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松菸開展!集結全球「突破」影像創作,一窺世界上的吉光片羽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黃子佼、儲旭、李霽擔綱評審,展示個人突破創作

ViewSonic第三年舉辦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今(12/8)日公布攝影類前十大與數位創作類前三大得獎作品。攝影類由來自伊朗的「No.3」拔得頭籌;數位創作類則由來自美國的「我是太平洋」拿下首屆冠軍。臺灣創作者鳥巢也以AI藝術作品「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榮獲數位創作類前十大佳作殊榮。

【新聞照片10】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展出百幅攝影佳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展出百幅攝影佳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基於色彩解構美學概念,並運用ViewSonic 全方位視訊解決方案精彩呈現百大佳作。本屆ColorPro Award大賽特別邀請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評審,除分享評審觀點外,更提供個人作品一同展出。

【新聞照片13】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從跨域視角評選來自全球各地的「突破」創作。
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從跨域視角評選來自全球各地的「突破」創作。

ViewSonic董事長朱家良表示:「在過去近三年的期間,全世界因為疫情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我們化危機為轉機,實現了兩件重大的突破,透過創新生態系建立,為社會與產業帶來全新變革。第一,我們以老師為核心,攜手政府、學校、出版社、社群和等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互動教育科技生態系,第二,我們致力打造攝影創意生態系,攜手SHOOTERS、PANTONE、Capture One、Calibrite和Shoot The Frame等全球攝影、色彩及創意領導品牌,共同舉辦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凝聚全球創意、激發靈感,為全球攝影創作帶來更多突破。」

【新聞照片8】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今年新增數位創作類,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透過ViewSonic 全方位視訊解決方案呈現藝術創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展場一隅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首度將數位創作類別納入賽事,並邀請黃子佼、儲旭與李霽等全球14位跨域專家,聯合評選來自139個國家,共11,165件作品,選出優勝名單。本屆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數位創作類則有結合AI工具搭配創作者編修的新形態藝術;臺灣更有6件作品進入攝影及數位創作領域的百強及決選,展現臺灣參賽者的創作能量。

【新聞照片5】知名藝術家郭彥甫出席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搶先逛展,從畫家視角欣賞百幅攝影與數位創作作品。
知名藝術家郭彥甫出席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搶先逛展,從畫家視角欣賞百幅攝影與數位創作作品。

黃子佼、儲旭、李霽擔綱評審,展示個人突破創作

家中充滿各類跨域藏品的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表示:「本屆參賽作品不管在取材、主題或構圖上都有突破框架的企圖。我特別欣賞未經編排、自然發生且具有突破意象的創作。近期在家庭成為人父、工作上也剛以《婚禮歌手》主持人角色獲得金鐘肯定,對我而言也都是全新的突破。此次特別帶來響應『突破』主題的攝影創作,與所有入圍創作一同展出,希望能促進更多交流,激發彼此的創作能量。」 

【新聞照片7】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參賽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風格。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參賽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風格。

以熱門驚悚電影《咒》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表示:「我的創作靈感來自觀察日常的不尋常,透過視覺拼湊,找出能引發恐懼或不安的畫面,進而呈現在作品中讓人共感。未來也將持續透過演員、製片等不同角色的練習,讓自己更理解特效化妝之於作品或導演的關係,並將創作前期的溝通,從單純的紙描轉換嘗試以數位模擬或3D建模的方式呈現;不論在角色或工具上,對我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攝影TOP4】Flair (天賦) _ Rhon Paolo C. Velarde (菲律賓 )
【攝影TOP4】Flair (天賦) _ Rhon Paolo C. Velarde (菲律賓 )

同時身兼藝術家、建築師、策展人、設計師與極限馬拉松跑者的跨界創作者李霽,也提出看法:「作為創作者,個人特別重視如何從創作中傳遞出情緒與靈魂;我從過去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街頭攝影、社會文化風格的作品中找到共鳴,甚至從作品中就能想像當下的氣味、溫度與聲音。」

【攝影TOP9】Free to Love (戀愛自由) _ Rita Miranda (葡萄牙)
【攝影TOP9】Free to Love (戀愛自由) _ Rita Miranda (葡萄牙) 

黃子佼展出個人的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以不修圖後製的原則保留創作當下的構圖與色調,抱持著不留備份、不重複沖洗的心態,讓每幅作品都呈現獨一無二的突破意境。儲旭則分享多部影視作品的特效化妝及特殊道具紀錄,包含恐怖驚悚電影《咒》中為人驚駭的「大黑佛母」、影集《誰是被害者》中跪坐的焦屍、犯罪懸疑劇集《逆局》中插管的嬰兒等,每一個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都是儲旭在職業生涯上的突破。李霽則帶來複合媒材的創作,獨特的創作語彙穿透實體、超越形式以及轉化精神,讓觀眾一睹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分享個人參與海外超級馬拉松時全心投入的「突破」歷程,紀錄當下的心境。

【新聞照片11】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擔任2022 ColorPro Award評審,將於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展出個人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
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擔任2022 ColorPro Award評審,將於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展出個人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

