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隨著跨界漸興,藝術不再遙不可及,反倒以多元形式進入生活,像是Swatch進行多年的「Swatch Art Journey」計畫,便將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濃縮於錶款之中,讓藝術躍上每人的手腕之間!繼2022年與巴黎龐畢度中心合作,將蒙德里安、芙烈達·卡蘿等人名作融入錶款,今年Swatch更攜手紐約MoMA、阿布達比羅浮宮等共5間博物館,讓葛飾北齋浮世繪中的狂浪、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筆下「遮臉男子」等經典意象,成為錶款的趣味設計元素。

FotoJet (7)
2023 Swatch Art Journey藝術聯名錶款即將於3月16日起分批啟售

一趟穿越藝術史的旅程

2023 Swatch Art Journey預計推出5個膠囊系列,自3月、4月(也就是本篇介紹的新品)至5月陸續曝光,全系列宛如一場穿越藝術史各個重要時刻的冒險旅程,從文藝復興時期以寫實手法描繪神話之美,到超現實主義的奇想與幽默、普普藝術時期的反抗精神與反諷性格,一同為Swatch經典的「GENT」和「NEW GENT」注入藝術靈魂。

FotoJet (13)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錶款互動體驗空間

Swatch X MoMA|李奇登斯坦漫畫風格、班戴點躍上錶款

常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齊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是全球最為出名的藝文場館之一,館藏堪稱是世界上最為傑出的現代藝術陣容,除坐擁梵谷、畢卡索、高更、莫內等傳奇畫家之作,對攝影藝術的經營也極為專精。有趣的是,這回合作MoMA選中的並非現代主義之作,而是美國傳奇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兩件帶有金髮少女意象的趣味作品——《Reverie》與《Girl》,為紀念藝術家誕辰100週年。

FotoJet (2)
Swatch X MoMA聯名系列

兩款手錶的錶盤皆以漫畫風格的金髮少女形象表現,這是李奇登斯坦極具代表性的創作識別,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向他致敬!其中,以亮黃色錶帶呈現的《Reverie》乘載了藝術家早年對爵士樂的熱愛,從作品中唱著歌的少女與從她口中流出的話語: “The melody haunts my reverie.”(這旋律縈繞著我的白日夢)皆能看出端倪。當作品化為錶款,少女躍上錶盤,這句話則濃縮於迷你的泡泡對話框錶環當中,點綴於金絲雀黃錶帶之上。

FotoJet (12)
REVERIE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對應著《Girl》的寶藍色錶款則呼應藝術家另一標誌性手法——單色班戴點(Benday dots)躍上錶帶背面,與正面的飽和單色形成有趣的視覺對比,也如錶盤中央笑著的女孩一樣開朗而明媚。

FotoJet (1)
GIRL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還原馬格利特幽默的藝術思辨

顧名思義,馬格利特基金會是為紀念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而生的組織,由一群欣賞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作品的愛好者所組成,負責監督藝術家流傳於世的作品在比利時與世界各地的活動情形。2023年適逢馬格利特125週年誕辰,基金會與Swatch共推聯名錶款更具意義。

FotoJet (8)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馬格利特以夢幻帶點神秘、充滿想像力的美學著稱,其作品中也時常出現圓頂禮帽、煙斗等意蘊深遠的象徵符碼,這些符碼甚至會遮住人物的面容與臉孔,令觀者摸不著頭緒,忍不住駐足於作品之前反覆思考,比如繪於1964年的畫作《Le fils de l'homme》,畫中站著一名戴著圓頂禮帽的男子,看似是這幅人物肖像的主角,但他的臉卻被一顆青蘋果擋住。

Swatch巧妙將男子的禮帽、看不清的臉龐與青蘋果一同置於錶盤,他胸前打上的領帶向下延伸,與 “Ceci est une Swatch avec une pomme.”(這是一支有一顆蘋果的Swatch)字樣一同呈現錶帶。

FotoJet (4)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

這句話乍看無厘頭,但看過另一支錶款所對應到的畫作《La trahison des images》(形象的叛逆)就能理解其中幽默意趣!這件作品創作於1929年,馬格利特在一只精心繪製的「菸斗」圖樣下方,偏偏寫上了 “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支菸斗),自此展開無數人對藝術家所指為何的探討,每個人的解讀不盡相同,看似簡單的油畫作品卻展現了圖像與文字遊戲的力量。

而這支聞名世界的煙斗,這回也躍上Swatch錶盤中央,不過這次搭配的文字不是馬格利特的原話,而是 “Ceci est une Swatch.”(這是一支Swatch),究竟它是煙斗?是Swatch?還是一幅畫?或以上皆非?

