有著深邃五官與烏黑頭髮的美麗女子,分別是Kamaro'an的共同創辦人Tipus與兩位工藝師Badagaw與Imay。

Tipus與Imay皆為阿美族,Badagaw則為排灣族,Kamaro'an精美的工藝品就是經由她們,和Kamaro'an House的Nacu、Lisin及部落工藝師Dongi Ngaday及Dongi Lisin之手,製作進而銷售至全世界。

Kamaro
位於花蓮的Kamaro'an工作室主要做產品前端研究、工藝文化學習、田野調察。

從物件到工具都以實用取勝的阿美族工藝魂

Kamaro'an簡潔的產品設計與阿美族傳統上著重實用性的特質不謀而合,Tipus與我們分享道,傳統阿美族為農耕社會,所以比較注重實用性,較少裝飾工藝或是藝術品,所有大小工具都相當實用,多以家裡現有的東西或是自製工具為主,連海邊採集工具、烹煮用具都能自製,而傳統藤編與草編的用品本身就很耐用,但是久了也需要修繕或替換,如草蓆與其編織機也都能長久地留在家中,甚至是傳承使用。

但由於現在較少年輕一代從事農耕,加上現代有很多材料可以代替以往的天然素材,如以塑膠打包帶取代藤皮(因為藤很難取得若要另外採購又很貴),這些工藝的傳承就比較少了,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藤編是阿美族男子年齡階級必須學習的工藝技術,但因為族人旅北居住後,藤編技藝就較少人有機會學習了。

Kamaro
工藝師們特別去港口部落找工藝職人Roit阿公學習藤編技巧,再轉化為皮件袋包設計所使用的工藝。

而工藝師們因為好奇這些部落藤器的生活應用而去拜訪港口部落的工藝達人Roit阿公(順帶一提阿公去年被選舉為頭目),進而有機會學習藤編,手作之後才知道這項男性工藝從採集到編織的困難度很高,且她們只學編織,Roit阿公堅持只帶男性上山採藤。

「阿公很在乎做出來的東西是否容易壞掉,因為這代表著你沒做好,只要錯就要重來,無法之後再補救!因為這些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打算要用很久的,阿公也會有進度要求,如果你做不到他會小生氣(笑),他也會選學徒,觀察你這個小孩有沒有做工藝的耐心與韌性。」主要負責皮件類製作的Badagaw說道。

Kamaro
Kamaro'an目前也正在做植物染和服裝的研究,目前還在文化調查跟採訪階段,牆上都是不同部落服飾的配色色票,用來研究不同部落的用色和樣式。

原本部落沒有使用皮革,Kamaro'an則將傳統籐皮編織轉換為皮革編織,再由台北設計師立祥、雲帆設計應用於袋包上。三角包皮革把手、相機包、方包上的裝飾小皮環都使用了阿美族藤編一繩到底的工藝技巧,傳統阿美族的刀柄上也可見這樣的編織環加強結構性和裝飾。

「一開始也曾用過指甲彩繪的工具來挑皮繩,後來才發現用鉤針勾比較好勾,嘗試了許多進口鉤針但都會斷,直到在生活賣場找到一組兩支才20元的鉤針,用了3年多都沒斷,但現在已經很少進貨了,很難找!」Badagaw笑著說道,這個不起眼的小鉤針,編織出無數完美無瑕、找不到收尾處的皮環,可能面臨斷貨則是Badagaw現在淺淺的焦慮。

Kamaro
由藤編工藝轉化而來的編織皮環使用了阿美族藤編一繩到底的工藝技巧,圖為Kamaro'an 皮革編織的工具, Badagaw覺得生活賣場挖到寶的便宜鉤針最好用。

Roit阿公也是自製工具的高手,一方面港口部落距離市區較遠購物不便,阿公便發明了許多符合自己的手勁和所需尺寸的工具,「而且阿公很省材料,都會把剩材加以利用,也是跟他學習後才發現這些工具如此好用、省力,這也是種傳承吧!」以橡皮筋固定藤皮間的間距,或是在藤皮噴水後,用廢棄鐵片壓平一個晚上進行塑型,以及將這些工具和材料分門別類收整齊的方法,都是阿公職人的智慧。

