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BUILDING
-
台灣建築2024/06/22
以船為建築外觀,向世界啟航!「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盛大開幕,邀請人們聽見不一樣的「恆春學」
「思啊想啊起⋯⋯啊喂⋯⋯噯唷喂⋯⋯」說起國境之南,除了四季如夏的明媚風光,許多人腦海中更會想起這首恆春民謠的悠長旋律。近日,外型如船隻般的「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也正式開幕,乘載著恆春半島溫暖的旋律,向世界啟航。
-
台灣建築2024/06/21
台北「上海商銀總行大樓」華麗重生!潘冀建築事務所打造鑲嵌於都市的鑽石高樓
座落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新總行大樓」,由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打造,從藝術、建築、自然、文化等元素汲取設計靈感,發展出鑽石造型的外觀與結構,成為周邊地區的一座璀璨地標。
-
世界建築2024/06/21
開箱2024巴黎奧運選手村!城市現有建築再利用,造一座柔和色彩的永續社區
2024巴黎奧運即將於下個月正式揭幕,各國好手們也將於7月18日起陸續入住。本屆,建築團隊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既有建築,更在設計過程中兼具選手需求與未來用途考量,讓建築達到永續、與自然並存,成為巴黎的一道永久風景。
-
建築師2024/06/20
專訪Zaha Hadid建築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作為女性,我們已將困難視為常態」
由已故傳奇設計師Zaha Hadid創立的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在全球各地創造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並且不斷超越人們對於建築的想像。這次,我們有幸採訪了事務所總監Sara Klomps,與她暢談在Zaha Hadid Architects中度過的二十五載職涯、如何巧妙讓建築融合當地文化語彙及地景,以及作為業界少數性別代表的經驗分享。
-
世界建築2024/06/19
建築大師Álvaro Siza重塑千年修道院!以花園連結新舊建築,打造朝聖之路上的文化新地標
由葡萄牙建築大師暨普利茲克獎得主Álvaro Siza與景觀設計師Sidónio Pardal聯手修復、擴建的「Leça do Balio」修道院,自14世紀哥德式建築中重生,以當地藝文中心的身份推廣文化歷史的傳承,成為「朝聖之路」上的嶄新地標。
-
世界建築2024/06/09
為泰國傳統漁村注入新生命力!結合牡蠣養殖架的海上餐桌,如何重塑在地認同?
位在泰國的安西拉漁村,在海洋污染與人口外移的雙重壓力下,漁村的養殖漁業逐漸走向沒落。然而,善於挖掘泰國在地設計脈絡的建築事務所 CHAT Architects 和村民們,共創海上餐桌——牡蠣養殖竹鷹架廊亭 (Angsila Oyster Scaffolding Pavilion) ,重新為這個傳統漁村注入新的生命力。
-
世界建築2024/06/07
如星芒擴散的「2024蛇形藝廊展亭」!韓國建築師Minsuk Cho設計群島意象、韓式庭院融合的靈活空間
由韓國建築師Minsuk Cho(조민석)率領首爾建築事務所Mass Studies,為蛇形藝廊設計的第23座戶外展亭開張,這也是團隊在英國的首件建築作品。
-
世界建築2024/06/01
希臘新地標「Ellinikon」啟動!隈研吾、BIG等國際頂級建築團隊共築未來智慧城市
正在興建的希臘大型地標「Ellinikon」是一座佔地620萬平方公尺的智慧城市,從廢棄的雅典舊機場改造而來,根據「15分鐘城市」原則設計,匯聚了Foster + Partners、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BIG、SAOTA、Oppenheim Architecture和Sasaki等國際建築團隊,期望重新定義城市景觀,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前衛社區。
-
世界建築2024/05/19
挪威廢棄糧倉化身藝術寶庫!1930年代功能主義建築重啟為美術館,集最完整北歐現代主義收藏
許多廢棄老建築轉型重生時,選擇以美術館形式呈現於大眾眼前,例如台灣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嘉義市立美術館等。近期開張的挪威Kunstsilo美術館也是其中一例,改建自一座1930年代功能主義的糧倉,現在不僅成為最具創新性的藝文展覽空間之一,更擁有最完整的北歐現代主義典藏。
-
世界建築2024/05/14
操刀曼谷新地標LV The Place Bangkok立面!專訪建築設計工作室Onion,解密融入時代的泰國建築風格
當我們談論泰國風建築時,是在談論什麼?剛完成備受矚目的曼谷新地標LV The Place Bangkok立面,從一系列SALA飯店設計,到金碧輝煌的百貨商場Central Ayutthaya、闊氣的詩麗吉王后國家會議中心(QSNCC)翻新,Onion兩位創辦人親身解密如何自泰國傳統汲取靈感,並在國際化的當代建築語彙中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