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Swatch最新藝術聯名錶!8件名作躍上錶盤:葛飾北齋浮世繪狂浪、文藝復興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等

隨著跨界漸興,藝術不再遙不可及,反倒以多元形式進入生活,像是Swatch進行多年的「Swatch Art Journey」計畫,便將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濃縮於錶款之中,讓藝術躍上每人的手腕之間!繼2022年與巴黎龐畢度中心合作,將蒙德里安、芙烈達·卡蘿等人名作融入錶款,今年Swatch更攜手紐約MoMA、阿布達比羅浮宮等共5間博物館,讓葛飾北齋浮世繪中的狂浪、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筆下「遮臉男子」等經典意象,成為錶款的趣味設計元素。

FotoJet (7)
2023 Swatch Art Journey藝術聯名錶款即將於3月16日起分批啟售

一趟穿越藝術史的旅程

2023 Swatch Art Journey預計推出5個膠囊系列,自3月、4月(也就是本篇介紹的新品)至5月陸續曝光,全系列宛如一場穿越藝術史各個重要時刻的冒險旅程,從文藝復興時期以寫實手法描繪神話之美,到超現實主義的奇想與幽默、普普藝術時期的反抗精神與反諷性格,一同為Swatch經典的「GENT」和「NEW GENT」注入藝術靈魂。

FotoJet (13)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錶款互動體驗空間

Swatch X MoMA|李奇登斯坦漫畫風格、班戴點躍上錶款

常與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齊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是全球最為出名的藝文場館之一,館藏堪稱是世界上最為傑出的現代藝術陣容,除坐擁梵谷、畢卡索、高更、莫內等傳奇畫家之作,對攝影藝術的經營也極為專精。有趣的是,這回合作MoMA選中的並非現代主義之作,而是美國傳奇普普藝術家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兩件帶有金髮少女意象的趣味作品——《Reverie》與《Girl》,為紀念藝術家誕辰100週年。

FotoJet (2)
Swatch X MoMA聯名系列

兩款手錶的錶盤皆以漫畫風格的金髮少女形象表現,這是李奇登斯坦極具代表性的創作識別,一眼就能看出是在向他致敬!其中,以亮黃色錶帶呈現的《Reverie》乘載了藝術家早年對爵士樂的熱愛,從作品中唱著歌的少女與從她口中流出的話語: “The melody haunts my reverie.”(這旋律縈繞著我的白日夢)皆能看出端倪。當作品化為錶款,少女躍上錶盤,這句話則濃縮於迷你的泡泡對話框錶環當中,點綴於金絲雀黃錶帶之上。

FotoJet (12)
REVERIE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對應著《Girl》的寶藍色錶款則呼應藝術家另一標誌性手法——單色班戴點(Benday dots)躍上錶帶背面,與正面的飽和單色形成有趣的視覺對比,也如錶盤中央笑著的女孩一樣開朗而明媚。

FotoJet (1)
GIRL by ROY LICHTENSTEIN, THE WATCH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還原馬格利特幽默的藝術思辨

顧名思義,馬格利特基金會是為紀念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而生的組織,由一群欣賞這位超現實主義畫家作品的愛好者所組成,負責監督藝術家流傳於世的作品在比利時與世界各地的活動情形。2023年適逢馬格利特125週年誕辰,基金會與Swatch共推聯名錶款更具意義。

FotoJet (8)
Swatch X 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馬格利特以夢幻帶點神秘、充滿想像力的美學著稱,其作品中也時常出現圓頂禮帽、煙斗等意蘊深遠的象徵符碼,這些符碼甚至會遮住人物的面容與臉孔,令觀者摸不著頭緒,忍不住駐足於作品之前反覆思考,比如繪於1964年的畫作《Le fils de l'homme》,畫中站著一名戴著圓頂禮帽的男子,看似是這幅人物肖像的主角,但他的臉卻被一顆青蘋果擋住。

Swatch巧妙將男子的禮帽、看不清的臉龐與青蘋果一同置於錶盤,他胸前打上的領帶向下延伸,與 “Ceci est une Swatch avec une pomme.”(這是一支有一顆蘋果的Swatch)字樣一同呈現錶帶。

FotoJet (4)
LE FILS DE L’HOMME by RENÉ MAGRITTE

這句話乍看無厘頭,但看過另一支錶款所對應到的畫作《La trahison des images》(形象的叛逆)就能理解其中幽默意趣!這件作品創作於1929年,馬格利特在一只精心繪製的「菸斗」圖樣下方,偏偏寫上了 “Ceci n’est pas une pipe.”(這不是一支菸斗),自此展開無數人對藝術家所指為何的探討,每個人的解讀不盡相同,看似簡單的油畫作品卻展現了圖像與文字遊戲的力量。

而這支聞名世界的煙斗,這回也躍上Swatch錶盤中央,不過這次搭配的文字不是馬格利特的原話,而是 “Ceci est une Swatch.”(這是一支Swatch),究竟它是煙斗?是Swatch?還是一幅畫?或以上皆非?