生鏽的美工刀、檳榔剪與巨大的母語字典

以輪傘草製成的草席散發著榻榻米般的香氣—這是大部份阿美族人關於家的記憶之一,還有製作成農耕時放在背上防曬的「太陽蓆」,可使插秧時不會被太陽過度曝曬。

而Kamaro'an以輪傘草製成的浪草燈,在2017年獲巴黎家具家飾展亞州新銳設計師獎(Maison&Objet Paris Design Award),並被MoMA、西班牙畢卡索博物館引進販售,即是使用了編織草蓆的技法,「與草蓆略有不同的是編燈罩的草是處理過的,需要以一把鈍鈍的、生鏽的美工刀削輪傘草的皮、去掉含有蛋白質容易發霉的纖維,也因為要取莖所以要把葉子割掉,這時會使用園藝剪、圓頭的檳榔剪,若用一般的剪刀會使切口鬚鬚的,檳榔剪會讓切口比較圓潤也可以剪粗一點的草,但傳統阿美族就是能剪的東西都會拿來剪,甚至也有人用菜刀剁。」主要負責輪傘草製作的Imay說道。

Kamaro
Imay示範以傳統阿美族用來編草蓆的編織架將處理過後的輪傘草和紙繩編成得獎無數的浪草燈。

而輪傘草的編織過程更是吸引人,一身白洋裝的Imay坐在編織架前示範編織,畫面像是在演奏某種樂器,這個特別請木工訂製、外型也有點像板凳的編織架已經使用了5年了,還像新的一樣,讓人聯想到Imay說從Roit阿公身上還學到了以前人對物的珍惜。

浪草燈以紙線編織纏繞,傳統製作草蓆則會使用棉線,而紙線一端繫著螺絲當作砝碼,也有人會用石頭或寶特瓶、空線軸,「大家會想盡辦法尋找有重量又能儲存線的東西,這是部落阿姨發明的,也是我們試過重量和大小最剛好的工具,線又可以卡進螺絲的溝紋。」

Kamaro
編織輪傘草時以螺絲當作砝碼,紙繩可以卡進溝紋裡。

經過重複的交叉編織成片,還需要上燈架並做修剪、包裝,整體大約要3到5小時才能完成,更不用說整體工藝環節其實是從種草、割草、曬草、處理草開始的。

當我問起編織架是否有官方名詞,大家此起彼落地討論了起來,這時Tipus搬來一本巨大的、貼滿標示貼紙的母語字典,「我們母語字典很巨大誒,還有網路版的!你看,光服飾的單字就這麼多,全部都是精華!我們真的很感謝作者吳明義老師,這裡面甚至紀錄了每個區域、部落不同的用詞,太厲害了。」

Kamaro
用來處理輪傘草的園藝剪和檳榔剪。

無疑的,這本巨大的母語字典也是一樣重要的工具,阿美族的部落與部落之間,不論距離遠近皆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工藝製程或樣式,甚至是語言用詞。

若放大一點來看,台灣這個小島每個地方都有當地人獨特的氣質,Tipus、Badagaw與Imay便散發著與台北人截然不同的感覺,談話起來更加輕鬆自在而友善,對於工藝也有自己獨到的堅持與美感,在白色小屋中與三位工藝師探討工藝與工具一下午,翌日回想竟有種走入烏托邦般遙遠又美好之感,我想這也是Kamaro'an獨特的魅力所在—以工藝、工具與設計創造出根基於文化而飽含溫度的當代工藝之作。

Tipus、Badagaw、Imay

Tipus Hafay林易蓉從台大城鄉所畢業後2014年起與張雲帆、劉立祥兩位設計師一同投入經營與設計品牌,本身為港口部落的媳婦也是阿美族人。Badagaw為排灣族人,2017年加入品牌,多負責皮件工藝與工藝紀錄攝影,以及官網上部分工藝筆記撰文。Imay也為阿美族人,2020年加入品牌,多負責輪傘草的編織,官方IG上也可以看見她當model的身影。

文|馮興妍

攝影|林祐任

一起透過La Vie 2022/8月號《職人與他的工具》,一窺工具與技術、人們之間的共創關係!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入住Alife感受客家浪漫!「A(rt)life漫宿生活節」集結編織藝術、客家風味朱雀咖哩與植蘊手搖

Alife、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為了傳播客家浪漫,Alife WCH期間限定開放免費報名入住!

