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亮點整理!風力推動「仿生獸」現身,海口沙灘集結11件地景裝置

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7大亮點!風力推動「仿生獸」現身海口沙灘,藝術家就地取材打造11件地景裝置

2022落山風藝術季以「未來・風動:吹向未來的風」為題,將於2022年11月4日~2023年2月5日登場,全展集結11位國內外藝術家的地景裝置作品,在海口沙灘展區與風互動呈現,更串連看海美術館、待風樓展區,展出日本藝術家Mitsuru Kuniyoshi《珊瑚花開 紙花展》與荷蘭藝術家Theo Jansen《仿生獸展》,囊括室內外觀展體驗與多元媒材作品。

09風之籽_FIXE9342
禹禹工作室〈風之籽〉

一切都是因風而起

屏東車城因受地形影響,每年10月至隔年2月有強勁落山風吹襲,而在2017年,以風為名、因風而成就的藝術盛典「落山風藝術季」誕生。今年,落山風藝術季以「未來・風動:吹向未來的風」為題,道出一切都是因風而起、由風驅動、以風之名的召喚,如風協助了物種遷徙、形塑大地樣貌,傳遞了地理文化;引發了神話傳說、影響戰爭戰果,改變了歷史走向;在海上指引探險船隊前行的方向,在空中成為人類騰空飛翔的驅動力。風所牽引的湧動,將形成前往未來的氣流,乘載世界不斷向前邁進的能量。

10山.風沙與地底下的龍_DJI_0318
曾煜譡〈山 • 風沙與地底下的龍〉

2022落山風藝術季7大亮點!

⭔ 待(呆)風樓:荷蘭雕塑大師Theo Jansen《仿生獸展》

來自荷蘭的Theo Jansen結合藝術和科學,創作了只需風力推動就可以自行走動的風行生物「仿生獸」,完美體現藝術、科學、工程與表演的跨域結合,在全世界展出無數。落山風藝術季現場,除有待(呆)風樓除展出Jansen珍貴的創作原稿、零件模型等,仿生獸也將現身屏東海口沙灘,乘風而行,值得一看!

12Anomaris Ordis_FIXE9844

12Anomaris Ordis_FIXE9847
荷蘭藝術家Theo Jansen「仿生獸」將亮相海口沙灘

⭔ 看海美術館:《珊瑚花開》特展

來自日本沖繩的紙花藝術家國吉滿(Kuniyoshi Mitsuru),以屏東元素設計,手作剪出一片顏色繽紛的花海,搭配法式調香師葉若維調製的落山風專屬香氛「狂風の水」,令人彷若置身浪漫花園。現場,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也將花兒化成了詩意般的沈浸式感官體驗。

B珊瑚花開_FIXE0091

B珊瑚花開_FIXE0043
日本紙花藝術家國吉滿《珊瑚花開》特展

⭔ 「水上教堂」藝術家朱志康新作亮相

在海口沙灘展出的戶外裝置藝術同樣精彩。去年在落山風藝術季上展出〈來自海上的祝福〉一作,以「漂在水上的教堂」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空間藝術家朱志康,不僅獲得觀眾熱烈迴響,更憑此作獲得義大利A'Design award 2022銅獎;今年,他帶來未來世界風格的新作〈異日山水〉,以巨岩建構出港邊的奇異空間,步入其中,會發現別有洞天。

02異日山水_FIXE9071
朱志康〈異日山水〉

02異日山水_FIXE9468
朱志康〈異日山水〉

01海的傳說_FIXE9902
墨西哥藝術家LUA以待(呆)風樓的塔樓為景,構建出一座巨型神話生物〈海的傳說〉

⭔ 以工藝致敬車城在地不息生命力

在地藝術家王美又以傳統瓊麻工藝創作〈南風知了〉,為海灘注入質樸美感,其與禹禹工作室〈風之籽〉相映,共同象徵著屏東在地的不息生命力。而峇岦嵐偲.旮札涅灆〈風之納息〉則藉由編織圖形具現出風的形狀,講述著在落山風吹拂下,從山裡到海裡,藉由風的串連與聚合,孕育出豐富的生命樣貌,進而形成村落、生態與文化。

04南風知了_FIXE9448
王美又〈南風知了〉

09風之籽_FIXE9139
禹禹工作室〈風之籽〉

05風之納息_FIXE9583
峇岦嵐偲.旮札涅灆〈風之納息〉

⭔ 走進作品與藝術互動

曾煜譡以山的型態為主要意象,以高低相間、大小不一、交錯排列的媒材與手法,打造〈山 • 風沙與地底下的龍〉一作,邀請觀者穿梭其中,感受風在山間流動的脈絡。另一方面,蔡潔莘藉由〈牽緊我の手一起去吹風〉一作,邀請觀眾牽起手,重溫疫情前人與人接觸、那最簡單的美好。