臺灣數位創作者鳥巢以「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入選數位創作前十名

本屆攝影類首獎由伊朗作品「No.3」脫穎而出,融合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和街頭攝影藝術至看似簡單的圖像中,透過人、樓梯與不同編號的門等影像創造作品故事性,讓畫面更立體與充滿期待;第二名作品「屏氣凝神」來自澳洲,以突破性的視角呈現騎手和老鷹互動的張力、駕馭馬匹的默契;第三名來自義大利的作品「神父」,畫面中年邁的神父在金色陽光下俯瞰山谷,展現出莊嚴的神聖感。

【攝影TOP1】No.3 (第三號) _ Alireza Bagheri Sani (伊朗)
【攝影TOP1】No.3 (第三號) _ Alireza Bagheri Sani (伊朗)

【攝影TOP2】Unfazed (屏氣凝神) _ Callie Chee Yuen Mun (澳洲)
【攝影TOP2】Unfazed (屏氣凝神) _ Callie Chee Yuen Mun (澳洲) 

【攝影TOP3】The Priest (神父) _ ANDREA PERUZZI (義大利)
【攝影TOP3】The Priest (神父) _ ANDREA PERUZZI (義大利) 

數位創作類作品由美國的「我是太平洋」拔得頭籌,以超現實主義構圖,將對作者影響深遠的母親與妻子特徵融合在男性軀體上,凸顯兩位偉大女性對他深厚的愛,呈現出數位藝術中想像力不受限的「突破」特質;第二名作品「被未來淹沒」來自印度,創作概念源自於對氣候變遷的擔憂,透過作品反映海平線上升後的未來世界;第三名作品為印尼的「在星球B上種稻」,同樣呼應環境議題,透過創作呼籲大眾思考人口持續增長下的糧食需求議題。

【數位創作TOP1】I am the pacific (我是太平洋) _ Jairo Dealba (美國)
【數位創作TOP1】I am the pacific (我是太平洋) _ Jairo Dealba (美國)

【數位創作TOP2】Submerged by the Future (被未來淹沒) _ Varun Mehra (印度)
【數位創作TOP2】Submerged by the Future (被未來淹沒) _ Varun Mehra (印度)

【數位創作TOP3】Growing rice on planet B (在星球B上種稻) _ Dwi Januartanto ([印尼)
【數位創作TOP3】Growing rice on planet B (在星球B上種稻) _ Dwi Januartanto ([印尼)

臺灣數位創作者鳥巢今年以「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獲選為數位創作類前十名佳作,作品透過AI工具生成,結合創作者的藝術美感與細節編修,呈現出皇家古蹟壁畫所記述的先祖事蹟。新興AI藝術創作的入圍也彰顯出藝術形式不受框架。

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_ 鳥巢 (台灣)
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_ 鳥巢 (台灣)

運用ViewSonic視訊解決方案,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現場將透過ViewSonic 全方位顯示及投影解決方案展出入圍作品。展覽期間,為鼓勵更多創作者交流,ViewSonic特別規畫於週末午後舉辦ColorPro Talks 沙龍對談,邀請跨界攝影師郭政彰分享從廣告攝影到劇照師的創作突破,社群視覺風格攝影師 4Samantha 莎曼莎亦將針對「透析與突破社群影像的色彩美學」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將以座談會形式與現場民眾交流對話。

【新聞照片6】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

現場亦設有新品體驗區,包含今日發布的新品 ColorPro 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為15.6吋螢幕、重量不到1公斤,機身輕薄,因優異色彩表現與和創新設計榮獲2022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殊榮。ViewSonic顯示器事業部總經理林宗漢表示:「隨著全世界的生活與工作型態改變,顯示器朝向多元和專業化發展,對於產品行動力的需求尤其顯著。創作者積極尋找能夠方便攜帶,同時滿足色彩精準度的全新裝置,ColorPro VP16-OLED因而誕生,讓創作不受限。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深耕垂直市場、以更創新的技術和設計追求突破,攜手生態系夥伴提供絕佳用戶體驗。」

【新聞照片12】ViewSonic將於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開放逛展民眾體驗最新發表的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與旗艦機種VP2786-4K 專業顯示器。
ViewSonic將於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開放逛展民眾體驗最新發表的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與旗艦機種VP2786-4K 專業顯示器。

更多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詳細資訊,請參考活動網站;欲一覽完整入選名單,請點選百大入選作品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

  • 時間:2022年12月9日至11日 10:00 - 18:00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匯- 創意空間 (服務中心旁,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費用:免費入場,現場有專人進行導覽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看設計如何回應動盪時局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首都布拉格古典的城市風貌、精湛的水晶玻璃工藝、流傳數百年的波希米亞文化,捷克擁有燦爛的人文遺產,是無數旅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宏觀之外,現在你可以在台灣藉「設計」微觀這個東歐國度——現於松菸展出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特展,從日常可見的符號切入,像是國徽、郵票、紙鈔、電影海報、公路標誌等,集結捷克具代表性的設計作品,爬梳其國家身份的構成脈絡。這些設計如何誕生?又是由誰創作?背後有何歷史背景和含義?這場展覽帶你一探究竟!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設計反映社會氛圍、對抗時局的力量