FotoJet (3)
LA TRAHISON DES IMAGES by RENÉ MAGRITTE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女神現身錶款,文藝復興名作的新演繹

坐落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e degli Uffizi),匯集了從中世紀至現代的傑出雕塑、繪畫藏品,文藝復興時期代表藝術家如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作品皆可見於此。

此外,這裡還有座舊歐洲獨一無二的空中走廊——瓦薩里走廊(Vasari Corridor),它連接了美術館與碧提宮(Pitti Palace),這座宮殿在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皆為統治者的私人居所,是旅人造訪佛羅倫斯不能錯過的人文地標。

FotoJet (9)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聯名系列

這回與Swatch合作,烏菲茲美術館搬出了當家經典,兩幅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由波提切利創作的《春》以及《維納斯的誕生》,兩者皆描繪著女神在場的詩意場景。

其中,波提切利在《春》當中描繪了至少138種不同的植物,以藝術回饋大自然賦予他的豐沛靈感,而畫中點綴柑橘樹叢的紫羅蘭、 矢車菊、 野草莓、香桃木,紛紛躍上錶盤與上方錶帶,表達對自然與美麗的永恆敬意;畫中主角鮮花女神弗洛拉(Flora)則優雅現身於下方錶帶,彷彿靜靜守候著大自然的生機。

FotoJet (6)
ALLEGORIA DELLA PRIMAVERA by SANDRO BOTTICELLI

另一只錶款的藍本為美術、歷史課本總會介紹的《維納斯的誕生》,其最初是為了懸掛在婚床上方而創作,但由於爭議太大,因此隱藏在大眾視野之外長達半個世紀,但仍成為舉世聞名的經典畫作。

Swatch在錶盤上細膩繪出風之神仄費洛斯(Zephyr)和微風女神奧拉(Aura)輕輕將維納斯推向岸邊的景況,而維納斯無暇的臉龐、身旁隨風飄逸的粉紅玫瑰,則佈滿了整條錶帶,充滿詩意的古典氣息。

FotoJet (5)
NASCITA DI VENERE by SANDRO BOTTICELLI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葛飾北齋筆下大浪、夜空與星象盤相呼應

早在2019年,Swatch就曾與巴黎羅浮宮合作推出藝術聯名錶款,將《蒙娜麗莎》、愛神邱比特入畫的《誘拐海倫》等4件名畫融入錶款,掀起一陣搶購風潮。時隔3年再與阿布達比羅浮宮合作,僅以一款手錶就涵融了兩個時代、兩種風格、兩位大師的經典作品,分別是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以及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Muhammad ibn Ahmad al-Battûtî)的精緻星象盤。

FotoJet (10)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縱使已離世將近300年,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更是許多品牌再創的靈感良藥,前陣子樂高推出的《神奈川沖浪裏》盒組掀起熱議,這回Swatch也以同件作品為靈感推出錶款!腕錶設計汲取葛飾北齋畫筆下的普魯士藍色調,展現人類對海洋的好奇以及敢於探索的冒險精神,錶盤與錶帶正面為波浪的特寫圖樣,並巧妙運用透視法,讓富士山在海浪之中只如一座小三角形山丘。

錶款背面則融入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作品中的星象盤元素,夜空的平面投影幫助人們計算星星的位置,並測量出一天中的準確時間,巧妙呼應著《神奈川沖浪裏》中的神秘夜空,以及Swatch作為手錶品牌為人們提醒時序的任務。

FotoJet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BY KATSUSHIKA HOKUSAI & THE ASTROLABE

2023 Swatch Art Journey

販售通路|

Swatch門市與swatch.com官方網站

販售日程|

4月13日:烏菲茲美術館、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3月16日:MoMA、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資料、圖片|Swatch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英美獨立運動文化雜誌連線!專訪《Victory Journal》、《OOF》編輯部,看見不一樣的運動美學