10山.風沙與地底下的龍_FIXE9402
曾煜譡〈山 • 風沙與地底下的龍〉

07牽緊我の手一起去吹風_FIXE9126
蔡潔莘〈牽緊我の手一起去吹風〉

⭔ 近未來風格作品降臨沙灘

成若涵以火箭為靈感創作的〈逆風〉、徐婷在沙地中創造出的弧形入口〈海洋之門〉,將虛實展現於同一個畫面中,如同呂巧智在海岸上創作的五扇窗、雙面鏡像裝置〈共生語境〉,為藝術季注入一股近未來感。

03逆風_FIXE9477
成若涵〈逆風〉

08海洋之門_FIXE9405
徐婷〈海洋之門〉

11共生語境_FIXE9154
呂巧智〈共生語境〉

⭔ 雕塑大師康木祥〈迴生〉亮相

特別的是,落山風藝術季首次借展國際知名雕塑家康木祥之作,他擅長以傳統技藝表現當代藝術,運用高樓退役電梯鋼纜,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環保再生藝術,其鋼纜雕塑宏偉中透著強大的美學張力,也表露了藝術家對於生命最為直觀的體悟。

06迴生_FIXE9103
康木祥〈迴生〉

現場展出的〈迴生〉一作,蘊含著康木祥對生命與傳承的思考,他認為,與其討論生命是否有輪迴,不如說,透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家族的精神意志得以新生,以新的面貌留存下去;透過此作,康木祥欲引導觀者思考,每個孩子都是新的希望,如果有機會為人父母,你希望傳承什麼給自己的孩子?

06迴生_FIXE9705
康木祥〈迴生〉

2022落山風藝術季「未來・風動:吹向未來的風」

展期|2022年11月4日~2023年2月5日

地點|屏東車城鄉

⭔ 3大藝術展區

看海美術館展區|日本沖繩紙花藝術家 國吉滿《珊瑚花開 紙花展》

待(呆)・風樓展區|荷蘭藝術家Theo Jansen《仿生獸展》

落山風之吹風看海地・沙灘展區|11位國內外藝術家 藝術裝置展

⭔ 3場沈浸式演出

2022年12月10日|風詠柴城錄 Windance

2023年1月1日|風湧之南 Fantastic South

2023年1月22、23日|Plaudens VelaⅡ首度沙灘演出

資料、圖片|原物創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米蘭家具展】在設計公寓探索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於2024年米蘭家具展登場的「L'Appartamento」設計公寓,由頂級義大利家居電商平台Artemest策劃,邀請六組著名的室內設計團隊、分別以不同概念出發,在一棟建於20世紀初期的米蘭別墅內打造居家的各種功能空間,展現義大利工藝的美麗與精湛。

Studio Meshary AlNassar|玄關與花房

Meshary AlNassar是一位來自科威特的室內設計師,熱愛設計中的故事和情感,希望「無論誰體驗我的作品,都感覺到這個空間是為他們精心策劃的,讓他們感到受歡迎。」Meshary AlNassar所設計的玄關處,以熱情好客的形象迎接參觀者,音樂、鮮花和照明營造出溫暖的氣氛,為整棟建築定下了基調。

一旁的花房,則從超現實主義中汲取設計靈感,採用淡粉色和淡藍色等柔和色調;這個空間既是參觀者對建築的最後印象,也是與戶外的最初接觸。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由Studio Meshary AlNassar設計的玄關。(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由Studio Meshary AlNassar設計的花房。(圖片來源:Artemest)

Rottet Studio|客廳

Rottet Studio由室內設計師Lauren Rottet創立,作為第一位被美國建築師協會和國際室內設計協會提升為院士的女性,她分享:「我喜歡把設計想像成一首樂譜,一開始先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然後平靜而愉快地進行,逐漸增強到最歡樂的時刻。」

「L'Appartamento」的客廳是一個古典風格的空間,飾有鍍金牆壁和鑲木地板。暖色調木地板、金色的絲綢牆面裝飾、綠色的青瓷,讓整體色彩更為豐富:手工鑄造的玻璃咖啡桌、大理石壁爐檯面、不同材質的沙發和椅子反射出各種色調與質地。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客廳是一個古典風格的空間,飾有鍍金牆壁和鑲木地板。(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手工鑄造的玻璃咖啡桌、大理石壁爐檯面、不同材質的沙發和椅子反射出各種色調與質地。(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由Rottet Studio設計的客廳。(圖片來源:Artemest)

Tamara Feldman Design|臥室

Tamara Feldman出生於墨西哥城,受到當地充滿活力的建築、多元文化與歷史影響。由於母親、祖母都是創意工作者,藝術對於Tamara Feldman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世界;在東京學習與生活的經歷,更對她的作品有著深遠啟發。