日常中的設計符號伴隨人們一生,但鮮少有人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對捷克(含捷克斯洛伐克)而言,20世紀初以來的平面設計歷程始終與時局緊密相連,從爭取建國、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與極權統治,到由社會主義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設計不僅反映社會氛圍,更在自由受限時成為文化抵抗的媒介。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捷克的平面設計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代表人物如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巨擘慕夏(Alfons Mucha)、藝術家卡雷爾·泰吉(Karel Teige)、字體暨平面設計師茲德內克·齊格勒(Zdeněk Ziegler)等,都是足以成書立傳的大師級人物。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爬梳150年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

為系統性地梳理捷克的平面設計發展脈絡,捷克Musea Kampa博物館啟動《識別》(IDENTITY)計畫,以展覽、出版、紀錄片與影集等形式,梳理捷克平面設計自19世紀末至今逾百年的演變。《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作為計畫的一環,透過經典海報、書籍設計、標誌系統等的視覺語言,呈現捷克平面設計的發展脈絡,並挖掘當中承載的集體記憶,及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由捷克平面設計領域具代表性的策展人Filip BlažekLinda Kudrnovská共同策劃。談及策展理念,Filip Blažek表示,《識別》計畫橫跨多樣媒材,在許多機構的協助下、並歷經募款才得以完成,娓娓道出捷克的平面設計在不同時期如何回應社會、政治與文化挑戰。對他而言,這次展覽有個鮮明且貫穿的敘事主軸:自由與民主,而這樣的追尋也一直反映在捷克的平面設計中。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 – 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松菸登場!從郵票、電影海報等日常符號深入認識捷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

IDENTITY – The Story of Czech Graphic Design  


展覽期間|2025.08.1910.12,週一休館

開放時間|10:0018:00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台灣設計館 02展間

展覽票價|50元/團體票 40元/優待票 免費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登陸跨越現實與幻想的島嶼!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登場,集結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等25位藝術家作品

高雄市立美術館推出全新展覽《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來自日本、韓國的25位重要當代藝術家作品,展期自8月30日至11月30日。

本次展覽靈感源自法國印象樂派作曲家德布西1904年創作的鋼琴獨奏曲《快樂島》,以音樂營造的夢境、自由與渴望為主軸,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媒材,探索奈良美智、鹽田千春、宮島達男、金昌烈等藝術家如何描繪現實與幻象之間的情感歸屬。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展出奈良美智以孩童視角反映成人世界疏離與脆弱的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鹽田千春作品《生存的狀態(洋裝)》。(圖片提供:高美館)

「我們都在尋找,並建構自己的快樂島。」高美館館長顏名宏表示,在科技高速發展、資訊不斷湧入導致變動與裂隙叢生的當代社會中,人們開始思考如何航向屬於自己的快樂島。藝術如同一艘小船,承載著藝術家的記憶、夢境、物質、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朝著心中的庇護所航行,也為觀眾帶來重新感知世界、理解自身、啟動想像的契機。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夢境、身體與精神狀態的詩性探索。(圖片提供:高美館)

探索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

高美館同檔期的研究型展覽《眼球世代藝術奇譚》呈現臺灣藝術家如何將動畫、漫畫及電玩元素轉化為當代美學語言。而《快樂島-日常的史詩》作為平行展覽,以日韓當代藝術為對照,探索跨世代亞洲藝術家多元的視覺語彙,邀請觀眾在藝術的流動中暫時迷航,遇見心中那座尚未命名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西澤千晴的彩繪陶雕作品《父親的每一天》。(圖片提供:高美館)

匯集25位藝術家作品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策展人暨高美館展覽部主任曾芳玲指出,本展匯聚天野喜孝、崔大衛、日野之彥、稻葉友宏、金玄植、金昌烈、金准植、權奇秀、李容德、李東起、松浦浩之、三島喜美代、宮島達男、三宅一樹、村上早、奈良美智、西野康造、西澤千晴、吳蓮花、大橋博、朴成泰、鹽田千春、高木紗惠子、土屋仁応、山本麻友香等25位大師作品。這些作品透過童幻視角回應成人世界的矛盾與脆弱、以物質雕塑書寫記憶與時間的流逝,或藉由動漫與流行文化反思當代社會,共同建構出一座詩意而多元的「快樂島」。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展場一隅,圖為朴成泰以鋁絲網為媒材創作的《天界之花》系列作品。(圖片提供:高美館)

另外,9月27日、10月25日、11月29日下午2時將舉辦專家導覽,分別由高美館策展團隊與胡氏藝術執行長胡朝聖主講,帶領觀眾放下日常框架,在藝術引領下探索當代社會的焦慮、希望、夢境與未來。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匯聚25位日韓當代藝術家之作,以多元藝術語彙探索當代社會不同面向。(圖片提供:高美館)

快樂島–日常的史詩
展覽日期|2025.08.30-11.30
展覽開幕|2025.08.30 (六) 15:00
展覽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104-105 展覽室

資料提供|高美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