在台北坐擁士林、西門據點的Alife,融入空間策展概念,帶來新鮮的租屋提案;其中坐落於武昌街巷弄的Alife WCH,除了租屋,一樓更集結「喝的營養輕食」植蘊 Planté、新東洋風味咖哩朱雀SUZAKU、閱讀角落a reader,形成對大眾開放的複合式空間。近日,客委會主辦的「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前進Alife WCH,推出一泊一食一飲的體驗,且完全免費,邀請人們放慢步調,感受生活中出其不意的客語浪漫!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life WCH接待處。(圖片來源:Alife)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客委會攜手Alife、植蘊、朱雀推出「A(rt)Life 漫宿生活節」。(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客家多彩編織點綴住房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提供民眾免費參與,報名成功者可攜伴一位於登記日期入住,享受兩天一夜的漫宿生活。入住的雙人套房,牆面展示客籍藝術家楊芳宜作品《塑圓》,其運用回收塑料編織出象徵湯圓、柿子⋯⋯客家文化常出現的圖像及飲食文化色彩,蘊藏客家惜物精神及圓滿、團圓的意涵。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雙人客房。(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帶一片客家風景走

房內也規劃有「A(rt)Life 漫宿選書」,匯聚不同世代的客家作者著作,領域涵蓋文學、詩、散文、小說、攝影書等,以及客委會過去編纂的客家經典文學,並特意挑選易讀、好入門的作品,邀訪客看見不同時代的客家觀點和文化切面。Check-out時,歡迎帶走一本書,回到原先的生活中慢慢咀嚼。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雙人客房閱讀角落。(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隨附的「A(rt)Life 周邊散策」也很貼心,收錄從廟宇到咖啡店、台北城區的古今亮點,還加碼贈送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讓生活體驗不侷限於Alife樓內,更擴散至城市當中。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客家經典文學選書。(攝影:izzie pang)

客家風味美食:桔醬辛香咖哩、湯圓燒仙草

餐飲亦融入了客家風味。本就是美味保證的朱雀咖哩,為特製的鬼椒辣、柑橘甜醬體再添入了客家桔醬,為原先的圓潤辛香注入更多水果香氣;先吃原味、再加點桔醬品嚐,搭配炙燒出微微煙燻氣味的軟嫩雞肉,感受不同的風味層次。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朱雀桔醬咖哩。(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一旁的植蘊Planté則延續品牌注重健康、營養的精神,結合仙草、燕麥、湯圓推出手搖飲「嚼感燒仙草」,不過甜的調味搭剛剛好的溫熱,是寒冷冬日中的最佳療癒。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植蘊嚼感燒仙草。(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春麵樂隊獻聲!找尋藏在角落的客語

無論是在房內休息、飲內山桔醬啤酒,或下樓吃桔醬咖哩、喝湯圓燒仙草時,都別忘了拿起手機掃「A(rt)life 漫宿生活節」主題明信片上的QR Code,裡頭有呼應各個體驗橋段的客語教學,比如啤酒配的是「乾杯」、咖哩搭的是「好吃」,更特別邀情春麵樂隊獻聲,帶訪客輕鬆學幾句客語!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主題明信片。(圖片提供:浪漫佔領計畫)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活動期間,Alife WCH一樓也將舉辦特設藝文場:藝術家楊芳宜帶領工作坊(1/6),以最擅長的異材質編織為載體,帶參與者體驗客家文化中的豐富多彩元素;音樂活動則是春麵樂隊的現場演出(1/20),引領聽者墜入交織客語演唱、古典樂與流行音樂的演出,感受客家質樸的文化質地。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A(rt)Life 漫宿生活節」房內藝術家楊芳宜的藝術裝置、內山桔醬啤酒。(攝影:izzie pang)

「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為何而生?

有感於多數台灣人在生活中鮮少有機會接觸客語,客委會特別選在繁忙的台北城中地帶,攜手Alife推出融入客家文化的城市生活體驗,讓參與者以更低的門檻接觸客語。「HACK-KA 浪漫占領計畫」玩轉Hack(駭)與Hakka(客家),帶有讓客語進佔大眾日常的想望;首波登場的「A(rt)life 漫宿生活節」就用住的、吃的、喝的等體驗方式,邀請人們到Alife宿上一泊,隨帶浪漫基因的客語,一起感受城市生活的「慢 速 浪 漫」。

Alife WCH、客委會「漫宿生活節」開放免費報名:朱雀咖哩、植蘊帶來客家風味餐飲,編織藝術妝點房間
(攝影:izzie pang)

