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松菸開展!集結全球「突破」影像創作,一窺世界上的吉光片羽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黃子佼、儲旭、李霽擔綱評審,展示個人突破創作

ViewSonic第三年舉辦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今(12/8)日公布攝影類前十大與數位創作類前三大得獎作品。攝影類由來自伊朗的「No.3」拔得頭籌;數位創作類則由來自美國的「我是太平洋」拿下首屆冠軍。臺灣創作者鳥巢也以AI藝術作品「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榮獲數位創作類前十大佳作殊榮。

【新聞照片10】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展出百幅攝影佳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展出百幅攝影佳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基於色彩解構美學概念,並運用ViewSonic 全方位視訊解決方案精彩呈現百大佳作。本屆ColorPro Award大賽特別邀請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評審,除分享評審觀點外,更提供個人作品一同展出。

【新聞照片13】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從跨域視角評選來自全球各地的「突破」創作。
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跨界創作者李霽擔綱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評審,從跨域視角評選來自全球各地的「突破」創作。

ViewSonic董事長朱家良表示:「在過去近三年的期間,全世界因為疫情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我們化危機為轉機,實現了兩件重大的突破,透過創新生態系建立,為社會與產業帶來全新變革。第一,我們以老師為核心,攜手政府、學校、出版社、社群和等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互動教育科技生態系,第二,我們致力打造攝影創意生態系,攜手SHOOTERS、PANTONE、Capture One、Calibrite和Shoot The Frame等全球攝影、色彩及創意領導品牌,共同舉辦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凝聚全球創意、激發靈感,為全球攝影創作帶來更多突破。」

【新聞照片8】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今年新增數位創作類,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透過ViewSonic 全方位視訊解決方案呈現藝術創作。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展場一隅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首度將數位創作類別納入賽事,並邀請黃子佼、儲旭與李霽等全球14位跨域專家,聯合評選來自139個國家,共11,165件作品,選出優勝名單。本屆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數位創作類則有結合AI工具搭配創作者編修的新形態藝術;臺灣更有6件作品進入攝影及數位創作領域的百強及決選,展現臺灣參賽者的創作能量。

【新聞照片5】知名藝術家郭彥甫出席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搶先逛展,從畫家視角欣賞百幅攝影與數位創作作品。
知名藝術家郭彥甫出席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搶先逛展,從畫家視角欣賞百幅攝影與數位創作作品。

黃子佼、儲旭、李霽擔綱評審,展示個人突破創作

家中充滿各類跨域藏品的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表示:「本屆參賽作品不管在取材、主題或構圖上都有突破框架的企圖。我特別欣賞未經編排、自然發生且具有突破意象的創作。近期在家庭成為人父、工作上也剛以《婚禮歌手》主持人角色獲得金鐘肯定,對我而言也都是全新的突破。此次特別帶來響應『突破』主題的攝影創作,與所有入圍創作一同展出,希望能促進更多交流,激發彼此的創作能量。」 

【新聞照片7】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參賽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風格。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參賽攝影作品風格多元,涵蓋野外生態、自然地貌、社會文化、運動競技、街頭攝影與人物肖像等風格。

以熱門驚悚電影《咒》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金鐘特效化妝師儲旭表示:「我的創作靈感來自觀察日常的不尋常,透過視覺拼湊,找出能引發恐懼或不安的畫面,進而呈現在作品中讓人共感。未來也將持續透過演員、製片等不同角色的練習,讓自己更理解特效化妝之於作品或導演的關係,並將創作前期的溝通,從單純的紙描轉換嘗試以數位模擬或3D建模的方式呈現;不論在角色或工具上,對我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攝影TOP4】Flair (天賦) _ Rhon Paolo C. Velarde (菲律賓 )
【攝影TOP4】Flair (天賦) _ Rhon Paolo C. Velarde (菲律賓 )

