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NEWS
-
藝文展覽2025/06/25
英國建築師「彼得.庫克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以台灣城市與自然地景為靈感,打造現地裝置、數位版畫作品
以設計實驗性建築聞名的英國建築大師彼得.庫克(Sir Peter Cook)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帶來「山/市—彼得.庫克個展」,本次展出2件現地裝置與13件數位版畫作品,以《秘密街道》與《共融地景》兩個端點展開,呈現庫克在多次造訪臺灣之後,深入島嶼內部,以一系列混合建築的隱喻,描繪對未來臺灣的想像。展覽自6月21日至8月10日於MoCA Studio當代實驗展場展出。
-
流行趨勢2025/06/25
時尚迷必備工具書:《時尚單品全圖鑑》全面剖析,從牛仔外套、泡泡裙、解構主義讀懂衣著背後的故事
有些服裝打破了時間的藩籬,也有些成了走上伸展台和高級訂製的不朽神話,都講述著設計師們的奇思妙想,以及對夢想和潮流的追求。
-
世界建築2025/06/25
《一把油紙傘》亮相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宣紙為主體重新詮釋傳統工藝,MAD打造自然劇場般的遮蔽裝置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外,一把淺開的「油紙傘」輕輕覆蓋草坪。因應威尼斯日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MAD事務所自傳統工藝汲取靈感,構築出既有劇場光影美感、又有涼亭遮蔽功能的戶外空間裝置。宣白色油紙糊於不規則曲線結構中,與大地相映成趣,優美實踐了本屆雙年展主題。
-
台灣建築2025/06/24
台南「信義硓𥑮石黃宅」對外開放!百年私宅化身建築實驗場:木構屋頂引入日光,金繼擁抱歲月痕跡
台南神秘老宅「信義硓𥑮石石黃宅」對外開放!這座氣派的私人宅邸已佇立百年,見證街區從繁盛的「五條港」商業區,隨時代變遷沒落並重歸平靜。如今,黃宅經修復後化身「建築美術館」,不僅建築本身就是件大尺度展品,新設的木構屋頂、地面的金繼修復痕跡都是亮點,未來也將持續帶來建築相關展覽及活動。
-
工業設計2025/06/24
春池「透明扭蛋店」回歸!專賣玻璃扭蛋,大阪世博台灣原創角色a-We、海蛞壽司等8款新作亮相
春池玻璃延續「透明扭蛋店」熱潮,再度推出一系列玻璃扭蛋,於2025大阪世博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特別打造台灣人氣原創角色「a-We」玻璃版本,另集結7位工藝師以「生命力」為題的創作。
-
藝術創作2025/06/24
Gucci x 橫尾忠則3站式合作計畫:《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在東京,豊島、大阪同步重現1970大阪世博「未完成」鷹架
Gucci與日本當代藝術家橫尾忠則攜手呈現《橫尾忠則 未完成的自畫像 - 向自己的旅程》個展,即日起至2025年8月24日在Gucci銀座藝廊登場;另一頭則對應2025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期登陸豐島,輔以全新藝術牆面,重現同樣出自橫尾忠則之手、1970大阪世博曾引發話題的鮮紅鷹架裝置。本篇帶你從東京前進瀨戶內,最後繞向大阪,3地聯動綜覽橫尾忠則的創作世界。
-
品味新訊2025/06/24
夏日熱浪裡的冰涼提案:LaPO製冷高速可折疊隨身風扇,讓城市熱浪退散!
七、八月的台灣,炙熱陽光不再溫柔,空氣裡有種熟悉的黏膩。無論是城市的柏油馬路、捷運站口、人行道上滿身汗的通勤腳步,還是山林裡午後蒸騰的熱氣,這都是炎夏日常的模樣。最近在Outdoor圈中大家口耳相傳的,不是哪個秘境或機能帳篷,而是讓你能在夏日出門時時保持優雅有活力的秘密武器——「LaPO」品牌的製冷高速可折疊隨身風扇 LF-C01!
-
藝術創作2025/06/23
日本藝術家TORU ISHII的「現代浮世繪」!融500年友禪染技法、漫畫風格描繪當代日常
來自日本靜岡的藝術家TORU ISHII(石井亨),在社群介紹自己為「染色家」。他以絲綢為畫布,運用日本傳承近500年的「友禪染」技法,將當今日本的社會現象染作藝術,從自然災害到上班族的悲慘生活,將傳統技藝揉於當代日常。想用有別以往的視角看日本?TORU ISHII個展6/27將登陸台北藝廊奇想會Whimsy Works。
-
設計師2025/06/23
在19世紀建築打造「探險家遺居」!英國設計師Lee Broom回顧展登丹麥設計節,新作以霧面、透明玻璃重塑便攜燈具美感
英國設計師Lee Broom今年偕同名品牌首度參與甫於6月20日落幕的丹麥設計盛會3daysofdesign,進駐19世紀古建築Asia House呈獻10年回顧展《From Here Now》,同步發表全新可攜式燈具作品「Chant」。此展不僅是Lee Broom初亮相北歐設計界指標性平台,亦為Asia House第一次在設計節期間對外開放,蘊含著設計和策展歷史上的雙重意義。
-
工藝職人2025/06/22
Bottega Veneta編織工藝50週年「手勢」攝影展:演員、設計師、藝術家等全球翹楚都來拍,無Logo美學何以引領時尚?
在學習語言之前,我們都曾是用「肢體」表達一切情緒的初生個體;即便社會化過程中學習了各種語言,也終究無法做到完全的無邊界溝通——走進Bottega Veneta《Craft is our Language匠藝吾言》攝影展現場,全身心彷彿回到了某種純粹、簡單和至深的浪漫之中,憶起「手」如何穿針引線、聯繫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