FotoJet (3)
LA TRAHISON DES IMAGES by RENÉ MAGRITTE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女神現身錶款,文藝復興名作的新演繹

坐落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e degli Uffizi),匯集了從中世紀至現代的傑出雕塑、繪畫藏品,文藝復興時期代表藝術家如波提切利、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作品皆可見於此。

此外,這裡還有座舊歐洲獨一無二的空中走廊——瓦薩里走廊(Vasari Corridor),它連接了美術館與碧提宮(Pitti Palace),這座宮殿在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皆為統治者的私人居所,是旅人造訪佛羅倫斯不能錯過的人文地標。

FotoJet (9)
Swatch X 烏菲茲美術館聯名系列

這回與Swatch合作,烏菲茲美術館搬出了當家經典,兩幅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由波提切利創作的《春》以及《維納斯的誕生》,兩者皆描繪著女神在場的詩意場景。

其中,波提切利在《春》當中描繪了至少138種不同的植物,以藝術回饋大自然賦予他的豐沛靈感,而畫中點綴柑橘樹叢的紫羅蘭、 矢車菊、 野草莓、香桃木,紛紛躍上錶盤與上方錶帶,表達對自然與美麗的永恆敬意;畫中主角鮮花女神弗洛拉(Flora)則優雅現身於下方錶帶,彷彿靜靜守候著大自然的生機。

FotoJet (6)
ALLEGORIA DELLA PRIMAVERA by SANDRO BOTTICELLI

另一只錶款的藍本為美術、歷史課本總會介紹的《維納斯的誕生》,其最初是為了懸掛在婚床上方而創作,但由於爭議太大,因此隱藏在大眾視野之外長達半個世紀,但仍成為舉世聞名的經典畫作。

Swatch在錶盤上細膩繪出風之神仄費洛斯(Zephyr)和微風女神奧拉(Aura)輕輕將維納斯推向岸邊的景況,而維納斯無暇的臉龐、身旁隨風飄逸的粉紅玫瑰,則佈滿了整條錶帶,充滿詩意的古典氣息。

FotoJet (5)
NASCITA DI VENERE by SANDRO BOTTICELLI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葛飾北齋筆下大浪、夜空與星象盤相呼應

早在2019年,Swatch就曾與巴黎羅浮宮合作推出藝術聯名錶款,將《蒙娜麗莎》、愛神邱比特入畫的《誘拐海倫》等4件名畫融入錶款,掀起一陣搶購風潮。時隔3年再與阿布達比羅浮宮合作,僅以一款手錶就涵融了兩個時代、兩種風格、兩位大師的經典作品,分別是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以及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Muhammad ibn Ahmad al-Battûtî)的精緻星象盤。

FotoJet (10)
Swatch X 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縱使已離世將近300年,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仍為人所津津樂道,其中《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更是許多品牌再創的靈感良藥,前陣子樂高推出的《神奈川沖浪裏》盒組掀起熱議,這回Swatch也以同件作品為靈感推出錶款!腕錶設計汲取葛飾北齋畫筆下的普魯士藍色調,展現人類對海洋的好奇以及敢於探索的冒險精神,錶盤與錶帶正面為波浪的特寫圖樣,並巧妙運用透視法,讓富士山在海浪之中只如一座小三角形山丘。

錶款背面則融入穆罕默德・伊本・阿曼德作品中的星象盤元素,夜空的平面投影幫助人們計算星星的位置,並測量出一天中的準確時間,巧妙呼應著《神奈川沖浪裏》中的神秘夜空,以及Swatch作為手錶品牌為人們提醒時序的任務。

FotoJet
THE GREAT WAVE OFF KANAGAWA BY KATSUSHIKA HOKUSAI & THE ASTROLABE

2023 Swatch Art Journey

販售通路|

Swatch門市與swatch.com官方網站

販售日程|

4月13日:烏菲茲美術館、阿布達比羅浮宮聯名系列

3月16日:MoMA、馬格利特基金會聯名系列

資料、圖片|Swatch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開跑!蒐集100張特色卡牌,解鎖在地小吃、節慶與都市傳說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2025台灣設計展10/1010/26將於彰化登場,開展前先來玩「彰化百寶圖鑑」暖暖身!一機在手就能參與這場線上遊戲,每天抽卡蒐集100張卡牌,解鎖100件關於彰化的大小事,卡牌內容從旅遊地標、經典小吃、文化節慶、都市傳說到在地內梗全收錄,集滿就能趕在設計展開跑前成為「彰化行家」。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動動手指玩遊戲,每天更了解彰化一點