同時身兼藝術家、建築師、策展人、設計師與極限馬拉松跑者的跨界創作者李霽,也提出看法:「作為創作者,個人特別重視如何從創作中傳遞出情緒與靈魂;我從過去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街頭攝影、社會文化風格的作品中找到共鳴,甚至從作品中就能想像當下的氣味、溫度與聲音。」

【攝影TOP9】Free to Love (戀愛自由) _ Rita Miranda (葡萄牙)
【攝影TOP9】Free to Love (戀愛自由) _ Rita Miranda (葡萄牙) 

黃子佼展出個人的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以不修圖後製的原則保留創作當下的構圖與色調,抱持著不留備份、不重複沖洗的心態,讓每幅作品都呈現獨一無二的突破意境。儲旭則分享多部影視作品的特效化妝及特殊道具紀錄,包含恐怖驚悚電影《咒》中為人驚駭的「大黑佛母」、影集《誰是被害者》中跪坐的焦屍、犯罪懸疑劇集《逆局》中插管的嬰兒等,每一個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都是儲旭在職業生涯上的突破。李霽則帶來複合媒材的創作,獨特的創作語彙穿透實體、超越形式以及轉化精神,讓觀眾一睹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分享個人參與海外超級馬拉松時全心投入的「突破」歷程,紀錄當下的心境。

【新聞照片11】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擔任2022 ColorPro Award評審,將於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展出個人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
非典型收藏家黃子佼擔任2022 ColorPro Award評審,將於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展出個人底片攝影作品「京都系列」。

臺灣數位創作者鳥巢以「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入選數位創作前十名

本屆攝影類首獎由伊朗作品「No.3」脫穎而出,融合極簡主義、超現實主義和街頭攝影藝術至看似簡單的圖像中,透過人、樓梯與不同編號的門等影像創造作品故事性,讓畫面更立體與充滿期待;第二名作品「屏氣凝神」來自澳洲,以突破性的視角呈現騎手和老鷹互動的張力、駕馭馬匹的默契;第三名來自義大利的作品「神父」,畫面中年邁的神父在金色陽光下俯瞰山谷,展現出莊嚴的神聖感。

【攝影TOP1】No.3 (第三號) _ Alireza Bagheri Sani (伊朗)
【攝影TOP1】No.3 (第三號) _ Alireza Bagheri Sani (伊朗)

【攝影TOP2】Unfazed (屏氣凝神) _ Callie Chee Yuen Mun (澳洲)
【攝影TOP2】Unfazed (屏氣凝神) _ Callie Chee Yuen Mun (澳洲) 

【攝影TOP3】The Priest (神父) _ ANDREA PERUZZI (義大利)
【攝影TOP3】The Priest (神父) _ ANDREA PERUZZI (義大利) 

數位創作類作品由美國的「我是太平洋」拔得頭籌,以超現實主義構圖,將對作者影響深遠的母親與妻子特徵融合在男性軀體上,凸顯兩位偉大女性對他深厚的愛,呈現出數位藝術中想像力不受限的「突破」特質;第二名作品「被未來淹沒」來自印度,創作概念源自於對氣候變遷的擔憂,透過作品反映海平線上升後的未來世界;第三名作品為印尼的「在星球B上種稻」,同樣呼應環境議題,透過創作呼籲大眾思考人口持續增長下的糧食需求議題。

【數位創作TOP1】I am the pacific (我是太平洋) _ Jairo Dealba (美國)
【數位創作TOP1】I am the pacific (我是太平洋) _ Jairo Dealba (美國)

【數位創作TOP2】Submerged by the Future (被未來淹沒) _ Varun Mehra (印度)
【數位創作TOP2】Submerged by the Future (被未來淹沒) _ Varun Mehra (印度)

【數位創作TOP3】Growing rice on planet B (在星球B上種稻) _ Dwi Januartanto ([印尼)
【數位創作TOP3】Growing rice on planet B (在星球B上種稻) _ Dwi Januartanto ([印尼)