A(rt)life 漫宿生活節

內容|

1晚Alife WCH雙人房住宿、2份朱雀SUZAKU CURRY SHOP特色咖哩、2杯植蘊Planté客家風味手搖飲、2瓶客家限定內山桔醬啤酒、 2本客家選書、2張臺灣博物館四館聯票。

參與方式|

請至Accupass報名。全程免費,報名成功者可攜伴一位於登記日期入住。

售票時間|

第三階段將於2023.12.29(五)00:00開放報名;可使用時間為2024.1.13(六)15:00-01.14(日)11:00。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資料、圖片|浪漫佔領計畫、Alif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焚化廠變身玻璃帷幕劇場!宜蘭「利澤焚化廠」透過設計轉譯,深入淺出垃圾處理與循環利用過程

焚化廠變身玻璃帷幕劇場!宜蘭利澤焚化廠透過設計轉譯,帶大家認識垃圾處理與循環利用過程

你是否曾好奇,焚化廠裡是什麼樣子?它是怎麼運作的?進入宜蘭「利澤焚化廠」,彷彿來到了劇場般的空間,近距離觀賞焚化爐吊車抓斗的工作現場,並把焚化過程的元素轉譯為9個可愛角色,以親近易懂的方式引領大家認識垃圾處理、循環再利用等知識。

位於宜蘭縣的利澤垃圾焚化廠,是全國第一座焚化廠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的場域,並肩負宜蘭與花東地區的廢棄物焚化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提供多元教學資源,包括完整的廢棄物處理流程、環境教育學習路線和體驗課程。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7
宜蘭利澤焚化廠(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9個元素角色帶你認識垃圾焚化過程

利澤焚化廠重新打造環境教育體驗基地,策劃兼具互動、體驗的特色展覽,融合宜蘭龜山島的地景特色,把垃圾焚化的主要過程、產物,轉譯為9個可愛元素角色,如大火、底渣、飛灰、空氣、水、電能等,透過設計轉譯,向大眾介紹過往略顯艱澀的垃圾分類、循環再利用等知識,更重新梳理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議題等較為複雜的議題。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8
利澤焚化廠重新打造環境教育體驗基地,把垃圾焚化的主要過程、產物,轉譯為9個可愛元素角色(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除了近距離觀看利澤焚化廠的工作現場外,也將有導覽員深入淺出解說垃圾焚化、廢棄物轉電力等內容,搭配易懂的流程圖示、資訊設計、體驗嘗試,幫助觀眾進一步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透過源頭減量、落實分類、資源再生等方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4
展場備有不同學齡的學習單,提供大小朋友按圖索驥的學習挑戰(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5
透過資訊設計,將龐雜的廢棄物處理流程淺顯易動地呈現(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環形劇場式帷幕,觀看焚化廠工作現場

本次展覽中最大亮點便是劇場式的空間設計,以特製的玻璃帷幕環繞利澤焚化廠工作現場,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焚化爐吊車抓斗的過程,不僅帶來視覺的震憾,也強化傳遞垃圾處理的相關知識了解。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0
藉由近距離感受焚化廠工作現場,期待大家能夠理解垃圾並不是倒進子母車就消失了,而是來到焚化廠進行廢棄物處理(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4
直接觀察利澤焚化廠的工作現場,近距離理解垃圾處理的方式(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最後,寫一封未來信給自己

在展覽最後,利澤焚化廠也邀請觀眾一同在明信片上寫下想進行的日常小行動,思考如何從自身日常行動中積極減少碳排放,逐步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世界目標。觀眾將會在指定的一年、三年、五年後收到此張卡片,看看未來的自己與地球是否實踐承諾。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1
展覽最後,可以透過明信片寫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6
展覽紀念品為使用回收牛奶盒製作的隨身小包,時刻提醒垃圾分類、 回收的重要性(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
展覽另一紀念品也特別設計「吊車意象」的手做DIY組合,讓小朋友在動手做的身體記憶中,深化觀展的體驗與印象(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宜蘭利澤焚化廠展覽現場12
展覽另一紀念品也特別設計「吊車意象」的手做DIY組合,讓小朋友在動手做的身體記憶中,深化觀展的體驗與印象(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 利澤環境教育基地 】

地點|宜蘭縣利澤焚化廠6樓廊道展示空間(宜蘭縣五結鄉利工二路100號)

參觀方法|採取團體預約制,週一至週五指定時間開放60人以下的團體參訪,詳細資訊可至利澤焚化廠官網登記預約

資料提供|樸實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