「彰化百寶圖鑑」卡牌共分為10大類型,涵蓋飲食、民俗文化、地標、在地故事等,每張卡牌都以精緻插畫搭配有趣文案,用輕鬆且寓教於樂的方式,帶領玩家透過每日抽卡,每天都更了解彰化一些。此外,「彰化百寶圖鑑」也將有名人現身,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台通主持人李毅誠、小高潮色計事務所「色長」、小說家吳思宏等,邀玩家收錄「彰化之光」。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彰化百寶圖鑑」怎麼玩?

參與遊戲的方式非常簡單:進入「彰化百寶圖鑑」網站LINE帳號登入輸入玩家名稱遊戲開始!

玩家每天登入就能抽2包、共10張卡牌,完成每日任務(答題、社群貼文按讚、官網踩點)還能再獲得額外抽卡機會,一天最多可拿到25張,逐日將收藏圖鑑填滿。此外,抽到的卡牌都能單張下載,分享到社群成為互動新話題。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參戰第一天就長了幾個小知識,像是鹿港名產「麵線糊」不用碗裝、而是用塑膠袋裝,不必餐具、直接倒進嘴巴品嚐最過癮!還有每年在台灣最古老的水圳——八寶圳——舉辦的「二水跑水節」,號召人們到水圳踩水兼祈福,是全台唯一在水圳內舉辦的節慶。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線下更多驚喜:店家串聯優惠、實體「閃卡」限量推出

「彰化百寶圖鑑」的樂趣也從線上延伸至線下。設計展期間,只要憑抽中的「店家卡」到14間合作店家,就能兌換或小禮物,解鎖更多警喜;前往彰化縣立美術館大會服務台打卡並完成指定分享,則能獲得實體版的「閃卡分享包」,每日限量,兌完即止。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想獲得「實體閃卡」還有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在10/26 23:59前集滿「彰化百寶圖鑑」100張卡牌,並前往活動網頁填寫資料,就能參加抽獎,有機會用更具意義的方式收藏屬於2025台灣設計展「(((  彰化行 )))」的記憶!

2025台灣設計展「彰化百寶圖鑑」線上遊戲!蒐集100張卡牌了解在地大小事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 台灣設計展 —— (((  彰化行  )))

展期|2025.10.1010.26

開放時間|週日至週四 10:0018:00/週五、六 10:0020:00

展場|彰化展區(彰化縣立圖書館、彰化藝術館、彰化縣立美術館、彰化市武德殿、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高賓閣)/鹿港展區(鹿江國際中小學、亞太鹿港渡假村集會堂、鹿港公會堂)/彰南展區(田尾公路花園、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展場廢料化身紀念周邊!北美館「TFAM↔REUSE循環計畫」退役軟木系列:3款設計保存感官記憶,以衛星寓意重返日常軌跡

展場廢料化身紀念周邊!北美館「TFAM↔REUSE循環計畫」退役軟木系列:3款設計保存感官記憶,以衛星寓意重返日常軌跡

專為展覽現場打造的布置結構、宣傳旗幟等相關製作物,舉凡獨特尺寸及其上打印的一次性內容,皆使得「重複使用」行之不易。然有趣的是,另一頭的周邊商品開發,同樣仰仗大量設計心力的投入——兩者何嘗不能相互成就?「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正從各展場功成身退的「廢料」中取材,在保留紀念性的前提下二創各樣日常小物,把展中孕育的故事繼續說下去,也提供觀者彷彿能帶走看展旅程一小部分的別致感受。

展覽結束後,堪用廢料如何走入日常?