臺灣數位創作者鳥巢今年以「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獲選為數位創作類前十名佳作,作品透過AI工具生成,結合創作者的藝術美感與細節編修,呈現出皇家古蹟壁畫所記述的先祖事蹟。新興AI藝術創作的入圍也彰顯出藝術形式不受框架。

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_ 鳥巢 (台灣)
Inca Robot Babies - Mur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Royals (印加機器寶貝-皇家谷壁畫) _ 鳥巢 (台灣)

運用ViewSonic視訊解決方案,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將在12月9日至1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現場將透過ViewSonic 全方位顯示及投影解決方案展出入圍作品。展覽期間,為鼓勵更多創作者交流,ViewSonic特別規畫於週末午後舉辦ColorPro Talks 沙龍對談,邀請跨界攝影師郭政彰分享從廣告攝影到劇照師的創作突破,社群視覺風格攝影師 4Samantha 莎曼莎亦將針對「透析與突破社群影像的色彩美學」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將以座談會形式與現場民眾交流對話。

【新聞照片6】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在12月9日至11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展。

現場亦設有新品體驗區,包含今日發布的新品 ColorPro 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為15.6吋螢幕、重量不到1公斤,機身輕薄,因優異色彩表現與和創新設計榮獲2022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殊榮。ViewSonic顯示器事業部總經理林宗漢表示:「隨著全世界的生活與工作型態改變,顯示器朝向多元和專業化發展,對於產品行動力的需求尤其顯著。創作者積極尋找能夠方便攜帶,同時滿足色彩精準度的全新裝置,ColorPro VP16-OLED因而誕生,讓創作不受限。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深耕垂直市場、以更創新的技術和設計追求突破,攜手生態系夥伴提供絕佳用戶體驗。」

【新聞照片12】ViewSonic將於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開放逛展民眾體驗最新發表的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與旗艦機種VP2786-4K 專業顯示器。
ViewSonic將於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中,開放逛展民眾體驗最新發表的VP16-OLED可攜式專業顯示器與旗艦機種VP2786-4K 專業顯示器。

更多2022 ColorPro Award 國際視覺藝術創作大賽詳細資訊,請參考活動網站;欲一覽完整入選名單,請點選百大入選作品

ViewSonic 2022 ColorPro Award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

  • 時間:2022年12月9日至11日 10:00 - 18:00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松菸匯- 創意空間 (服務中心旁,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費用:免費入場,現場有專人進行導覽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步入山城尋光做夢!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展:乘著藝術窺探未知,探索生死、靈魂、地獄等議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潛意識的體現,存於現實和超現實之間,魔幻也赤裸寫實;也是許多民間信仰、身心靈療儀式中,通往過去、窺探未來的通道。

啟發於夢的無盡想像,《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帶人們在蜿蜒的山城裡,迎著光、走進夢,以10組藝術家之作為中介,一同在本我、非人與另類時空的溝通之間,探索未知、窺視未來,爬梳生死、地獄、靈魂等命題。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開幕市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為何以「夢」為題?

經歷疫情的衝擊,站在科技奇點的臨界,人類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不安和恐懼,於是許多人寄託於科學解釋外的儀式,如宗教、占卜、身心靈療等,期待能窺探未來事件和未知世界,藉以尋得心靈慰藉。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不只新人類,早在千年以前的人類祖先,就已透過非科學方式尋求理解世界的方法,如中國殷商時代巫師占卜、南美洲馬雅文明祭司的預言等;人們懷抱著對未知的恐懼、崇拜與好奇,費盡心思想獲得訊息或啟示。這種科學難以闡述的溝通過程,正如人類在夢境中,總會獲得細微、而不易被察覺的訊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你是否曾做過預知夢?活著活著,忽然覺得眼前畫面有種既視感,想了想,才發現是在夢裡出現過。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每個人都曾體驗、擁有的平行時空,也是人類潛意識的引路人,乘載無法估量的思緒;偶爾還是泛靈與民間信仰中窺視過去與未來的通道。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夜夢》作品帶看:探問地獄、生死、未知,講述寶藏巖故事