在「L'Appartamento」的臥室,設計師不僅體現了自身的墨西哥傳統,也捕捉了地方感。她使用植物、木材和天然石材向大自然致敬,同時選用義大利藝術家精心製造的家具和裝飾品;透過黃色、綠色和金色等色調的軟裝,Tamara Feldman彷彿將窗外的樹葉意象帶進房間中,與赤土牆面相得益彰。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臥室的赤土牆面。(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透過黃色、綠色和金色等色調的軟裝,Tamara Feldman彷彿將窗外的樹葉意象帶進房間中。(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Tamara Feldman所設計的臥室。(圖片來源:Artemest)

VSHD Design|餐廳

VSHD Design相信設計師在改造和重新利用空間的同時,也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L'Appartamento」的餐廳圍繞著餐桌佈置,是一場現代主義與巴洛克美學間的對話。裝飾精美的牆壁和天花板,與時尚、線條簡潔的現代家具並存,邀請參觀者思考兩種風格間的對比與連結。

在設計過程中,VSHD Design選用以功能性和極簡風格著稱的單品,避開太過複雜的設計,使得歷史能與當代無縫融合,展現兩個時代的和諧共處。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餐廳是一場現代主義與巴洛克美學間的對話。(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VSHD Design選用以功能性和極簡風格著稱的單品,展現兩個時代的和諧共處。(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VSHD Design設計的餐廳一隅。(圖片來源:Artemest)

Elicyon|酒吧

位於倫敦的設計工作室Elicyon,期許將嚴謹的建築實踐與對設計和裝飾工藝的熱情結合起來,多年來為客戶打造了許多奢華且高度客製化的室內設計。

由Elicyon團隊打造的「L'Appartamento」酒吧是一種對古典概念的現代詮釋。古老的莊園中,通常會先在餐廳前設置一個「前廳」,裡面設有裝滿冰塊的大理石盆,用以冰鎮香檳。這個概念被設計團隊用於本次的空間中,並以多種材料紋理及柔軟的筆觸,營造整體的感官氛圍。扶手椅和環繞式沙發不僅營造出舒適感,還有助於空間的音響效果;牆壁上懸掛著地毯,在手繪壁紙的襯托下,更為房間增添了層次感。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Elicyon以多種材料紋理及柔軟的筆觸,營造整體的感官氛圍。(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牆壁上懸掛著地毯,在手繪壁紙的襯托下,更為房間增添了層次感。(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Elicyon團隊設計的酒吧。(圖片來源:Artemest)

GACHOT|花園

GACHOT是一家位於紐約的設計工作室,擅長融合永恆工藝與現代技術,創造出簡單、優雅、充滿細節的美感空間。

GACHOT本次負責「L'Appartamento」的花園設計,以「創造一個戶外的客廳」為概念,將舒適的室內與室外美學無縫融合。庭院中規劃了多個休息區、餐桌與吧檯,一旁鬱鬱蔥蔥的綠植和花卉,為華麗的氛圍增添了另一種風采。整個空間以柔和的棕色系、深綠色為主,酒紅色為輔,打造豐富迷人的色調,並成為室內區域的延伸。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花園設計以「創造一個戶外的客廳」為概念,將舒適的室內與室外美學無縫融合。(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一旁鬱鬱蔥蔥的綠植和花卉,為華麗的氛圍增添了另一種風采。(圖片來源:Artemest)
【2024米蘭家具展】探尋設計公寓裡的義大利頂級工藝!「L'Appartamento」巴洛克建築與現代主義的完美融合
整個空間以柔和的棕色系、深綠色為主,酒紅色為輔。(圖片來源:Artemest)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藝術銀行邁向下一個10年,締造比合作更深刻的「夥伴關係」 多元而永續的藝術生活

由文化部推動,始於2013年,現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擔任執行的「藝術銀行」計畫,此10年間購藏逾3,000件臺灣當代藝術作品、扶植超過1,000位藝術家,並不斷拓展租賃模式與各單位合作的可能性,為大眾創造在日常生活即能欣賞、接觸藝術的環境,是臺灣值得驕傲的重要文化活資產!談起這一路走來,藝術銀行與外部單位之間深刻的夥伴關係,執行長林平說道:「藝術銀行是由國家提供資源、中立而專業的組織,因此對於自身的定位必需非常清晰——藝術銀行在面對藝術家、社會大眾與藝術產業三大區塊時,各有不同的任務與藍圖。如同LOGO上的三條流動曲線,藝術銀行像是海浪般,讓藝術作品以更自由多變的型態進入到各式空間,藝術作品就是一種未來貨幣,我們的目標讓其能永續發展、成為一種循環經濟。」