英美獨立運動文化雜誌連線!專訪《Victory Journal》、《OOF》編輯部,看見不一樣的運動美學

不容許lag的live轉播、慷慨激昂的賽事評論,將體育的速度感與刺激傳遞給人們,但除此之外,運動和人類精神文化之間的連結又要如何挖掘並記錄?本次La Vie連線兩本英美運動文化刊物的編輯部,看他們如何以一種更詩意的速度、更值得收藏的質感,帶領人們閱讀一位選手、一場賽事甚至一滴汗水,好好看見並琢磨運動和身處世界的互為映照。

(圖片提供:OOF)
墨西哥攝影師Sergio Dorantes記錄下1986年世界杯,英國對戰阿根廷的四分之一決賽時,場邊兩方球迷的精彩互動。(圖片提供:OOF)

 美國獨立運動雜誌《Victory Journal》

體育是鏡頭,折射世上其他的故事

2019年,Christopher Isenberg和Aaron Amaro共同創辦了創意工作室Doubleday & Cartwright,在紐約和洛杉磯設下辦公室,專注於體育、藝術和文化領域的設計專案,後來的日子將陸續包辦Nike、Apple、Redbull等品牌的形象識別、定位、影片拍攝和原創出版物製作——聽起來已經很不簡單?

然而,兩人內心還抱持著另一個一致的浪漫追求,「我們想創造一些偉大而美麗的(big & beautiful)、完全由自己的熱情定義的事物。」於是同年夏天,與接案工作室一起誕生的,還有第一期獨立出版刊物《Victory Journal》。

Victory Journal》的報導主題聚焦體育和與之相關的一切廣泛文化主題,專注捕捉體育世界裡的戲劇性時刻,和世界各地選手對「榮耀」終其一生的追求。將目前已出版的20期雜誌主題一字排開,除了2期回應「2010世界盃」、「拳王阿里70歲」等時效性的話題,更大多數是帶有抽象哲學性意味的命題:《為愛還是為錢?》、《英雄與反派》、《身體與靈魂》、《血與瀝青》、《冒險與回報》,以及最新一期的《主場和客場》⋯⋯,「體育是我們的選題主軸,但並非限制性的原則,通過體育的鏡頭,可以去觸及其他所有我們感興趣的事物——藝術、旅行、音樂、歷史、物件甚至史詩故事。」

雜誌將鏡頭對準女性美式足球運動員的處境。(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雜誌將鏡頭對準女性美式足球運動員的處境。(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至於選題時,團隊的首要考量是故事本身是否有足夠強的敘事性,以及這個人或這件事能否為內容再增加一層有趣的維度?身為主編,Christopher Isenberg列舉往期報導過的一些精彩人物和事件,包括足球史上利物浦(LFC)和艾佛頓(Everton FC)在安菲爾德球場的對戰、美國職棒大聯盟2013年世界大賽第六場的決勝賽、法國柔道選手Teddy Riner,以及在終極格鬥冠軍賽(UFC)不允許太多外部媒體進入時記錄到的Jon “Bones” JonesAlexander Gustafsson的賽事,此外,還有如Nina Chanel AbneyWalter Iooss等知名藝術家和攝影師的創作。

報導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報導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在內容形式上,《Victory Journal》中則看不見體育報導常見的統計分析數據或專家各執一詞的評論,而是深度報導、發人深省的隨筆、獲獎攝影作品、插畫創作,帶有一股美國老牌雜誌報導較為深度、慢新聞式的敘事美學——Christopher Isenberg分享,或許因為自己讀著《Esquire》、《Playboy》、《Sports Illustrated》、《Interview》和《Eros》等經典雜誌196080年代的期數長大,深受其形塑和滋養。

此外,《Victory Journal》以大規格體育影像為主,強烈的視覺風格,也是使他們收穫關注的主因,並得以在市場中找到立足點並脫穎而出。一反常規的體育攝影和插畫,刊物以大膽的規模呈現畫面,近2842公分的巨大開本,常以跨頁或單頁滿版的篇幅呈現單張圖像,視覺張力飽滿且驚人。特別的是,採視覺優先導向的編排之下,文字的字體比頁碼還要小。團隊更有專門的「攝影編輯」職位,與創意總監Aaron Amaro一起,花費大量時間發掘世界各地的運動攝影師。 