我們將在十字藝廊與陳瀅如的作品相遇,藉由影像,從宇宙視角感知生死,探討靈性實踐。接著遇見在半樓廣場搖曳生姿的藍蓮花〈從風中來〉,這是張乃仁闡述靈魂流動與匯集的花園。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從風中來〉。(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山城53展間成為與外星人、與人類「未知」對話的空間,詹宏祿透過互動元件〈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尋訪人類心靈,探究恐懼、期待和偏見的投射。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與內在外星人的對話〉。(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在轉角二號,〈如樹之生,默思禪行〉黃晞竭與寶藏巖歷史聚落中古樹的合作,樹木如何看待人類短暫虛幻的生命?透過裝置與表演開展生物間的共生道路。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黃晞竭〈如樹之生,默思禪行〉。(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展在防空洞遺跡的〈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是姚瑞中、海闊拉帝、李可共創之作,以「地獄可能空滅嗎?」、「若能證空性何處現地獄?」等提問,藉互動裝置及影像,呈現信仰場景與反思。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地獄空+地獄籤詩+地獄現〉。(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防空洞入口。(攝影:izzie pang)

夢幻、溫柔的虛擬自然場域在邊境52展間發生,吳克軍的作品〈禪〉用自然的繁榮與未來的美好希望,溫柔包覆城市中迷失的靈魂。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吳克軍〈禪〉。(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則在邊境54展間,以複合媒材搭配光影,細細述說寶藏巖的故事。鄰近公館商圈的寶藏巖,可以說是「台灣最出名的違建」。早在日治時期,就有違建民居在此出現;1960年代兩岸情勢緩和後,違建數量更是迅速增長,它們多半是駐軍、榮民老兵與家屬為尋求生活住所,就地取鵝卵石、荒廢碉堡的舊磚塊建成,依山而建的大量違章建築幾十年下來共築獨特的山城景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鈴木英倫子〈寶藏故事〉。(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寶藏巖村內零星處,安筆行策、林政佑的合作讓現實與夢境交織。〈碎空夢廊〉透過燈光引導,開啟蜿蜒巷弄中如夢境般的奇異開端;〈捕夢與掙脫〉則以「捕夢網」概念於綠野地呈現生命的循環,象徵寶藏巖複雜空間中的受困與穿梭;〈暫在此地的紅黃綠〉展現生猛、有機、具生命力的寶藏巖聚落,麻雀作為過去鄉愁、未來嚮往,甚至是白日夢的寄託,暫時停留於巷弄中。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碎空夢廊〉。(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安筆行策、林政佑〈捕夢與掙脫〉。(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最後,〈裂縫,斷面記憶〉不只是差事劇團的演出主題,同時也是一件燈光設計概念,其於歷史斷面探究散落各處的日光、在光影的縫隙中重拾返家的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作品:〈裂縫,斷面記憶〉。(圖片提供:寶藏巖光節)

依山的封閉劇場

寶藏巖紀錄了大時代下社會弱勢族群於都市邊緣自力造屋、自尋謀生之路的過程,乘載了值得被銘記的一段台灣歷史。這樣一個命運多舛、經時光淘洗的聚落,在台北市顯得不太真實,猶如一座依傍山丘的封閉「劇場」,千階萬轉間埋藏著等待開採的故事。而《寶藏巖光節》正是每年都會在這座「劇場」上演的年度大戲,今年就讓我們一起做夢。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寶藏巖一景。(攝影:izzie pang)

2024寶藏巖光節《夜夢》

展覽期間|2024.03.25-05.05(週一休園)