右手扶持臺灣潛力藝術家 左手連結社會大眾與藝術創作

面對年輕潛力藝術家,藝術銀行不僅是以購藏協助其創作發展,在租賃模式之外,更進一步推廣藝術家增加其大眾認知度,執行長解釋:「在提供租賃服務時,我們時常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作品適租性』,藝術家的創作內涵往往並不是只有正向的情感,很多源自於生命黑暗面、議題較深沈的創作也很精彩,如何將這些作品推廣出去,甚至吸引新的收藏家收購也十分重要。」藝術銀行透過多元化的主題策展與大眾接觸,像是經紀人為藝術家打亮知名度、拓展多元市場;現階段官網成立「藝術家專區」,即為見微知著的舉措。

藝術銀行
藝術銀行 2024 櫥窗新展《藏木於林》概念示意圖

面對社會大眾,藝術銀行除了服務主要租賃客戶、開發培養潛力收藏家,更需要不斷地創造新的連結,讓藝術能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像是日前啟動的『社宅藝享』計畫,它像是另一個庫房以收藏青年藝術家成熟期的作品為主,為國家累積未來的文化資產,同時將藝術創意帶入全國各地社會住宅空間中,讓藝術的公共性以非固定的、而是成為流動性的循環經濟,實踐藝術社會化。」今年更計畫出版藝術維護手札《藝術醒世要言》,以輕鬆詼諧的方式介紹藝術品正確的親近與保存維護基本觀念,「我們想做一本像是宗教隨處可見的結緣善書,能流傳、易讀好懂,選擇與黃海欣藝術家合作,正是因為其插畫自帶幽默感、不用文本即可理解。」

藝術銀行
藝術維護手札《藝術醒世要言》(示意圖)

大型主題策展連發

藝術銀行今年就有數個精彩的主題展覽,將於臺中、臺東池上、屏東接連展出。第一個登場的是藝術銀行櫥窗10周年壓軸展,與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合作,邀請5位生活提案家,融合總部所在地舊城區特有的生活歷史推出具有在地特色的臺中伴手禮。執行長也悄悄透露未來一年此櫥窗計畫也成為藝術家展示個人收藏的窗口,讓這個櫥窗成為了解藝術家背後能量與展現人性收藏慾念的窗口。

藝術銀行
藝術銀行 10 周年展覽計畫第 5 檔-藝術銀行櫥窗 x 李方艾美酒店
藝術銀行
李政勳作品〈250 Rectangles〉於酒店內一樓藝術廊道展出

緊接著於臺東池上穀倉藝術館3月30日開展的《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是藝術銀行首次跨越中央山脈,並跨界邀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合作,為展覽選件及音樂創作,以聲音為嚮導,帶領觀眾體驗不一樣的展覽形式。下半年藝術銀行將帶著藝術珍藏走入地方,與屏東文化處合作,執行長介紹道:「倘若我們以過去17~19世紀的藝術展覽分類法如靜物、肖像等方式展出當代藝術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呢?」此概念將於屏東美術館上演一場老派與新藝兩種概念對話的特展,呈現「展示」的歷史樣貌與當代藝術對此一傳統型態的溢出與時代訊息的傳遞。

藝術銀行
《如果你 先我一步 聽見》展覽主視覺
藝術銀行
臺東池上穀倉藝術館《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特展,照片由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藝術銀行
臺東池上穀倉藝術館《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特展

多元拓展,全新官網專區展示藝術家魅力

藝術銀行總是試著打破框架朝向更靈活永續、多元發展,與藝術產業之間的友善聯盟合作,像是藝博會的「MIT專區」計畫、推廣藝術作品數位圖像授權,都是讓藝術家、臺灣當代藝術作品能更普及、觸及更多媒介的方式。今年藝術銀行官網也將進行全面更新改版,好看也要好用,執行長說明:「我們要讓藝術家來到第一線,為其打造個人品牌,他們就像是在人群中,那些看起來很特別的人,官網中的『藝術家專區』以藝術家名字為搜尋分類,讓大眾能全方位解讀藝術家的人格魅力。」還有預計成立的「專業者群像」及「藝術地圖」頁面的規劃,「藝術銀行現階段即擁有3位修護師,在臺灣美術館機制都是非常少見的。如果這些幕後的專業角色不存在,藝術作品就無法妥適擁有或出現在公共領域中,希望藉由『專業者群像』讓這些專業能被更多人了解;『藝術地圖』則可以清楚看到全臺與我們合作展出的一百多個單位機構與其展出的作品樣態。」

藝術銀行化身「全臺最大藝術寶庫」,與夥伴們締造緊密的藝術網絡,帶著藝術作品深入淺出於人們生活的各種場景中,日常隨處都可以是展場,展示著藝術對生活的回應與創意的想像。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藝術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