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築
-
建築2025/07/07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還。原點》重返南美館:伊東豊雄、隈研吾、MVRDV團隊都參展,4大區域重構「家」的感知
由臺南市美術館與臺南市建築師公會共同主辦的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Re-turning「Home」:還。原點》,即日起至2025年9月14日於臺南市美術館展出。延續2022年首度在南美館舉辦的深刻迴響,本屆再集結建築大師伊東豊雄、隈研吾及MVRDV、OMA等國際知名團隊,開展空間、文化與建築的深層對話。
-
建築2025/06/30
MVRDV在台首件住宅作品!「跳出來的盒子」趣味造型背後,是對台灣建築法規的深刻洞察
這棟位於天母的大樓以「Out of the Box 跳脫框架」為名,透過凸窗、懸挑式戶外空間等,為建築立面創造數十個「跳出來的盒子」,讓住戶得以在此遠眺台北市景及陽明山景觀,其趣味造型背後是MVRDV對台灣建築法規的深入研究。
-
建築2025/06/24
台南「信義硓𥑮石黃宅」對外開放!百年私宅化身建築實驗場:木構屋頂引入日光,金繼擁抱歲月痕跡
台南神秘老宅「信義硓𥑮石石黃宅」對外開放!這座氣派的私人宅邸已佇立百年,見證街區從繁盛的「五條港」商業區,隨時代變遷沒落並重歸平靜。如今,黃宅經修復後化身「建築美術館」,不僅建築本身就是件大尺度展品,新設的木構屋頂、地面的金繼修復痕跡都是亮點,未來也將持續帶來建築相關展覽及活動。
-
建築2025/05/15
2025新銳建築展《島嶼構竹》:前進東岸森林與部落,集6作品共振山海之美
臺灣竹會主辦的新銳建築展《島嶼構竹》,2024年首度從嘉義北上雲林、新竹,今年再跨越山脈來到東部地區,於3處地景呈現6件自然人文共振之作。各擅不同藝術形式的參展者分別汲取卑南族神話、融會東南亞技術、嶄露原民竹構工藝⋯⋯從回應所處時代的脈動、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上,重新詮釋並進一步定義「真實的建築」。
-
建築2025/05/11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科技島、光明燈牆並置,探討智慧、信仰如何影響地景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展覽內容亮相!由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劃的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回應大會以「智慧」(Intelligens)開展的年度主題,概念源自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根植於地景所提出的「NON-sites」理論,並融入東方哲學關於「無/有」的辯證,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角色,同時提出對臺灣「信仰」有無的思考。
-
建築2025/05/04
建築大師Frank Gehry作品在台灣!台中「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預計2028年完工
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首座於東亞設計的大學美術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中醫大美術館)」於5月3日動土,預計2028年完成啟用。
-
建築2025/05/02
一座會呼吸的微型氣候地景!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打造融合藝術與地景的實驗場域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的第12屆「X-site計畫」於5月3日正式開展,2025 X-site計畫聚焦於永續發展,鼓勵團隊從創作主題至製作工法納入綠色減碳規劃,實踐循環思維的永續行動,為廣場注入兼具創新與環境意識的能量。本屆首獎團隊「表層工作室」以《毛孔城市-佔領計畫》為題,從都市熱島效應出發,打造融合藝術與地景的實驗場域,思索氣候變遷對城市與人類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
建築2025/03/31
新竹竹北「水岸市集」建築設計出爐!MVRDV打造如河畔燈籠、發光垂直的「方塊市場」
新竹縣竹北市「水岸市集River Bank1」設計出爐!規劃多年的竹北東區市場,如今確定由荷蘭建築團隊 MVRDV攜手台灣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EKUO Architects)聯手打造,將以創新設計與多功能規劃,集結傳統市場、品牌市集、文化展演、青年創業基地、親子場域等,成為擁有多層次體驗的垂直聚落複合空間。
-
建築2025/02/04
遠雄泱玥,入住一座忘卻時間的悠然家園 與自然永續共生,打造新時代的居住願景
隨著全球對環境永續性的正視與實踐浪潮崛起,2025年遠雄建設呼應這股全球趨勢,提出邁向未來50年的全新品牌主張——美好共生。以人的需求為起點,透過好的建築、連結環境、活絡社群,提供豐富愉悅的生活體驗,喚醒美好居住本質;並以「永續」與「共享」作為核心價值,從更加友善土地、友善生命的角度,建設美好城市和家園的未來。
-
建築2025/01/10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打造城市新地標
耗時15年建造的「高雄新車站」,由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操刀,其中名為「綠之丘」的天棚圓頂與其上方的空中花園,終於在2024年底正式完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