開放時間|11:00-22: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參展藝術家

陳瀅如|張乃仁|詹宏祿|Salty黃晞竭|姚瑞中 X 海闊拉帝 X 李可|吳克軍|suzueri鈴木英倫子|差事劇團|洪國城 & 蔡依樺 ft. 非常深藍藝術工作室 + 明立工程 + 好進燈光音響|安筆行策 ft. 2022北美獎得主林政佑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放下外在形象追求的抽象實踐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放下外在形象追求的抽象實踐

年屆80的中國藝術家王懷慶,在漫長的創作生平中經歷眾多風格轉變,不變的是其源源不絕的生命能量,以及中國文人特有的感性和情懷。睽違十年,王懷慶再度於台灣舉辦個展,展出油畫、雕塑及紙上作品系列,呈現其近十年來在不同媒材與創作思維的深度。

關於王懷慶

王懷慶出生於1944年北京,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其漫長的創作生平中,他經歷了文革的勞動改造、在中國解放軍擔任舞臺美術設計的歲月等。這些經歷不僅成為他作品中的養分,更塑造了他對於媒材、技法和平面繪畫的獨特理解。我們始終能辨別其不同階段的創作狀態和演化,從早年人物描繪、中國南方民居建築探究、明式傢俱的解構分離,他的創作能量源源不絕,實踐屬於自己的抽象幾何。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個人照。(攝影:王田田)

理性與感性的二元堆疊

王懷慶始終帶著對於中國,以及中國文人特有的感性和情懷創作。從他的作品中,可以同時看見在豐厚的感性上所建構的理性精神,以及理性畫面中的感性追求。即便如今王懷慶早已捨棄對於外在形象的追求,我們仍能從直白大度的媒材選擇、顏料與畫布所建構出的純粹和完美平衡中,窺見其厚積薄發的修養和功力。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睽違十年在台個展《游於藝》

展名《游於藝》,帶出藝術家以「游」作為藝術實踐上的指標。「游」並不是單純的放任、無序,而是更著重於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也逐漸在時間洪流中,藉由一次次的洗滌和過濾,最終回歸真我。

「如果說我的作品裡有一點點哲學的意味與影子,那只是我個人生命的感悟與藝術的隨意之想,與哲學的一種偶遇,巧遇,不期而遇,或是一種不小心的重疊。」 ——王懷慶 2022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王懷慶《游於藝》展覽現場。(攝影:Lucinda Chen)

從心所欲又不踰矩的精神境界|油畫系列

《游於藝》將展設分為一樓的油畫與雕塑系列,以及三樓的紙上作品。其中「知白+競演」系列的油畫,王懷慶以墨黑油彩在畫布上創作出敦厚而分明的矩形墨塊,看似粗獷豪放,卻又暗藏無數肌理與細節變化,表現處下不爭的處世之道。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一樓展出的油畫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一樓展出的油畫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細看空間中的光影變化|雕塑系列

本次還將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運用鋁合金的特質與個性,發揮如剪紙般的裁切,讓作品近似於浮雕的質感,趨向更純粹的抽象型態,搭配鋁合金平滑的表面與燈光投射,展現線條和平面之間的光影變幻,看見作品在空間中的運動性。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本次也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攝影:Lucinda Chen)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本次也展出王懷慶的九件雕塑作品。(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傳統水墨的不傳統呈現|紙上作品

此外,王懷慶更嘗試利用中國手工桑麻紙,運用傳統筆墨,以皴、擦、染、點等技法,建構紙上系列新作。畫面中大面的色塊,在王懷慶筆下走出了有別於當代水墨的古典韻味。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三樓展出的紙上作品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王懷慶個展《游於藝》現正展出中!當理性與感性相會,歷經各種創作階段後放下外在形象追求
於耿畫廊三樓展出的紙上作品系列。(圖片提供:耿畫廊,攝影:王世邦)

【 游於藝 — 王懷慶個展 】

展期|2024/03/16–2024/05/18
地點|耿畫廊(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1F)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