這些年,隨著出版商Stephen Benedek的加入,《Victory Journal》的運營水平和規模持續成長。目前,可在全美75個、其他18國的46個據點購得,包含書店、博物館、服飾店、飯店、畫廊等多樣場域。刊物厚度也一直在擴大,從第二期的40頁散裝報紙,到了第20期的258頁裝訂本。

目前,團隊共有9人,其中7位同時也是Doubleday & Cartwright創意工作室的全職員工,要始終維持半年刊的出版節奏,大家很是忙碌,但總是有些時刻會覺得一切都值得,「譬如以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為主題的第4期雜誌《The Greatest》,被他妻子的侄女在紐約Ace Hotel(雜誌的擺放據點之一)遇到,她寄給穆罕默德後,我們收到了一則訊息,說穆罕默德很喜歡,能不能再多買幾本?——可能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認可了!」

雜誌第4期,以時逢70歲生日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為主題。(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雜誌第4期,以時逢70歲生日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為主題。(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特別推薦期數

Issue 7《The Main Event》 

恰好在2014年世界盃前發行,首次從散裝改為釘裝的一期雜誌,故事數量和印刷品質均大幅提升。以運動史上足以成就或摧毀一個賽季、職業生涯、生命、時代、歷史的重大場合為主題,以攝影故事的方式,回溯許多傳奇賽事。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Issue 9《Youth》 

針對這一「簡單淺白」的命題,團隊在世界各地進行採集,有頓涅茨克礦工足球學院的故事,報導中的至少7名孩子現在已經進入歐洲盃上的烏克蘭國家隊;還有探討阿聯酋的獵鷹活動、西點軍校的體育文化、紐約上州雪中的越野滑雪比賽,封面故事則是直擊巴黎擊劍學校的訓練日常。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Issue 19《Halftime》 

開本加大版的10週年紀念特刊,也是創刊以來最快售罄的一期。以「中場休息」為題,探討了在高強度壓力的關鍵時刻之下,運動和藝術表現形式的交融,報導紐約的自行車隊、特技摩托車、日本高中棒球甲子園等等。封面是攝影師Walter Iooss的作品,在不旋轉方向和裁切的前提下,好不容易才找到適合的方式在紙本媒材上呈現。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

 英國足球藝術雜誌《OOF

藝術中的足球,和球賽一樣值得一看!

足球和藝術,乍看不相干,但身為《Time Out》雜誌的藝術與文化編輯、暨一名狂熱足球迷,Eddy Frankel卻很難不注意到兩者的交集。不只是身邊有很多和自己一樣同時熱愛藝術的足球迷,他更進一步發現:「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們其實也一直在透過『足球』來表達無數想法——足球是世界上傳播最廣的運動之一,在其中可以找到各種概念的隱喻:社群、偏見、激情、仇恨⋯⋯。

足球是社會的縮影,也使得它成為一種完美的藝術素材。」Eddy Frankel也找到了自己的願望,「我想記錄足球在藝術發展中的歷史。」而載體理所當然就是他一直投身、也最熟練操作的紙本雜誌。

2021年發行的第7期雜誌,封面藝術品在畫廊OOF Gallery中有實體展出。(圖片提供:OOF)
2021年發行的第7期雜誌,封面藝術品在畫廊OOF Gallery中有實體展出。(圖片提供:OOF)

20182月,《OOF》在倫敦創刊,維持著半年刊的節奏,至今已出版13期。雜誌的內容定位從一開始就很明確:「我們不是足球雜誌,是報導足球的藝術雜誌。」《OOF》專注報導那些在創作中使用到足球元素的藝術家,從概念新穎的新銳藝術家,到在足球藝術領域有重要歷史代表意義的作品,Eddy Frankel調皮地坦言,「幸運的是,通常也無需由我們再理出藝術和足球之間的聯繫,因為藝術家們已經做到了。」