常設型展覽以外,暫時性材料的汰換確實無可避免。但正因它們的展陳週期通常並不太長,退役時基本上還很新、仍富實用價值,直接丟棄自是不甚環保也相當可惜的。因此,臺北市立美術館自2024年起以「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回應當代永續發展思潮,秉持「Not Just Today, Upcycle for All(循環再造,永續共好)」理念,攜手臺灣設計師和在地製造商,將創意針劑注入展場廢料,活化並續存感官記憶於日常物件之中,創造藝術滋養生活的不同途徑。

「再生設計」與「再造實踐」讓公共記憶持續發光

▍首波循環商品:場館用&供購買的隨行包

首波循環商品回收展覽宣傳帆布及路燈旗布,重新設計為場館寄物專用的「循環觀眾包」與上市販售的「循環隨行包」。繼2024年底發布2023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限定款後,又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Thomas Demand: The Stutter of History)》陸續推出升級版;接下來將開賣的最新款式則為展期邁入倒數階段的2025熱門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Olafur Eliasson: Your Curious Journey)》限定款。每檔展覽均限量50個,旨在為場內卸除的一寸寸廢棄材料賦予嶄新生命,既體現「可持續」設計精神,亦讓觀眾同步將環保意識帶出場館,換個形式常伴左右。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循環隨行包。(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循環隨行包。(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循環隨行包(已絕版)。(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巡藝ART to go線上商店)
《托瑪斯‧德曼:歷史的結舌》循環隨行包(已絕版)。(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巡藝ART to go線上商店)

▍第二波循環商品:退役軟木系列花器、徽章及坐墊

今年,館方延續計畫宗旨開創第二波循環商品,聚焦2024年《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展覽退役下來的軟木板。該展覽牆面由多面碳化煙燻的軟木包覆,自帶強烈視覺感且具隔熱吸音效果,展覽結束後已挪至包括地下樓《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影院展牆等其他現場重複利用。然而,顧慮此材料易碎、易髒,難以承受長期使用的性質限制,北美館進一步探究如何透過升級再製延長它們的生命週期。最終與同樣著眼永續設計的台灣文具品牌「物外YSTUDIO」及在地永續循環PU製造商合作,歷經近一年的材料分析、再製測試後,回收部分軟木並轉化其原始狀態,將之與環保開放式分子聚氨酯(Polyurethane,PU)泡棉材料融合打碎,成功形塑層次豐富的紋理與溫潤自然的色澤,祭出一系列美感與功能性皆備的文創商品。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展場卸下許多經碳化煙燻的軟木板。(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William Kentridge 威廉‧肯特里奇》展場卸下許多經碳化煙燻的軟木板。(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顧慮此材料易碎、易髒等特性,北美館與物外YSTUDIO攜手透過升級再製方式延長其生命週期。(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顧慮此材料易碎、易髒等特性,北美館與物外YSTUDIO攜手透過升級再製方式延長其生命週期。(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打造微型衛星,寓意讓廢料重返循環軌跡

細究TFAM REUSE退役軟木系列設計概念,3款商品以未來視角想像宇宙運行,打造循環不息的「微型衛星(Little Satellite)」,讓所謂的廢料如星辰般綻現永續創造的無限可能。首先,軟木花器和軟木徽章兩品項,其碳化軟木外圈本身質地透氣並含天然氣味,另再摻入多彩且有彈性的回收泡棉,能有效吸附精油並緩緩釋放香氛;無論是適合置於起居、辦公空間的管狀花器,抑或可與服裝包款輕鬆搭配出門的圓形徽章,療癒力量即在咫尺之內應運而生。

TFAM REUSE退役軟木系列花器與徽章,結合「微型衛星(Little Satellite)」設計概念,寓意讓廢料重返循環軌跡。(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巡藝ART to go線上商店)
TFAM REUSE退役軟木系列花器與徽章,結合「微型衛星(Little Satellite)」設計概念,寓意讓廢料重返循環軌跡。(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巡藝ART to go線上商店)

除軟木主體外,兩款商品亦分別結合環保鋁合金與不銹鋼,彰顯軟硬材質間的反差感;同時選用FSC認證紙材與環保PP袋作成外包裝,兼顧運輸保護與環境友善,用設計向循環致敬。

軟木花器搭配管狀結構,可自由放入各種花材或擴香棒。(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軟木花器搭配管狀結構,可自由放入各種花材或擴香棒。(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且其所有材質組成皆可拆解、回收再利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且其所有材質組成皆可拆解、回收再利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軟木徽章兼具個人配飾與隨身香氛功能,為日常造型增添趣味性和療癒感。(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軟木徽章兼具個人配飾與隨身香氛功能,為日常造型增添趣味性和療癒感。(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最後一款專門提供北美館公眾/公務使用的軟木坐墊,則讓退役材料回流館內、重返日常場景,繼續服務未來更多訪客——恰似衛星在軌道上運行,每一種材料也都找到了屬於自己不滅的循環軌跡。

>> 臺北市立美術館獨創限量循環商品即日起於館內藝術商店「巡藝ART to go」展示,有興趣者可前往現場挑選,或點此線上購買。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