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藝術2016/01/20
喚醒台灣民藝的設計自覺 「Fujin Tree355」向原綠
在台灣,民藝是近年的風潮,但真要蔚為風氣,自非一蹴可幾,在整體產業摸索新出路的同時,通路的經驗、他國的視野也是重要的參考。La Vie特別邀請選貨店「Fujin Tree355」老闆娘向原綠分享她的看法,不僅是從日本看台灣,也是從通路來思考生產機制。
-
藝術2016/01/18
種籽設計創辦人淦克萍、陳献棋:「在當代老去是器物的幸福 」
形容自己有顆「老靈魂」的淦克萍,自20多歲就受到先生、同時也是工作夥伴的陳献棋影響,而開始接觸古物收藏,迷戀上台灣的老民藝。兩人走訪各地的古物商,蒐集的老件堆滿數個倉庫,雕刻精緻、礦彩豔麗的檜木櫥、日式辦公桌、梨花太師椅、梳妝檯、刺繡肚兜等,都曾讓他們迷戀一時。
-
藝術2016/01/07
行人文化實驗室創始人廖美立:立足台灣,放眼華人世界
一身素雅裝扮,俐落馬尾,講話不慍不火,渾圓雙眼卻流露無比的沉穩與自信。她是廖美立,被媒體稱作「書店女王」,年輕時曾在藝術雜誌《雄獅美術》工作,從工讀生一路做到店長,1989年協助吳清友創立誠品,將純書店打造為跨足商場的複合型空間,成功塑造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
藝術2015/12/14
陳界仁的創作美學:影像,是所有文盲者的藝術
一個溫暖的下午,我們走到溫州街的盡頭,拜訪藝術家陳界仁。被樹葉剪碎的陽光映上室內白牆,隨風晃動。他一邊抽著菸,一邊喝咖啡,攤開一段跨越好多年的光陰記事。
-
藝術2015/12/14
當代英國著名設計大師Tom Dixon:「雕塑影響了我的設計」
我們都知道設計大師Tom Dixon 有著搖滾重機魂,但你知道嗎?啟發他踏入設計界的原因之一,卻是過去在Holland Park School 修習的藝術課程。
-
藝術2015/12/10
送禮的季節到了!就用手作「迷你版花束」當作最有誠意的禮物吧!
收到花朵的那一刻,總是會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心頭覺得暖暖的。但一大束花朵的費用不便宜,而且常常放個幾天就會枯萎了…有時難免讓人覺得有點可惜與浪費。
-
藝術2015/12/06
藝術家們的駐村日常:陳擎耀╳東京次文化觀察
鎖定東京,是為了作品。2012年到福岡駐村的時候,陳擎耀發現,怎麼到處都是AKB48?這個從劇場公演起家,最後成為日本流行文化領軍者的巨型女子團體,在陳擎耀看來卻是「削弱個性、均值化的女子軍隊」。為深入了解背後運作的細節,今年初他前往Tokyo Wonder Site,以一個觀察者的身分,就近走踏其發源地秋葉原的相關店面。
-
藝術2015/11/29
指片上的異想 另一個空間的小世界
Alice Bartlett突發奇想的將自己的指甲塗佈上有紋路及凹凸的綠色材料,營造了猶如真實草地質感的表層,然後放上她心愛的小模型人偶,在那不到兩公分的小天地上演著一個個迷你時空的場景,那裏可以是任何人、任何天氣、白天、黑夜,可以是孤獨的自己,也可以擁有美麗的風景。
-
藝術2015/11/29
整個沙灘都是我的畫布!藝術家Jim Denevan在沙灘畫出如「麥田圈」驚艷創作
藝術家Jim Denevan擁有獨特視角,以大自然作為畫布,如沙、土及冰地,在畫布上他創作暫時性的雕刻,
-
藝術2015/11/28
前衛皮影戲 超酷投影互動藝術
土耳其伊斯坦堡的一家創意工作室NOTA BENE Visual設計了這個令人極為驚訝的視聽裝置,使用最新且複雜的視覺繪圖映射技術,創造互動的藝術結構環境,吸引觀眾埋頭於與裝置玩樂的趣味。這個裝置的名稱為《In Order to Control》