訪談藝術家Luke Burton,看他童年對足球的喜愛如何延續到他如今的畫作中。(圖片提供:OOF)
訪談藝術家Luke Burton,看他童年對足球的喜愛如何延續到他如今的畫作中。(圖片提供:OOF)

內容選題上,編輯則並不會預設方向,而是隨著當下有緣分遇見的藝術家與隱含作品中的共性,再鋪設出有趣的主題,如第三期探討了足球在世界各地引發的「宗教狂熱」,第五期談足球如何為眾多人提供一張「情感安全網」,第八期則鎖定英國的足球文化,如同「一本寄給英格蘭的情書」。

第5期聚焦足球如何提供人們情感上的認同與依靠,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張「情感安全網」。(圖片提供:OOF)
第5期聚焦足球如何提供人們情感上的認同與依靠,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張「情感安全網」。(圖片提供:OOF)

每期固定有7篇文章、約72頁的篇幅,依故事調性分為以下單元呈現:編輯台重點推薦的FOCUS、由藝術家親自書寫第一人稱創作囈語的FIRST PERSONIN PICTURES展現有視覺張力的藝術攝影圖輯、FEATURE對藝術家或計畫進行長篇幅深度報導,還有INTERVIEW與藝術家進行生動的對談、ART HISTORY介紹藝術史中有重要地位的作品、ARCHIVE呈現一張足球歷史性時刻的照片——總的來說,讀者能一窺這些曾/正在創作中融入足球的藝術家們,背後的創作動機究竟是什麼?透過看見他們和足球相關的童 年記憶、情感糾葛、創作手法,帶出這項運動背後所牽涉到更大的,與人類身體、暴力、張力、情感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ᴍᴀᴛᴛɪᴀ ɢᴜᴀʀɴᴇʀᴀ ᴍᴀᴄᴄᴀʀᴛʜʏ的作品探討足球運動中的暴力。(圖片提供:OOF)
藝術家ᴍᴀᴛᴛɪᴀ ɢᴜᴀʀɴᴇʀᴀ ᴍᴀᴄᴄᴀʀᴛʜʏ的作品探討足球運動中的暴力。(圖片提供:OOF)

OOF》的訂戶讀者中,絕大多數是對足球感興趣的藝術愛好者,也有小部分是相反的身分:純粹的球迷,但對設計、時尚或文化也有廣泛的好奇。Eddy Frankel最喜歡的是,「每次情人節前後訂閱數都會大增,很多喜歡藝術的女孩會把《OOF》當作送給足球迷男友的禮物——我們確實創造著人們之間的連結!」2021年,連同兩位團隊夥伴Justin HammondJennie Hammond,《OOF》進一步在英國第三大球場托登罕熱刺球場中開了一間實體畫廊OOF Gallery,作為世界上首個專門致力於足球及周邊文化的藝術空間,免費對所有人開放,許多雜誌中報導的作品也得以實際來到大家眼前。

至於在運動傳播的領域,一本漂亮的獨立藝術文化刊物的角色是什麼?Eddy Frankel6年的體驗歸結:「體育是個怪物——它把好的事物(創造力、社群、凝聚力)都變成商品,這是在體育界施展任何創意的悲傷真相,你終究會被一個團體或品牌吞噬、使用。所以做出好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獨立, 忠於你的願景。」《OOF》顯然是堅持住了自己的風格和精神,如同最新的13期內容簡介欄寫著的英式幽默自嘲:這一期內容又滿載了我們一貫的、關於藝術和足球的一些「胡說八道」(bollocks)。

報導已逝的奧地利藝術家Maria Lassnig,她以自畫像和對「身體意識」的倡導而聞名。(圖片提供:OOF)
報導已逝的奧地利藝術家Maria Lassnig,她以自畫像和對「身體意識」的倡導而聞名。(圖片提供:OOF)

特別推薦期數

Issue Nine

有趣的是,這本介紹的藝術家都不是球迷!有人興趣缺缺,有人討厭這項運動,認為它充滿暴力,卻都還是以足球為核心創作了富含感情的深刻作品,用足球來反映現代生活中的瘋狂、挫折和壓力,可見這一文化的不可忽視。

(圖片提供:OOF)
(圖片提供:OOF)

Issue Ten 

「忘卻個性,忘卻獨立和自我:真正的喜悅只能在人群中找到。」這期以「集體經驗」為主軸,探討人類沉浸在群體中時能獲得的無窮力量,封面則是Robert Davies在截圖還未出現之前,透過電視螢幕艱苦拍攝捕捉到的、世界盃歷史上眾目睽睽之下的微小瞬間。 

(圖片提供:OOF)
(圖片提供:OOF)

Issue Twelve 

OOF》一直倡導,「足球運動本身的專業」和「足球藝術的討論」終究是要分開的兩件事,但是2023/24英超賽季,Nike為托登罕熱刺隊設計的新穎灰褐色系球衣打破了這層膜,足球專家們也罕見地開始討論色彩理論。長久以來早先眾人關注足球與藝術間關聯的編輯,本期撰寫了對此事的獨到評述,令人莞爾。

(圖片提供:OOF)
(圖片提供:OOF)

文|李尤
圖片提供|Victory JournalOOF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7月號《運動的設計進行式》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在麥當勞辦生日派對」對許多人來說是懷舊的童年回憶之一,時值50週年慶的英國麥當勞,近期就策劃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還原1980年代的麥當勞餐廳樣貌,邀請所有人一同慶祝。

80到90年代出生的人們或許都有這樣的印象:成堆的漢堡和薯條、滿屋子的氣球、漢堡神偷及奶昔大哥等經典角色⋯⋯這些歡樂的畫面,以及1980年代的餐廳面貌,都在英國導演Fenn O’Meally的鏡頭下一一呈現,成為50週年派對的前導宣傳片,隨後更有舊餐廳裝飾復出、復古周邊商品、限定菜單等一系列活動限期登場。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不少人童年時或許都曾在麥當勞舉辦過生日派對。(圖片來源:McDonald's UK)

重現80年代餐廳裝潢

這支宣傳影片選在50年前英國第一間麥當勞的所在地——倫敦Woolwich地區拍攝,製作團隊精心改造餐廳內的每一個細節,重現1980年代的風光。懷舊的漢堡椅凳、牆上的蘋果樹,還有漢堡神偷、大鳥姐姐、奶昔大哥的壁畫,喚起大家共同的童年回憶。影片最後,也輪播過去50年的麥當勞餐廳照片,向品牌歷史致敬。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宣傳影片重現1980年代的麥當勞餐廳,包含漢堡椅凳、牆上的蘋果樹、經典角色壁畫等。(圖片來源:McDonald's UK)

隨著影片公開,英國的街頭也開始出現五款不一樣的「邀請函」,向大眾宣告麥當勞50週年的生日派對即將展開!這些「邀請函」由插畫家Sofie Birkin借鏡麥當勞不同時期的不同視覺風格繪製,希望除了成長於80年代的人們外,也能引起更多年齡層的共鳴。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插畫家Sofie Birkin借鏡麥當勞不同時期的不同視覺風格,繪製出多款「邀請函」。(圖片來源:McDonald's UK)

復古穿搭周邊商品

慶祝50週年慶,英國麥當勞也推出一系列復古的周邊商品,以80年代印花和經典IP角色設計,包含運動衫、飛行夾克、印花牛仔褲、印著「我在麥當勞辦生日派對!」的上衣,甚至還有一個魔術方塊。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一系列復古的周邊商品都以80年代印花和經典IP角色設計。(圖片來源:McDonald's UK)

麥當勞50歲生日限定特餐

一場生日派對當然少不了美食,英國麥當勞於50週年活動期間帶來「生日特餐」,推出雙層大麥克、限量版生日蛋糕甜甜圈等商品。麥當勞英國及愛爾蘭市場總監Matt Reischauer表示,藉由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麥當勞不僅邀請大家挖掘童年回憶,也一同創造了新的回憶。他透露:「我們在其中安排了一些驚喜。誰不喜歡生日派對上的驚喜呢?」

還記得小時候的麥當勞生日派對嗎?英國麥當勞慶祝50週年,重現80年代懷舊餐廳場景
英國麥當勞50週年活動期間的「生日特餐」。(圖片來源:McDonald's UK)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